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家具手工雕刻师傅:中医西医为何多次“掐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49:33
 

中医西医为何多次“掐架”

  早在方舟子之前,历史上就曾多次出现中医和西医相互“掐架”的事情,其中还包括很多名人,比如鲁迅、梁启超等人,都对中医产生过质疑。中医和西医为什么这样水火不容?它们相互争论的焦点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调和这种矛盾呢?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戎丹妍

>>历史上中西医有三次大争论  
中医一直难以证实自己的科学性

  鲁迅和梁启超曾激烈抨击中医

  自西医传到中国以来,中医的地位就明显被动摇了,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大的中西医之争。

  第一次中西医之争出现在1912年,也就是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当时的政府以中西医“致难兼采”为由,在教育部第一届临时教育会议上,通过并颁布了《中华民国教育新法令》。该《法令》前后颁布两次(1912年11月和1913年1月),都没有把“中医药”列为教育学科,而是只提倡专门的西医学校,因为“专取西法”“合于世界进化之大势”。

  《法令》的颁布引起轩然大波,中医界人士纷纷表示抗议。当时京师医学会的代表们曾冲进教育部,要求教育部解释并给他们合法身份,但被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的汪大燮明确拒绝。当时,梁启超和鲁迅等也都站在了质疑中医的阵营中。其中,最有名的是鲁迅那句话:“中医不过是有意无意的骗子。”

  这些知识分子都曾留洋,像鲁迅本身也到日本学过医,接触到西方医学后,发现中医没有办法用现代科学理论解释,自然就会对中医产生质疑。日本比中国更早发起了“废止中医”的讨论。日本“废止汉医(即中医)”始于1875年。当时日本医务局官员赴欧美考察了当地的医学后,发现西方医学可以通过物理、化学、解剖、生理、病理、内外科及药剂等科学进行解释,这些都是汉医所无法解释的,所以回来后他们就决心废除汉医。按照西医的办法对从医者进行考试,合格的才能授予开业证书。

  而中国的留洋知识分子在接触到这些新的医学理论后,不免也对中医产生了质疑,废止中医的争论不可避免。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不能一杆子打死中医,比如梁漱溟、郭沫若等,他们认为,中医有疗效作为事实,其中必有其科学的道理。

  1929年,余云岫、褚民谊等人又以中医无法证实自己的科学性而提出《规定旧医登记案原则》议案,欲废止中医,引起全国第二次大范围的中西医之争。最终,国民政府迫于“全国中医药联盟”200多名代表请愿的压力,撤销一切禁锢中医法令。

  建国初期,民国时期废止中医派的代表人物余云岫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提出“改造旧医实施步骤”的草案,再次希望改造中医。而这种改造最后变成中医全部去学西医,后来被党中央所阻止。到了“文革”时期,中医被当成“四旧”产物,再一次遭到严重打击。

  直到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二十一条,特别注明“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才给予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

 

  
>>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方专家观点

  从这三次大争论可以看出,中西医争论的焦点就在于西医认为中医不科学,无法用科学手段进行验证,甚至认为是封建残余或是巫蛊之术。而这次方舟子引发的“倒中医论”,依然是围绕中医究竟是否科学进行。那么,对于中医“不科学”或者是“伪科学”的看法,现代从医人员又是如何看待的呢?记者分别请教了三位专家,他们分别是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方面的研究人员。

  中医专家:

  只有现有的能够解释的才叫科学吗

  中医和西医走的是医学两条不同的道路

  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陈教授研究中医多年,并且也从事医疗工作。他告诉记者:“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的这些人,首先是他们不懂中医,没有研究过真正的中医。而且什么是科学?难道只有现有的能够解释的科学才叫科学吗?”

  陈教授认为,中医和西医本身是两个不同体系的学科,没有什么谁比谁更科学的说法,只是在走两条不同的道路而已。

  西医是从微观的角度对人体进行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办法。而中医是从宏观的角度去感知人体,从多条路径摸索疾病的起源、症结所在,即使同一个疾病现象,也可能是多种原因导致。

  比如“上火”这个说法,在方舟子他们看来,完全就是中医在故弄玄虚。方舟子认为吃荔枝等水果导致口腔溃疡“上火”其实是细菌在作怪,和口腔清洁有关。但陈教授说,口腔溃疡并不只是细菌导致,还有无菌性溃疡等等。“上火”和人体的体质有很大关系,免疫力低下的人就容易“上火”。而“火”还分“虚火”“实火”等等,导致人“上火”的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在西医来看,哪里破了或伤了,只要找到是哪种细菌或病毒引发的,然后杀死它们就可以了,但以后病人可能还会得这种病。而中医看病时,就会分很多“症”,不同的“症”就要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例如,要找到引发这种上火的根本原因,那这人以后吃荔枝也就不会上火了。

  现代科技只能局部解释中医理论

  有人认为中医起家于古代的巫术等等,其实全世界的医学都是起源于民间,都是通过各种经验的积累来治疗疾病,只是到了近代,现代科技发展起来后,人们才用现代的一些科学知识来解释这些医学而已。而实际上,即使现代医学对神经系统等人体结构也没办法作出全面的解释。

  现代中医也在通过现代科学手段来对中医理论进行解释,比如针灸、经络等学说,中医研究者也在用实验模型的方式做研究,试图用现有的科学理论来进行解释,有些穴位、经脉的作用也能和现代医学相结合。比如针灸中的穴位,有的已经发现这些穴位对大脑或某些神经的阻断作用,但是还有很多穴位无法找到它的运行原理,但它就是有作用。

  所以,中医只能说它用经验的积累做到了治疗疾病的方法,但是现有的科学手段还没办法完全解释。从这点看,中医其实比西医更有用,中医的治疗水平已经走在科技的前头,它是一门实用的科学。

  当然,陈教授也不否认西医的作用,有些大型的手术,比如移植手术,还是需要用到西医技术。

 

  中西医结合专家:

  中医理论上其实比西医更超前

  中医药方成分太复杂,现有科技难以验证

  钱士辉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化学研究室的主任,他告诉记者,“从我个人的观点看,中医药理论上其实是比西医药更超前的。”

  钱士辉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且能够应用科学技术来阐述中医药治疗疾病的机理时,传统的中医药就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

  中药或复方中药的成分非常复杂,目前还不能像西药那样进行精确量化,同时有很多也没有像西药那样进行大量的药理研究与临床试验进行验证,这直接导致了西医药对中医药的否定。

  而且,中药也常被西医抓过“把柄”,比如中药材“马兜铃”。马兜铃本来是一味中药材,用来清肺降气等,但有些外国的病人吃了含有马兜铃的中药后出现了肾衰竭现象,后经过检测发现,马兜铃中含有一种马兜铃酸的物质是有毒的,能使老鼠致癌。这个发现,引起人们对中药的恐惧。

  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把中药或复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从药效和临床上进行验证。西药具有明确的有效成分而且通常为单一成分,质量稳定可控,并能说明为什么能对疾病起治疗作用。而中药或复方中有很多成分,目前还不知道这些成分是什么?对疾病起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又是什么?同时中药的质量还受到产地、土壤、气候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中药及中成药如何能保证质量稳定可控,又如何能保证疗效稳定,都是需要研究的。

  尽管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提倡进行中药现代化、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传统的中医药要走向世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对中医的误解导致了对它的不信任

  但钱士辉说,即便无法用科学手段来证明中医药的有效,但中医药的实用结果却是摆在那里,甚至有些西医无法治疗的疾病,在中医这里都能治好。

  因为中医都是直接在人身上实践,而且根据不同的人来看不同的治疗结果。西医的研究手段一般都是从动物到人,但不会针对具体的个人,认为所有人都是由各种细胞组成的,而疾病都是从这些细胞上发生病变,只要针对这些具体的病变治疗即可,不会去考虑整个人体环境。

  比如,西医对发烧的治疗就是吃退烧药,不管它是因感染还是感冒引起另外的感染再用治感染的方法治,感冒再吃抗感冒的药就行,分开来治。而中医则会综合地治疗,感染发烧和感冒发烧开的药方就会不同。即使在感冒上,中医也要分什么类型的感冒,十分复杂。

  西医和中医都有其可取之处。只是有些人对中医不太了解,把社会上一些赤脚郎中、江湖术士也都归结为中医范畴,对正统的中医产生误解,才会导致中西医之争。

 

  西医专家:

  反对从一个极端

  走向另一个极端

  中医的存在有其存在的道理

  南京市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夏金星是一位西医医生,但他也认为,“中医存在自有其存在的道理,我很反对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夏金星说,关于方舟子解释的口腔上火其实是细菌在作祟的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口腔发炎肿胀和口腔的清洁有很大关系,很多牙周病都是因为口腔不清洁导致。

  不过细菌引起口腔发炎只是一方面,这和人的抵抗力也有关系,如果一个人抵抗力弱,那么口腔发炎的几率就要比正常人高,另外病毒感染也会导致口腔疾病。

  夏金星告诉记者,其实像他们这些西医医生,有空也会去学习中医理论,一是可以开阔眼界,二是有时候看病过程中也会用到。因为中医在中国还是比较深入人心,有的病人对西药本能地就产生抗拒,不喜欢吃西药,这时他们就会帮这部分病人开些中药,比如口腔溃疡的病人会给他们开些含莲子、金银花等降火的中药材,而这些病人吃了也有效果。虽然他对这些中药对人体的作用原理不清楚,但有效果就说明它是对的。

  所以夏金星对中医不持否定态度,也认为没有必要去否定,中医的存在肯定是有它存在的道理,不能因为它无法解释就全盘否定,这种极端的做法是要不得的,也是不科学的。

现代快报2011年8月1日 星期一第A27版:发现 最新探索http://kb.dsqq.cn/html/2011-08/01/content_11189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