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枪派生选择:浙江古镇图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2:33:33
 浙江皤滩古镇  皤滩古镇:千年铸就,骨色相和,物华天宝。

皤滩古镇是我国古代江南山区农村古镇文化的典型缩影,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农村集繁荣兴衰的不可多得的典型资料。

经过了千年的风云,千年的沉淀和积累,皤滩仍保存三华里长鹅卵石铺砌的“龙”型古街。街旁唐、宋、元、明、清、民国时遗留下来的民宅古居,气势宏伟、布局精美的“三透九门堂”,朱熹送子就学过的桐江书院和曾获得中国艺术展览会金奖、第四届国际博览会金奖的针刺无骨花灯,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你体会到千年文化的内涵。

皤滩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是一个保存完整的商贸古镇,现存一条东西长2公里,呈“龙”型弯曲有致的古街,街两旁唐、宋、元、明、清等古代风格的建筑保存完整,店铺、码头、客栈、戏台、妓院、赌场、当铺、书院义塾、祠堂庙宇一应俱全。

皤滩古镇位于仙居县城西约25千米处。皤滩乃永安溪独一无二的五溪汇合点,即朱姆溪、万竹溪、九都坑溪、又黄榆坑同点汇入永安溪,故皤滩有夜观五月(指五个月亮倒影)之景。

皤滩又是水陆交汇之地。沿灵江、永安溪的水路在皤滩拢岸,通往浙西的苍岭古道也在皤滩起步, 这种连接东南沿海与浙西内陆的优越地理位置,它是鼎盛的清朝中期,皤滩古镇颇具规模,主街道呈“龙”形,鹅卵石铺嵌,弯曲有致,长达2公里,街面石板柜台比比皆是。

除“水埠头”外,镇内还分布着“埠头”五处:武义埠、东阳埠、缙云埠、永康埠和公埠。古镇区集中大量明清古建筑群,丰富多样,有商家老店、民居古宅、妓院赌场、书院义垫、祠堂庙宇。

自民国初期起,由于交通条件的变异及天灾人祸,皤滩古街逐渐萧条,特别是铁路通车,使皤滩盐路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皤滩市面也风光不再,但主体建筑与结构却保持完好。

景点级别:AA级旅游区

            


浙江临海古城       

临海古镇,为千年府治,融儒学与佛、道化为一体。 位于临海市区,始建于晋,扩建于隋唐,全长6000米,近年又进行了维修。

城墙北枕大固山,南接巾子山,前绕灵江,东滨东湖,城北部最为险峻,逶迤曲折,气势恢宏,人称“江南八达岭”。城墙除御敌功能外,还兼防洪,四个城门及瓮城结构都别具一格。

江南长城、大成殿、龙兴古寺,紫阳古街、巾山群塔、东湖琉秀、华胥洞等景点,无不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王牌景点江南长城始建于东晋,历经1700多年的沧桑变幻,尚存有揽胜、望江、镇宁、兴善、靖越等城门,白云、烟霞、顾景、平海等城楼和众多的敌台,瓮城,长6000多米,因其敌台的建造为北京八达岭长城之样板,故其与北京八达岭长城有“姐妹城”之美称。

古长城:始建于晋,成于唐;北枕龙固,南接巾子。灵江汇永安、始丰之水绕城而过。城倚山,山傍水,水抱城;山、水、城相融,独具特色。尤以北部最峻,倚山就势,曲折逶迤,犹如蛟龙飞舞,人称“江南八达岭”。

两山相峙,两水相依,群城群塔,构成古城独特的风格。古城除用于防御外,还兼具防洪,四个城门及瓮城结构别具一格。城内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古迹众多,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都很丰富。

临海古城墙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晋代开创以来,已有1600余年,迭经唐、宋、元、明、清诸朝不断修筑增扩,其主体部分一直保存到今天。古城墙沿江修筑而上,依山就势,逶迤曲折,雄险壮观。

尤其是北固山一段,建于危崖之巅,飞舞盘旋,敌台林立,雉堞连云,城楼高峙,与北京八达岭相较,可称双绝 ,称之为“江南八达岭”,并不过誉。更有其独特之处是,临海古城墙两侧,古木参天,常年苍翠,城墙掩映在青绿丛中,更增添了一分灵秀。

临海古城墙,除了御敌的功能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洪的功能。城墙有三分之一的长度是沿着灵江修筑,台州府城正位于灵江入海近处,江水与潮水相碰,水位升高,时常漫上城来。城墙有如大堤,千余年来抗击着洪水的冲击。

为此,临海城墙在修筑设计上,采取了特有的措施,把瓮城修作弧形,特别是把“马面”迎水的一方修作半圆弧形(其余一方仍为方形),在全国古城墙中,十分罕见,目前所知尚属孤例。由于城墙的抗洪作用,在元朝灭掉南宋时,元帝曾下令拆毁江南所有古城墙,以利其铁骑长驱直入,而临海城墙却因其无法替代的防洪功能,得到了特旨免拆。

更为值得一提的是,有“江南八达岭”之称的临海古城,在明代抗倭斗争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临海八年,会同台州知府谭纶改造了临海古城墙的结构,将其加高加厚,并创造性地修筑了十三座二层空心敌台,极大地增强了防守能力。戚家军以临海古城为据点,策应闽浙沿海守防,屡败倭寇九战九捷,洗雪国耻,扬眉吐气,大振国威。后来,由于北方长城防务的需要,朝廷特将戚继光、谭纶调到北京委以重任。

戚继光在任蓟镇总兵时,将他在临海修筑城防的经验,运用到北方长城的增扩加强上。今存蓟镇、昌镇、宣府、大同、山西等镇的长城,都是按他的规划设计加以改进增筑加强过的。为了满足他改建北方长城的需要,特抽调了曾经参加改建临海城墙的三千“江东子弟兵”充任领工、监理和技术指导。

现在北京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古北口、天津黄崖关、河北山海关附近的老龙头、角山等处长城的雄姿,均是经戚继光改进之后所留下来的。可以说,临海古城墙堪称北京八达岭等处长城的“师范”和“蓝本”。

           


浙江石塘古镇     
 石塘古镇位于浙江温岭市,地处浙江东南,由原石塘、箬山、钓浜三镇合并而成,区域面积28.4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5.5km,常住人口7.2万,辖60个行政村,其中纯渔业村56个。2001年列全省最发达100个乡(镇)第52名。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体育强镇等称号。

石塘以其溶合了天工之巧和人工之妙的秀丽景色吸引着中外游客,特别是中央电视台在此拍摄《渔村小叙》向全国播放后,画家、诗人、摄影家更是纷至沓来,被人们誉为“东方巴黎圣母院”。石塘镇内群山起伏。

石塘镇旧称石塘山。因地沿海,风雨侵袭,土壤流失,群山悉由岩石构成,故名。清《光绪太平续志》载:“石塘山在松门东南,绵延纡曲数十里,分上中下三段,有七十二岙。”

狮子山主峰高223米,蜿蜓起伏,形似狮子,中多美景:“透天洞”独特神奇,上下三洞“珠联璧合”,一缕斜阳射入,一波三折,引人入胜。大山正中摩崖上“石华海月”、“海天如画”几字苍劲凝重,明代陈瑁所书。

石塘旧有10名胜:蛤蟆照镜、横塘帆影、莲屿冲波、岩石涵清、雷峰怪石、石穴窥天、鱼池印月、蛟龙曲水、狮峰聚秀、澄海观涛。“蛤蟆照镜”是胜景之首:礁由海边的流纹岩地层差异发育而成,背西面东,褐黑色,全长两丈余,形态逼真,落潮时仿佛凌空跳跃,涨潮时犹似凫伏游动。礁前有岩石竖立似镜。地处狮子山脚下,与“石华海月”摩崖紧凑一处,相映成趣。“雷峰怪石”在雷公山,清人诗云:“峰峦峭拔承苍穹,造植当年凭火工。天遣风雷放霹雳,劈开怪石现玲珑”。狮子山下有墨池,由一块岩石构成。即遇大早,池中仍有清水不涸。

石塘在集镇建设风貌上形成其独具的风格。依山傍海,疏密相间的石墙、石屋、石路、高低错落有致,色彩协调一致,构成了富有节奏感的石头城镇。山、海、石相映成趣,有画中镇之称。

《台州府志》载:“塘多泥筑,少石砌者,惟此塘独砌以石,故即以全岛总称。”因用地不足,很多居民住宅是辟坡开岩造地,新建住房均向两侧雷公山、前山、狮子山坡地发展,有些住宅建到相对上百米高的山坡上。屋咬着山,山抱着屋,建筑独特,粗犷雄伟。登山鸟瞰,全镇石屋千姿百态。

解放前造的石屋有碉堡式的,窗户也是石头凿成,还有枪眼。这是为了防台风、海盗。有古堡楼矗立于石塘半岛最前沿,拔地而起,巍然雄伟。楼面临大海,坐北朝南,由500多块小巧玲珑的长方体石料衔接而成。高约20米,分4层,造型犹如一座中世纪方方正正的城堡。数百年来,风吹雨打,烈火烤灸,但古堡仍坚如磐石。

石塘建筑,傍山临海,渔港景致,一览无余。渔汛季节的石塘中心渔港,渔船点点,星罗棋布,或柜阵,或纵队,机帆船空梭往来,机声和平共处录音机里的流行歌曲声互答,海水共长天一色。几家冷冻厂的码头上,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勤劳的渔民们肩挑手提,一片劳动的欢欣。

入夜时的石塘港,却是另一番景色:桅灯、尾灯、舷灯、探索灯,红、黄、蓝、白,万盏灯火,万道倒影,映红了墨色大海。渔船、运输船、小舢板,千百艘船只,使开阔的石塘港成了一座海上城市。来夜市卖鱼的,除了本镇渔民,还有城南、箬山等地的船只。一般情况,每一夜市,能销售8000担左右水产品。来收购的,有水产部门、当地冷冻厂、食品加工厂和各地的商贩。浓郁的海腥味,加上买卖声,奏出一支繁忙的渔港夜市交响曲。

石塘镇依托千年曙光节,开发了石塘渔家乐、钓浜洞下沙滩、车关金沙滩等休闲旅游项目,加上富有特色的石塘小吃,使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

         


 浙江溪口古镇     
溪口简介

溪口镇位于长三角南翼,奉化市西部,距宁波市区38公里,是宁波市唯一一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秀丽的山水风光,渊深的佛教文化蜚声海内外。全镇区域面积379.6平方公里,为浙江省行政区域面积第一大镇,设有7个便民工作站,辖溪口一、里村、上山、上白、湖山、新建、联胜、三十六湾等54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8.5万余人。

 

溪口古镇依山傍水,钟灵毓秀,早在汉代就有“海上蓬莱”之称,是华东黄金旅游干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千年古镇溪口镇、幽谷飞瀑雪窦山、青山秀水亭下湖”三个各具特色的景系,向世人展示了她无穷的魅力。先后取得了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中国可持续开展小城镇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国家森林公园、全国卫生镇、全国水蜜桃特色基地乡镇、中国美容美发器具生产基地、中国气动元件之乡等多项桂冠。

溪口历史悠久,被称为“千年古镇”。蒋介石出生与此地。据清乾隆<奉化县志>志载,早在唐代贞元中(794前后),“右相樊泽致仕卜居……樊氏子孙世居此焉。”樊泽就是今溪口镇沙堤村樊姓的始祖。宁监察御史樊良忠因与丞相王安石不合,弃官归里,陷居溪口。至宋景德五年(1006)溪口建村。据宋宝庆年间统计,人口已近八千。南宋丞相魏杞奉孝宗命出使金国,不辱使命,成为一时重臣,淳熙十一年(1184)去世。他是安徽寿县人,却选择溪口飞凤山安葬,可见宋时溪口在外地已颇有名气。1902年重修的《光绪奉化县志》中,溪口已列为镇,在现有资料中,这是溪口称镇的最早记载。

此后,溪口称乡镇,变更多次,民国8年(1919)正式成为行政镇,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又曾一度改乡,1951年起,一直称镇至今。

历史事件

溪口在近现代史上曾经发生几次重大事件。清咸丰十年(1861)十一月,太平军将领范汝增率兵数万,自嵊县入境。六诏、跸驻、三石等地农民400人余人响应,经溪口,于11月26日攻克县城,12月9日建立农民政权。受战火影响,溪口商业一度萧条,玉泰盐铺也一度停业。

1941年4月23日,侵华日军侵占县城和溪口,4月26日成立日伪监时政权-“奉化维持会”,丰镐房暂为日军司令部。日寇守田大佐率部进入溪口,见镇内无人,悉数捣毁全镇水缸,锅灶,民间财物被洗劫一空。后在镇四周密布铁丝网,强令往来行人只许从武岭门及藏山大桥出入,经过岗哨逼行鞠躬礼,并限定妇女在剡溪洗涤时间,稍有不遵即遭毒打或枪杀。1945年8月日寇投降,18日撤离溪口。是年11月,据溪口镇公所第83号呈文载,溪口沦陷1576天,计被杀217人,被抓失踪73人,全毁半毁详房223间,楼屋1990间,平屋1172间,被抢粮米1.5万斤,茶叶2000余箱,以及大批耕牛、猪、鸡及实物细软;被砍大树4899株,竹150万株,汽车站、医院、公园等遭严重破坏。

民国时期,特别是蒋介石三次下野期间,溪口一度成为国民党指挥中心,南京与溪口之间军政要员频频往返,溪口镇上车水马龙,冠盖如云,在民国史上曾经产生过很大影响。

1949年5月2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七兵团21军61师进驻溪口,溪口解放。 毛泽东主席指示“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 1959年著名爱国民主人士章士钊在他致台湾友人的信中说,“奉化之庐墓依然,溪口之花草无恙。”周恩来总理还在信尾加了四名话:“台澎金马,唇齿相依,遥望南天,诸希珍重。”说明溪口历史文物受到保护,在对台工作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文革”期间,在“左”的思潮和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下,溪口的历史文物遭到了一些破坏。

地方特产

溪口千层饼:溪口的主要特产之一,是每个来溪口旅游的人都想带回家的礼物。

羊尾笋:溪口的又一个特产,它以味美而闻名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美味佳瑶。

奉化芋艿头:有句俗话说“跑过三关六码头,吃过奉化芋艿头”这就是此物的真实写照。

奉化水蜜桃:凡到奉化的人无不知道此物,而没到过奉化的人亦知道此物,个中滋味尽在不言中!

主要景点

溪口镇与雪窦寺旅游景点简介:武岭门一奎阁凌霄一小洋房—蒋氏故居—玉泰盐铺一摩诃殿一蒋母墓道一御书亭一锦镜池一千丈岩瀑布一妙高台一雪窦寺一将军楠一中旅社原址一三隐潭一徐枭岩—亭下湖景点。

溪口以剡溪之水而得名。剡溪源头,主流出于剡界岭,由新昌入奉化境,称“剡源”。沿溪风光优美,剡源九曲为古代旅游胜地。九曲公棠以下称“剡溪”,由西向东流过全镇,至东端,有武岭头与溪南山阻隔成口,“溪口”之名由此而来。又以武岭横亘镇东,以山名命地,故也称“武岭”。这里山水如画,风景秀美,骚人墨客,寻幽探胜,古代即已形成“溪口十景”,即奎阁凌霄、武潴浪暖、平沙芳草、碧潭观鱼、松林晓莺、溪船夜棹、锦溪秋月、雪峰晚照、屏山雪霁、南园早梅。

武岭门是进溪口镇的必经之路,相传在1929年前还是一个小庵堂,旁设茶亭供人歇息。1929年蒋介石在这里改造成三间二房城楼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有“武岭”两字,外面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所写,而里面则是蒋介石自题,之所以将此取名“武岭”,是蒋介石为了体现尊重前辈之意。进入武岭门左边是文昌阁,文昌阁为古代“溪口十景”之一,因位于武山南端高处,别名“奎阁”,故将此景称为“奎阁凌霄”。原建筑造于清代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至民国时期已破败不堪。

1924年,蒋介石从广东回乡扫墓,见其楹栋倾斜,于是就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重建,至第二年造成飞檐翘角的两层楼房,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完工之日,蒋介石名之为“乐亭”,作《乐亭记》以描述其胜。但溪口人仍称之为“文昌阁”,文昌阁改建后,成为蒋介石的私人别墅和藏书楼。

1936年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送到溪口幽禁。几天以后才被押送上雪窦山,1939年12月12日,6架侵华日机轰炸溪口,把文昌阁夷为平地。1987年,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雕梁画栋,风姿胜旧。

小洋房。这所三间二层小平房就是蒋经国先生住过的小洋房,建于1930年,由于当时所用材料石灰和水泥均称为“洋灰”,故此房叫“小洋房”,原是为美国军事顾问端纳先生所建。这房子背靠武山,面临剡溪,风景优美,环境清幽。蒋经国住读时。楼上东面一间为卧室,西面一间为书房,中间为客厅,屋顶平台较宽敞,楼下由伴读徐道邻、高理文等住宿。屋内有一石碑携刻着蒋经国手书的“以血洗血”四字,表示他对日侵的痛恨及替母复仇的决心。

蒋氏故居,是溪口最主要的景点。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蒋氏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蒋氏故居丰镐房,位于溪口下街。丰镐房原有蒋介石祖传房屋六间。

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家谱》第三册记载:“清光绪十四年,公(指蒋介石)2岁,肃庵公由玉泰迁居报本堂之西厢房”。迁居的原因是蒋肃庵(蒋介石父)经商之处玉泰盐铺被火焚毁;西偏房即今报本堂西边的独立小楼。

 

蒋肃庵死后,蒋介石兄弟分家,蒋介卿得重建后的玉泰盐铺,蒋介石、蒋瑞青得丰镐房。蒋瑞青分家不久即亡,丰镐房归蒋介石独有。1928年,蒋介石扩建故居,迁走25户邻舍,发展成占地4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50平方米的现有规模。

 

 

 

 

整个建筑为传统的前厅后堂、两厢四廊的格局。楼轩相依,廊庑回环,墨柱赭壁,富丽堂皇。前庭及左右还有三个花园,有月洞门相通,中间小天井,两边有金银桂花各一枝,是宋美龄亲手所栽。而两旁则为东西厢房,东由宋美龄居住,西为毛福梅(蒋介石的元配)的住所。

 

 

但因毛福梅居住在此,宋美龄直至1939年从未到过此地。厅堂廊庑布满雕刻彩画,有取材于《封神演义》的“文王求贤”,取材于《三国演义》的“刘备招亲”、“送皇嫂”、“古城会”,取材于《说岳全传》的“岳飞出世”等系列雕刻和“渭水垂钓”、“八仙过海”、“狸猫换太子”、“闻太师回朝”等彩画。中堂为“报本堂”,匾额为吴敬恒所书。这是蒋家祭祖宗、拜天地之处,里面供有蒋家四代宗位。堂门外走廊上有匾一块,上书“寓理帅气”,是蒋介石为儿子蒋经国40岁生日所书,以鼓励他能继承父业,以理服众,统帅万物。两边楹联是蒋介石自写:“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顺孙”。

西平房为蒋家亲戚和蒋介石警卫随从所住之处,抗战开始后毛福梅因腿脚不便而居住于此,1939年12月12日日军飞机轰炸,她逃向摩河殿(祖庙)时被炸死于后门的短墙下。蒋经国得知后马上从江西赶回,手书“以血洗血”四字。旁边的那棵银杏为毛福梅亲手所植。这儿就是蒋介石母亲王彩玉的旧居,同样是中国式的建筑,砖木结构的二层楼。这是蒋介石于1929年设计建造的。

玉泰盐铺是蒋介石的出生地,位于溪口中街章墙弄口,蒋介石祖父斯干、父亲肇聪(即肃寇)曾在此经营粮、盐、酒、杂。据蒋氏宗谱记载,清光绪十三年九月十五日蒋介石出生于此屋楼上。蒋介卿在宁波江海关监督卸职后与子女也曾在此居住。现有楼房三间,平房三间,还有厨房、厕所等附属建筑,大门为石砌框架,门额上书“清庐”两字,门前墙角蒋介石题字“玉泰盐铺原址”,外有围墙,一如当年原貌。

摩河殿是家的私底,因蒋氏祖宗摩河太公是个佛徒,所以这个私淹称之为“摩河殿”。这里面供奉着蒋家祖宗。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也安葬于此,大家看到的吴敬恒所题“先批毛太君之墓”即是。

蒋母基道,它主要包括石牌坊、跨路亭(又叫下轿亭)、八角亭、基庐、坟墓等建筑。石牌坊有三个门,中门和左有边门,因石牌中门刻有“蒋母基道”四字,放从入口至坟墓统称“蒋母墓道”。从石牌坊到坟墓,依山坡而筑,是一条长的8米的卵石路,夹在一片松林之中。进石牌坊行约300米,有一跨路亭,形若古代书生的方巾帽,据说蒋介石回乡祭母,到此下轿故被称为“下轿亭”。蒋介石每次扫墓,便在此下轿后步行而上,以此表示孝心。过亭上行约200米,横在途中有一座共12问平房的墓庐。

基庐——慈寇。它建于1923年,1930年又重建,改成为现在的11间排房。现在我们来看看基庐主房中的四块石碑。正门迎面的是孙中山的《祭蒋太夫人文》,由谭延闓(谭是北伐时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书写,背面是蒋介石口述、于右任先生写的《蒋太夫人事略》;左、右两边分别是《哭母文》和《慰劳蒋总司令文》;而为这张《蒋老伯母遗像》题字的是汪精卫(汪兆铭)。

蒋母之基。蒋母亡于1921年6月14日。此墓以石块砌成,上面扇形拦土石上刻有“壶范足式”四字,含有女中模范、楷模之意。下面墓碑上刻孙中山先生亲题的“蒋母之墓”。两旁对联为“祸及贤慈,当日顽梗悔已晚;傀为逆子,终身沉痛恨靡涯”。拜台刻有风竹图,以示妇女之墓且出身于葛竹村。墓穴朝北就对着蒋介石之父的墓穴(桃坑山)。

蒋介石父亲名叫蒋肇聪,字肃魔,其坟墓位于溪口后马路北面的桃坑山上。肃魔死于1895年,墓有四穴。肃淹与其前妻徐氏、孙氏合葬。空穴原拟留给蒋介石生母王彩五,后因王氏坚持另葬而始终空着。墓碑“肃寇蒋公之墓”,为蒋介石任沪军团长时的上级和好友黄郭所书。两边“别头柱”的对联,上联为“武岭山怀抱”,下联为“判溪水长流”。蒋父坟墓的修复,澄清了《金陵春梦》“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末见他祭扫父墓”之说的谬误。

御书亭位于雪窦寺东南,为“入山第一门”。耪场翘检,古朴庄重。据宋代雪窦寺住持广闻掸师《御书应梦名山记》云:景祐年间,宋仁宗赵帧梦游“八极之表”,醒来后,沼“图天下山几[以进”。雪窦山“双流效奇,珠琳挺秀”,“默契圣心”,即派内侍张腰新道去救偷和彻赐物品沉香木雕山一座。自此;雪窦山、寺名离次摄,南宋淳祐五年(公元1245年)冬,宋理宗赵陶追书“应梦名.山”四个大字。翌年四月,勒石建亭,将“应梦名山”四字置于亭内,并由广闻掸师作记。供人观瞻,现存亭子,由雪窦寺僧人于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募捐重建,1981年5月进行了大修。御书亭已成为雷窦山的入山第一景。

锦镜池,在雪窦寺西南、东、西两条涧水汇聚处。宋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雪窦寺方丈智鉴在此挖池、筑堤,经半年而成,“池深一寻(8尺),纵四百三十尺,广半之”,其上修桥置闸,控制干丈岩的瀑布,南宋诗人张良臣名之为“锦镜池”。此池早已淤塞,成为水稻田。为了保证干丈岩的观瀑用水,1986年政府拨款重修,挖土1米,池面积约200平方米;砌助筑路300米,并修复了在其上端的关山桥,重建了桥上的青锁亭。锦镜池、关山桥、青锁亭的修复,为千丈岩瀑布增添了美好环境和气势。

干丈岩瀑布在雪窦寺南0.5公里处,以雄奇壮观而名闻江南,北宋真宗曾赐名“东浙瀑布”。瀑布落差128米,来自东西两涧之水,在锦镜池汇聚,经关山桥至崖口,凌空怒泻,至半壁与一突出巨石相撞,洒若飞雪,把瀑布分成上下两折,上层如五龙腾空,下层如珠帘垂地,经日光照耀,现出七色长虹,在各地众多的天然瀑布中别具特色,观者惊绝。

观干丈岩瀑布,有两个角度:一为崖口对面,古人筑“飞雪亭”让人坐观;二为瀑布谷底,古人建“仰止桥”、“午雷亭”供人仰视。1986年政府拨款改建了飞雪亭,亭前拓建了水泥平台,围以栏杆,以适应日益增多的游客观瀑的需要。仰止桥和午冒亭也进行了整修。

蒋介石的别墅——妙高台。妙高台离雪窦山胜景干丈岩约500米,有峰突起,截出万山之表,称“妙高台”,又名“妙高峰”,或曰“天柱峰”。峰顶有坪如台,东西约13米,南北倍之,前面是悬崖峭壁,三面凌空,下临深渊,登雪窦绝顶俯视,只见平台不见峰。从山下仰望,只见山峰不见台,堪雪窦山胜景中的一绝。

这里海拔396米,气候凉爽,周围松樟翠竹蔽日,脚下山岩奇突多姿,是一个理想的避暑胜地。据1948年重修的《武岭蒋氏宗谱》第六册记载,蒋介石8岁时“始上雷窦山见妙高峰爱之”,“民国十六年总统蒋公建别墅于其地”,自题门额“妙高台”。

别墅为中式建筑,中间是三开间两层楼,前有天井,黑漆大门,进门两边各有一问平房,上是阳台,有水泥走廊相连,后有三间平屋,有围墙连成一个整体,建筑面积为436平方米。刻有蒋介石手迹“妙高台”的门额,现仍悬挂于楼前。房屋右侧有两只亭子,大门外为平台,台上岩右突起一块,方形平滑,可容一人下坐,称“县坐石”。

“文化大革命”时妙高台被拆毁。1986年重建复原,但原故在正门进口的石塔却被换了位置,放在了中间。这个石塔是清末民初时雪窦寺的方丈石奇和尚的浮屠,因蒋介石非常敬重他,故在造如高台时把它移了过来,并每次到此叩拜。

雪窦寺。雪窦寺是雪窦山风景区的中心,历史悠久,名扬海内外。据《雪窦寺志》记载:晋时有尼结庐山顶事佛,名瀑布院。唐会昌年(公元841年)改建今址。后几经毁损和重建,1986年4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开工重修。重建的大雄宝殿高23.7米,宽380.7米,深29.3米,大木立架,辅以砖瓦,宏伟壮观。

1988年10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来寺考察,建议把雪窦寺建成别具一格的弥勒道场。根据民国二十三年出版的《佛学辞典》“四大名山’’条目载:“近有主张于四大名山外,加奉化雪窦弥勒道场为五大名山者。”而弥勒佛的原型——布袋和尚契此就出生于奉化,且在奉化后林寺出家9死后葬于城北封山(即今锦屏山)的中塔禅院。

1990年6月13日,弥勒殿在原天王殿遗址动工兴建。殿字建筑面积745.53平方米,高15.9米9宽28.7米,深23.2米。弥勒殿完成后,还将重建山门、方丈殿、藏经楼、钟楼等。

雪窦寺出了个布袋和尚,布袋和尚正是弥勒佛的化身,所以全国知名,因此雪窦寺有如此声望。其名联为“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将军楠。“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软禁于此,张学良将军手植的四株槐木,今尚存其中两株。无独有偶,雪窦寺前山门右侧有高涝桥(现改名龙珠桥)桥畔有一古松,据说明隆庆五年(1571年)奉化县官要将树砍掉,翰林戴询曾作诗要求留下,因此,本地人称这株古松是“翰林松”。“将军捕”与“翰林松”,虽属古今不同时期不同境遇,然而都值得人们传颂。

中旅社原址。中旅社位于雪窦寺西侧,有建筑面积438平方米,1934年6月建成开业,属上海中旅社管辖。内设客房六间。餐厅一个,旅游旺季还在雪窦寺厢房设行军床100张,接待旅客。

1937年1月,房子被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包用,称“张学良先生招待所”,张学良和他的副官、护士,以及军统特务队长同住在这里,另有30余名特务队员和一连宪兵驻扎在雪窦寺,进行监视。张学良在这里度过了八九个月的幽禁岁月。此年中秋,木结构厨房起火,房子全部焚毁,张学良在雪窦寺小住几天之后,即被迁往安徽黄山。

1987年5月,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1988年竣工对外开放,并陈列了张学良的业绩和照片。

 

雪窦寺前有一处含珠林。这里有个传说,在这吁陌间,有圆阜如珠,苍松参天,称为含珠林。四周群峰环抱,鸟瞅恰似九龙抢珠。林中原有茅亭一座,名含珠亭,1941年被日军烧毁。相传含珠林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墓地。唐中和四年(公元884年)黄巢外甥林言投降朝廷,黄巢兵败退至山东泰山狼虎谷被擒。林言不忍杀娘舅,乃杀一与巢貌似者代,巢逃出为僧。南宋周密《癸辛杂识》:“张奎义为西京留守,识黄巢于群僧中,后住四明雪窦山,即雪窦禅师是也。”后人《咏黄巢墓》诗:“三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即指此事。

“隐潭三瀑”。位于雪窦寺西北约1.5公里,东吞、班溪两乡交界处。涧水从东乔村下流,形成三级瀑布,即上隐潭、中隐潭、下隐潭。上隐潭以幽险见长,中隐潭以清秀取胜,下隐潭则秀奇双绝。

上隐潭,位于东乔车站西南角,从崖上通向深潭石阶216级,陡壁深塑,青苔斑班,苍松挺立石隙。涧底碧水深潭,南有水泥平桥,瀑布循崖倾落,高约49余米,呈条线状,铿然有声。凭栏仰望,水沫溅衣,凉气沁心。潭北崖原有龙王庙,相传北宋皇桔年间(1049年至1054年),朝廷遗使至此投金龙玉简于潭中,祈雨抗旱,故昔日称此处为龙潭。现建有小型水力发电站。

中隐潭,自上隐潭下行约500余米处,浓荫覆涧,涧有巨石横卧,瀑布从巨岩俯冲而下,呈横幅状,水沫随风飞溅,似雾如雨,富有溪谷野趣。

下隐潭,从中隐潭沿小径下行约500米处。有巨石,宽9至12米,旁石笋,高20至24米,人称石笋峰。峰底中空,一半覆盖潭上,犹水上广厦,瀑布横倾潭处,仰视如彩云横空,绚丽多彩。集峰、洞、潭、涧于一境,风景独秀。胡行之《下隐潭》诗:“百尺银涛挂石飞,苍崖翠壁紫岩扉。四时不息雷鸣耳,六月寒生潭上衣。”现因栏坝建小水电站,景色道损。

徐鬼岩瀑布是非常值得一游的,徐鬼岩在雷窦寺西北7.5公里,东番乡直蚕村附近,重岩峭壁,岩顶海拔476米,瀑布落差242米。崖口一巨石外突,传说仙人骑鬼徐徐升天,故名。远望巨石,酷似石猴倚天而鞠,故又称鞠猴岩。宋宝庆《四明志》载,绝壁凿有“鞠猴岩”三大字,可能唐人所刻。‘今新刻“徐鬼溅雪”四大字。岩边草木丛生,崖顶涧阔,有洞桥o:涧水澄白,源自踌躇岭,过谷穿林,至此湍急奔突,循崖而泻,大雨后声若雷理,震撼山谷。临崖俯视,万丈深渊。崖下白雾蒸腾,飞珠舞玉,底下有潭,树枝拍击水面,雄奇壮观。宋代奉化人王时会诗云:“一片悬崖势插天,昔人曾道此登仙;鬼飞赤局凌云汉,鹤载瑶望度紫烟”。本世纪三十年代,从崖顶至崖下筑有山径。六十年代后,电影《难忘的战斗》《曙光》等曾在此拍摄外景。1991年政府拨款新筑曲径卵石路、扶栏杆、建亭子、接待楼、步云梯等。

亭下湖景点。亭下湖位于刻溪上游,雪窦山南缘,距溪口镇6公里。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大型人工湖。巍锑大坝雄居于八曲高吞和亭下村之间,湖面面积5.9平方公里,蓄水量达1.53亿立方米,六倍于杭州西湖。

亭下湖自然风光绚丽,奇峰幽谷,山岚水色组成了诸多各具异情逸趣的湖山景观。同时空气清新,水质特优,鱼产水果,山林资源丰富。大坝于1983年竣工,湖岸线随山婉蜒盘曲,全长20公里。湖内景点正在开发之中,游客可以泛舟湖上,也可垂钓、野炊、露宿,主要景点有平湖高坝、晦溪九曲、鲍鱼卧波、金龟探水、芳岛春荫绝刁广。

岩头村景点

岩头村位于奉化市溪口镇以南剡溪上游11公里处,村域15.2平方公里,人口近2500人,属于溪口镇的一个行政村。山林面积18500亩,包括雷竹地、水蜜桃基地、杨梅林、毛竹山等。

岩头村处于天台山余脉,至今有600余年历史。环村皆山,山体多生肖动物形状,有岩溪穿村而过。岩头不仅风光秀美,而且人文景观殊胜。清嘉庆大书法家毛玉佩真迹、摩崖石刻、蒋介石发妻毛福梅故居、毛邦初故居等景观密集,且保存完好,维持着当初的风貌。岩头村落结构元素丰富而独特,村中大兴桥左右两岸,有保存完整的三合院、四合院,多为明末清初建造的名人故居。有“古井灵泉”之美誉的大井潭上下二三百米地段曾经盛极一时,商肆连绵,如今这些房子已经有了岁月的痕迹,却更见风华。

这里土地贫瘠,到处都是岩石贯出,很早以前曾是不毛之地。祖先迁居至此后便移植毛竹,植树造林。不料至上世纪60年代,又遭到滥砍滥伐,山林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岩头山成了名副其实的“癞头山”。改革开放之后,岩头村认识到了山林的重要性,致力于发展山林经济,种植杨梅、水蜜桃、雷竹等经济林。尤其是近几年来,村里开发了3000多亩雷竹、1200亩水蜜桃和800亩杨梅林基地,使得村里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曾经的“癞头山”,如今又重新披上了绿装。每年春暖花开时,满山的桃花盛开煞是好看,而苍翠的竹林还能长出大量的竹笋,成为村民的一大经济收入。每到水蜜桃、杨梅成熟的季节,山里山外果香阵阵。如今的岩头人不仅热衷于种树,善于利用山林发展经济,更注意保护山林,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护林应急小分队。

岩头村一直以来民风淳朴,尊重自然并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历史。过去这里陆路交通不发达,却因为有得天独厚的剡溪,村民便利用竹筏漂流,承载大宗物资运输,发展成为商肆繁盛、富庶一方的重镇。如今,竹筏逶迤的情景早已消逝,而溪上的几处竹筏埠头却依然保存至今。随着旅游产业的兴起,岩头人又重新利用这条水道,推出了“皮筏漂流”旅游项目,每年有上万人次的游客慕名而来,在激流飘荡中领略古村岩头的美景。同时还大力发展“农家乐”、山村农庄、等项目,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历史名人:

汤显祖(1550一1616),是明代的戏曲家、文学家,江西临川人,以创作《牡丹亭》等“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闻名于世。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他由广东调入浙江遂昌任知县。因为龙游溪口是进出遂昌的必经之路,所以他在遂昌为官的5年中多次经过龙游溪口,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和感人肺腑的轶事。

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在龙游溪口镇写下《题溪口店寄劳生希召龙游二首》。其一:“谷雨将春去,茶烟满眼来。如花立溪口,半是采茶回。”诗人以“花立溪口”比喻一群美丽勤快的采茶姑娘,赞美之情溢于言表。其二:“忽忽登楼去,长安五度春。云何冷水店,尚有热心人。”诗人借称赞“冷水店”(宿店酒楼之名)中的“热心人”(店伙计),抒发了自己在遂昌为官5年的心境。

张葆灵:张葆灵是个思想进步的国民党左派人士,早年曾参加同盟会,他在溪口其间,积极宣传民主和科学,组织镇上的一些进步青年宣传进步的文明戏,使“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春风得以吹进龙游山区。汪子望、吴雄、华岗等人先后走上革命道路,都和张葆灵有着直接关系。他常骑白马,驰驱于溪口山道之中,终使改良造纸传习工场得以顺利创办,为我县土纸生产的改良开创了先河。他在溪口七年,时间并不很长,但现在仍有口碑在民间留传。            


 浙江之林坑古村落      
 林坑村位于永嘉县的北部黄南乡,楠溪江的源头,距永嘉县城上塘75公里,距仙居县城50公里,41省道从村口通过,林坑是一个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山地民居聚居处,约700余年的历史。全村以毛姓为主。共128户,486人,是温州楠溪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村古、水美、山秀,有人誉之为湮没深山中的璞玉。

林坑村舍从一个石板桥的两侧向山依次搭建,屋瓦毗邻。浙南地区典型的以竹木作支撑结构的房子,白砖墙青黑色瓦。桥下涓涓细流,卵石裸露,有些浙江山水冬天时的萧瑟味道。老人妇女们没啥事,聊天、晒太阳外,最大的娱乐就是搓麻了。温式麻将一局太快了,动不动就拉稀胡。

村内古民居依山势起伏,错落有致,自然和谐,极具艺术价值,是画家、摄影家、作家从事创作的良好场所,集中体现了浙南山地民居的所有特色,是楠溪江古村落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全村除古民居外,境内有大肚岩、月光洞、三叠岩、双柱峰、三折瀑等丰富生态旅游资源,自然环境相当优美。不但是旅游的好场所,而且是一块十分理想的艺术教育基地。2001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级绿化示范村”、“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省级农家乐特色村”、“市级农家乐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级十佳新农村”等荣誉称号。

林坑村黄南乡林坑村地处永嘉县北部、楠溪江上游。东邻张溪乡,南接岩坦镇、潘坑乡,西连溪下乡,北与仙居县接壤。41省道、诸永高速公路贯穿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约80公里,总面积152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总人口9018人,共有村民小组97个,农户2354户,耕地面积3948亩,山场面积23万亩,毛竹面积4.7万亩,林木蓄积量达34.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1%,素有“竹乡”、“林乡”之称,1980年被定为省重点林业基地。

林坑村的黄南是革命老区,素有永嘉北大门之称。这里的居民勤劳朴实热情,过着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这里的环境以“村古、竹秀、水清、瀑多、谷深”见长,有林坑古村等旅游景点,是个旅游、休闲、探险、摄影、考古的好去处。

明洪武年间,十九世祖继原公,喜欢狩猎,因追逐花麋鹿,陷于深山之中,发现此处景色奇丽,水草繁茂,气候宜人。于是在此安家,繁衍生息,至今四十五代,凡七百年。 六朝以来,中国文化史上几颗璀璨夺目的星辰——大文学家大书生王羲之、中国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等先后来永嘉担任郡守,这些地方长官为师重于为吏,“助人伦,成教化”作为他们施政的最高追求,造就了楠溪江发达的文化及耕读传统。

林坑是楠溪江上游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山民的祖先懂得美化自己的环境,与大自然相协调,充满着很高的文化品味,足见“教化”的渗透力。 如画的林坑古村落,尤如天工造物。苍翠的青山,满目的竹村、松柏与杂树,怀抱着这个小小的村落,像孩子在母亲的怀里一样亲热。山上两股清泉,蜿蜒曲折,在村前汇合,绕着村庄,流向它方。两座高低走向各不同的石拱桥,沟通两岸,无形中成为全村的中心,画龙点睛一样使整个村庄醒目有神。村舍是典型的浙南山区木结构房子,造型玲珑剔透,随山势起伏,无序却自然。

变化中有统一。长年浸润在水气中的黑瓦,显得特别浓黑,更使整个画面增加了一份凝重。经过大自然700多年的洗礼,这里的景观才如此深沉,如此美妙绝伦,也对先哲们“天人合一”高论作了最好的诠释。 林坑村的自然人文景观高度和谐统一,集中代表了浙南山区最典型、最完美、最丰富的山地居民形态。整个村落就是一座文化宝库,一所村落博物馆,是乡土文化保存与发展的舞台,对于研究乡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站在这些古朴的民居面前,尤如置身时光隧道回溯到700年前,感知祖先们繁衍生息的状貌和文化积淀,觅知他们的发展轨迹。虽然这些古老的民居早已退出现代建筑的文化视圈,但就是因为它们“老”,才更能引起现代人对乡土文化的追思。一个尊重本民族文化的民族,才是能够兴旺发达的民族。林坑村不但可以发展成旅游休闲的好去处,同时也是一处理想的艺术教育基地和美术、摄影、影视、建筑诸学科的生活课堂。

林坑村泰顺县的林坑村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但它在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却非常重要。自宋代就消失于中原的木质廊桥,在林坑村却保存良好。加上浙南山之青水之秀人之美,足以吸引自助旅行者前往探访,而那部老电影《廊桥遗梦》的名字也正好为这样的心情狠狠地煽情了一把。

另一:

永嘉县张溪乡林坑村位于仙清线公路沿线,隶属张溪乡,并与张溪乡政府驻地相距仅一公里,是一处难得的未被开发的旅游处女地,该村180多户678人口,追溯其历史,已有300多年,该村古村落依山而建,古屋错落有致,层层叠叠,无序中显自然,变化中见统一,它没有深宅大院和文物遗迹,纯是一群朴素自然、洒脱不拘的农家院舍;每座房屋造型各异,结构独特,有四合院、三合院、横屋等,其中最具特色的是一排拥有众多台门和水门的横屋,堪称楠溪江山地居民之典范,全村至今没有一座现代建筑,一座座古屋像一幅幅美丽的图案,镶嵌在绿色的地毯上;林坑古村落,她像一位美丽清纯的姑娘,藏在深山盼人识。         


浙江章安古镇         

章安街道地处台州市椒江北岸,东邻前所街道,南与椒江城区隔江相望,西与临海市涌泉镇相接,北接临海市溪口乡,街道办事处驻地华景村,距区政府驻地5公里。全街道下辖40个行政村,82个自然村,地域面积62.9平方公里,人口7.8万。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椒江大桥横跨南北,省道“83”线穿境而过,75省道复线即将动工兴建,规划中的台缙高速公路东延段的入口处,是椒江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街道。

章安历史悠久,东汉时由回浦改为章安,东汉至唐朝一直是台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宋朝改为保乐乡,清代设浦章镇,民国时称章安乡,建国后建区属临海县,1984年改设椒江市章安区,1992年并梓林、杨司两乡入章安镇,2001年和黄礁乡合并成为章安街道。而成丰富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以古郡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旅游资源,充分显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

           

 浙江泰顺古镇        

泰顺位于浙江最南端,与福建交界,隶属于中国浙江省地级市温州市,为温州下辖六县之一,系“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古廊桥之乡”和“中国茶叶之乡”。全县总面积1761.5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包括2个少数民族乡镇),人口35万。明景泰三年(1452年)建县,县名寓“国泰民安,人心归顺”之意。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这里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境内群峦起伏,涧谷纵横,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79座,其中白云尖海拔1611米,为浙南第一高峰;大小溪流百余条,可开发利用的水力资源达40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40余种,其中龟湖叶蜡石矿被称为“世界蜡都”。

泰顺拥有号称“生物种源基库”、“绿色生态博物馆”的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享有“神水宝地”、“天下第一氡”盛誉的承天氡泉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代的木拱廊桥达30余座,其数量之多、工艺之巧、造型之美以及与周边环境之和谐,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座座廊桥如瑰宝般镶嵌在群山之间,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关注,同时也迎来了泰顺廊桥特色旅游的热潮。

近几年来,泰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确立了“发展绿色产业,建设生态大县”战略目标,走生态之路,做特色文章,兴绿色产业,求民富县强。有全省最早的有机茶基地和全省唯一的茶叶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以天然、安全、保健为特征的“雪龙”有机茶、“山友”绿色食品等畅销国内外市场。

40多种竹木工艺品走销欧洲、日本及台湾地区,辉绿岩、叶蜡石等产品出口量大幅度增加,已连续四年外贸出口供贷值超亿元。同时,打响了“廊桥”牌和生态牌,精心培育生态旅游业,编制完成全县生态旅游规划,开辟了氡泉生态保健游、九峰重走红军路、乌岩岭生物探密游和古廊桥古民居文化游等特色旅游线路。共引资近亿元,建成浙南大温泉旅游度假区,游客日益增多。

泰顺是浙江省南部一个山区县,东南接苍南县,西北界景宁畲族自治县,南与福建省为邻,总面积1700平方公里,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境内涧谷纵横。山高路远,群峦起伏,群峰叠翠,千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79座,平均海拔490余米。

温州第一高峰——白云尖。白云尖海拔1611.1米,是温州第一高峰。尖顶经常处于云雾之中,站上尖顶,云海茫茫,犹似进入天上仙宫,所谓“人在雾之中,云在脚下过”。在赤日蓝天,则是加一番景象,登巅眺望,景宁、文成、苍南、寿宁等的部分地域依稀可见。山脊梁上的道道防火线犹如北国长城、蜿蜒伸展,每当春天,防火线两旁杜鹃花开,鲜花簇拥,胜似天宫花园。秋天顶上是观日出的最佳场所。远看白云尖如“众星拱月”,高耸挺拔。

位于泰顺雅阳会甲溪峡谷底部的承天氡泉,因出水量大、出水温度高、医疗价值高而被誉为“浙南大温泉”。省水文地质大队测定,承天氡泉泉水是在地层下经过38年循环增温而成的地下水,并从5000多米深处的地层冒出,出露地表水温为62至68℃,日出量500多吨。氡泉于2001年5月被列入国家级浴用医疗矿泉水名单。

泰顺属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夏季平均25.1℃,冬季平均14.7℃。泰顺多山近海,雷雨频繁,雨量丰沛。所以在选择出行时间时要考虑避开雨期。

由于地处中亚热带南北亚带分界线上,气候条件适于南北动植物群的繁殖生长,具有开展“优、特、奇、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深厚潜力。日照短、云雾多,发展茶叶、中药材的条件得天独厚。

泰顺县动物区系属于东洋界中印亚界华中区的东部丘陵平原亚区,目前知名的动物有230科1129属1466种,其中兽类24科55属73科,鸟类40科130属206科、爬行类9科31属51种、两栖类8科11属28种、淡水鱼类18科51属66种、昆虫类109科797属957种、蜘蛛类22科54属85种、在各类动物品种中,人工养殖的有16种。

 

珍稀濒危动物多,是浙江的重要保种基地。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云豹、金钱豹、虎、黑麂、金雕、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鼋8种,占全省40%、全国7.41%;属国家二级保护的有短尾猴等42种,占全省42.86%、全国15.91%;属省级保护的有五步蛇等33种,占全省66%。

百岛飞云湖由百丈湖、莒江湖、洪口湖三大湖及大小不等的岛屿组成。湖周森林植被茂盛,森林覆盖率为74.4%。溪流纵横交错,形成众多的飞瀑险滩、清泉碧潭。沿湖从百丈至司前要经过白鹤峡(瞿门峡),峡的两岸层峦叠嶂,峭崖壁立,山光水色,移步换景,有“十里画廊”之称。

在泰顺、福鼎交界金山徐茂雄家存古木偶25身,也是作为“戏神”保存的。徐家虽贫,但长年香火奉祀“戏神”,据说已有400余年。该“戏神”原从泰顺驮地桐子弯村传去,为“杭州府铁板桥头: 田公元师、郑一郑二郑三相公,郑四、王老先生”,据徐茂雄回忆:“最早由王法成师公传毛琬清师公,往下传徐法显→徐应忠→徐法通→徐应灵,再传徐茂雄也已七代。另据木偶艺人自己说和家族家谱记载(因家谱毁于文革无法考实),柳峰高场周德家传木偶戏13代;筱村枫林黄宗衙家传12代,如实均为500—600年。

泰顺“百家宴”史称“做福”,始于宋代,明清时期极为流行。当地将它看作是“聚宗亲,商族事,祈上苍,保平安”的善事,深受百姓喜爱。2007年,泰顺因“百家宴”被省文化部门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节日保护基地”。

仕水碇步

泰顺旅游资源丰富,凤垟云海、胡氏大院、仕水碇步、承天氡泉等等,皆为自助旅游上佳之选。

仕水碇步

仕水碇步

会甲溪峡谷

会甲溪峡谷

胡氏大院

泰顺有许多特产,如:茶叶,婆饼,烟熏腊兔、鳟鱼、鹧鸪等。泰顺产茶环境得天独厚,茶园多依山傍林而建,其土壤、水、大气洁净无污染。茶树长期受云雾笼罩,漫射光照时间长,山区昼夜温差大,芽叶生长时间充裕,持嫩性好,内含物积累丰富,所产茶叶香气高爽,滋味鲜醇,风格独特,自然品质优异,古以“黄汤”、“白毫银针”著名,现以“三杯香”、“雪龙”享誉。“天坛”牌特级珍眉获得世界第25届食品博览会金奖,“三杯香”、“承天雪龙”等名优茶,深受茶叶专家和广大消费者好评,屡获国际国内名茶评比大奖。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市和出口德、美、日等国家,主销区在杭州、苏州、上海、北京、温州等大中城市。

百丈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