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旋子家:中医与西医存在很大差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0:32:28

2011-07-12 17:41:49|  分类: 默认分类|字号 订阅

本文引用自癌症知识家园《中医与西医存在很大差异》

西医对癌症治疗是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检测有无癌细胞,分辨良性、恶性。而中医对肿瘤的诊断仍然是“望、闻、问、切”四诊,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并无其他法门。中医对肿瘤的辨证,不光诊查肿瘤本休症状,更要诊查患者全身的所有症状,不仅要查明现时的症状,还要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因为,依照中医学的观点,任何病患都不可能是孤立、静止存在的,因此在辨病、辨证过程中,首要着眼于患者的全身症状、周边环境以及疾患发展过程,然后进行分析,从众多症候群中,分清主症、兼症。对肿瘤的命名,或者按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生理系统,或者按病因,或者按症状特点。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对划人“癌症”范畴的中医病名,对西医来说,一百个病名中,其内涵只有一个,那就是“变节的细胞”;而对中医来说,却有一百个各不相同的内涵。
如“反胃”这个病名的辨证:翻胃者,饮食倍常,尽人于胃矣,但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或一两时而吐,或积至一日一夜,腹中胀闷不可忍而复吐 ,原物酸臭不化,此已入胃而反出,故曰反胃。《 景岳全书? 杂证谟》 指其病因曰: “多为脾胃虚冷,命门火衰,不能运化水谷所致。”这种病可见于幽门梗阻等病症。对其治疗,认为:“脾胃虚冷者,治宜温中健脾,降气和胃,用于沉透隔汤;对命门火衰者,治宜温补命火,可用八味丸、六味回阳饮;对吐久气阴两伤者,症见唇干口操,大便秘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降逆止呕,可用大半夏汤加减。”等等。
如“噎膈”,中医命名还有“噎塞”、“膈噎”' .症见饥欲得食,但噎塞于咽与胸膈之间,或未曾入胃即有痰涎挟食还出。病因不同,治法亦不同 。如,为优思气结而生痰、导致痰气交阻胸膈者,宜解郁化痰,用五膈宽中散、香砂宽中丸、启膈散等方;若为酒色过度、肾阴亏损者,宜滋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等;若因阴虚火旺、瘀热交阴者,亦养阴清火,活血化瘀,用通幽汤;病因脾气亏损者,宜益气健脾,用补气运脾丸等。
秦伯未等著《 中医临证备要》 对“噎膈”论之尤详:“饮食吞咽困难,常觉喉头、胸膈有物堵塞,尤其对于干燥之品,更难顺下。”前人根据病因分为“气膈”、“血膈”、“痰膈”、“火膈”、”食膈”5 种。但主要病因不外优思气结,酒色伤阴。张景岳谓:“噎膈一证,必忧愁思虑,积劳积郁,或酒色过度伤阴,阴伤则精血枯涸,气不行则噎膈病于上,精血枯涸则燥结病于下。”故本病初起偏于气结,先觉食道梗塞,然后发生气噎,常随精神抑郁加甚,心情舒畅减轻。本病逐渐增重,出现血结现象,水饮可入,谷食难下,下亦转出,胸院时痛,或吐血便血,或吐出如赤豆汁,或大便艰难坚如羊矢。此时津液枯搞已极,形体消瘦,终至水饮点滴不下,胃气告竭。此病预后多不良,特别见于老年体弱,更不易治。初起宜解郁润燥,用启膈散;日久血结用通幽汤,去升麻加郁金,并用五汁安中饮调养。按风、痨、膨、膈称为四大证,总的治法有理气、化痰、祛瘀、生津、健脾、润肠等。但香燥消克之剂必须防止损伤气阴;柔润滋阴之剂又当注意影响健运。
《 医学传心录》对此证言简意赅:“噎膈之病,由于七情过伤,饮食失节,食因气逆食不下降,气因食阻则气不运行,气、食、痰涎互相凝结,留于咽隘者为噎,留于胸幅者为俩,妨碍饮食渐为呕吐,翻胃之症也。”丹溪有云:“自气成积,自积成痰,痰挟疲血,遂成窝囊。此症若不早治,必为难愈之疾。”对“乳岩”的辨证,指出各有不同类型:一种,在乳房部有一桂圆大小或核桃大小的结块,高低不平,质地坚硬,皮核相切,推之不移,不痛不痒,不红不热,以后逐渐长大,经年累月,始生疼痛,痛无休止… … 另有一种乳岩,生在乳晕部,初起皮肤发红,而有小凛,表面腐烂,并出血水,以后乳头渐渐向内凹陷,四周坚硬,皮色紫褐,后期情况同前症一样。再有一种乳岩,生在乳房部,初起亦为一肿块,但在肿块中央,按之富有弹性,且在未溃前每多乳窍流血的症状,其病因多由内伤七情、忧郁思虑过度、肝脾气逆以致经络痞塞而成。对本病的治疗处方、治疗过程及要注意的事项都有详尽的论述,如.忌开刀、忌患部艾炙针刺和外涂腐蚀药、忌重压,宜心情舒畅、减少精神刺激等等。此外,乳症尚有“石榴翻花发”、“乳粟”、“乳石痈”、“妒乳”、“苟抄乳”、“乳痛坚”、“乳石痛妹岩”等,也都是以其部位、形态以及发展变化命名的。此外,如对“骨蚀”、“筋瘤”、“肠溜”、“骨疽”、“肉疽”的辨证也极其深刻: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内伤骨为骨蚀。有所疾前筋,筋屈不得伸,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有所结,气归之,卫气留之,不得反,浸液久留,合而为肠溜(音义通瘤),久者数岁乃成,以手按之坚。有所结,深中骨,气因于骨,骨与气并,日以益大,则为骨疽。有所结,中于肉,宗气归之,邪留而不去,有热则化而为脓,无热则为肉疽。凡此数气者,其发无常处,而有常名也。(张珍玉(灵枢经语释》 )
中医就是依照这些认识,经历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中药治疗癌症证明了这种认识是正确的。而西医,只是从人体的亿万细胞中找到了一些变异细胞,就定名为“癌症”,进行“满门抄斩”,这样有多少道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