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虹电视体感游戏软件:干部要有不怕群众侮辱的精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8:02:36
  1943年,周恩来在中共中央南方局为向干部做报告而写的提纲中指出,领导群众和结交朋友,领导者自己要起模范作用;领导者在必要时应忘记他所受的侮辱。这个与群众打交道的指导思想,我们党应当始终遵循。

  在延安时,毛泽东曾对调查大骂他的农妇行为的保卫部门说:“群众发牢骚,有意见,说明我们的政策和工作有毛病。不要一听到群众有议论,尤其是尖锐一点的议论,就去追查,就要立案,进行打击压制。这种做法,实际上是软弱的表现,是神经衰弱的表现。我们共产党人无论如何不要造成同群众对立的局面。”

  1956年11月15日,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像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

  1958年5月20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指出:“谁有真理就服从谁,不管是挑大粪的也好,挖煤炭的也好,扫街的也好,贫苦的农民也好,只要真理在他们手里,就要服从他们。如果你的官很大,可是真理不在你手里,也不能服从你。”

  1962年1月30日,毛泽东在七千人大会上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他们怕群众,怕群众讲话,怕群众批评。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怕群众的道理呢?有了错误,自己不讲,又怕群众讲。越怕,就越有鬼。我看不应当怕。有什么可怕的呢?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随时修正错误。”

  “领导者必要时要忘记他所受到的侮辱”的思想要求我们在做群众工作时要有接受群众批评的勇气,要有容纳群众提出不同意见的胸怀,要有修正错误的态度,要有与群众沟通的能力,要有疏导群众情绪的本事,最后与群众一道解决问题。

  案例:做好基层群众工作的“三法”

  三分论

  “三分论”即在干部日常管理工作中要坚持一分为三,保护先进,管好一般,重中之重是对落后者“拧弯”。比如一个单位的工作人员中,积极分子占一部分,中间力量占一部分,另外还有少数落后消极分子。先进的要保护好,中间的要靠正常的管理来约束引导,而落后人员要下大力管理好,这样工作自然也就理顺了。

  启示一:单位工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尤其作为单位“一把手”,必须善于抓住关键人、关键事,做好转化落后、争取多数的文章,通过攻坚克难带动和促进全局工作的开展。

  爆竹论

  “同样当量的火药,外面牛皮纸裹得越紧,爆得越响,炸得越碎,破坏力越强”。做群众工作具有同样的道理,群众的情绪宜疏不宜堵,越堵群众的意见越多、矛盾越大,越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启示二:做群众工作,只要真正为群众着想、不拉大道理、不摆官架子,学会正确疏导群众的情绪,就没有做不下的工作。

  底特律论

  根据“底特律”理论,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底线的,在底线以上,他会遵循法律和道德的约束,服从社会组织的管理,而突破底线就会爆发。

  不同的人,这个底线因其生存环境、成长经历、教育程度、经济基础而不同。在特殊的环境下,这个底线也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把握,只有把握好这个底线,才能较好地处理一些棘手问题。

  启示三:基层党委、政府要当好群众的“出气筒”,对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和要求,必须通过“和风细雨”式的工作把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把矛盾化解在爆发之前。

  (改编自于浩:“做好农村基层工作的"方法论"”,《德州党建》,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