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朝阳区工商局官网:[原创]我知道了“三江姐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48:56
[原创]我知道了“三江姐妹”
心口 发表在 荷韵轻香|散文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5-1.html
分享到: QQ空间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 更多


我只是偶尔看看2006年“超女”比赛。对孙国庆、顺子、毕晓世这三位评委倒是熟悉,但对选手却个个陌生。不过,日前看罢湖南卫视主持人张丹丹对“三江姐妹”的采访节目,让我在领略了她们那优美的原生态歌声的同时,更多地还是背后的故事让我感动,而这种感动又何止是我?它让很多的现场观众潸然泪下,就连在成都区20进10晋级赛中她们以跪拜告别舞台时,淘汰了她们真是情非得已的评委们也不禁热泪盈眶……

当然,对于“三江姐妹”的“出局”,自然有人打抱不平。对此,孙国庆解释道,这也是评委们无奈的选择,“与其露短不如美丽谢幕”。是啊,除了民歌外,她们几乎没“沾”过别的歌曲,唯一会唱的汉语歌《好人好梦》,还是其他歌手花了两天时间教会的,而她们的表演方式也很难翻新,而且,更“打眼”的是,她们甚至无法与乐队配合只能清唱;那么,“三江姐妹”对这个结果怎么看?肯定深感遗憾,但又认为评委是公正的;如果让我说,在强手如林的参赛者中,能够跻身于“20强”,已经很能说明她们的优秀了,更何况她们来自那样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往“美丽”上想,那是云南香格里拉的腹地,而且还是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的汇合处,——“三江姐妹”就由此得名。可是,除了山雄水秀之外,她们生活的那个深山里的村落(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巴迪乡巴迪村)却十分贫穷、落后:平均每户的年收入不到100元;孩子没有鞋穿,上学必须走四、五个小时;维生的只有土豆等“杂食”;而这种“杂食”也往往难以为继,以至于步行了五、六个小时前去采访的记者们却不忍心吃人家有限的“口粮”充饥;就连家境还算好的三姐妹去参赛时的3000元,也是全村人给凑的,其中有个老奶奶给的三块钱,是下山卖了一、二十个鸡蛋的所得。这是这样一个地方,养育了“三江姐妹”,也“成就”了她们的做人。她们来到成都后,在开始的日子里是怎样“缩食”的呢?三人每天的伙食费一共才十块钱。当用到乡亲们给的钱时,她们更是舍不得,便一人只吃一个五毛钱的锅盔“了事”,这样居然连续吃了一个星期。而当有人鼓励她们继续前往广州区参赛时,她们觉得:与其破费,不如将省着的钱“回报”村里,来年再战。而姐姐阿妮的一番话更是显露了其境界:“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傈僳族,知道了维西,知道了三江,我们这次来参加比赛的使命已经完成了。真的很感谢大家。”

老实说,我有“一大把”年纪了,而且,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不是那种很受媒体“煽动”的人。但是,面对这期节目,我还很有感受。其实,身着傈僳族服装的“三江姐妹”身段不错,但面相都不漂亮。若按内地人的审美观,她们仨最多也就是端庄,并且年龄不大但都有些出老。但是,我敬佩她们敢于挑战,敬佩她们在“失败”后的坦然,就连阿姐能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而每一句话又都是那么实在、到位,也令我难忘。当然,对上届绵阳超女黄薪将两台崭新的彩电送给了“三江姐妹”之举,自然称是叫好。

(2006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