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航运中心大厦:揭密:日本真的盗走了中国的宣纸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1:52:32

揭密:日本真的盗走了中国的宣纸技术?

宣纸为纸中极品,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外界对宣纸的制造工艺垂涎已久。外国势力对窃取宣纸生产工艺的努力从未停止过。关于宣纸保密,有着许多故事。根据可考的材料,大约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直至今日,一些国家的情报人员特别是经济情报人员,相继对我国的宣纸产地进行过探访,千方百计地搜集宣纸生产技艺的情报,企图进行仿制,以假乱真,便获取高额经济利益。

英国人白恩首开宣纸窃密之例。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受英国人控制的芜湖海关就派出情报人员到泾县打探宣纸的制作过程。不久以后的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有一位日本人,曾化装潜入泾县探查宣纸制作技艺,回国后写成《清国制纸取调巡回日记》。20世纪初,有一名名叫内山弥左当门的日本人,多次深入产纸地区,特别是泾县小岭,偷盗宣纸生产情报。回国后,于光绪32年(1906年)写了一篇名为《中国制纸法》的文章,刊登在《日本工业化学杂志》第九编第98号上。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利用侵略中国的机会,多次派遣特务深入皖南,搜集了一些泾县的青檀树籽,运回日本精心种植,因气候、土质等条件不尽相同,所以,生长出来的檀皮质量低劣,用之制造不出高质量的宣纸,润墨性差。新中国建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国人无法进入宣纸产区对宣纸技艺进行窃取,有关国家只能在祖国大陆和香港等地购买我国的宣纸,然后用现代科学手段化验出了宣纸所含的各种成分,然后竞相仿制。到7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中外交流越来越频繁,某些采用了多种手法,千方百计地套取有关信息和资料。

如某国就曾于1986派了一个“造纸工业考察团”前往安徽泾县有关厂家参观考察。其中有人顺手牵羊地“牵”走了一些生产原料,带回国反复研究,意欲造出真宣纸。外国人窃取宣纸技艺,仿制宣纸,铁证如山,但从盗探到仿制的结果来看,均未制出真正的宣纸。

出生于泾县宣纸世家、中国造纸委员会纸史委员会的曹天生教授,在其著作《中国宣纸》一书中认为真正的宣纸技艺没有泄密,也不可能泄密。曹天生教授认为,宣纸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条件的融合,缺一不可。天时、地利、人和构成了宣纸自我保护的三道屏障:一道是天然屏障,即原料、药料和水,任何外国和外地都是无法设置这些条件的;一道是技术屏障,即手工操作的微妙,即使部分流水作业是机械化甚至现代化的,但生产宣纸的关键环节还是要依赖手工,其奥妙和精髓非代代相传,长期实践而不可得;还有一道就是人文社会屏障,这主要是泾县宣纸经过长期的使用检验,人们已经形成了深厚的心理认同,只有泾县的宣纸才是正宗宣纸,已经成为人们共识。

所以我们可以毫无忧虑地说,真正的宣纸技艺没有泄密,也不可能泄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