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河落日圆前一句:【言语忍,愤自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0:04:49

    「言語忍,忿自泯」。諸位同修,人為什麼會生氣?人為什麼會發怒?我們把因找出來,才能對症下藥。諸位同修,您覺得哪些情況人會發怒?「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假如這些恭敬心沒有形成,而是形成怠慢、傲慢,容不容易發怒?對人沒有恭敬心,看不順眼,脾氣就來了所以要讓孩子不瞋、不怒,從小要紮恭敬心。我們看到古代這些聖哲人,對自己的長輩都畢恭畢敬,哪有可能會發脾氣!

  再來,還有哪些原因會讓一個人憤怒、瞋恨?很可能嫉妒,見不得別人好,這個根源也要從小擴寬孩子的心量,能夠時時「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還有沒有?因為我們能找到原因,就讓孩子從小不要形成這樣的態度,那他一輩子脾氣就會很好。

  再來,不貪心;他懂得讓,就不容易發脾氣,往往從小會讓的孩子,就會特別得到疼愛。就像我們當老師,假如一些孩子很不跟人家爭,我們私底下都會給他特別的關愛,因為這孩子懂事。所以孩子不貪,他就不容易「別人有,我沒有」他就生氣。

  再來,現在的孩子為什麼很容易發脾氣?因為我們幫他做太多事,而他都視為理所當然,什麼事都是應該替他做的。當親人沒有做好,他馬上脾氣就來了:你怎麼沒有幫我做好!有個老師他的孩子十多歲,他每天都幫他灌好水,然後讓孩子帶過去,數十年如一日,都這樣做。突然有一天,他稍微晚了一下幫他孩子裝好,他孩子接過這個水壼,對他很凶,他說:我遲到都是你害的,拿那麼慢。你看,自己該做的事沒做,別人做他都視為應該,理所當然。所以父母要謹慎,你給他太多財物,他從小奢侈,他就覺得長輩給他錢也是理所當然,你到時候就要滿足他無窮的欲望,就麻煩了。

    諸位同修,瞋恨還有什麼因?諸位同修假如有很好的答案,也希望諸位同修能提供給我,因為我們往後講課就能夠廣度、深度愈來愈好。我們把因找到了,就要從因上把它斷掉。我們已經成人,就很難又從從小紮起,所以我們要開始思考到,當發怒出來的時候會有什麼結果?佛法裡講「一念瞋心起,火燒功德林」。一發脾氣,所有的修行都一把火燒光了,要幾天才能平復過來?要三天。「一念瞋心起,百萬障門開」,不只自己有非常不好的影響,對他人也會有很不好的影響。

   有個父親,因為他的孩子脾氣很不好,他就跟孩子講,你每次發脾氣,就到家裡後院那根木柱子上面打一根釘子。這個兒子一發脾氣就打一根釘子,打了一個禮拜左右,孩子一去看,密密麻麻的釘子釘在上面,突然才警覺到:我的脾氣這麼不好!慢慢就懂得觀心為要,時時看看自己的心是不是又瞋恚了。由於這樣的敏感度,他發脾氣的情況就慢慢減少,終於不發脾氣。他的父親又跟他說,你只要今天不發脾氣,就到後面把一根釘子拔起來。他就這樣一天一天把釘子拔掉,拔完的那天他很高興,就跟他父親說,釘子我都拔完了。父親帶著他到後院去看,告訴他,你雖然已經把釘子都拔完了,但是這根木柱能不能恢復到原來的樣子?不可能,都已經千瘡百孔

  所以俗話說「利刃割體痕易合」,我們用刀子在肉上劃一下,只要一、兩個禮拜它也能夠修復過來;但是「惡語傷人恨難消」,當我們用很尖銳的言語對待他人,他那個傷痛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平息。有沒有聽過因為被別人罵而去自殺的?有!所以言語很有可能比刀更利。這個父親就告訴他,雖然你現在不發脾氣,但是你以前所發的脾氣,已經傷了很多人的心,造成你人際很多的障礙。我們明瞭到瞋恚、發怒對自己、對他人都不好,這種自他都不受益的事能不能繼續做?當然不能再做。知道不能做,就要想辦法來對治。
 
       编者:对治易怒的两个方法:一、万德洪名 二、转怒为恕        万德洪名:
    諸位同修,您是用什麼方法?我看可能會只有一個標準答案,哪一個標準答案?掌聲鼓勵,標準答案,「阿彌陀佛」。我在一些地方講學,因為大半不是佛教徒,他們有的就會說去買東西,大買特買,讓情緒舒服一點;不然就拼命吃東西;還有的人說,打電話給人家傾訴一下。我就跟他講,你把垃圾倒給別人,結果那個聽完的人說人生苦短,可能他愈來愈消沈,你自己舒服多了;不可以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另外那一位朋友說,他都買很多的東西吃。我就跟他講,你是不是都買垃圾食物吃?因為他的皮膚都出現一些豆豆。而且買完東西更苦,為什麼?還要花錢。所以最好的方法,一句佛號;當怒氣一起,趕快念阿彌陀佛,觀想佛光注照,不能發脾氣。     

    一句萬德洪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一句萬德洪名,絕對不是要跟人有言語衝突的時候才拿起來念。什麼時候就要念?我們要遵印光大師的教誨,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一句佛號不令間斷,這個方法不得了,很重要。很多朋友說:蔡老師,你講課怎麼比較不緊張?我說就是因為念佛,當要緊張的時候,趕快念阿彌陀佛,把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

  我在海口前年十月份要講第一場演講,結果是對三百多個老師,我也很緊張,又怕睡不著覺。因為我大學聯考吃了兩顆鎮定劑也沒睡著,結果隔天藥效發作,考得一塌糊塗,「一飲一啄」。我怕這個情況再度發生,我就到孔老夫子面前跟他頂禮三拜,孔夫子你要保佑我今天睡得好。結果確實一覺到天亮,坐在台下就一直念佛,上了講台,三百多個生疏的面孔,我也一直想,這都是過去父母,未來諸佛,特別親切,所以也很自然才能夠侃侃而談。所以持佛號益處很大。在那第一場當中,也是很重要的因緣,我們後來中心的老師,大半都是那場演講當中結識的好友。

  所以講課可以用念佛,脾氣要現前的時候,也可以透過念佛把它伏住,但是這個功夫一定是在平常要練。很多朋友都問我,你什麼時間念佛?我們常常要講課,要固定一天拿出來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都很難。都是抓什麼時候?煮飯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洗衣服的時候,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都可以有節奏;走路的時候,差不多兩聲一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這樣化整為零。所以,凡事為成功找方法,不可以為失敗找藉口。常常都說,我這也沒時間,那也沒時間,其實時間是人找出來的。當我們坐下來,別人聊的是是非人我,又不干擾你,趕快修行,念佛。而當行住坐臥常常念佛,我們的心就很平靜,就好像一潭湖水一樣,等你有得失心、有瞋恚心,念頭一起,好像湖面起了波浪,你一看就知道了。突然自己的妄心一起來,馬上有警覺,這個時候不怕念起,只怕覺遲,趕快再把它伏下來。這個覺照的能力都取決於平常用功的功夫。所以,一句佛號也可以做到『言語忍,忿自泯』    转怒为恕:    這個對治的方法,在中國字裡面就把這個方法點出來,我們真正深入中國文字,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我們來看看「怒」這個字,會意字,「心」跟一個「奴」,所以發脾氣的時候,心是什麼?習氣的奴隸!怎麼可以當習氣的奴隸,那不是糟蹋了我們自己!所以要轉怒為「恕」,這兩個字差多不多?只要把邊邊角角削掉就變恕,上面一個「如」,下面一個「心」,如其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你就可以包容他,因為他沒有遇到我們的師長,他沒有遇到很多的善知識,我們就能轉憤怒為慈悲。   

   「恕字,終身可行」,曾經學生問孔子,有哪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就是這個「恕」字。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去體會他的難處,甚至於去體會他為什麼會做出這些不好的行為的因在哪裡。不要在果上生氣,我們從因上去了解;往往當你了解到他的原因,你的怒氣就消一半以上,所謂「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昨天也有提到,我一個學生他常常打人、罵人,所以人際關係不好,很多老師看到他也會覺得很難管教。我們去了解到他的家庭狀況,整個怒氣都不見了。父親根本都不回家,媽媽也不知道到哪裡去了,後來父親又娶了個泰國人,她根本無法教導孩子。確確實實,我們要用一分寬恕、包容,甚至於是去幫助、去成就的心,就能夠轉怒為恕。 ——出自《弟子规》与佛法修学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