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人民医院上班时间:朝代更迭本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1:20:15
朝代更迭本质 按照政治书上的说法,封建朝代的替换是因为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不般配的结果,这种说法我听了好多年也没听明白是什么意思。我按我的理解给兄弟们换个说话:朝代更迭是缓解社会矛盾的一种方式,在简单点就是土地所有权更换的一种方式。

  要理解我说的含义,首先要简单的了解中国封建的文明组成。伟大的中华民族是又古代两大文明不断的冲突,融合,冲突再融合所成就的。这就是所说的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总体来说,我们受农耕文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因为游牧民族文化的新鲜血液也是以农耕的方式来接受的。有点乱,看不明白就算了。不太重要。只要了解封建王朝以农耕文化为基础,不断吸收接纳游牧文化就成。(谁有兴趣,咱开贴在侃)

  说农耕文化首先就要理解什么叫农耕,“耕”就要有地,中国人土地的热情是全世界最高的。

  “亮剑”都看了吧,赵刚赵政委对敌人的兵蛋子劝降是怎么说的?

  “我家分了几亩地,还分了几头牛呢!”兵蛋一脸幸福

  “自家有了地,这日子就有希望了,给座金山也不换啊”赵政委一脸的自信,为什么呢?因为他给了地啊,只要给了农民土地,别说造反你让他干什么都成。党的天下就这么来的!

  你说这是电视剧瞎编,没这事。那好,仔细回想一下,各朝代的农民起义都什么口号?“均田!”

  在从现在身边来讲,一个富豪有了钱讲究的还是买房子置地,你看有钱的都爱圈地。在农村买一块大点的地盖个二层小楼,别管有没有用,人家就认为这是财富。国人就讲究这个,不信你们细品是不是个事。

  我说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了解土地在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氛围中有多重要。在中国古代没有国家民族这个概念。有的概念只有“家”。刘家天下,朱家天下!但统治一个朝代的不只是一个“家”,而是以皇“家”为代表的天下地主阶级。这就理解了为什么刘家朱家打下天下以后大肆杀戮功臣,有人说是为了统治的稳定,收回兵权。其实这还没看到本质。这些悍将们一旦放下手里刀,他就是一个拥有功勋的,一个拥有大量土地和特权的地主,一个可以未来的皇帝一起分享治理天下的地主。而杀戮,简单的解除了这些地主,而从新扶植一些没功勋没特权至少在几十年内对皇“家”没威胁的地主。而几十年内,皇帝对这些新地主也是不断的清理的。

  地主阶级,有了大量土地,也就会在几十年以后开始有了收购新土地的资本,那么就造成了这样一种现象,有地的越来越少,大量的农民失去土地开始轮为农工甚至卖身为奴隶。而统治阶级的土地开始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

  这又会有什么后果呢?国家收不上税啊!越没钱越找百姓要钱,要是赶个名君还好一点,不过在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基本就是朝代的中后期,这时代很少能出现什么好君主的。百姓没地还要给国家和自己的地主上税,在双重的压迫下就只有一个结果:百姓对统治阶级越来越不满意,他们想要生存却没有生存的必须品---土地!

  中国百姓是最好骗的,给他点好处就成。可这种不满情绪压抑到了几代人就要爆发,宣泄自己的不满,向地主阶级重新要回土地所有权的方式只有一个:造反!!!!

  就这样,朝代换了….只有朝代的更换才能宣泄压迫的不满,能重新分配土地。然后天下在换批地主,再收购土地,再造反,在更换……..

  所以说,天下朝代的更迭与正义无关,有关的只是社会矛盾激化。与民族无关,有关的只是土地在分配的问题。

  大禹治水把天下给了他儿子启,启又把天下给了他孙子,虽说是结束了原始社会的“民主”但这种方式是先进的,我对夏的了解只限于此,如果没有精美的青铜器出土,估计还有更多的人怀疑这段历史的存在

  商代夏,我也只知道有殷墟和美丽的青铜器。在就是他最后一个君主纣王,这个有功于天下的君主,我要这么说有“愤”字当头的肯定又要说了,他有什么好的?我只问你,你用筷子吃饭吗?你知道筷子是谁发明并推广的吗?纣王收复百夷,奴隶太多,军队在外。被周偷袭,结果没有驯化好的奴隶造反,就这么完蛋了。

  周代商,周朝不错,他有三点值得赞扬,第一,他的先祖夺了商的江山,还给商扣个天大屎盆,让商被骂几千年,而后人都信了,屁股擦的够干净。这也是一种智慧。厉害,后世我只在李世民的身上看到了这种风范。第二,周礼被儒生世代尊崇,后世影响极大,比如朱允文!(这个问题想侃咱们再开个帖子)。第三,周分封天下传八百年,这种权利不集中的统治模式造就了中华文明的火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周的分封造就了春秋与战国。

  春秋与战国是中华文明的火种被点燃的年代,这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年代。特别是我最喜欢的战国历史。非常棒。百家争鸣啊,各种思想流派为不同的统治阶级服务。有个老外说稷下学府的各种学说思想就象一个婴儿一夜之间张大,又衰老死去。可见这个时期各种思想交流融会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地步,而思想决定文化。能被人认可的,流传下来的思想都是有他独到的优秀的思想。比如天地君亲师中的老师,孔丘孔二爷,就这时候的。道家,法家,墨家,农家,儒家等等十家九流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的学术都在这个时代形成

  稷下是不需要奉承君主的,因为当时讲究“不治而议论”,名士不担任官职,只是讨论自己的学术观点,为君主提供意见。所以我说当时的学术氛围是中华有史以来最好的,以后也不可能再有了。因为以后评教授职称,和房子补助挂钩。

  稷下大学吵过嘴,中原各国跑断腿。是当时名流吹牛比的资本,当时几乎所有的名流思想家都在那吵过架。孔二就这么干的。不过他论调不和时宜,没人要他,反倒成就了他“师”的美名!
 观点1:关于朝代的更替,我个人倒不觉得是什么土地所有权的问题,缓解社会矛盾有一定的原因,但也不是最主要的。归根到底,我觉得还是应该找到人的本性上的原因。

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一文中有说到,其实很多中国的历史,与中国人骨子里的劣根性是分不开的。而形成这种本性的原因之一,便要说到地域差异。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很是详细的给我分析了一下地域对人性的影响,虽然我没记全,但我想这里还是可以借用到一点。

中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地方,这也造成了中国人生来可选择的东西就多,性子也比较淡,说难听点,叫懒。因为没有什么太多的东西可以刺激到我们,一条路走不通了,换一条呗,果子吃不了,咱可以吃鱼;鱼吃不了,咱可以打猎;猎物打不着了,咱还有很多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总之,由于选择的多样化,让中国人变得很散漫。而纵观中国历史上的每次朝代更替,每一次都是到了社会压力极为巨大的时候才出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查一下资料,虽说古代很有些迷信,但事实是,天灾对中国人的物质生产力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古代那种极低的生产力状态下,靠天收是不可避免的一种生产模式。再加上中国古代的政治体制相当完善,这一点是那些老外都承认,这个机构运作起来后,缺失了某一个人,只有精神影响意义,却无实质上的影响,这也造成了很多时候,处于政权顶端的最高领导者忽略了对民情的实际体察。当然,这也要怪中国太大,他要体察也忙不过来。或许开朝初期某些家伙会知道打下江山的难处,会去尽力体察民情,也会尽力为百姓做点事,但随着太平盛世的到来,后来的君王们已经越来越没有这种意识了。

这就好比现在这些九零后的孩子们,是无法理解七零年代的米粮限量一样。就算他们知道了,也仅是一个名词,却没有概念。这就造成了他们对事物判断的偏差。

于是,盛世之后,君王们越来越懒,刚开始的时候,一些政策还能对某些社会变化进行梳理,但越到后面,君王们的眼光越来越狱小。中国的地域造就了中国人的天性,那就是自私,地广阔了,但人也多了,如果不保护好自己的东西,那么差距就会很明显。这就像是动物常常会划分领地,其实森林很大,但还是只有一部分的动物会过得很爽,大部分都很落魄。

或者你会觉得我这么说很扯,好,我再说明一下。为什么会因为地大了自私,而不是地少了自私。地大了,你可选择的东西多了,但你的竞争也多了,你可以被打压一次,二次……但多几次,没人会受得了,再看得开的人也会渐渐变得自私起来。中国不仅大,而且区域化情况严重,你在北方能活得很滋润的方法,在南方未必就可以,但你生存的地方却是在北方,这时候北方有一群人在扁你,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沉沦下去,老老实实过日子,不要再有非分之想;另一种,去南方,去接受全新的挑战……

说的有点乱,也有点远了。但实际情况就是这样,朝代的更替,是一种社会生产力的再次分配,为什么要分配,因为人性,大家越来越自私。再加上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于是社会就出现不平衡状态,这是相当麻烦的事情,如何解决?除了战争,还有什么?

政治书上说的是本质,但却只是从某种哲学思想的角度出方,没考虑到的东西很多,而且个人感觉太死板了,但却是对的。

简而言之,在我看来,由于地域造就了人性,由于人性造就了差异,又由于差异造就了生产力不均,再因为生产力不均产生矛盾,于是朝代更替便发生了。。。 观点2:其实从秦朝统一之后,中国的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都没有做太大的改变,所谓朝代变更,无非是地主剥削农民,剥削剥削,农民忍不住了要造反,然后另外一些本身就有能力、想当皇帝的地主就利用这些想要造反的农民,推翻了之前的政权,建立了新的朝代,然后继续剥削新的农民。

  如果只是单纯的农民起义,想要达到“均田”的目的,光靠农民阶级的力量是很难达到目的,秦时的陈胜吴广,明朝的李自成,甚至清末的太平天国都没有成功。农民阶级由于文化程度的限制,有一定的狭隘性,在他们看来造反的最终目的只不过是让自己变成地主,然后继续去剥削农民罢了。

  所以,单单只靠农民阶级的起义是很难成功的。汉高祖刘邦不是农民,起事的时候还是沛县的一个小官。三国时的一代枭雄曹操更是官宦世家。熟悉《大唐双龙传》的也知道,唐太宗李世民出身门阀,在当时是贵族。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已经是大将军了。

  当然也有例外的,小和尚朱重八了,元末的时候光农民军就有好几股,他运气好加入了一股最强的,结果率领着一群农民赶走了蒙古人和其他农民,最后统一了中国。但是这也是和当时的国情有关的,由于元朝的保证,国内已经没有了具有争夺天下资本的地主阶级,更不可能有手握重兵的汉族将军。元朝统治者将中国搅的一塌糊涂,激发了尖锐的民族矛盾,最终成就了朱元璋的好事。

  所以在历代改朝换代的过程当中,农民们虽然有怀有美好的愿望,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充当了权贵阶级的工具,这些权贵们对之前的皇帝统治者不满意了,就打着分田地的口号,招呼着一群热血农民,开始了造反运动,造反过后,权贵成了新的皇帝,跟着他一起造反的农民有的成了新的地主,有的还是农民。正如楼主所说的,这是一个土地再分配的过程,也是封建王朝权利交接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