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之星发动机报价:传铁道部长已有改革方案:在断奶前要先让其学会生存(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15:46

 

攻不破的堡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的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演变,但始终保持着政企合一、政监合一、政资合一的体制,被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

在刘志军2003年起掌舵铁道部的8年中,铁路改革一直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

此后,体制改革长期让位于大规模的路网建设。尽管每年的铁路工作会议上,铁道部都会在工作报告中提出深化改革的内容,但大多集中在投融资改革、主辅分离、司法系统分离等层面,没有涉及政企分开的实质性内容。

200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曾有传闻称,铁道部和民航总局都将并入“大交通部”。但最后的改革方案中,民航总局并入交通部,铁道部仍然独立存在。

国务院副秘书长华建敏在当年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报告中说:“考虑到中国铁路建设和管理的特殊性,保留铁道部。同时,要继续推进改革。”

铁路内部人士称,刘志军不支持铁道部并入“大交通部”理由之一是,铁路之所以迅速实现了大发展,是因为铁道部自己说了算,领导的一句口号能够贯彻到底。如果纳入大交通部,包括融资、建设、运营等都不会像独立时那样顺利。

最近两年,随着多个高铁项目的高调投产,铁路改革的声音日渐稀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专家曾对本报表示,各方面对铁路政企分开已有所共识,但具体如何操作,什么时候启动,一直存有不同看法。

据称,2010年下半年国务院曾经发文,要求铁道部尽快拿出改革方案。铁道部也象征性地拿出了一个,但由于争议较大,没有获得通过。

事实上,近年来围绕着铁路的体制改革,铁路内外一直存有截然不同的两派意见。“改革派”认为,铁道部政企不分的体制缺陷是目前铁路引资最大障碍,其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管理体制,是导致铁路内外多种矛盾的根本原因。“发展派”则认为,中国铁路目前的主要矛盾仍是运力不足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大规模开展新线建设,铁道部政企合一的体制有利于中国的铁路建设。

向左走,向右走

刘志军今年2月落马后,铁路改革出现重启迹象。

据了解,铁道部酝酿下放到铁路局的权力包括:依据管辖内的客流量可自行增开列车,或根据客流的变化调整列车运行频次。而在此之前,地方铁路局在管辖范围内无权调整及增开列车,所有的运行都由铁道部统一管理。

目前,全国共有18个铁路局和2个铁路公司,地方铁路局属铁道部垂直管理,负责执行铁道部的一系列计划,无权自主经营。

据内部分析,新任铁道部部长盛光祖的改革模式,是逐步让地方铁路局拥有自主经营权,强化其市场和社会地位。目前的铁路局吃惯了皇粮,不会经营,如果直接将铁路局放入市场,可能竞争不过民航和公路,有可能造成铁路运输更大的亏损和不稳定,致使自己无法生存,所以在断奶前,要先让其学会生存。

7月23日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发生,以及7月份以来京沪高铁频繁发生的故障,让铁道部的改革计划受到拖延,政企分开的深层次改革则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

铁道部下属研究院的一位专家表示,目前系统内部关于继续推进改革和延缓改革的两种声音都有,铁道部尚未明确发表意见。

在铁道部人士看来,较之于改革,他们目前更关注的是安全问题,是如何落实安全大检查,杜绝事故的发生。

据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介绍,1988年有关部门曾计划将铁道部和交通部合并,但当年发生一起铁路事故,由于担心机构改革后会出现不稳定因素,这一计划未能实施。

在赵坚看来,着眼于长远发展,铁路政企分开的改革肯定要进行,但未来改革的形势比以前要更加复杂。一方面,大规模路网建设带来的巨额债务成为推进改革的障碍;另一方面,铁道部承担了很多公益性项目和社会责任,政企分开后这些责任谁来承担,尚需深入研究。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罗仁坚表示,铁路在目前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仍然是发展问题。如果供需矛盾很好地缓和,改革起来也相对容易。如果在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实施改革,改革后还是会供不应求,有些企业还会利用供给不足谋取利益。

本报接触的其他专家,对于铁路改革的话题大多表示不好说、说不清楚、不凑热闹。

接近铁道部的人士表示,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是否会推动铁道部改制,现在还不清楚,一切要等国务院重新召开会议才有答案。

铁路系统内部人士称,最近几个月,并没有看到铁道部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出台具体措施,这或许是因为领导层尚未形成明确的改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