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中国产品价格表:地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2:21:47
 

    打开世界政区地图,你会发现,除了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之外,所有的国界线都是不规则的曲线。

    打开中国地图,你也会发现,所有的省界线也都是不规则的曲线。
    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用直线来做各国、各地区、各省的边界线不好吗?
    不是不好,而是不能。因为谁都知道,实际上,在地球的表面上并不存在这些边界线,这些区分各国、各省、各地区的边界线,都是人为划分的,都是划在地图上的。
    这种人为划分,又是依据什么呢?又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物呢?你会说,这谁不知道――以山川河流呗!
     OK,你说对了,各种地区边界线,都是以山川河流等自然地形做参照而划分的。然而,这样一来,我们的问题也就出来了,你再仔仔细细地端详中国政区地图,你会发现,除了秦晋两省交界处之外,中国的名川巨壑,再没有一处用来划分两省的边界,这些名川大河,都是各省的“内河”。
    为什么会如此呢?
    秦朝统一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在地方上行“郡县”二级制。东汉后期,由于郡数过百,于是把原来的监察区――州,改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行“州郡县”三级制。隋统一后,省并州郡,将州郡合而为一,行“郡县”二级制。唐朝初年,改郡为州,行“州县”二级制;唐中期以后,又设“道”,以道辖州,行“道州县”三级制。宋朝废除道一级单位,但又设“路”,行“路(府)州县”三级制。
     今天的地方一级行政单位“省”,正式名称为“行省”,更正式一点叫“行中书省”,它的最初设置乃在元朝。
     元统一中国后,中央设置“中书省”(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管理全国的行政事务。然而,中国太大了,“中书省”管理不过来。于是,元把大都附近地区(即今天的山西河北)一带称为“腹里”,由中书省直辖。其它地区,元朝设置了十一个“行中书省”,做为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代替中央在各地区进行统治。元朝共设置了十一个“行中书省”,它们分别是: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征东。“行中书省”本来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但,久而久之,便演变成地方一级行政机构。“行中书省”的长官同“中书省”一样,也叫“丞相”(同平章事)。“行中书省”简称“行省”,“行省”对地方上的事务,无所不统,权力极大,本来容易造成地方割据的;但元朝的地方高级长官多数是蒙古族人,他们在地方上是少数,向心力极强,所以,反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明朝建立后,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辖区依旧,权力缩小,但在习惯上,仍然被称为“行省”。明朝在地方行政机构上,设置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行省),另有南北两个直辖区,共十五个地方一级行政单位。这十三个“行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两直辖区为:北京直隶区和南京直隶区。
     清朝在明的基础之上,划定中国内地为十八行省,分别为: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十八行省之制,行使二百余年,于是,“十八行省”就同“九州”一样,成为我中华赤县的代名词。清末改制,又增加了五个行省,即: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台湾,共二十三个行省。
     这些行省的名称,多数带有方位词――东西南北,这表明,它们的本意,应该是以“名川巨壑”为边界,各在一方的。例如,山东、山西,是以太行山为界的;直隶、河南,是以黄河为界的;湖南、湖北,是以洞庭湖为界的。然而,仔细观看地图,却全不是这么一回事。黄河之北属河南,太行山以东归山西。至于万里天堑扬子江,从来不是两个行中书省的界河。
     为什么这样呢?之所以如此,原因有二:
     一是为了抗拒洪水灾害。中国历来以农业立国,对水灾的防御,是十分重视的。如果以巨川大河做为两省的分界,洪水来时,各行省面对灾害,就会自顾自己,“以邻为壑”。堤防会越来越高,河床会越来越窄。惟有当巨川大河成为各行省的“内河”时,河道堤防才会得到有效的治理。
     二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元朝设置行中书省,意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清两朝,也时刻堤防地方割据分裂。巨川大河在冷兵器时代,是一种天然的险阻。历史上的分裂割据,无不以巨川大河为凭依。行中书省的设置,在划分省区时,突破了过去以山川地理、自然环境来划分疆界的故套,以“去险破固”为指导思想。于是乎,就有了本帖开头提出的各行省边界的情况。
     洪水灾害的问题解决了,分裂割据问题也解决了,可是,新的情况却出现了。
     再低头看地图,仔细地看看长江下游,你又会发现,华东地区的安徽、江苏二行省,省辖地区的设置,该是何等的不伦不类!
     苏皖二省,地跨长江、淮河。江苏省被江淮二水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部分;安徽省也被分为皖南、淮南、淮北三部分。
     从横向来看,苏北、淮北两地区,几乎没有任何差异,其地理环境,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民风民俗,物产种类,完全等同于山东、河南,“吃馍馍不浮,喝飞飞不开”也。苏中、淮南两地区,地处江淮之间,其地理、气候、物产、风俗,也几乎完全相同。苏南、皖南,地处江南,苏南则相当于浙江,皖南则近似于江西。
     从纵向来看,苏南相对于苏北,皖南相对于淮北,一边属南方,另一边属于北方,简直就是整个神州的缩小版。北方吃五谷杂粮,南方则稻饭鱼羹,无论是风俗民情,语言文化,还是气候物产,地理条件,可以说是大不相同也。
     桑田沧海,千载一瞬,时代在前进,文明在发展,过去的两个问题,现在都已经不成为问题了。如何协调各种因素,为经济建设服务,实在不是我等布衣所能解决的。不过,最近网上纷纷扬扬,听说是要重新划分省区了,本履的这些意思,不知肉食者可愿意采纳乎?
     呵呵,肉食者,你会看地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