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谷川泰子:移民女工处境苦 伤号何其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2:20:05
移民女工處境苦 傷號何其多

  2011-08-03 12:09  環球華報
【環球華報記者 蕭元愷報導】近年來卑詩省女性於工業意外中受傷比率有明顯上升,情況令人關注,敲響女工安全警鐘。去年10月,前聯邦總督莊美楷訪華,特意到廣東佛山考察女工情況,並就此進行了實地調查。由此顯示,從聯邦層面,對女性職員予以重視。

加拿大每年由於工傷事故死亡的人數約有800人,每年有超過80萬的賠償案例發生,其中有超過半數的是暫時性或永久性的傷殘事故。全國每年所支付的工傷津貼總額將近60億加元,為此,加拿大政府建立有一套工傷保險制度。工傷保險這一社會保障項目主要由政府主管,資金大部分來源於政府稅收、僱主與雇員繳納的費用和私人基金會。每個省都有自己的工傷保險計劃,並由勞工賠償部門管理。

女性傷號何其多

卑詩勞工安全局(WorkSafe BC)一項最新統計調查顯示,卑省2010年女性職業傷害比例創下歷年新高。該局企畫處長博格耀(Terry Bogyo)指出,女性申報工傷件數持續增加,該局密切觀察這一趨勢數年後,決定公開這一統計,以提醒各界重視這一議題。

博格耀指出,30年前卑省工傷理賠案,每30位申請人中才有一位女性,但這一比例現已升高到每三人中就有一位女性。在2010年,向勞工安全局申請工傷休養的人士中,36%是女性。 與此同時,男性工傷比例下降。

造成女性工傷人數顯著增長主因之一,是女性進入職場人數增加,現已佔全省勞動人力的48%。特別是醫院服務和建築行業都有女性參與,令女性因工受傷增加。

珍絲卡(Jessica Vliegenthart)是維多利亞大學法律系學生,一次在西北地區(NorthwestTerritories)野外救火時負傷,摔傷後背,至今不能直立。時年才27歲,卻只能坐在輪椅上。她經歷了痛苦的外科手術,但仍然癱瘓。她現在甚至無法拿起一本書,胳膊更是舉不起來。

博格耀對此表示,現在已是對女工受傷狀況認真思考的時候了,有些措施的採取刻不容緩,這也是卑詩勞工安全局首次將重心集中到女工。

工種變化女工增

如今在街頭工地,經常看到舉牌子和小旗的,基本都是女性。博格耀說,這反映了從傳統行業向服務行業的轉變,但也帶來工作環境的風險,非傳統行業使這種可能性增加。

根據統計數據,博格耀分析說,從45歲到64歲,是女工受傷的高發階段。像在衛生保健、教育系統、政府部門、社會服務和宗教等領域,女性受傷比例要高於男性。而在交通、加工業、製造業、貿易和設備控制等方面,女性與男性的受傷比例大致相等。女工受傷多為背部拉傷、淤血和腱部扭傷等;而男工受傷多為錯位、骨折、聽力喪失和斷肢等。

調查證實,在工地上,女工要比男工更易遭受到身體攻擊或傷害。過去10年,在所有工地發生的暴力行為中,受害對象65%是女性。

已殘疾的珍絲卡經常參加集會活動,她要現身說法,喚起社會對女工安全的重視。她說每次被抬上講台,她的傷殘狀況都引起在場者的震驚和感觸。作為一個工傷在身的「過來人」,珍絲卡特別指出,重要的是女工要通過教育,認識到工作中潛在的危險。有些並非在重工業和建築工地上才會有工傷,其它行業依然有這種可能。

華裔女工斷手指

一名大陸女移民曾漢琴(英文名Queenie) ,曾到大多一間膠合板加工廠打工,有時週末上班。就在上班操作機器時,左手小指慘遭軋斷。

這間工廠是把膠合板加工造成活頁夾﹑抽獎箱等不同產品。當時曾漢琴剛開工,由於機器擋板未放好,手就被機器吸過去。她頓感天旋地轉,倒在地上。當她醒來後,發現自己左手小指被機器吞噬了三分之二。由於被軋斷的手指捲入機器,碾成肉泥,已無法找回接上。

小手指失去倍感痛惜。而且曾漢琴已離婚,孩子又回中國,此刻孤身一人。她呆在家裡,愈想愈悲傷,情緒低沉,連輕生念頭也浮現了。傷後不久僱主給她打來電話,讓她28天後上班。接到電話後,她痛哭一場,並轉告醫生,醫生說她至少需休息3個月才能上班。

安河安全和保險委員會(WSIB)對此表示,僱主應報告工作場所的意外。員工也可填表報告,並知會僱主。工人使用第6表(Form 6)報告意外,該表格可從委員會網上下載。該委員會提醒說,受傷工人應盡快報告意外,因為有時間限制,即傷後半年內。

張豔紅是金融專業博士,移民加國後,本想從事財會工作,投簡歷一直沒回應。直到第九家公司才算有一絲希望,但對方不需財務,只要在車間幹活的工人。張豔紅想不能總白跑,就應允了。車間不大,是加工椅子,把橡皮環套在椅腿上,然後在上面打眼。看上去簡單,她想難不倒自己這個貧下中農後代,結果手也受了傷。

農場女工處境苦

多倫多大學學者葛蕾茲(Evelyn Encalada Grez)最近進行加國女工調查,公佈了安省農場移民女工不為人知的困境。

葛蕾茲在報告中說,廣告上看到的是浪漫的加拿大農場風景,背後卻是一個個困頓的家庭。在調查中親歷一位女工被拖拉機砸斷了腿,葛蕾茲當場報警後才被從農場送往醫院。

根據該報告瞭解到,如今安省在農場工作的女性近兩萬人,大部分干的是採摘及打包工作。安省南部一些從南美洲來的女工,通常只能和自己族的人交流,因為那裡沒人會說西班牙語。不管她們一週投入多長時間,都按40小時計算,每小時8.5元。

葛蕾茲本人也是拉丁美洲移民,為躲避智利政治暴力,27年前隨父母移加。她指出:「那時加拿大向世界敞開了廣闊大門,如今拉丁美洲人不得不將自己賣為移民工來到這裡,成為農業和建築業的勞動力。」

加國工傷保險制度

加拿大政府的工傷補償法規定,職工因工受傷應得到補償。工傷補償法的條例由工傷補償局具體貫徹執行。該局每年按規定向僱主徵收費用,以賠償受傷工人。如果職工因工死亡,給家屬付撫血金。如果發生工傷事故,除了急救以外。應立即向當地的工傷補償局報告,工傷補償由工傷發生後的第一天或不能工作的那天算起,賠償的金額主要根據工資因素而定。永久傷殘的津貼由工傷補償局的醫生根據實際情況作出決定,如果受傷者不滿意工傷補償局的決定,可以上訴。

在加拿大,工傷保險立法權屬於各省。嚴格來說,工傷保險包括所有易遭工傷事故的僱員。但在1980年以前,像辦公室工作人員和大學教授等工作環境相對安全的僱員,未被納入工傷保險覆蓋範圍。在不同的省,工傷保險覆蓋範圍有很大不同,覆蓋率從60%~90%不等。如曼尼托巴省,工傷保險覆蓋率只有63%,農業工人及金融服務業工人都未納入。

受傷工人收入中斷和喪失勞動能力時,工傷保險提供補償津貼,標準根據工人平均收入和殘疾程度衡量。由於殘疾程度隨時間變化,有時會對喪失的勞動能力再次評估。受傷工人要取得工傷保險金,企業主須按規定繳納保險基金,繳費額度以每個工人的收入為依據,通常有最低限和最高限的繳費率,取決於行業危險等級。

有加拿大的研究者發現,兩個同樣工種工齡的男女工人,都在工傷中失去胳膊,因為角色關係,工傷保險就不一樣。此外,加拿大一些社會福利或免稅補貼,把補貼給沒有工作的家庭婦女的那一份發給丈夫。對此,研究者們認為,這種看似對婦女家務勞動的承認,實際上基於男子養家理念,是從依附其它供養人的權利派生出來,在使妻子通過丈夫得到有限保障或福利時,也加劇了婦女對男子的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