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干红葡萄酒礼盒装:宏观调控防通胀怎样压低了老百姓收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0:18:27
『经济论坛』 宏观调控防通胀怎样压低了老百姓收入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发表日期:2010-11-6 19:14:00
回复 
        宏观调控防通胀怎样压低了老百姓收入

我们发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通胀压力很大,政府对于通胀和房价的宏观调控是越来越频繁,但是实际的结果却是房价通胀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控制,我们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却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甚至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的收入在计算了通胀的因素以后,反而降低了,因此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是在下降的,导致我们各种矛盾的激化。我们的宏观调控怎样的压低了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呢?
首先是我们已经全球化的接轨,在世界贸易模式下我们的原材料价格是与世界接轨的,如果我们的某一项原材料的价格大大低于世界,世界就会不断地购买,直到全球价格基本均衡为止,除非这原材料全部产于中国,即使是中国特产这样的不通胀不增加原材料的成本,其结果也就是中国特有的资源在世界各国的通胀下被廉价的出售,就如供应世界95%的稀土一样。我们一直试图压住能源价格保持PPI的稳定,但是我们的能源补贴导致西方大量进口中国高耗能产品使得这样的补贴就是补贴全世界,最终我们只有让油价与市场接轨,水电燃气等也进入了涨价通道,因此在通胀的情况下原材料成本肯定是要涨价的,这样的涨价是在市场全球化和世界进入通胀时代不可避免的输入性通胀。而中国的利率是明显要高于西方的,中国的民间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困难资金紧缺导致中国民间利率和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又大大的高于银行利率,而且中国是完全的资金方强势,企业资本的财务成本也是无法压低的,因此在我们的不许涨价的宏观调控防止通胀的政策面前,企业产品不能涨价而原材料、财务成本均大涨以后,企业要维持生存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压缩人力的成本,人力成本压缩不下来企业就破产关门。从微观上每一个企业都这样,企业形成合力劳动者无从选择,就造成宏观上劳动力价格下降,老百姓收入的大幅度降低,这样防通胀的价格宏观调控的结果就是把老百姓的收入给压低了。
我们在进一步讲控制通胀就是要控制CPI,中国的CPI主要是食品的价格,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恩格尔系数食品价格所占据的比例更高,我们控制CPI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食品的价格,也就是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形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差距不断加大的著名的剪刀差格局,造成农业投资和利润持续减低、农村持续贫困、农民收入持续降低的三农问题持续恶化,已经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们应当看到的就是在粮食生产量总体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粮价上涨实际上就是城市粮食消费人群的负担增加和农村粮食生产人群的收入增加,这是一个有得有失,失多少得多少的再分配的过程,而且对于与世界价格接轨的各种原材料涨价后农民的种粮成本大大增加,粮价不涨的背后就是农民收入的减少,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回顾了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这一数据是2.56,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983年这一数据降至1.82。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体变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随着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引领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这一数据明显攀升,到2009年已变成3.33。我们不能把眼睛只盯住粮食涨价对于城市贫民的压力,更要看到从人口数量、城乡差距、工农业剪刀差等等方面粮食涨价所来带得好处要更大,所以我们控制CPI、控制通胀的政策使得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持续下降,消费能力不足,这些人是中国当年最需要改善生活的人群,而且也是在危机后消化中国过剩制造能力的内需,而且以其现有的生存状态,即使是收入成倍增长也不足以短时间内在大城市购房,形成买房的刚需推动中国房地产的再度暴涨,这是我们改善中国民生和分配不公的关键,中国分配不公的关键是城乡差距,如果中国的农民能够收入翻番,中国的大部分人口的收入就是成倍增加,中国反映贫富分化的基尼指数立即就可以减半恢复到非常合理的水平。目前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已经达0.46,远远超过警戒线,10%左右的家庭占有了45%的城镇居民总财产,基尼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根据2009年10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援引的世界银行报告数据,1960年代,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1980年代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2007年达到0.48。这样的基尼指数的不断提高是与我们进来不断加大的城乡差距同步的,我们的宏观调控防止通胀压低CPI控制农产品的低价格,就是压缩了农民的收入,以牺牲农民的收入为代价对冲世界通胀对于中国经济的输入。而我们如果考虑占有中国人口60%的农民如果收入翻倍,基尼指数又是怎样的?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对于中国最贫困的20%的人口几乎都是纯农民,如果让农民的收入翻倍,这个数据马上就与俄罗斯、印度差不多了。而让农民收入翻倍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增加不用一倍,因为增加出来的都是利润,对此下面的章节还会详细分析。而我们还要注意到的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会促进以农民生活服务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县城级城市的发展,使得这些小城市的房价和收入与大城市、中心城市接近,也会减缓核心城市的房价上涨压力。
中国对于通胀重要的指标是CPI、PPI,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两个指标都不包含房价,我们控制了粮价也就控制了CPI,我们控制了能源价格也就控制了PPI,但是在输入性通胀面前,总是要有爆发的出口,这个出口就是房价,而房价在现阶段也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最大的支出。而我们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既是保民生也是压通胀的重要政策举措,但是我们的广义货币M2在2007年12月末,M2余额为40.34万亿元,2009年12月末,M2余额为60.6万亿元,至2010年8月末,M2余额为人民币68.75万亿元,面对这样的货币增量的流动性通胀压力,房价又如何能够压下来呢?相关调控政策表面上是在挤压房地产开发的利润,实际上从另外的侧面也挤压了房地产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房地产的产业链是很长的,我们除了中心城市的地价所占成本是主要的以外,其他城市和主流房价是在3000-7000之间,这里不仅仅要看到普遍的高层电梯住宅的建安成本每平米2000多元,还有装修需要每平米500-1000元,置备家具家电还需要每平米500-1000元,设计销售营销广告等等的投入也不小,这样对于经济的拉动是很大的,而且在土地成本中除了拆迁成本以外,政府投资的基建又回到了房地产的价值链里面,而更重要的是房地产的发展对于底层农民工的收入增加推动是巨大的,这些中国薪酬体系最底层的人的工资上涨是要带动整个社会工资上涨的,我们建筑农民工当中没有任何技术只凭力气的小工工资已经从30块达到每天100块,也就是一个月有3000块的收入,有点技术的瓦工、木工等等的工资从60块达到200块一天也就是一个月6000块,这些工资是在房地产快速增长房价快速提高下这些年快速增长起来的,是比绝大多数工厂要高的,而且工作环境和状态比在污染严重的工厂简单机械的重复动作要舒服的多,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高收入直接与加工工业和血汗工厂进行竞争的,富士康的招工困难和工资增加不仅仅是跳楼事件,更是房地产对于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后的招工困难导致的,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后是要对于整个社会带来工资上涨的,而工资上涨就是对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农民工的工资是中国整个工资薪酬体系的最底端和基础,压低了他们的工资也就压低了整个劳动阶层的工资。我们开发商的资金紧张,首先被压制的就是农民工的工资,开发商的资金紧张最先延缓支付的也是农民工的工资,所有的开发商资金都不足对于所有的农民工工资都拖欠和压低,农民工就只有忍受这样的拖欠,而开发商资金不足的停工,导致开工不足、窝工等等的没有充足工作量也使得他们收入降低,由于在建筑工地的工资拖欠和窝工的结果就是让很多工人可以流向低价血汗工厂,在房地产膨胀的时候加工基地就要民工荒,而前面对于房地产的调控使得加工工业的用工状态得到了很大的缓和,这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而且农民工的工资提高对于种粮也是一个竞争关系,会导致粮价的提高促使整体的劳动力价格提高的,因此房地产业的被调控,直接压低了农民工的工资,导致中国劳动力薪酬体系最底层的基础工资的降低,从而使得整个薪酬体系可以低工资化。所以我们压低房价收紧开发商资金的同时,也压低了农民工的工资造成收入增长的迟缓,我们从招拍挂限制土地进入市场和2005年开始调控房地产以来就是工资增长放缓之时,在此之前我们的工资增长是要快于房价的增幅的,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是何其的近似,以前大家也是对于买房望而却步的。根据人民日报1989年2月20日第2版报道:“北京最近提供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1600元至1900元。若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极限,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20年的时间,收入水平增加多少倍?大学生毕业北京维持3000元的收入水平,以1200多块的生活费标准结余1800块计算是大约增长了36倍,按最新数据北京住宅均价17000元计算的话,房价比89年仅仅增长了10倍。因此在2005年前房价也在涨却是老百姓快乐的时光。据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劳动咨询网等多家媒体2009年9月报道《劳动力不再廉价四川建筑工人月薪5000元仍难招》,但是随后的房地产调控使得市场建筑工人不再紧缺,我们如果不调控房地产让建筑农民工的工资长期稳定的保持在5000块每月以上,各行各业的工资和老百姓收入一定是暴涨的。我们现在很多人盼着房价被调控打下来,但是谁也没有想真的打下来社会经济会是怎样的,中国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龙头,这个产业垮台以后释放大量的失业人员,失业人员为了生存恶性竞争会导致工资收入大幅度的下降,届时是你的收入一定会比房价跌得更快甚至是你直接失业没有收入,房子是便宜了但是你更买不起房子了!而且很多有房子的人由于失业无法还款房子被银行收走拍卖,这样拍卖涌入市场的房子会进一步的使得房地产跌价让更多的人失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有这一切都是受到中国崛起压力的竞争国家所喜闻乐见的,因此他们极力的唱衰中国房价、引导无房者的不满情绪和怂恿政府进行调控,真正的目的就是搞垮中国经济,遏制中国的崛起和对于他们经济的竞争压力,让中国的房价大跌以后不是无房人可以买房进入天堂,而是有房和无房的人一起收入骤降下地狱。
而西方对于自己却是相反的做法,他们自己在一九三几年的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时期,为了走出经济危机大肆炒作了房地产泡沫,对于建造帝国大厦项目达到一套100平米的单元的造价时值10万两白银,其总造价折合白银超过中国的马关条约赔款,中国民国时期10万两白银是何等的购买力?远远超过当今迪拜的房地产开发,这样的历史西方经济学者是选择性的失明和只字不提的。所以我们的调控没有调控下来房价却极大的压制了老百姓收入的增长,因为在政策的重压下一定是向最薄弱的环节和人群进行转嫁,这被转嫁的就是从事建筑的农民工人群,进而是以农民工收入为最底层基础和参照的整个中国工薪阶层,因此我们的调控的结果经过社会和经济的博弈,最终是房价没有下来而老百姓的收入被压低了。
最后我们就要认识到西方对于中国的经济渗透促进了中国阶层的分化,我们老百姓收入的降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和分化的,因为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26万亿元,较2005年接近翻番,中国的问题在于分配的机制。07年诺贝尔奖得主马斯金提出一套替代理论:发展中国家也有高技术的管理层和低技术的生产工人。而全球化的结果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的管理层及技术人员合作,而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由生产工人执行。这样一来,前者确实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而后者的收入很难提高,于是贫富差距就被拉大。这里的技术人员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人员而是顶尖的技术创新者,他们在创投的资金支持下或者期权的激励下成为暴富的群体,而我们大多数搞技术的实际上是技术蓝领,这样的技术蓝领的工资在西方国家由于工作环境好甚至赶不上工作环境艰苦的真正的蓝领工人收入的。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接轨的情况下,这一部分人员是可以全球流动的,他们的收入也是在逐步的与世界接轨,因为你不给他们足够的高工资,他们可以技术移民到海外的。在总的工资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核心人员的工资暴涨肯定是要以压低其他工人收入为代价的,而外资在中国雇用和合作的这些管理者,也是为其压低『经济论坛』 宏观调控防通胀怎样压低了老百姓收入 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发表日期:2010-11-6 19:14:00
回复 
        宏观调控防通胀怎样压低了老百姓收入

我们发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通胀压力很大,政府对于通胀和房价的宏观调控是越来越频繁,但是实际的结果却是房价通胀并没有得到预期的控制,我们老百姓的实际收入却没有随着经济发展而增长,甚至很多地方的老百姓的收入在计算了通胀的因素以后,反而降低了,因此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是在下降的,导致我们各种矛盾的激化。我们的宏观调控怎样的压低了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呢?
首先是我们已经全球化的接轨,在世界贸易模式下我们的原材料价格是与世界接轨的,如果我们的某一项原材料的价格大大低于世界,世界就会不断地购买,直到全球价格基本均衡为止,除非这原材料全部产于中国,即使是中国特产这样的不通胀不增加原材料的成本,其结果也就是中国特有的资源在世界各国的通胀下被廉价的出售,就如供应世界95%的稀土一样。我们一直试图压住能源价格保持PPI的稳定,但是我们的能源补贴导致西方大量进口中国高耗能产品使得这样的补贴就是补贴全世界,最终我们只有让油价与市场接轨,水电燃气等也进入了涨价通道,因此在通胀的情况下原材料成本肯定是要涨价的,这样的涨价是在市场全球化和世界进入通胀时代不可避免的输入性通胀。而中国的利率是明显要高于西方的,中国的民间融资渠道不畅融资困难资金紧缺导致中国民间利率和企业的实际融资成本又大大的高于银行利率,而且中国是完全的资金方强势,企业资本的财务成本也是无法压低的,因此在我们的不许涨价的宏观调控防止通胀的政策面前,企业产品不能涨价而原材料、财务成本均大涨以后,企业要维持生存所能够做到的就是压缩人力的成本,人力成本压缩不下来企业就破产关门。从微观上每一个企业都这样,企业形成合力劳动者无从选择,就造成宏观上劳动力价格下降,老百姓收入的大幅度降低,这样防通胀的价格宏观调控的结果就是把老百姓的收入给压低了。
我们在进一步讲控制通胀就是要控制CPI,中国的CPI主要是食品的价格,尤其对于低收入人群的恩格尔系数食品价格所占据的比例更高,我们控制CPI最主要的就是控制食品的价格,也就是中国的农产品价格,中国农产品的价格增长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形成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工业劳动生产率而且差距不断加大的著名的剪刀差格局,造成农业投资和利润持续减低、农村持续贫困、农民收入持续降低的三农问题持续恶化,已经是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我们应当看到的就是在粮食生产量总体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粮价上涨实际上就是城市粮食消费人群的负担增加和农村粮食生产人群的收入增加,这是一个有得有失,失多少得多少的再分配的过程,而且对于与世界价格接轨的各种原材料涨价后农民的种粮成本大大增加,粮价不涨的背后就是农民收入的减少,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回顾了改革开放至今的城乡居民收入比:1978年这一数据是2.56,其后随着农村率先进行改革,到1983年这一数据降至1.82。上世纪90年代初期城乡居民收入比总体变化不大,但到了1999年,随着重工业增速超过轻工业并引领工业化进入中后期,这一数据明显攀升,到2009年已变成3.33。我们不能把眼睛只盯住粮食涨价对于城市贫民的压力,更要看到从人口数量、城乡差距、工农业剪刀差等等方面粮食涨价所来带得好处要更大,所以我们控制CPI、控制通胀的政策使得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收入持续下降,消费能力不足,这些人是中国当年最需要改善生活的人群,而且也是在危机后消化中国过剩制造能力的内需,而且以其现有的生存状态,即使是收入成倍增长也不足以短时间内在大城市购房,形成买房的刚需推动中国房地产的再度暴涨,这是我们改善中国民生和分配不公的关键,中国分配不公的关键是城乡差距,如果中国的农民能够收入翻番,中国的大部分人口的收入就是成倍增加,中国反映贫富分化的基尼指数立即就可以减半恢复到非常合理的水平。目前我国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指数已经达0.46,远远超过警戒线,10%左右的家庭占有了45%的城镇居民总财产,基尼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低,表明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的分配越均匀。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一般发达国家的基尼指数在0.24到0.36之间。根据2009年10月26日《中国经济周刊》援引的世界银行报告数据,1960年代,我国基尼系数大约为0.17~0.18,1980年代为0.21~0.27,从2000年开始,我国基尼系数已越过0.4的警戒线,并逐年上升,2006年已升至0.496,2007年达到0.48。这样的基尼指数的不断提高是与我们进来不断加大的城乡差距同步的,我们的宏观调控防止通胀压低CPI控制农产品的低价格,就是压缩了农民的收入,以牺牲农民的收入为代价对冲世界通胀对于中国经济的输入。而我们如果考虑占有中国人口60%的农民如果收入翻倍,基尼指数又是怎样的?世界银行报告同时显示,最高收入的20%人口的平均收入和最低收入20%人口的平均收入,这两个数字的比在中国是10.7倍,而美国是8.4倍,俄罗斯是4.5倍,印度是4.9倍,最低的是日本,只有3.4倍,对于中国最贫困的20%的人口几乎都是纯农民,如果让农民的收入翻倍,这个数据马上就与俄罗斯、印度差不多了。而让农民收入翻倍对于农产品的价格增加不用一倍,因为增加出来的都是利润,对此下面的章节还会详细分析。而我们还要注意到的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会促进以农民生活服务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县城级城市的发展,使得这些小城市的房价和收入与大城市、中心城市接近,也会减缓核心城市的房价上涨压力。
中国对于通胀重要的指标是CPI、PPI,但是我们要注意到这两个指标都不包含房价,我们控制了粮价也就控制了CPI,我们控制了能源价格也就控制了PPI,但是在输入性通胀面前,总是要有爆发的出口,这个出口就是房价,而房价在现阶段也成为中国人生活中最大的支出。而我们对于房地产的调控既是保民生也是压通胀的重要政策举措,但是我们的广义货币M2在2007年12月末,M2余额为40.34万亿元,2009年12月末,M2余额为60.6万亿元,至2010年8月末,M2余额为人民币68.75万亿元,面对这样的货币增量的流动性通胀压力,房价又如何能够压下来呢?相关调控政策表面上是在挤压房地产开发的利润,实际上从另外的侧面也挤压了房地产业从业人员的工资,房地产的产业链是很长的,我们除了中心城市的地价所占成本是主要的以外,其他城市和主流房价是在3000-7000之间,这里不仅仅要看到普遍的高层电梯住宅的建安成本每平米2000多元,还有装修需要每平米500-1000元,置备家具家电还需要每平米500-1000元,设计销售营销广告等等的投入也不小,这样对于经济的拉动是很大的,而且在土地成本中除了拆迁成本以外,政府投资的基建又回到了房地产的价值链里面,而更重要的是房地产的发展对于底层农民工的收入增加推动是巨大的,这些中国薪酬体系最底层的人的工资上涨是要带动整个社会工资上涨的,我们建筑农民工当中没有任何技术只凭力气的小工工资已经从30块达到每天100块,也就是一个月有3000块的收入,有点技术的瓦工、木工等等的工资从60块达到200块一天也就是一个月6000块,这些工资是在房地产快速增长房价快速提高下这些年快速增长起来的,是比绝大多数工厂要高的,而且工作环境和状态比在污染严重的工厂简单机械的重复动作要舒服的多,农民工在建筑工地的高收入直接与加工工业和血汗工厂进行竞争的,富士康的招工困难和工资增加不仅仅是跳楼事件,更是房地产对于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后的招工困难导致的,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后是要对于整个社会带来工资上涨的,而工资上涨就是对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农民工的工资是中国整个工资薪酬体系的最底端和基础,压低了他们的工资也就压低了整个劳动阶层的工资。我们开发商的资金紧张,首先被压制的就是农民工的工资,开发商的资金紧张最先延缓支付的也是农民工的工资,所有的开发商资金都不足对于所有的农民工工资都拖欠和压低,农民工就只有忍受这样的拖欠,而开发商资金不足的停工,导致开工不足、窝工等等的没有充足工作量也使得他们收入降低,由于在建筑工地的工资拖欠和窝工的结果就是让很多工人可以流向低价血汗工厂,在房地产膨胀的时候加工基地就要民工荒,而前面对于房地产的调控使得加工工业的用工状态得到了很大的缓和,这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而且农民工的工资提高对于种粮也是一个竞争关系,会导致粮价的提高促使整体的劳动力价格提高的,因此房地产业的被调控,直接压低了农民工的工资,导致中国劳动力薪酬体系最底层的基础工资的降低,从而使得整个薪酬体系可以低工资化。所以我们压低房价收紧开发商资金的同时,也压低了农民工的工资造成收入增长的迟缓,我们从招拍挂限制土地进入市场和2005年开始调控房地产以来就是工资增长放缓之时,在此之前我们的工资增长是要快于房价的增幅的,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是何其的近似,以前大家也是对于买房望而却步的。根据人民日报1989年2月20日第2版报道:“北京最近提供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1600元至1900元。若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极限,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20年的时间,收入水平增加多少倍?大学生毕业北京维持3000元的收入水平,以1200多块的生活费标准结余1800块计算是大约增长了36倍,按最新数据北京住宅均价17000元计算的话,房价比89年仅仅增长了10倍。因此在2005年前房价也在涨却是老百姓快乐的时光。据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劳动咨询网等多家媒体2009年9月报道《劳动力不再廉价四川建筑工人月薪5000元仍难招》,但是随后的房地产调控使得市场建筑工人不再紧缺,我们如果不调控房地产让建筑农民工的工资长期稳定的保持在5000块每月以上,各行各业的工资和老百姓收入一定是暴涨的。我们现在很多人盼着房价被调控打下来,但是谁也没有想真的打下来社会经济会是怎样的,中国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龙头,这个产业垮台以后释放大量的失业人员,失业人员为了生存恶性竞争会导致工资收入大幅度的下降,届时是你的收入一定会比房价跌得更快甚至是你直接失业没有收入,房子是便宜了但是你更买不起房子了!而且很多有房子的人由于失业无法还款房子被银行收走拍卖,这样拍卖涌入市场的房子会进一步的使得房地产跌价让更多的人失业,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所有这一切都是受到中国崛起压力的竞争国家所喜闻乐见的,因此他们极力的唱衰中国房价、引导无房者的不满情绪和怂恿政府进行调控,真正的目的就是搞垮中国经济,遏制中国的崛起和对于他们经济的竞争压力,让中国的房价大跌以后不是无房人可以买房进入天堂,而是有房和无房的人一起收入骤降下地狱。
而西方对于自己却是相反的做法,他们自己在一九三几年的经济危机和大萧条时期,为了走出经济危机大肆炒作了房地产泡沫,对于建造帝国大厦项目达到一套100平米的单元的造价时值10万两白银,其总造价折合白银超过中国的马关条约赔款,中国民国时期10万两白银是何等的购买力?远远超过当今迪拜的房地产开发,这样的历史西方经济学者是选择性的失明和只字不提的。所以我们的调控没有调控下来房价却极大的压制了老百姓收入的增长,因为在政策的重压下一定是向最薄弱的环节和人群进行转嫁,这被转嫁的就是从事建筑的农民工人群,进而是以农民工收入为最底层基础和参照的整个中国工薪阶层,因此我们的调控的结果经过社会和经济的博弈,最终是房价没有下来而老百姓的收入被压低了。
最后我们就要认识到西方对于中国的经济渗透促进了中国阶层的分化,我们老百姓收入的降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和分化的,因为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余额突破26万亿元,较2005年接近翻番,中国的问题在于分配的机制。07年诺贝尔奖得主马斯金提出一套替代理论:发展中国家也有高技术的管理层和低技术的生产工人。而全球化的结果是,发达国家的企业往往选择与发展中国家的管理层及技术人员合作,而附加值最低的制造环节由生产工人执行。这样一来,前者确实享受到全球化的好处,而后者的收入很难提高,于是贫富差距就被拉大。这里的技术人员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技术人员而是顶尖的技术创新者,他们在创投的资金支持下或者期权的激励下成为暴富的群体,而我们大多数搞技术的实际上是技术蓝领,这样的技术蓝领的工资在西方国家由于工作环境好甚至赶不上工作环境艰苦的真正的蓝领工人收入的。中国经济发展与全球接轨的情况下,这一部分人员是可以全球流动的,他们的收入也是在逐步的与世界接轨,因为你不给他们足够的高工资,他们可以技术移民到海外的。在总的工资收入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核心人员的工资暴涨肯定是要以压低其他工人收入为代价的,而外资在中国雇用和合作的这些管理者,也是为其压低中国加工工资为其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体现,这就是近些年来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走红的背景。中国在各种调控当中对于这样的外资反而是鼓励和宽松的,也是导致中国老百姓的收入被压低的具体原因之一。
所有这些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调控方向性的错误,对于外来的输入性的通胀,面对全球的通胀态势,中国不是要防止通胀而是怎样在通胀中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的核心利益,在世界一体化的全球化浪潮中,在世界进入通胀的大趋势下,中国不通胀也是要被输入性的通胀,房价的暴涨本身也是通胀的一个结果,你的调控结果最终一定是向社会和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和转嫁,老百姓和工薪阶层就是被转嫁的群体,你防止通胀的结果就是压低老百姓的收入补贴了全世界。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中国加工工资为其管理水平和效率的体现,这就是近些年来人力资源职业经理人走红的背景。中国在各种调控当中对于这样的外资反而是鼓励和宽松的,也是导致中国老百姓的收入被压低的具体原因之一。
所有这些的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调控方向性的错误,对于外来的输入性的通胀,面对全球的通胀态势,中国不是要防止通胀而是怎样在通胀中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的核心利益,在世界一体化的全球化浪潮中,在世界进入通胀的大趋势下,中国不通胀也是要被输入性的通胀,房价的暴涨本身也是通胀的一个结果,你的调控结果最终一定是向社会和经济最薄弱的环节突破和转嫁,老百姓和工薪阶层就是被转嫁的群体,你防止通胀的结果就是压低老百姓的收入补贴了全世界。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