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208医院甲亢科:外汇储备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30:12
财经周刊

   央行外管局明确地告诉人们,不是。 外管局称外储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是将外汇卖给国家并获得等值人民币,交易出于等价和自愿原则。
   外汇储备是不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是不是应该全民所有?我们应该从外储的源头开始,逐渐探究。
   外管局称外储形成过程中,企业和个人是将外汇卖给国家并获得等值人民币,交易出于等价和自愿原则。
   外汇局同时还表示,不可以将外汇储备直接分给老百姓,也不会将外汇储备直接用于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福利。因为外汇储备不可以免费使用。如果免费使用外汇储备,性质上相当于中央银行随意印钞票,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会造成通货膨胀等严重后果。 上面共表达了三层意思:
  一、外储买卖自由,双方的经济利益已经完全实现。
  二、外储不可以增进社会福利。
  三、免费使用外储将会无节制地扩大货币发行,造成通胀。
  四、藏汇于民的难处在于结汇意愿不强。
  这四层意思漏洞百出,下面逐一剥去外管局的骗人画皮。  
     1、外汇储备的形成   企业出口商品赚取外汇,央行新增印钞购买其外汇,一买一卖,等价自愿,真的平等吗?

  从微观上看,的确如此,但从宏观上看,央行新增印钞无疑稀释了原有人民币的购买力。
  假设中国国内共有商品10万亿单位,人民币也是10万亿元,那么每一元人民币能购买的商品为1单位,现在出口了7万亿单位商品,获得1万亿美元,央行新增人民币7万亿购买全部美元,那么国内剩余商品为3万亿单位,人民币总量为17万亿,人民币购买力为3/17,贬值14/17;
  由于中国有廉价的劳动力、环境、资源成本,更高的利润回报,以及对炒作资产收益的放纵,引发国际资本大举涌入,进一步假设资本项目顺差为2万亿美元,央行需要新增人民币14万亿购买,此时,国内的商品单位仍然是3万亿,但人民币总量则变成了31万亿,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为3/31,不足原来的1/10。
  这好比一个大水桶里盛满了盐水,一个人不停地用勺子向外舀盐水,每舀一勺盐水,就向桶里加一勺清水,直到满桶无味。

  人民币对内大幅贬值又不是国际货币,为什么引发外资热钱大举进入?

  除了上面说的追逐高利润外,恐怕更重要的是盯上了经常项目顺差,也就是那1万亿美元。
  因为外资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获取了大量的利润,但这仅是人民币利润,要兑换成美元利润才是真正的利润,而资本顺差为2万亿美元,是投资总额,要实现投资收益,则必须把1万亿卷走,为此,不断地压迫人民币稳定升值,切实保障资本顺差不但保本,更能将中国的外汇一锅端,这显然与外管局的升值是“肉在锅里”天真意愿大相径庭。
  外管局否认外储是百姓的血汗钱,难道就是为了充当外资热钱的出纳保管吗?连本带利一文不差地奉还?抑或是为贪官外逃留下养老金?

  这就是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内在机制。

        2、外储是不是百姓的“血汗钱”?

  事实上,央行也承认外汇储备是其负债,毕竟自己凭空得到了3万亿美元的外汇,但这3万亿外储的根本来源是1万亿的经常项目顺差。
  也就是说资本顺差是依赖于经常项目顺差的,没有了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顺差将顷刻烟消云散。
  而这1万亿贸易顺差却是千万打工仔打工妹汗流浃背换来的,是矿难工人的鲜血换来的,是以浑浊的空气、污黑的河流、腐臭的湖泊的换来的。

  人民币的购买力在微观上仅体现在国内,但由于出让了一部分购买力给外汇占款,相当于从身上割了一块肉,盐的总量应等于桶里剩余的盐加上所有被舀出的盐。
  因此,人民币的总购买力=国内商品总单位/人民币总量+外汇储备/人民币总量,随着外储规模的不断扩大,前者不断贬值是内锚,代表了总的对内购买力,后者不断升值是外锚,代表了总的对外购买力,两者不可分割。

  有的学者与机构喜欢说中国某省GDP超越某国了,中国2030年GDP将超越美国等,都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因为中国的总对外购买力不能超过当时的外储—3万亿,人民币汇率并不是来自真实的市场供求,不可自由兑换,汇价只有在外储范围内才有意义。

  由上可以得出,外储当然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对增进国民福利有当然义务。

  外管局否认这点,只能说明他们的良心坏了,这是第二个问题。

  目前的外储利用效率极低,在国际原油低价时有识之士建议买入却被其斥为不规范、不标准,官方偏执地认为只有增持不断贬值的美国国债、两房债券、黑石股票才是正道,结果是美联储的定量宽松将通胀祸水引入他国,而自己却平安无事。
        3、外汇占款推高通胀,全民买单   

  1994年以来,我国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企业获得外汇收入后必须卖给指定银行。

  在这一制度下,央行动用基础货币收购企业手中外汇。

  央行不断印钞 以大手购汇,数万亿美元的外汇最后转为国家外汇储备。
  而央行大手购汇,把基础货币源源不断地输入商业银行系统,并通过投放,最后造就惊人流动性。

  源源不断进入中国的外汇,转眼之间就变成基础货币的投放。外汇占款数额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通胀的加剧。

  基础货币的大规模投放就是开征所谓的“通胀税”,只要物价水平因为多发货币而上涨,每位持币人都在给央行缴税。这部分税收极其隐蔽,根本无需公开讨论,也无需派人征收,每位持币人在花钱的一刹那,就成为非常尽职的稽税员。 
  而通胀最终由全体人买单!

  外管局知道这个常识,无节制地印钞会引发通胀,问题是免费引发通胀,不免费就不引发通涨了吗?人民币持续的升值,热钱持续的涌入,央行持续的印钞,中国的M2从2000的13万亿暴增到2010年的72万亿,有没有引发通胀?

  如果升到1:4,恐怕外储将超过5万亿美元,人民币总量会近100万亿了吧?没有老百姓拼死劳作,物价恐怕要飞上天!

        4、为什么结售汇意愿不强?

     为什么结售汇意愿不强?

  因为人民币被迫升值,没有人愿意购买不断贬值的货币,不改变当前的外汇占款制度,只能是外储规模越来越大,国内通胀越来越严重。

  央行制造的创纪录的高准备金率客观上起到了挤压国内产业资本,为外资开路的作用。周小川的池子将国民存款的21%收走,导致脆弱的产业资本只有寻求高利贷保命,而在国内资本被困笼中之际,却对外资热钱敞开胸怀热烈拥抱,来者不拒、升值、高利贷空缺,央行与外管局扮演着为虎作伥,引狼入室的勾当。

  外汇储备不仅是央行的负债,更是人民币的宏观负债,必须限定其规模,以免严重消弱对内币值,毕竟人民币是人民的。
        经济管理高层要把握为我所用而不是为人所用的原则,避免尾大不掉,为他人做嫁衣的历史悲剧。

  根本出路在于储备需求,即彻底抛弃央行的外汇占款制度,人民币汇率由市场供求决定,改造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减持美国国债,中国国债、企业金融债券、消费债务,改为买进重大专利、艺术品、荒漠绿林;其中专利给予遴选合格的企业免费使用,艺术品由国家博物馆托管,免费向社会开放。
  商业银行成立储备需求基金,吸收养老、社保储蓄资金,通缩时购买过剩超跌的钢铁、煤炭、原油、粮食等重要大宗商品,通胀时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