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水业集团:18条有用的定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36:16
18条有用的定律

1. 帕金森定律

《帕金森定律》一书中,帕金森教授对于机构人员膨胀的原因及后果作了非常精彩的阐述:

  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可能有三条出路:

  一是申请退职,把位子让给能干的人;

  二是让一位能干的人来协助自己工作;

  三是聘用两个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当助手。

  这第一条路是万万走不得的,因为那样会丧失许多权利;第二条路也不能走,因为那个能干的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看来只有第三条路可以走了。

  于是,两个平庸的助手分担了他的工作,减轻了他的负担。由于助手的平庸,不会对他的权利构成威胁,所以这名官员从此也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两个助手既然无能,他们只能上行下效,再为自己找两个更加无能的助手。

  如此类推,就形成了一个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

  这部分阐述是《帕金森定律》一书中的精华,也是帕金森定律的主要内容,常常被人们转载传诵,用来解释官场的形形色色。

2.木桶定律

众所周知,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木板。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定律”或“木桶理论”。

  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定律”还有三个推论:

  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如果这个木桶里有一块木板不够高,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其二,比最低木板高的所有木板的高出部分都是没有意义的,高的越多、浪费越大。

  其三,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低木板的高度,这是最有效也是惟一的途径。

  对这个理论,初听时你或许会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表示理解和赞同。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

  与“木桶定律”相似的还有一个“链条定律”:一根链条跟它最薄弱的环节有着相同的强度,链条越长,就越薄弱。

  你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这两者的共同之处,它们说的都是任何一个组织都可能面临的问题: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质的部分往往又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最短的木板”与“最弱的环节”都是组织中有用的一部分,只不过比其他部分稍差一些,你不能把它们当作烂苹果扔掉。正如你可以清除一个屡屡犯错的害群之马,却只能对办公室随处可见的浪费和低效率现象束手无策。

  想要完全克服最薄弱的环节是不可能的。按照木桶定律,我们的薄弱环节是必然存在的,而且永远存在。一根链条总会有一节比其他的环节要薄弱一些,尽管它可能比另一根链条中的任何环节都强。强弱只是相对而言的,因此也是无法消除的。

  问题在于,你容忍这种弱点到什么程度。如果它已成为阻碍工作的瓶颈,你就不得不有所动作了。

3.鲇鱼效应

       很久以前,挪威人从深海捕捞的沙丁鱼,总是还没到达岸边就已经口吐白沫,渔民们想了无数的办法,想让沙丁鱼活着上岸,但都失败了。

  然而,有一条渔船总能带着活鱼上岸,他们带来的活鱼自然比死鱼的价格贵出好几倍。

  这是为什么呢?这条船又有什么秘密呢?

  原来,他们在沙丁鱼槽里放进了鲇鱼。鲇鱼是沙丁鱼的天敌,当鱼槽里同时放有沙丁鱼和鲇鱼时,鲇鱼出于天性会不断地追逐沙丁鱼。在鲇鱼的追逐下,沙丁鱼拼命游动,激发了其内部的活力,从而活了下来。

  这就是“鲇鱼效应”的由来,“鲇鱼效应”的道理非常简单,无非就是人们通过引入外界的竞争者来激活内部的活力。

  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一开始在挪威和日本也仅有少数几个老渔夫才能知道。

  自从“鲇鱼效应”的秘密被大家知道以后,已经被用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4.破窗理论

是谁在暗示和诱导你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林经过观察提出了“破窗理论”。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栋建筑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复,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些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蔓延。

   “破窗理论”更多的是从犯罪的心理去思考问题,但不管把“破窗理论”用在什么领域,角度不同,道理却相似: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必须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推而广之,从人与环境的关系这个角度去看,我们周围生活中所发生的许多事情,不正是环境暗示和诱导作用的结果吗?

  比如,在窗明几净、环境优雅的场所,没有人会大声喧哗,或“噗”地吐出一口痰来;相反,如果环境脏乱不堪,倒是时常可以看见吐痰、便溺、打闹、互骂等不文明的举止。

  又比如,在公交车站,如果大家都井然有序地排队上车,又有多少人会不顾众人的文明举动和鄙夷眼光而贸然插队?与这相反,车辆尚未停稳,猴急的人们你推我拥,争先恐后,后来的人如果想排队上车,恐怕也没有耐心了。因此,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人是环境的产物,同样,人的行为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两者之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

  在公共场合,如果每个人都举止优雅、谈吐文明、遵守公德,往往能够营造出文明而富有教养的氛围。千万不要因为我们个人的粗鲁、野蛮和低俗行为而形成“破窗效应”,进而给公共场所带来无序和失去规范的感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平时一直强调的“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就不仅仅是一个空洞的口号,它决定了我们自身的一言一行对环境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5.手表定律

怎样听取他人的建议

  通常,当我们碰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时,都会寻求局外人的建议,由于他们置身事外,所以容易对事情做出客观的评价,这也是管理咨询公司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但“坏”建议是有风险的,在寻求外部顾问的建议时还请注意以下二点:

  一、找到惟一的最好顾问:“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你更准确的时间,只会让你失去对准时的信心。它会把你弄得无所适从,身心憔悴,不知自己该信哪一个。你要做的就是选择其中较信赖的一只,尽力校准它,并以此作为你的标准,听从它的指引。记住尼采的话:“兄弟,如果你是幸运的,你只须有一种道德而不要贪多。”

  二、你的顾问只能和你一样聪明:比如说你在投资理财上想找一个顾问,那么你的顾问只能和你一样聪明。如果你不聪明,他们就不能告诉你太多;如果你有财务知识,有能力的顾问就能给你提出更复杂的财务建议;如果你没有财务知识,他们必须按照法律为你制定安全、没有风险的财务战略;如果你不是一个老练的投资者,那么他们仅仅是建议低风险、低回报的投资,例如多样化的投资。

  没有哪个顾问会选择花时间教你,因为他们的时间也是金钱。因此,如果你靠自己学到的财务知识经营你的钱,那么有能力的顾问会告诉你只有少数人才会看到的投资和战略。但是首先,你必须使自己变得有知识。永远记住,你的顾问只能和你一样聪明。                                                               6.路径依赖

马屁股决定铁轨的宽度

  一旦人们做了某种选择,就好比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惯性的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自我强化,并让你不能轻易走出去,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就被称为“路径依赖”。

  一个广为流传、引人入胜的例证是: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八点五英寸,为什么采用这个标准呢?

  原来,早期的铁路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而四英尺八点五英寸正是电车所用的轮距标准。

  那么,电车的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电车的标准是沿用马车的轮距标准。

  马车又为什么要用这个轮距标准呢?

  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八点五英寸,所以,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从古罗马人那里来的。因为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它的军队所铺设的,而四英尺八点五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

  任何其他轮宽的战车在这些路上行驶的话,轮子的寿命都不会很长。

  可以再问,罗马人为什么以四英尺八点五英寸为战车的轮距宽度呢?

  原因很简单,这是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

  故事到此还没有结束。

  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的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是由铁轨的宽度所决定的。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路径依赖导致了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然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7.蘑菇定律

程序员“编写\"的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是组织对待初出茅庐者的一种非常适用的管理方法,初学者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的部门,或打杂跑腿的工作),浇上一头大粪(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任其自生自灭(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

  据说,“蘑菇定律"是上世纪70年代由一批年轻的电脑程序员“编写"的,这些天马行空、独来独往的人早已习惯了人们的误解和漠视,所以在这条“定律"中,自嘲和自豪兼而有之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段“蘑菇"的经历,但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尤其是当一切都刚刚开始的时候,当上几天“蘑菇",能够消除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让我们更加接近现实。对一个组织来说,新进的员工都是一张白纸,能力和经验没有太大的区别,所以给员工的起薪和工作都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无论多么优秀的人才,初次工作都只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经历对成长的年轻人来说,就像蚕茧,是羽化前必须经历的一步。因此, 是每个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8.奥卡姆剃刀

把烦琐累赘一刀砍掉

  公元14世纪前期,从法国的一所监狱中逃出一个囚犯。

  那时欧洲正处在黑暗的中世纪,一个犯人越狱算不了什么大事,可是这个人非比寻常,他是一位很有学问的天主教教士,人称“驳不倒的博士”。

  他叫威廉,出生于英国的奥卡姆,人们叫他“奥卡姆的威廉”。他曾在巴黎大学和牛津

大学学习,知识渊博,能言善辩。由于他发表的言论有许多与当时的罗马教廷不合,因此被囚禁在法国的监狱。

  在狱中过了四五年,他找到机会逃了出来,跑到巴伐利亚去找那里的王爷,他给王爷讲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你用剑保护我,我用笔保护你。”于是正在和教廷闹别扭的王爷立刻收容了他。

  随后他著书立说,名声大振。他对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主张唯名论,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概念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

  这也就是他所谓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因为他是英国奥卡姆人,人们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

  这把剃刀出鞘以后,剃去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剃秃了活跃一千年的基督教神学,使科学、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引发了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谱写了全世界现代化的第一篇章,或者说是序曲。

  经过数百年的岁月,奥卡姆剃刀已被历史磨得越来越快,它早已超越了原来狭窄的领域,具有了更广泛、丰富和深刻的意义。

  在某种意义上,“奥卡姆剃刀”是一种“反动的”哲学。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就是不断为这个世界增添新的内容,而“奥卡姆剃刀”却不断地向我们的文明成果发出挑战,指出许多东西实际上是有害无益的,而我们正在被这些自己制造的麻烦压垮。

9.马太效应

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圣经》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主人将要远行到国外去,临走之前,将仆人们叫到一起,把财产委托他们保管。

  主人根据每个人的才干,给了第一个仆人五个塔伦特(注:古罗马货币单位),给第二个仆人两个塔伦特,给第三个仆人一个塔伦特。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把它用于经商,并且赚到了五个塔伦特。

  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也赚到了两个塔伦特。

  但是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却把主人的钱埋到了土里。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主人回来与他们算帐。

  拿到五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五个塔伦来到主人面前,说:“主人,你交给我五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五个。”

  “做得好!你是一个对很多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更多的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同样,拿到两个塔伦特的仆人,带着另外两个塔伦特来了,他说:“主人,你交给我两个塔伦特,请看,我又赚了两个。”

  主人说:“做得好!你是一个对一些事情充满自信的人,我会让你掌管很多事情。现在就去享受你的土地吧!”最后,拿到一个塔伦特的仆人来了,他说:“主人,我知道你想成为一个强人,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我很害怕,于是把钱埋在了地下。看那里,那儿埋着你的钱。”

  主人斥责他说:“又懒又缺德的人,你既然知道我想收获没有播种的土地,收割没有撒种的土地,那么你就应该把钱存在银行家那里,让我回来时能连本带利地还给我。”

  然后他转身对其他仆人说:“夺下他的一个塔伦特,交给那个赚了五个塔伦特的人。”

  “可是他已经拥有十个塔伦特了。”

  “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把他夺去。”

  这个故事出于《新约·马太福音》,它的寓意是贫者越贫,富者越富。

  上世纪60年代,知名社会学家罗伯特·莫顿首次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归纳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人类资源分配上,《马太福音》所预言的“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现象十分明显:富人享有更多资源——金钱、荣誉以及地位,穷人却变得一无所有。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朋友多的人,会借助频繁的交往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缺少朋友的人则往往一直孤独;名声在外的人,会有更多抛头露面的机会,因此更加出名;容貌漂亮的人,更引入注目,更有魅力,也更容易讨人喜欢,因而他们的机会比一般人多,有时一些机会的大门甚至是专门为他们敞开的,比如当演员、模特;一个人受的教育越高,就越可能在高学历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

  金钱方面也是如此:如果投资回报率相同,一个本钱比别人多十倍的人,收益也多十倍;股市里的大庄家可以兴风作浪,而小额投资者往往血本无归;资本雄厚的企业可以尽情使用各种营销手段推广自己的产品,而小企业只能在夹缝里生存。

  可以说,无论是在生物演化、个人发展等领域,还是在国家、企业间的竞争中,“马太效应”都普遍存在。

10.华盛顿合作定律

解开华盛顿定律的面纱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

在凌晨3点的时候,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被一个杀人狂杀死。作案时间长达半个小时,附近住户中有38人看到或听到女经理被刺的情况和反复的呼救声,但没有一个人出来保护她,也没有一个人及时给警察打电话。

  事后,美国大小媒体同声谴责纽约人的异化与冷漠。

  然而,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巴利与拉塔内并没有认同这些说法。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他们认为还有更好的解释。为了证明自己的假设,他们专门为此进行了一项试验。

  他们寻找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与一名假扮的癫痫病患者参加试验,让他们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保持远距离联系,相互间只使用对讲机通话。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交谈过程中,当假病人大呼救命时,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通过这个试验,人们对克尤公园现象有了令人信服的社会心理学解释,两位心理学家把它叫做“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更简单地说,就是“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正是因为有其他的目击者在场,才使得每一位旁观者都无动于衷,旁观者可能更多的是在看其他观察者的反应。

  用这个效应再来看一下媒体经常报道的“小孩落水事件"。

  旁观者甲本想下水救人,又有些犹豫,他在看其他目击者乙、丙等人的反应。转念一想:“这么多人都看到小孩子落水,总会有几位下去救险的,自己就不下去吧。”

  犹豫之间,小孩子被水吞没了。居然没人下水,甲不禁心里有些内疚。再一想,要责怪,要内疚,要负责任,也是和乙、丙等数十人分担,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他走开了。

  就这样,一桩桩旁观者众多,却“见死不救”的事件产生了。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旁观者效应”,与人们一般以为的世态炎凉、人心不古之类的社会氛围或看客的冷漠等集体性格缺陷没有太大关系。

  如果把拯救酒吧女经理、解救小孩落水当成旁观者的一次合作,那么合作失败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旁观者效应”,众多的旁观者分散了每个人应该负有的解救责任。因此,社会学家认为责任不清是华盛顿定律产生的最主要原因。

11.彼得原理

人类的辉煌与无奈

  不可否认,人类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成就,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人类也造就了一些可怕的不称职。

  人类大力推行官僚政治,即使是完成一件最简单的工作,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人类的社会结构越复杂,人浮于事、混吃混喝者就越多,并成为社会的沉重负担。

  虽然从小到大,我们总能听到这样的教导:身居高位的人往往具有自知的睿智。他们会说:“你懂得越多,前途越不可限量,有一天也会跻身高位。”于是我们用功读书,直到大学毕业、踏入社会、进入一种职业,我们仍紧紧抱持着上述的信念。

  然而,我们总会很失望地发现,许多人似乎都不知道他们的专职何在,因而也都不能尽到工作上的职责。

  例如,一位校长关心的主要问题竟然是:所有窗帘要高度一致,教室必须保持安静以及禁止任何人践踏或靠近花圃。

  当我们的见闻增加后,会发现每个组织总有许多人无法胜任他们的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优柔寡断的政客装腔作势,俨然是果决刚毅的政治家;自命消息可靠的权威人士,到头来将过错归咎于难以把握的情况;懒散而傲慢的公务员不计其数;军事将领以豪壮的措辞掩饰行为的怯懦……

  在这个复杂、虚矫的社会里,充满了不道德的牧师、贪污的法官、头脑不清的律师、文笔不通的作家以及连拼音都会出错的英老师,我们对此也只能无可奈何地耸耸肩而已。

  甚至在大学校园里,我们也能见到文件由拙于沟通的行政人员拟稿;而一些单调、乏味的课程,则由声音不清、表达能力缺乏的老师主讲。

  彼得博士在收集和分析了数百件工作上不胜任的案例后,他得出了“彼得原理”的公式:在层级组织里,每位员工都将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阶层。

  彼得原理可以说是解开所有层级制度之谜的钥匙,因此也是了解整个文明结构的关键所在。

  或许有些特立独行的人可以避免被纳入层级组织里,但凡是置身于商业、工业、行政、军事、宗教、教育等各界的所有人士,都和层级组织息息相关,也就是说绝大多数的人都受彼得原理的控制。

  可以肯定的是,其中许多人可能获得一两次的晋升——从某个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仍可胜任的更高阶层,但能胜任新职位将使他有资格再度晋升,于是每个人最后都由能胜任的阶层晋升到不能胜任的阶层。

  所以,假定时间足够,同时假定层级组织里有足够的阶层——每个员工终将晋升到自己不胜任的阶层,并从此停滞不前。

  因此,彼得原理的推论结果是:假如有足够的时间和足够的阶层,那每个阶层的职位终将由不胜任的员工所占据。

  既然如此,谁来推动层级组织的轮轴呢?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你很难找到一个所有员工都到达不胜任阶层的组织。大部分的情况是,人们仍会完成某些任务,因此层级组织仍有它继续存在的理由。层级组织的工作任务多半是由尚未到达不胜任阶层的员工所完成的。

12.80/20法则

一个经济学家的神奇发现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VilfredoPareto,1848~1923)在研究中偶然注意到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分配呈现一种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都流向了少数人手里。

  在当今社会,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但令帕累托真正感到兴奋的是,这种不平衡模式会反复出现,在不同时期或不同国度都能见到——不管是早期的英国,还是与他同时代的其他国家,或是更早期的资料——而且这种不平衡的模式有统计学上的准确性。

  帕累托从研究中归纳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以预测,10%的人将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

  在这里,重点不仅是百分比,而在于一项事实:财富分配的模式是不平衡的,而且这种不平衡是可以预测的。

  因此,80/20成了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简称,不管结果是否恰好是80/20,因为严格来说,精确的80/20关系不太可能出现。

  后人对他的这项发现有不同的命名,如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法则、80/20定律、二八法则、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

  80/20法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然而人们对它知之甚少。约瑟夫·福特说过:“上帝和整个宇宙玩骰子,但是这些骰子是被动了手脚的。我们的主要目的,是要了解它是怎样被动的手脚,我们又应如何使用这些手法,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13.墨菲定律从天而降

  1949年,一位名叫墨菲的空军上尉工程师,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间开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并扩散到世界各地。在流传扩散的过程中,这句笑话逐渐失去它原有的局限性,演变成各种各样的形式,其中一个最通行的形式是:“如果坏事情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人类虽然越来越聪明,但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有多进步,有些不幸的事故总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

  错误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错误共生是人类不得不接受的命运。

  但错误并不总是坏事,从错误中汲取经验教训,再一步步走向成功的例子也比比皆是。因此,错误往往是成功的垫脚石。

14.光环效应

梦露的鞋子

  据说玛丽莲·梦露死后,有一位收藏家买到了一只梦露的鞋子,他把这只鞋子拿到市场上去展示,参观者如果想闻一下,须出100美元的高价,但愿意出钱去闻的人竟然络绎不绝,排起了一条长龙。

  梦露的鞋子为什么有那么大的魅力呢?答案就是“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是指由于对人的某种品质或特点有清晰的知觉,印象较深刻、突出,从而爱屋及乌,掩盖了对这个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的认识。这种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形式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所以人们就形象地称这一心理效应为“光环效应”。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光环效应”的例子比比皆是,数不胜数。

  拍广告片的多数是那些有名的歌星、影星,而很少见到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明星推出的商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

  在政界,依靠继承父亲打下的江山而在竞选中顺利当选的人被称为“二世政治家”。在金融界也有向“二世”传授经营学的课程,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其实,在我们这个社会里,依靠“父母光环”平步青云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个作家一旦出名,以前压在箱子底的稿件全然不愁发表,所有著作都不愁销售,这也是“光环效应”的作用。

  还有,知名人士的评价或权威机关的数据会使人们不由自主地产生信任感,人们迷信权威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虽然觉得有些观点没有什么值得借鉴之处,或者有许多疑问,但只要是出自权威部门或权威人士,人们就会全盘接受。

  推销员在发展会员时往往会说:“著名演员某某也加入了我们的俱乐部。”虽然与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但是往往能奏效。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已经获得了关于这个人某些方面的有利信息,就很容易认为这个人的其他方面也不错,从而对这个人形成良好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因此“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

  一般说来,外貌的魅力很容易导致“光环效应”。虽然歌星、影星与广告中的商品质量并没有太直接的关系,但是,由于光环效应的作用,明星做过广告的商品很显然会比由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拍广告片的商品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同。

  上面提到的梦露鞋子的事件,可谓是“光环效应”发挥作用的极致了。但即使是在强调个人意识的今天,光环效应也并不因为人们追求个性化的行动而减弱。

  人们对明星的追捧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很多人因为喜欢一个歌星或影星而极力地去模仿他,从服装、发型到说话做事的方式,无一不是竭尽全力模仿。

  迈克尔·杰克逊的演唱会,票价会炒到几百美元甚至几千美元以上,花这么多钱所听到的和看到的实际效果并不比电视里的好,但是许多人还是为能亲自感受一下歌星演唱的现场氛围,慷慨解囊。

15.羊群效应

无可奈何“随大流”

从众就是指由于群体的引导或施加的压力,从而使个人的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随大流”。

  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标榜自己有个性,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自己不太了解,没有把握的事情,我们一般会采取“随大流”的做法。

  社会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持某种意见的人数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说服力的一个明证,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

  压力是从众的另一个决定因素。“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在一个团体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会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其他成员孤立,甚至受到严厉的惩罚,因而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都高度一致。

16.多米诺效应

多米诺骨牌起源于中国

  据中国《正字通》记载,宋宣宗二年(公元1120年),民间出现了一种名叫“骨牌”的游戏。这种骨牌游戏在宋高宗时传入宫中,随后迅速在全国盛行。当时的骨牌多由牙骨制成,所以骨牌又有“牙牌”之称,民间则称之为“牌九”。

  1849年8月16日,一位意大利传教士把这种骨牌带回了米兰。作为最珍贵的礼物,他把骨牌送给了他最美丽的女儿小多米诺。但传教士怎么也想不到,正是这副骨牌,使他的名字——多米诺,成为一种世界性体育运动的代称。

  不久,小多米诺就喜欢上了这副骨牌,因为她发现了骨牌的新玩法,她按点数的大小以相接的方式把骨牌连接起来。在玩骨牌游戏的时候,小多米诺发现它可以很好地锻炼人的意志和耐力。

  小多米诺的男友阿伦德是个性情浮躁的人,小多米诺就让他把28张牌一张一张地竖起来。如果阿伦德不能在限定时间把28张牌码完,或者码完的牌倒下了,小多米诺就限制他一周不许参加舞会。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磨练,阿伦德的性格变得刚毅坚强,做事也变得稳健沉着。

  传教士多米诺为了让更多的人玩上高雅的骨牌游戏,制作了大量的木制骨牌。不久,木制骨牌就迅速地在意大利及整个欧洲传播,骨牌游戏成了欧洲人的一项高雅运动。后来,人们为了感谢多米诺给他们带来这么好的一项运动,就把这种骨牌游戏命名为“多米诺”。

  到19世纪,多米诺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运动。在非奥运项目中,它是知名度最高、参加人数最多、扩展地域最广的体育运动。

  从那以后,“多米诺”成为一种国际性术语。不论是在政治、军事还是商业领域中,只要产生一倒百倒的连锁反应,人们就把它们称为“多米诺效应”或“多米诺现象”。

17.蝴蝶效应

蝴蝶与龙卷风

  20世纪60年代初,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EdwardLorenz,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天气预报”的试验。他发觉,只要输入的资料存在微小的差异,计算的结果就会出现极大分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是形容这种情况。这说明,“数值天气预报”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不可预测性。

  基于这个发现和广泛的研究,洛伦兹1972年12月29日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发展学会上发表了一篇演说,题为《可预测性:一只在巴西翩翩起舞的蝴蝶可否在德克萨斯州引起龙卷风?》。

  演说的大意为:一只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它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天气系统的极大变化。

  洛伦兹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声名远扬了。

  蝴蝶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我们可以用广泛流传的一首民谣对蝴蝶效应做出形象的说明,这首民谣说:

         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

         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

         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

         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

         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的一个钉子是否丢失,本是一种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是一个帝国的存与亡。这就是“蝴蝶效应”在军事和政治领域中的应用。

  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但是事实就是如此,一些看似极微小的事情却有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在任何事情上都应做到防微杜渐。

18.皮格马利翁效应

“雕像”变成“美少女”的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里,皮格马利翁是塞浦路斯的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并且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于是,他给了雕像生命,皮格马利翁的幻想也变成了现实。

  故事虽是虚构的,或者说,是隐喻性的,但现实中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却经常发生。博尔赫斯在《论惠特曼》一文中写道:“一件虚假的事情可能本质上是真实的。”幻想性的故事不是指代性的,而是写意性的,具有魔法的特征。

  人们从皮格马利翁的故事中总结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但是对这一效应做出充分解释,并使它广泛应用的是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因此“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来到一所小学做一项实验:他们声称要进行一个“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并以赞赏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叮嘱他们务必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

  其实他们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根本就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且各方面的表现都很优秀。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生了作用,因为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学生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和期望,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都得到异乎寻常的进步。

  后来,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为“罗森塔尔现象”。它表明:每一个孩子都可能成为非凡的天才,一个孩子能不能成为天才,取决于家长和老师能不能像对待天才一样爱他、期望他、教育他。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求就是赞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的作用。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师的赞美和期待。

  心理学家用这种效应说明,只要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教师应对学生倾注爱心和热情,寄予热切的希望,提出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应该肯定多于否定。

  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的话语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

  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