闪电侠古鲁德照片: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之一是“浮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56:47
  有很多家长跟我反映孩子学习出现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大道理给孩子讲了,但是最终孩子没有效果。

    学生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浮躁。浮躁有很多种表现,其中之一就是: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有这种浮躁习惯,学习成绩一定不会理想。你的孩子是否存在这种问题呢?因为有上面的浮躁习惯,就会导致学的时候学不会;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1)上课一听就懂,其实没有真懂

  太多的同学忽视了这个问题,他们从来不考虑自己是不是真的懂了,老师一问“懂了么?”他们就会随波逐流、异口同声地喊“懂了”。所以,在对他们做咨询的时候,我总是戏称他们都是“撒谎长大的”。

   自认为“懂了”,学习过程即告停止。

  学习是从认识到自己不懂,或承认自己不懂开始的,直到学习者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为止。一旦自己认为自己懂了,不管是不是真的懂了,学习的过程就戛然而止了。

  没懂自认为懂会导致学习半途而废。

  很多同学不承认有这样的问题,他们自认为自己上课是听懂了的。至于后来不会做了,是因为时间久了,或者又忘掉了。

  为了让同学和家长们认清楚这个问题,我特意设计了一个小游戏。来我们这里咨询的同学基本都跟我做过这个小游戏,一个很简单的小游戏。这个游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很难一次性做出来。我先做一遍,然后问学生:“会了吗?”超过百分之八十的同学毫不犹豫地说“会了”,但我让他重复的时候,他根本做不出来。有大约百分之十强的同学会说一些“差不多、好像会了”之类的模棱两可的话。我会给他们解释:“差不多”意思就是“差得多”!“好像会了”意思就是“肯定不会”!这样的判断往往屡试不爽!让他们试验的时候,也往往是做不出来。

  还有很少的同学,大约在百分之五左右吧,他们会承认自己不会,显然这些同学要仔细得多,经过两三次的演示以后,他们才敢于自己亲手试验。但第一次也往往会以失败告终。

  也就是说,基本上所有的同学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没有学会的时候自认为学会了而拒绝继续深入学习的问题,存在浮躁的问题。

  从新知识的认记到熟练要有一个过程,一般上说要有一个过度学习的过程,解题需要150%,可参考这篇文章:解题须“过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48328440100iwhx.html

从不会到会的过程是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我们拿登上十层的台阶作为学会的话,只要不达到第十层台阶,任何一层台阶停下来都是失败!

  另外还有的同学上课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会直接影响他的听课效果。

  有一个初二的女同学名字叫做李雨,她的数学和物理都在五十几分,不能达到及格分数。她的父母非常着急,来到我们基地咨询。

  我们的老师在给她讲第一节课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看似很小,却又非常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她的头发在影响她听课。每次她写字的时候,一低头,头发就哗啦散落在她的眼前,她就习惯性地用手一拂,有时候还很优雅地把头向后一甩。据上课老师统计,45分钟一节课她拂头发的次数居然超过了50次!所以,我们给她的第一个建议就是:把头发扎起来!

  经过两个月左右的补习,她的数学和物理成绩一下子提高到了八十几分!

 (2)看书一看就会,其实没有真会

   很多学生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如蜻蜓点水,轻描淡写翻几页就算是看过了,无法深入看书。 

  对于学生来说,深入看书有两方面:

  课前看书

  目的就是找问题:

  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

  学习重在发现、探索、创新和应用,预习时先要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知识,接下来该学习什么了?自己来个预测。   

  为什么要讲这些内容?

  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预习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了解新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为课上更好地学习做准备。预习时可能对重点知识认识得不清楚,抓得也可能不准,这都没关系。对预习中感到困难的问题,要做好两方面的准备。一是查一查,感到困难的原因是什么。是原有知识基础问题,还是理解问题。如果是基础问题就要自觉补一下,看一看是否可以解决;如果是理解问题,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去解决。

  课后看书

  深入已经掌握的问题,再次寻找问题;

  近期所学的整个内容体系是否明确?

  本节课与已经学过的什么知识点有联系?

  这个部分的知识学到这里,接下来应该学习什么?

我自己能不能把要学的内容创造出来?学生学习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浮躁。浮躁除我们在(一)中提到的“一听就懂”以外,还有另一种表现:考的时候考不出

    指的是学习者在自认为学会的情况下,遇到自认为会做的题目,要么做不出来,要么做出来不能得满分。

 具体有以下两种表现:

  一是自以为会了,其实没有真会。

  二是真的会了,但浮躁严重,得不了分

  (1)题目拿来就做,没看清条件就做               

  学生很多时候看到题目,没有仔细审题,而是急于动手,所以经常出现题目看不清,条件没有看全就开始做题。这种情况做对的可能就很小了。等到题目做错了,才恍然大悟:有个条件没看清楚!

   做题目的时候,先写出明确的已知,求证或求解,然后再做题目,是一种比较好的解题习惯。

  失败的人都会想,我下一次一定成功,成功的人也会想,下一次一定更成功。

  但下一次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其实下一次就是从现在开始。

  人生就是现在,从前只是记忆,将来只是想象,唯有现在才是真实的,把现在抓住就抓住了人生。

  一位作家曾经说过:“如果有那么一天,时空倒转,让我们从80岁活到一岁,那么,世界上一半人将成为哲学家,世界上一定会多出几百个百万富翁”。

  要停在当下,不要急着往前走。

  如果每一个现在在辛勤地工作、学习,生活状况将是一种持续的增长状态;如果每一个现在都在碌碌无为、低效率的工作状态、或者无进展、得不到进展的工作状态,实际上是白白消耗了生命。

  教学过程也是如此,每次老师在强调赶进度的时候,我总是反问一句:学生都没有学会,你想赶到哪儿去?

  拿到题目的时候,首先要有一个平静的心态,不要急着做题,而是要先把题目看清楚再做。

  这个题目考什么知识点?

  给出的直接条件是不是能够解出题目?

  有什么隐含条件?

  还需要什么条件才能解出问题?

  ……

  (2)做完题就上交,没检查好就上交。

  很多同学总是急匆匆地把题目做完就交上去了,让他检查,他就根本检查不下去,有些很明显的问题,本来应该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他盯着看半天都看不到问题。

   清华附中有一个初三的女生名叫马小丹,在中考前一模考试以后来到我们学习中心,她很自信地说,她这次的数学成绩虽然只有六十几分,但她实际上是八十几分的水平。原因是因为有一道十五分的题目,她在稿纸上本来做对了,只是在往试卷上誊写的时候抄错了!

  当时她的父母也深深地点头,表示事实确实如此。

  我问马小丹:“你觉得很委屈是么?”

  她点点头!

  我说:“那为什么没有检查出来?”

  她低下了头。

  我又问她:“你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么?”

  她点头说:“出现过。”

  “那为什么没有彻底改掉?”

  她又低下了头。

  “考不好,活该!你不是八十几分的水平,你就是六十几分的水平!因为你现在出现这样的错误,中考的时候还会出现!”

  这时候她的父母开始点头了。

  我继续说:“因为你认为这种情况只是偶尔的,下回就不会出现了,所以,你就不会认真对待,不会下定决心,也不会每次做题时做到一次性把题目做到满分,不会每次做完考题后认真检查,直到不出错误。如果不是每次这么做,到考试的时候就不能一定保证会做的题目得满分。所以,我们认为:学习不理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浮躁。”

  不检查就上交是浮躁最典型的表现之一。学生做完题目后,耐心已经达到极点,最想的事情就是赶紧交上去万事大吉。

  这种浮躁心态是学习的大敌,如果不彻底解决,学习永远不会好。

  有个朋友的女儿,是20中初三的学生,名字叫小美,有一次,我拿一个题目问她是不是会做,她说会做了,但让她做的时候,她做不出来。在老师给她讲了题目后,让她把这个题目彻底搞懂,练到熟练的程度。

  她的父亲就问:“你们说用了“学习智慧”会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怎么没有看出快来?”

我们的老师回答:

一次性把一个题目彻底掌握,就是最快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