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市委常委夏建平:祛病疗疾、养生保健一定要学习和掌握东垣《脾胃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22:54
李东垣在诊疗实践中,结合《内经》和张元素的师传,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出一套治疗脾胃病人的规律,核心思想是: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在治疗上,强调调理脾胃,升提中气,自制补中益气汤等新方剂,一直被后世医家所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祛病疗疾、养生保健一定要学习和掌握东垣《脾胃论》。
《脾胃论》为金元时期李杲(李东垣)的代表作。本书于1249年著成,时值金元战乱时期,当时兵连祸结,人们辗转于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之中,饥饿、劳役以及精神上的创伤都严重地损害脾胃之气,削弱机体抗病能力,脾胃疾患最为常见。而大多数医者多袭局方香燥之剂或习以治外感法治内伤,因此,治疗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在这种状况下,李东垣在诊疗实践中,结合《内经》和张元素的师传,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出一套治疗脾胃病人的规律,核心思想是:土为万物之母,脾胃为生化之源。在治疗上,强调调理脾胃,升提中气,自制补中益气汤等新方剂,一直被后世医家所喜用,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祛病疗疾、养生保健一定要学习和掌握东垣《脾胃论》。
人体的气,从整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组成,在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下所生成,并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到。但具体地说,人体的气,又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其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尤其是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又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真气之说,首见于《内经》;元气之说,首见于《难经》。李东垣汇集《内经》、《难经》之说,归于脾胃而论之:“真气又名元气,乃先身之精气也,非胃气不能滋之。”“元气、谷气、清气、营气、卫气、生发清阳之气,此六者皆由饮食入胃,谷气上行,胃气之异名,其实一也。”并进一步明确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未能充足,而诸病之由生也。从而强调了后天脾胃之气对天真元之气的充养滋养作用,从而为“脾胃乃后天之本”之说奠定基础,并进一步指出“养生当实元气,欲实元气,当调脾胃”的著名论点。元气的主要功能,是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所以,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所系也”,明确地指出了元气根于肾。肾中精气以受之于父母的先天之精为基础,又赖后天水谷精气的培育。如《景岳全书》说:“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可见元气的盛衰,并不完全取决于先天禀赋,亦与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
李杲《脾胃论·下卷》中,首论“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次论“脾胃虚则九窍不通”再论“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未能充,而百病之所以由生”。因人之元气,虽然根于先天之肾,水谷精气不断的滋养,才得以盛而不衰,通过三焦,而周流于全身脏腑经络,内至脏腑,外达肌肤腠理。成为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动力。脾胃之气虚衰,元气生化不足,元气得不到水谷之气的滋养,随之虚衰;元气虚衰,则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十二经脉皆失于濡润滋养而发生各种病变。因此,有“内伤脾胃,百病丛生”之说。
脾与胃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从而滋润充养全身,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糟粕才得以下行。故《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
“胃气下溜”,是指脾之清阳不升而下陷,《脾胃论》中称为“谷气下流”。形成“谷气下流”、“胃气下溜”的病理变化均是脾胃之升清作用失常而导致的。脾之升清功能失常,将导致胃之浊阴的上逆,“清气在阴,浊气在阳”,“清浊相干,乱于胸中”,此即《脾胃论》中“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并指出其发病之源在于“胃气下溜”。
升降沉浮是古人对宇宙天体运动及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概括认识。故《内经》说:“升降出八,无器不有。”《脾胃论·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沉浮》指出:“万物之中,人一也,呼吸升降,效象天地,准绳阴阳,盖胃为水谷之海,饮食入胃,而精气上输脾归肺,以滋养全身,乃清气为天者也。升已而下输膀胱,为传化糟粕而出,乃浊阴为地者也”。由于脾胃的升降运动,通过脾的升清作用,将饮食水谷之精微,上输心肺,外达四未,化生营卫气血,充养滋润周身。同时,藉胃之和降之功,发挥着“胃实而肠空”、“肠实而胃空”的正常消化运动,将饮食中经过消化吸收而残留的糟粕之物通过二便排出体外。
脾胃同居中焦,脾为湿土,喜燥恶湿,主司运化、升清,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生理作用化生血气而营养滋润周身。脾升清功能发挥正常,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与输布,气血生化有源,机体生命活动旺盛。胃为燥土,喜润恶燥,主受纳、降浊,将其腐熟的水谷向下传输至小肠,经过小肠的分清泌浊,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输送大肠排出体外。
《脾胃论》从脾胃生化之源立论,强调脾升胃降是气机的枢纽。人体生命活动中不断摄入营养物质,正常的新陈代谢是以脾为枢纽,清阳自脾而升,浊阴由胃而降,升降以脾胃为轴心,脾胃是整个机体气机运动的枢纽。
《临证指南医案》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属燥,脾属湿,胃喜润恶燥,脾喜燥恶湿,两脏燥湿相济,阴阳相合,方能完成饮食物的传化过程。故《临证指南医案》又说“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
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响的。如湿邪困脾,运化失职,清气不升,即可影响胃的受纳与和降,可出现食少、呕吐、恶心、脘腹胀满等症。反之,若饮食失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亦可影响及脾的升清与运化,可出现脘腹胀满泄泻等症。《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这是对脾胃升降失常所致病证的病理及临床表现的概括。
东垣《脾胃论》中不仅注意各种致病因素引起脾胃本身发生病变,更重视脾胃发病后引起全身脏腑经络的病变,脾胃发病后,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从而导致供应全身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赖以维持其正常生理活动的营养物质的缺乏,从而引起元气虚衰,脏腑经络失于滋润营养而发生各种病变。
脾位于中焦,在膈之下。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互络属于胃,脾和胃相互为表里。脾和胃同属于消化系统的主要脏器,机体的消化运动,主要依赖于脾和胃的生理功能。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而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说:“脾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脾主运化,是指脾胃具有把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的生理功能。脾的运化功能,分为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运化水谷,即是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饮食入胃后,对饮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实际上是胃和小肠内进行的。但是,必须依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才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同样,也依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才能把水谷精微“灌溉四旁”和布散周身。如《素问·经脉别论》说“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浊气归心,淫精于脉”和“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等,都说明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上,全赖于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脾的这种生理功能,即是《素问·厥论》所说“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者也”。因此,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的运化水谷精微的功能减退,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出现失常,而导致腹胀、便溏、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生化不足等病变。因此有“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正确之源”。之说。运化水液,也称为“运化水湿”,是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是脾主运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饮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多属液态状物质,所谓运化水液的功能,即是对被吸收的水谷精微中多余水分,能及时地转输至肺和肾,通过肺、肾的气化功能,化为汗和尿排出体外。因此,脾的运化水液在体内发生不正常停滞,也就能防止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的生成。反之,脾的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的停滞,而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这也就是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脾虚水肿和湿邪困脾的发生机理。
脾运化水谷和水液的两个方面的功能,二者可分而不可离。脾的运化功能,不仅是脾的主要生理功能,而且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故称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这实际上是对饮食营养和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生理意义,在理论上的高度概括。《医宗必读》中说:“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和养生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李东垣《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说:“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善于保护脾胃;脾胃之气要不断地升提,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如在患病时,针对具体病情进行必要的忌口,治疗时也要顾及脾胃等等,这些都是脾胃为“后天之本”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中的具体表现。
脾主升清,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故说“脾主升清”。实际上脾的运化功能,是“升清”,是指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生理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说“脾以升为健”。升和降是脏腑气机的一对矛盾运动。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另一方面,脏腑之间的升降相因,协调平衡是维持人体内脏相对恒定于一定位置的重要因素。因此,脾的升清功能正常,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才能吸收和正常输布,李东垣《脾胃论》强调脾气升发,则元气充沛,人体始有生生之机;同时,由于脾气的升发,才能使机体内脏不致下垂。若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化生无源,可出现神疲乏力,头目眩晕、腹胀、泄泻等症;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脾气下陷,则可见久泄脱肛,甚至内脏下垂等病症。
脾主统血,统,是统摄、控制的意思,即是脾有统摄血液在经脉之中流行,防止逸出脉外的功能。《难经·四十二难》说:“脾裹血、温五脏。”裹是指脾具有包裹血液,勿使外逸的意思,实际上是指脾有统摄的功能。脾统血的机理,实际上气的固摄作用。《金匮要略注》说:“五脏六腑之血,全赖脾气统摄。”脾之所以能统摄血液,与脾为气血化生之源密切相关。脾的运化功能健旺,则气血充盈,气的固摄作用也较健旺,而血液也不会逸出脉外而致出血。
胃,又称胃脘,分三部分。胃的上部称上脘,包括贲门;胃的中部称中脘,即胃体的部位;胃的下部称下脘,包括幽门。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与腐熟水谷,胃以降为和、为顺。
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之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以降为和。整个消化系统和生理功是经脾升胃降为特征的。通降的作用,还包括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在内。胃的通降是降浊,降浊是受纳的首要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因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满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浊气在上,则生瞋胀。”胃失通降,久之形成胃气上逆,则可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受纳,是指接受容纳的意思。腐熟,是饮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的意思。饮食入口,经过食管,容纳于胃,故称胃为“太仓”、“水谷之海”。机体的生理活动和气血津液的化生,都需要依靠饮食物的营养,故又称胃为“水谷气血之海”。如《灵枢·玉版》说:“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气血之海也。”胃中的水谷,经过胃的腐熟后,下传于小肠,其精微经脾之运化而营养滋润周身。所以,胃虽有受纳与腐熟水谷的功能,但必须和脾的运化功能配合,才能使水谷化为精微,以化生气血津液,营养全身。饮食营养和脾胃对饮食水谷的运化功能,对于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所以《素问·平人气象论》说:“人以谷为本”;《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说明胃气之盛衰有无,关系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存亡。
东垣《脾胃虚实传论》中说:“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景岳全书·杂证谟·脾胃》说:“凡欲察病者,必须先察胃气;凡欲治病者,必须顾胃气。胃气无损,诸可无虑。”中医认为胃气就是人体的元气、正气、真气、宗气、损伤了胃气,久而久之就是死路一条。中医特别强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亡。胃气已绝,精神乃绝,病入沉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