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到通化多少公里:盖碗溯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35:59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物质较为匮乏的时候,有些没有茶壶茶具的人家,冲泡茶、暑茶或者菊花茶,就是拿了一个碗,把茶之类放进碗里,用开水冲泡,再找一个小一点的碗或盘盖上,过些时,用手上下压住底碗和盖碗的圈足边沿把茶汤倒出来。在推敲“以汤浇,复之”这五个字时,我想到了民间生活中这种自配的原始型“盖碗”。而远古的中国更是一个物质匮乏的社会。
《简明古玩辞典》记述:“碗,饮食器。器形基本与现代的碗相似,大口深腹、平底、环底、圈足或假圈足。新石器时代及商周战国遗址墓葬中均有出土,泥质陶制。商至战国有原始青瓷制品,汉以后均为瓷制。”
另外,早在西周之前,古人对于食具、水具和酒具等,配上盖的作用,有所认识;到了西周,有了更明显的演进。如《辞典》记录青铜器“簋:古代青铜食器。相当于现在的大碗。一般为圆腹、侈口、圈足。商代的簋多无盖、无耳或双耳。西周和春秋的簋常带盖,有二耳或四耳。”盖上多饰圈形把手。
以上说明,周公旦生活的西周(约3000年前),已经存在碗与碗组合成的浇泡茶茶具的物质基础;喜欢“以汤浇”茶的人,也已经具备“复之”的思想意识。茶事的发展快于茶具的发展,为了满足浇泡茶茶艺的需要(适当大小,相对密闭),作为“盖碗”定型创制的前奏,较为普遍方便的自配原始型“盖碗”使用的设想是科学的。
     汉代至唐,中国瓷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专家冯先铭先生著《中国陶瓷》记载详细:“…唐代名窑,越州窑、婺州窑、洪州窑、岳州窑等瓷窑在这期间都已出现或者得到发展,瓷业地区扩大。这些有名的瓷窑,创烧于汉或三国晋南北朝时期,早于《茶经》等文献的记载……。
从窑场的遗物观察……碗大小配套,从窑址采集的标本中,可以看到同一形式的,不同口径的碗有十多种之多,同时盏开始出现了托,使用时盏放在托的中间,以避免‘盏热烫指’,这比宋人程大昌在《演繁露》中所说的‘托始于唐,前代无有也。’之说早了300年。”
到了唐代,终于出现了带盖的整套茶盏托。姚国坤和胡小军合作《中国古代茶具》P119,记载了河南偃师出土的唐宣宗大中元年(公元847年)穆悰墓中的茶具:唐瓷茶盏、托。作者认为:“是唐代中下层官吏的饮茶专用茶具。”附有照片和详细说明:“这件唐瓷盏、托,一式三件,即由盏、托、盖组合而成,通高为11.4厘米。盏,也称碗,……盏上的盖,呈倒浅盘形,上有低矮圈足,便于提手握盖。……但盏加了盖,这是饮茶器具的一种改进,它对注茶和饮茶时的保香、防污、增温,都有较好的作用。……“这是已经定型的盖碗。
唐陆羽在《茶经》中还说:“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可见,在唐之前,盖碗有了,散茶和末茶都存在,浇沃茶的茶艺也早就有了。盖碗浇泡茶起于唐之前,在一部份茶人中使用,这是史实,因为现在的茶史几乎从“唐煮宋点”开始,盖碗浇泡茶被淹盖在时尚主流之下,而不见著述。《中国茶叶大辞典》“盖碗茶”条文述“民俗茶饮。流行于四川。”虽没说明起始年代,却也与《广雅》“浇茶文”和本文推敲相符。但该书“盖碗”条文却说:“盖碗出现于清代康熙年间,流行于乾隆年间”这显然是一个错误。元明时,散茶风行,盖碗与小型瓷壶、紫砂壶一样受到茶人的喜欢.碗和盖真象两个碗。《中国陶瓷》也记述了“宣德青花碗”中有“折腰形合(盖)碗”。 笔者认为,盖碗浇泡茶的自配原始期在汉之前,以至西周鲁周公;其定型期在唐之前,以至三国;明代洪武以后是发展期;清代康熙开始是繁荣期。
《收藏快报》载有一清光绪青花折腰盖碗,器物通体满绘着优美的青花写就的中国书法长诗,计177个字。这件青花折腰盖碗,底足有“锦堂发记”字样。文曰:“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褰珠箔,遥指红楼是妾家。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见吴王。西施醉舞娇无力,笑倚东窗白玉床。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却恨含情掩秋扇,空悬明月待君王。”署款东轩笔法书。
  让藏家在欣赏书法的同时更加珍爱中国的古瓷。在欣赏古瓷的同时更加热爱中国的文化,这也须算是中国瓷器的一大发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