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到大连旅游攻略:lishi5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5:08:57

应表现为改正朔,易服色,制礼乐,去秦弊政。

  董仲舒据《公羊春秋》立说,主张一统。他的所谓一统,就是损抑诸侯,一统乎天子,并使四海“来臣”。因此他要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对于人君应当如何统治的问题,他主张效法天道。人君的统治必须阴阳相兼,德刑并用,以德为主,以刑畏德。所谓德,主要是指仁义礼乐,人伦纲常。他以君臣、夫妻、父子为王道之三纲,三纲不能改变。主张设学校以广教化,因为这是巩固封建统治的最完备的堤防。

  董仲舒的学说,基本是借用阴阳家的思想重新解释儒家经典。这种新的儒家学说适应文景以来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他的更化和任德的主张有助于防止暴政,缓和对农民的剥削压迫。但是董仲舒思想的核心是维护封建秩序,神化皇权,所以他的学说是地主阶级的统治工具。

  董仲舒大讲符瑞灾异,以此为发端,到西汉末年出现了谶纬之学。谶是以诡语托为天命的预言。纬是与经相对而得名的,是托名孔子以诡语解经的书。谶纬的内容有的解经,有的述史,有的论天文、历数、地理,更多的是宣扬神灵怪异,其中充斥阴阳五行思想。刘秀把谶纬作为一种重要的统治工具,甚至发诏班命,施政用人,也要引用谶纬,谶纬实际上超过了经书的地位。公元5年,光武帝颁布图谶于天下,更使图谶成为法定的经典。汉章帝会群儒于白虎观,讨论经义,由班固写成《白虎通德论》一书。这部书吸收了阴阳五行和计分表纬之学,使之与今文经学揉为一体。《白虎通德论》的出现是董仲舒以来儒家神秘主义哲学的进一步发展。

3.王充朴素的唯物论思想

  谶纬的流行,今文经的谶纬化,使经学内容更为空疏荒诞,降低了束缚人民的力量,统治阶级中一些有见识的人都反对谶纬。其中王充以唯物主义思想攻击了谶纬的虚妄,批判了经学的唯心主义体系。王充出身于“细族孤门”,曾在太学受业,代表作是《论衡》。

  王充对自然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主张“天地合气,人偶自生”。认为儒家天人感应是虚妄的。他认为精神依存于形体,形须气而成,气须形而知,反对人死为鬼之说,反对厚葬,提倡薄葬。王充破除天人感应和鬼神妖异之说,打击了谶纬迷信,而且在哲学的根本问题上树立了唯物主义的旗帜。王充对于传统的思想和成见,具有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但受当时生产水平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王充无法透彻地阐明唯物主义思想并把它贯彻到社会历史分析中去。他无法了解阶级构成,不能正确说明人的主观作用。所以他不得不用天命来解释社会事物变化的终极原因,用骨相来解释个人的贵贱夭寿,因而陷入了宿命论。

(二)经学和今古文经

  经学是训释或阐述儒家经典的一门学问。经学的起源,后世学者往往推到先秦的子夏和荀子。自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后,经学昌盛起来。汉初儒家经典只能靠学者们背诵记录,再由“隶书”抄写下来。后来在孔子旧宅与河间献王等处得到许多战国时代留下来的儒家经典,字体是用篆书抄写的,因此被称为古文经。原来用隶书字体写的便称为今文经。

  今文经和古文经字体不同,篇章多少不同,对经学内容的解释也有很大差异。今文经学解释经义在于“通经致用”,重章句推衍,结合阴阳五行灾异和刑名学说“微言大义”,提倡大一统,尊君抑臣,正名分等。今文经学出现较早,且董仲舒以治今文经《春秋公羊传》得到汉武帝赏识,故在董仲舒的建议下陆续被立为学官。

  古文经学看重章句训诂,把儒学经典视为古代历史资料,包括古代社会政治制度。古文经晚出,遭到今文经的排斥,长期不得立为学官。

  成帝时,刘向、刘歆父子发现《春秋左氏传》、《逸礼》等古文经书。两派之间引起一场争论,前后延续了近两百年。王莽当政时,刘歆把《左氏春秋》、《逸礼》等立于学官。东汉光武帝时,取消了古文经博士,复立今文经博士。由于古文经学在内容上胜过今文经学,又受到章帝重视,古文经学的传播日益广泛。东汉最有名的学者如贾逵、服虔、马融、郑玄均为古文家,或兼通古今。在马融、郑玄兼采古今的影响下,今古文渐趋混同。汉中叶以后,博士人选中,古文学可以任今文学博士。东汉末董卓之乱后今文学遂日益衰微。

(三)史学

1.《史记》

司马迁,受其父汉太史令司马谈的熏陶,熟读经史,公元前108年,任太史令。太初年间开始撰修《史记》。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完成了这部历史巨著,人称《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史记》记事始于黄帝,止于汉武帝太初年间,尤详于战国、秦、汉。全书分为12本纪、30世家、70列传、8书、10表,共130篇,五十余万字。本纪按年代记述帝王的言行和政迹;世家记载诸侯国的兴衰;列传记载各种人物的活动;表则按年代谱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书是有关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专篇。

  司马迁写《史记》的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研究历史的发展规律,在写作过程中力求实事求是。《史记》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的中国通史。历代“正史”都采用它开创的纪传体体例。《史记》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名著。两千多年来,它对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是很大的。

2.《汉书》

  东汉班固所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的又一部史学名著。班固父班彪作《后传》数十篇,班固用了20余年的时间完成了《汉书》的绝大部分。班昭补写八《表》,马续补写《天文志》,最后完成了《汉书》的编撰。

  《汉书》是纪传体断代史并首创断代史编撰方法。《汉书》十志取法《史记》八书,但规模宏大、记事丰富,对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都有较详细的记载,扩大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汉书》还第一次创立了《古今人表》和《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收录人物,区分为九等加以评价。《百官公卿表》反映了当时职官制度和官僚的变迁,是研究秦汉官制的资料。

(四)文学

1.汉赋

  赋是散文韵文并用、体物写志的一种文体,从骚体演变而来,与诸子散文有重要关系。西汉早期的赋为骚体赋。汉武帝时是赋的成熟时期,最著名的是司马相如。西汉后期最著名的赋家是扬雄。东汉时期以班固、张衡最有名。东汉后期,散体大赋渐趋衰落,抒情小赋代之而兴。

2.乐府诗

  汉代的乐府是政府的音乐机构,在汉武帝之前设立。乐府在民间采风配乐,后来就称为乐府诗或乐府。乐府诗大部分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许多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

  五言歌谣西汉时期已经有了。《古诗十九首》的大部分都是东汉的五言诗。

(五)绘画艺术

  汉代绘画艺术发达,常以历史故事为主题,在宫室、祠堂、墓室的壁上作壁画。汉代的石画像是墓前供扫墓时祭奠用的石室中的石刻图画,它基本有两种画法: 一为阴刻的浅画,一为阳刻的浮雕。

(六)科技

1.天文历法

  在先秦时期古代天文学发展的基础上,两汉时期的天文学在历法编制、天文仪器制造和天象观测、宇宙理论模式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体系。

  汉武帝时中国历法包括气、朔、闰、五星、交食等各方面内容,构成了历法的基本框架,为后世历法所遵循。

  秦汉时期天文测量仪器的进步突出,有浑仪、浑象、浑天仪等,在天文仪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两汉时期,对于天象的观测和记录有两个特点:一是各种天象记录趋于完备;一是天象记录日趋详尽、精细。

2.数学

  秦汉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数学专著,其中《九章算术》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数学著作,它的出现标志我国古代形成了一个包括算术、代数、几何等各种数学知识体系,而且以算术和代数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其中关于分数概念及其运算、比例问题的计算、负数概念的引入和正负数的加减运算法则等都比印度早800年左右。

 

3.医学

  中国医学的完整体系是在秦汉时期建立起来的。编撰于战国时期,西汉时最后写定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东汉出现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东汉最著名的医生是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撰成《伤寒杂病论》,晋人王叔和析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伤寒论》对伤寒诸症分析病理,确定药方。《金匮要略》是杂病的病症、药方的汇集。张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华佗精医道、方药和针灸等,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之戏”。

4.地理学

  汉代出现了中国第一部以“地理”命名的地学专著——《汉书·地理志》。关于地震的研究是汉代地理学的又一重要成就。张衡发明了地动仪,公元132年中国有了准确的地震记录。这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记录。

5.纸的发明

纸的发明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发展的伟大贡献。汉代书写用竹、木比较普遍,称为竹(木)简,西汉时期文化发展有了纸的创造。先是丝絮制成的纸,后有植物纤维纸。东汉和帝时,蔡伦改进了造纸法,人称“蔡侯纸”。后来造纸术传到东亚、中亚、欧洲各国,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

真题与练习

一、选择题

1.(2009全国统考)东汉发动黄巾军起义利用的道教流派是()

A.五斗米道 B.太平道  C.天日道  D.晨希道

2.“……秦堤牢固,工程精当。闸水陡门三十六,劈湘铧嘴二千丈。有天平小大,溢洪流,调分量。湘漓接,通汉壮……”,该词吟咏的水利工程是()

A.芍陂 B.都江堰C.灵渠  D.郑国渠

3.古人对秦朝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准确的是()

A.废先王之道,燔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B.四维(礼义廉耻)不张……故万民离叛

C.所以殓灭而降辱者,(亡于)六王之后也

D.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4.秦采取郡县制与汉初采取郡国并存制度本质上的相同点是()

A.一种管辖地方的措施

B.地主阶级巩固统治的需要

C.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皇权加强的体现

5.下列对东汉光武帝时期尚书台描述错误的是()

A.置尚书令、尚书仆射,下设尚书六人

B.尚书令位高权重

C.尚书台是朝廷的中枢机构

D.掌行政、人事、司法、外交等事宜

6.下列对刺史描述正确的是()

A.刺史之官始置于东汉光武帝时期

B.东汉的州部刺史是专门的监察官员

C.东汉刺史的秩级是六百石

D.东汉刺史可以直接奏事于皇帝

7.西汉初期刘邦实行的分封制与西周实行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不同体现在()

A.经济基础 B.分封的形式  C.分封的对象  D.分封的作用

8.汉武帝元朔二年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子弟毕侯矣。汉武帝此举的意图是()

A.施恩于诸侯子弟 B.缓和皇帝与诸侯王的矛盾

C.满足诸侯子弟获得爵位的要求  D.削弱诸侯王的力量

9.西汉时期,出现与解决王国问题的皇帝分别是()

A.汉高祖,汉景帝 B.汉景帝,汉武帝

C.汉高祖、汉武帝  D.汉高祖,汉文帝

10.汉代的人头税被称为()

A.藁税 B.算赋、口赋  C.徭役  D.贡、助、彻

二、名词解释

1.(2009全国统考)告缗

2.(2007全国统考)推恩令

3.使黔首自实田

4.文景之治

5.七国之乱

6.察举制

7.均输

8.昭宣中兴

9.王莽改制

10.党锢之祸

11.《史记》

12.轮台罪己诏

三、史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五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秦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名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也,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从而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摘自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

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

(2)据材料,为了顺应上述趋势,自战国到西汉先后进行了哪些努力?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夫曰:“匈奴背叛不臣数为冠,暴于边鄙,备之则劳中国之士,不备则侵盗不止,先帝哀边人之患苦为虏所系获也,故兴盐设酒准置均输,番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罢之不使也。” 对以上“大夫”的说法,“文学之士”提出反对意见。

(摘自《盐铁论》卷一)

 

请回答:汉武帝平准与均输,盐铁政策的利弊?

 

3.阅读材料,结合背景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戌。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上复从其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其后,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于县官以除罪。始造苑马以广用,宫室、列馆、车马益增修矣。然娄敕有司以农为务,民遂乐业。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摘自《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汉初“文景之治”的各项措施。

 

四、简答题

1.(2010全国统考)简述西汉时期的诸侯王国问题。

2.简述秦始皇建立和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

3.光武帝刘秀加强东汉统治的制度和措施有哪些?

4.简述汉代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5.简述汉代的抑商政策。

6.简述汉代对于西域地区的经营。

7.简述汉代的黄老学说及其对政治的影响。

8.简述汉代的今、古文经之争。

答案与提示

一、选择题

1.A2.B3.D4.A5.B6.D7.A8.B9.B10.B

二、名词解释

1.告缗:汉武帝为打击商人势力、解决财政困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政策。告缗是算缗的延伸。算缗是一种财产税,是汉初采取的抑商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即对商人所拥有的车辆征税。至元狩四年(前119 )又下诏“初算缗钱”。元鼎三年(前114)武帝又下令“告缗”,由杨可主管其事,令民告缗者以其半与之。杨可告缗遍天下,商贾中家以上几乎都被告发。武帝派遣御史和廷尉正、监等分批前往郡国清理处置告缗所没收的资产,得民财物以亿计,奴婢以千万数,田地大县达数百顷,小县也有百余顷。商贾中家以上都因此破产,武帝将没收的缗钱分配给各个部门。告缗直到元封元年(前110)才停止。告缗为武帝的内外功业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

 

2.推恩令:推恩令是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重要法令。七国之乱后,诸侯王的势力受到很大的削弱。但至武帝初年,一些大国仍然势力很大,威胁着中央集权的巩固。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诸侯王武装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武帝颁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若干侯国,王国的势力从此无法与中央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