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发美女剪发视频:宣城胡家崂宣纸制作地遗迹考察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5:50:38

宣城胡家崂宣纸制作地遗迹考察记

(说明:这是笔者去年在友人的帮助下,经过实地考察而于2009年12月20日写成的一篇文章,因版面所限,部分地发表在2010年1月12日 《中国社会科学报》上,现将全文检出,向读者请教。欢迎批评指正。我的邮箱:caotiansheng@163.com)                                                    

早在1986年,宣城县地方志办公室编印的《宣城古今》中就编有一篇《宣城境内的宣纸场遗址考》的文章,我读到这篇文章,是在1991年,时我在安徽省地方志办公室帮助工作,宣城县地方志办公室的一位先生到合肥省志办开会,我们相遇,他们知我在写《中国宣纸》一书,于是告知,他们曾对宣城县一个叫胡家崂的地方的宣纸生产遗址进行过考察,同时还邀请了泾县宣纸厂当时的负责人和生前在泾县汪六吉宣纸厂工作的曹小五老师傅到该地进行过进一步认定,结果是他们都认为胡家崂确为宣纸古作坊遗址等。对于这位领导关于宣城宣纸古作坊遗址考察情况的介绍,我十分兴奋,很快找到该文拜读,并将有关材料充实进我的书稿中,拙作《中国宣纸》(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2000年第二版)和《中国宣纸史》(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版)中均依据该文作为论据就宣纸发展的历史作了进一步的论证。后来,自己也想实地考察一番,但诸事缠身,忙得不亦乐乎,一直未能如愿,对于我这位热爱家乡、热心宣纸研究的人来说,时不时有怅然若失之感。

大约从2006年起,我又时不时从一些朋友那里得知,说有几个地方在争宣纸发明权,其中一种说法是,宣纸就是宣城县发明的,最早发明宣纸的地方就在宣城县的胡家崂,因为是口头传言,自己并未在意。后来我又从网络上看到一些文字,甚至配有图片,以文图在向世人证明,宣城县就是宣纸的发明地,胡家崂就是宣纸最早的产地,泾县宣纸是从宣城传过去的。这激起了我的极大兴趣,我想,如果真是如此,宣纸发展的历史就要改写,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到胡家崂探访一下,看个究竟。

机会终于来了。

我利用今年国庆长假之机先回家乡泾县探亲,10月4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在曹光华(安徽省宣纸工艺美术大师)、曹建勤(泾县曹氏宣纸厂厂长)、曹秋宝(泾县博文宣纸工艺厂厂长)、曹曦(刚刚从美国伯克利大学留学归来的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丁琼(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等人的陪同下,上午8时从泾县出发,二车同行,不一会就车到宣城杨柳铺。此时,手机铃响,原来是泾县工商局监察室的曹园生同志听说我们做这一专门考察,也是兴趣倍添,他在杨柳铺追赶上我们,与我们一同前行,这使大家的情绪更高了。

我们便从杨柳铺折南向胡家崂进发。宣城县胡家崂,距宣(城)溪(口)公路两公里处。宣城县宣笔厂的同志听说我们来,在路口等着我们,陪同我们考察。虽然他们的宣笔厂就在胡家崂附近不到10分钟的路程,但他们也未专门考察过这个被称为选制作坊遗址的地方。

车停胡家崂村,我们便在村民的指点下,向宣纸古作坊遗迹所在的呈东西向的山崂走去,胡家崂位于京山堂北面,中龙山东麓。我们一行人边行走边观察边交谈着,寻找着宣纸古作坊遗迹的踪迹,生怕有所遗漏。不一会儿,就到了目的地——胡家崂。只见胡家崂果然是个好地方,满目青山,树木葱郁,毛竹林立,寻着山间发出的有节奏的清脆的回响声,只见不少山民在砍伐毛竹和洗山。这对于我这位出生山区的人来说是再熟悉和再亲切不过的事情了。山路,是大小不一的石头砌成,畅平规整,石路路面路宽约五尺左右,大概相当于现在省级公路的等级吧。可以想见,当年有多少人行走在这条路上。现在,仅行走在这样的山路上,就可以引起我们无尽的遐想了。

大约距离村庄不到8分钟的路程,我们来到胡家崂宣纸遗址所在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立碑,上写:“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宣纸厂遗址  宣州市人民政府立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八日公布”。(见照片)于是,我们在立碑附近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认证。我们发现了朝阳的毛竹林山地有大面积的石砌石滩,大家一致认定这确是典型的宣纸原料草料和皮料的晒滩,该石滩砌工讲究,年代可以断定为清代。

曹光华曾是泾县小岭宣纸厂厂长,数十年来,一直从事宣纸生产的领导和组织工作,谙熟宣纸工艺,他十分兴奋地在山道两旁穿来穿去,尽管长满荆棘柴草,他仍然给我们指指划划:这是草屋、碓屋,那是捞纸屋、晒纸屋,还有建在半山腰的纸工住用工棚,……。这些都得到了曹建勤、曹秋宝、曹园生等同行者的赞同,要知道,他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泾县人,都是吃“宣纸饭”的,大都在宣纸行业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曹曦、丁琼听着大家的分析和介绍,时不时发出由衷的“ya,ya”的赞叹声。

在沿溪的地方,我们发现了多处屋基,墙基礡砌弥缝,用石考究,大多有两米多高。由于是利用地势依山沿溪而建,可以想见,当年是引水进槽屋以作洗料、捞纸等的。

更为我们感叹的是,此地有一天然的纸料漂池。胡家崂山溪溪水流经山场的一段,有两段分别约长20米,宽4米,河底平整的天然水池。池水清澈见底,池底为一整板石块,无缝无隙,光溜平坦。当地人称之为“石板河”,是为漂洗宣纸原料的“天然漂池”,以前见诸载文介绍,今见如此,果不虚传。

通过我们一行仔细考察,整个场址,包括晒料场地,制作房基和漂洗原料的“石板河”等,总面积估算约有1万多平方米。晒料厂在中龙山中段的朝阳坡上,全系山石砌成,面积近1万平方米,现大部分仍然完好。紧临晒料场的左边,有一条宽3米有余的山溪,该溪因汇蚂蟥涝、胡家崂一溪一涧之水为一流,所以清澈的流水不仅流量较大,而且终年不断。沿溪两边的槽屋屋基,至今仍然清晰可辨,若按现时的建房规格计算,共约30余间。就其地势、宽深及座落方位来看,为纸槽、料库、检纸房、碓房等。同时,在此处还发现了一个舂宣纸原料檀皮专用的工具——皮碓臼,该皮碓臼系用坚硬的黑石凿制,凿纹清晰无损。据当地老人相传,该地生产宣纸最迟在太平天国起义以前。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兵燹蹂躏和瘟疫流行,这一带的人口濒于灭绝的边缘,宣纸生产的技艺也随之失传,仅存此古作坊遗址,向探访的人们诉说的这一鲜为人知的历史。

宣纸作坊遗址实地考察结束后,我们又折返到胡家崂村,想利用这个机会继续了解几个问题,以解开头脑中的几个疑惑。经人指点,我们特地来到周王镇洋口村(胡家崂原为一个村,现归并到洋口村)党支部书记夏书记家,在他家门前的凉棚下聊了起来。夏书记50多岁,因长期担任地方干部,对当地情况了如指掌。乡民也说,这儿一带的事情,没有他不清楚的。夏书记先自我介绍“家底”:他老家是湖北人,早在清朝时就移居此地了,到现在已经五六代了。村里五六百人口,有三十几个姓氏,几乎全是外地迁来的。

曹建勤问:请问,胡家崂有多少曹姓人士?是否从泾县迁来的?(明显,曹建勤想了解两曹是否有渊源关系,想了解清楚两地曹氏与宣纸的关系。)

夏书记答:此地曹也是从外地迁来的,不是泾县曹。究竟从哪儿来的,我们也不大清楚。这个村子里曹姓现只有一户,年轻人到外面打工去了,曹姓长辈早几年去世了。没有家谱,所以,不大容易搞得清楚。

曹天生:夏书记,我请教您一个问题。我们在胡家崂考察,一致认为此地生产过宣纸,宣纸的主要原料是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但我们感到奇怪的是,此次来我们为何不见整个山崂有青檀皮树呢?(这个问题在实地考察期间大家一直关注。)

夏书记:以前,在我们这个村的山崂两边,都有青檀皮树,后来因为不做宣纸了,就砍掉了。

曹天生:那为什么我们未见哪怕一颗青檀皮树呢?

夏书记:以前确实有,后来砍树种地,所以就没有青檀树了,不过,附近的山上还有不少。附近的山区还有人培植青檀树,现在每年泾县宣纸厂还到附近来收购青皮(指从青檀树枝上剥下来的皮)呢!

曹光华:那是不是说,这里过去可能不生产宣纸原料,燎皮、燎草都是从外地运来的?

夏书记:这个就无法说得清楚了。不过反正生产过宣纸,到太平天国期间因为打仗,所以停下来了。那时“长毛”(指太平军)造反,两军打仗,我们这里死了不少人。现在我们这个村子里有人在县志办工作,他们对这个问题专门做了研究,还写过文章,后来又来我们这儿立了一个碑,说明这儿过去生产过宣纸。

曹秋宝、曹园生:有一个说法,说宣纸就是从你们这儿发明的,后来传到了泾县,您听说过吗?

夏书记:没有听说过,只能说我们这儿生产过宣纸,更详细的情况我们也不清楚,要靠大家来研究。

曹曦、丁琼:那,夏老伯,附近山上有杨桃藤吗?(这两位研究生因为都是泾县人后代,对宣纸也不完全陌生,想了解这儿产不产制作宣纸必用的纸药。)

夏书记:有啊!你们看!对面山上那个缠着一棵大树的就是。(此时,曹建勤拿起高倍照相机调起焦距照了起来。)

……

通过一天的考察,我们感到收获很大,回来后笔者又查了一些材料,和几位专家综合分析研究了宣城县周王镇洋口村胡家崂古宣纸作坊的情况,我们得出的结论是:该处所存遗址确为宣纸等造纸遗址。理由如下:

第一,胡家崂有晒宣纸原料的晒滩。晒滩礡砌讲究,和泾县一些目前弃置不用的晒滩和正在使用晒滩相比,我们认为其礡砌的时间在清代,最早不会早过嘉庆、道光,因为其礡砌技术较为讲究,石料选择均为风化青石,说明其选址和选料较为讲究和成熟,而泾县可考的宣纸原料晒滩在明代以前的均较为原始,可以断定,其晒滩的礡砌是在嘉庆、道光之后,究竟是何具体年份,有待深入考证。

第二,胡家崂有充足的造纸水源。胡家崂两面是山,中间一条山溪,山泉水从山上流下,形成一条较大的坑水,足够造纸之需。坑水清澈甘洌,我们虽然没有化验水的酸碱度,但凭我们捧水品味,就知道是上佳好水。由于山涧自上而下,形成落差,造纸工棚依山傍水而建,水流可自然顺流而被引进水屋水槽之内,以供随时使用,且终年源源不绝。

第三,胡家崂有舂料、捞纸、晒纸(焙纸)、检纸等工棚建筑遗址。这些屋基的墙基十分清晰地裸露在山路旁、水涧旁、丛林间。其规模有约30余间。

第四,胡家崂有足够的造纸用燃料。胡家崂及其附近山山相连,漫山遍野都是薪柴,砍之可作造纸用薪柴。年复一年,不可穷尽。

第五,胡家崂建有纸工住宿工棚。此棚建在晒滩滩顶,处在半山腰间,根据判断,可能是该处处在深山,住宿工棚建在高处,夏有益于乘凉,冬可以取日晒,究竟如何,还可深入探讨。

第六,胡家崂有捞纸用的杨桃藤等纸药。

第七,胡家崂有青檀皮树培植的历史,附近山区也产青檀皮树,宣纸主要原料不缺。附近农村自古产米,其稻草自然可用于造纸。皖南山区,沙田稻草为最佳宣纸原料之一,但一般稻草亦可选用。

第八,胡家崂村和宣纸古制作遗址地道路通畅,便于运输。山村、山崂中有较宽之石砌路,或以遐想,其道路规模或为现今之省道规格,最起码也是县道规格。山崂与山崂之间均有路相通,外可直达溪口镇、宣城县等,且路途较近,至溪口镇约莫2公里,至县城也只有15公里之约。

综合上述,我们一致认为,宣城县胡家崂宣纸遗址地造纸在4—6帘槽规模,工人数按旧时工制可容百人左右。

经过我们一行考察合议,我们还一致认为:

1.所传胡家崂之曹为泾县之曹的祖先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胡家崂之所以成为胡家崂,可能是胡氏先迁居该地而命名的,后来有曹姓等许多姓氏来此定居,和睦共处。但没有任何证据说泾县曹氏是从胡家崂曹氏迁居泾县而繁衍开来的。从泾县《小岭曹氏宗谱》见证,小岭曹氏是从南陵县虬川于宋末期间,分徙曹大三一支而至泾县的,何来从宣城迁来?胡家崂曹姓人极少,该村夏书记也说该曹来自湖北,这样,无论如何都不能说胡家崂之曹是泾县之曹的祖先。

2.宣纸制作技术不可能是从宣城县传到泾县的。既然胡家崂之曹是泾县之曹的祖先的说法有问题,那么,宣纸制作技术是从宣城县传到泾县的说法就自然而然不能成立。因为,如果说两县宣纸技术都与曹氏相连的话,只能是泾县曹氏传给了宣城曹氏。因为胡家崂宣纸晒滩的遗迹状况本身表明其造纸历史不可能早于泾县。联想到旧时宣纸制作技术不传外姓人的习俗,我们倒是可以大胆推测一下,是否是宣城曹氏为谋生计因血脉同源而得到泾县曹姓人传授的呢?是否是泾县曹氏为扩大生产规模而联系宣城曹姓人扩建纸场的呢?抑或二者兼而有之?

3.对一些志书的记载要有正确理解,不能认为某县志上记载生产过宣纸就认为某县产宣纸最早。光绪十四年(1888年)《宣城县志》上记载:“纸,宣、宁、泾、太皆能制造,故名宣纸,以檀树皮为之。”还有历史材料上有一些大体相同的记载。历史上,泾县主要属于宣城郡管辖,称宣纸产于宣城一般是没有问题的,比如:宣纸就可以有“中国宣纸”、“安徽宣纸”、“宣城宣纸”、“泾县宣纸”等称谓,都没有错,但说发明地、原产地就要严肃了。我们至今没有见到除泾县以外的生产宣纸早于清代的记载,没有见到除泾县小岭曹氏发明宣纸的更早的记载。至于有人提到清人赵廷挥“山里人家底事忙,纷纷运石叠新墙,沿溪纸碓无停息,一片舂声撼夕阳”那首著名的诗,旧《宣城志》上有载,旧《泾县志》上也有载,更不能以此作为宣纸最早产在宣城的证据。研究宣纸的历史沿革,大体要从整个造纸技术演变、造纸技术的传播、一些造纸人群世族的流迁历史来综合考虑。

此次胡家崂一行,考察时间还是有限,仍存有一些未解之谜在我们的脑瀛中盘旋,如:胡家崂山场为何如今不见一棵青檀树了(我们仍对一些解释还存有疑惑)?胡家崂是否是宣纸来料加工地(有人根据该地青檀皮树少这样猜测)?胡家崂宣纸遗址究竟初建于何时?胡家崂曹姓人的播迁究竟如何?等等,这些,我们将继续考察研究下去,也希望读者帮助我们找到答案。(写于2009年12月20日)

 

(原照片为曹建勤、曹园生、曹秋宝等摄,以后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