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野八荒mv:猪肉供求缺口有望缓解 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在即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06:41

提要:根据主要食品的供求缺口、价格弹性、生产周期的特点,预计下半年国内粮食价格将保持稳定,生猪价格将维持相对高位。下半年食品绝对价格整体将趋于稳定,同比涨幅受翘尾因素影响趋势性回落。

  一、粮食供求缺口决定价格波动

  粮食的供求缺口决定价格波动方向,价格弹性决定价格波动幅度,生长期决定价格波动周期。我国小麦和大米消费稳定,玉米消费持续增加,供给主要受天气、库存、投机等因素影响,且生长期内供给弹性为零。粮食需求稳定、供给大幅波动且生长周期较长的特点决定此特征。

  小麦和大米需求稳定,玉米需求持续增加。过去二十年我国小麦需求量基本稳定。1992年我国小麦消费10905万吨,2010年为10950万吨;扣除用作饲料的部分,1992年国内消费小麦10630万吨,2010年9650万吨,净减少980万吨,减少9.2%,平均每年减少0.54%。

  国内大米的需求也一直很稳定。1992年国内大米消费12700万吨,2010年为13600万吨,18年消费增长7.09%,平均每年增长0.38%。

  玉米消费呈现缓慢增长态势。2010年国内玉米消费16800万吨,比1992年增长91.2%,年均增长3.67%,其中2010年饲料玉米消费11400万吨,比1992年增长90.0%,年均增长3.63%,扣除饲料用玉米,非饲料用玉米消费2010年5000万吨,比1992年增长94.1%,年均增长3.75%。

  与需求相比,粮食供给的特点是“生长期内、产量为零”。在生长期内,粮食产量易受天气影响,投机和库存因素也使得粮食供给波动较大。

  每种粮食都有相对固定的生长期,种植结构确定后,一旦因为天气、病虫等不利影响,或库存减少,往往会对供给产生较大的影响。以绿豆为例,2009年西北、东北、华北等绿豆主产区干旱严重,绿豆种植面积减少,全国产量减少13万吨,而出口增加13万吨,进口减少7万多吨,一进一出,减少20万吨,整个市场的供应量减少30万吨,导致2010年绿豆价格大涨。另外,库存、投机与囤积会显著影响供给。

  从实际情况来看,粮食供给波动幅度明显大于需求波幅。1997年和2006年,小麦产量分别增长11.6%和11.3%,1998年和2000年分别下降11.1%和12.5%,最大波动幅度达到24.1个百分点。同期小麦消费最大波动幅度8.5%。大米产量最大波动幅度达到19.5个百分点。同期大米消费最大波动幅度7.9%。玉米产量最大波动幅度达到45.7个百分点,同期玉米消费最大波动幅度为11.0个百分点。

  由于粮食在生长期内产量为零,粮食消费只能依靠库存。因此,本期预期产量和消费的差即供求缺口决定价格波动方向。由于损耗的存在,供求缺口的最低保证量必须大于0。这一最低保证量在2004年以前由于粮食库存量非常大,对粮价影响很小;但2004年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后,我国粮食一直处于紧平衡中,粮食供求缺口对粮价产生重要影响。

  弹性决定价格波动幅度。粮食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其供给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都很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粮食在生长期内产量为零,即无论价格如何变化,其供给价格弹性均为0,因此,微小的供求关系变化,都会引起价格的较大波动。从小麦的价格弹性来看,除去饲料消费,小麦需求价格弹性2000年最高,达到0.62,其余年份在0.25以下,相比之下,供给价格弹性波动大得多,但除去2006年(-2.55)、2005年(-2.03)、2001年(1.42)外,其余年份也均在(-1,1)之间。玉米和大米的价格弹性多数年份也在(-1,1)之间。

  生长期决定价格波动周期。粮食都有相对固定的生长期,一旦种植面积确定,在生长期内,产量为零,供给取决于库存和进口,且容易受到投机的影响。在生长期内,价格大幅上涨往往需要等到新粮收获,或者确认新粮丰收,价格才会止涨回落。因此,粮食价格波动周期,往往经历一个、两个或三个生长期。

  在1988-1989年通胀中,粮食价格连续上涨两个生长期。在1993-1995年的通胀中,粮食价格自1992年到1994年10月持续上涨三个生长期。在2004年通胀中,粮食价格自2003年8月到2004年4月大幅上涨,经历冬小麦的一个生长期。

  需求稳定、供给大幅波动且生长周期较长的特点,决定了主要粮食的价格呈现出“蛛网模型”特征。

  1999-2008年,小麦价格走过一个完整的蛛网模型,2008年的供给与需求都基本上回到1999年的水平,价格水平也基本相当。1998年前小麦较高的价格刺激了产量增加,导致库存大量增加,价格下跌;2001-2003年,小麦减产,库存急剧减少,2004年小麦价格快速上涨,刺激小麦产量2005-2007年大量增加,同期价格保持稳定。2009-2010年,由于种植成本上升,小麦价格大幅上涨。

二、猪肉价格波动呈现“弱蛛网模型”

  我国猪肉需求2004年前快速增长,2004年后缓慢增长。猪肉产量增长速度最快的是1981-1995年这一时期,年均增长8.1%,2006-2010年年均增长速度回落到2.2%。

  猪肉供给大幅波动。1994年和1995年猪肉生产量分别增长12.3%和13.8%,1996年下降13.4%,1997年增长13.9%。2007年受猪兰耳病影响,产量下降7.8%,2008年产量增长7.8%,基本恢复到2006年的水平。

  供求缺口对价格影响更明显。猪肉储存和进口量较小,当年产量对价格具有直接影响,如2007年,由于受全国性猪蓝耳病影响,猪肉产量锐减7.8%,直接导致猪肉价格上涨31.7%,又如2009年,猪肉供给大量增加,猪肉价格大跌19.1%。

  弹性对价格影响大。猪肉的价格弹性,1985-2010年间,在(-6.7,2.4)之间变动,2002年最小达到-6.7,1997年最大达到2.4,26年中有10年大于工或小于1,其余16年介于-1与1之间;但猪肉价格波动,1994年猪肉价格上涨37.2%,1988年上涨36.8%,2009年下跌19.1%。

  由于猪肉供求价格弹性较小,供求关系的很小变化就会带来价格的很大波动。如2007年猪肉产量仅比2006年减少7.8%,但2007年8月猪肉价格却同比上涨80.9%;而2008年猪肉产量基本恢复到2006年水平,2009年比2008年增长5.85%,价格便大跌19.1%。

  生猪生长期较粮食更长。从留后备母猪到第一批育肥猪出栏上市约需530天(18个月):新生仔猪留作后备母猪,约需8个月(240天)进入繁殖期;孕期为112天,哺乳期一般为35天;从仔猪断奶到育肥出栏一般需要5个月(平均头重约200斤)150天。在不考虑新增后备母猪的情况下,生猪的生长周期为325天左右。这比小麦、玉米和大米的生长期明显要长。

  猪肉价格波动特点——弱蛛网模型。1997-2007年,猪肉价格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蛛网模型,价格基本保持不变但产量有所增长。2006-2008年,产量不变,但价格大幅上涨。2008-2010年,价格不变,但产量增加。因此,不难看出,猪肉弱蛛网模型的波动规律,一是需求要保持适度增长,二是供给波动幅度较大,三是具有相对较长的生长期。小麦和玉米蛛网模型的特点是需求保持稳定。

  此外,牛肉和羊肉,与猪肉类似,需求在快速增长后已趋于缓慢增长,供给波动幅度较大,具有一定的生长期,价格波动也具有弱蛛网模型特点。

三、其他食品的价格波动规律

  其他食品中的蔬菜也具有弱蛛网模型特征,需求高增长后趋于缓慢增长,供给波动较大,供求缺口、价格弹性和生长期对价格的影响较为明显。但是进口量大的大豆、植物油、棉花和食糖等,主要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

  第一,蔬菜价格具有短周期的弱蛛网模型特征。

  我国蔬菜消费随着收入的增长而较快增长。2008年蔬菜产量592百万吨,比1996年增长95%,年均增长5.72%。

  蔬菜种类多,应季叶菜生长期短,受天气影响较小,供给波动小,本身价格波动大但容易平抑蔬菜价格波动。反季蔬菜生长期较长,受天气影响较大,供给波动大,价格波动大。因此价格波动具有弱蛛网模型的特征。

  去年以来比较典型的是大蒜。2007年和2008年大蒜价格下跌到每公斤两毛钱甚至更低,2009年种植面积减少,全国大蒜产量只有1200万吨,比2008年减少了600万吨,导致2010年大蒜价格暴涨。去年大蒜价格暴涨下种植面积增加,今年价格大幅下跌。

  其他种类的蔬菜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受去年前4个月蔬菜价格居高不下的影响,今年蔬菜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导致今年4月部分蔬菜价格大幅下跌,包括山东临沂大葱、山东金乡白菜、河南中牟芹菜、湖北嘉鱼包菜等。

  第二,奶类和蛋类呈现工业化供给。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禽类、奶类、蛋类等的消费保持快速增长。增长最快的是牛奶,2010年我国牛奶产量3570万吨,是1980年的31.3倍,年均增长12.2%。其中,1997-2004年年均增长17.3%;2008-2010年,年均产量增速仅有0.4%,牛奶消费高峰期已经过去。

  禽蛋产量增速也较快。2010年禽蛋产量2765万吨,是1980年的5.17倍,年均增长6.79%。增速最快的是1981-1995年这一时期,年均增长12.1%。

  从供给来看,粮食和猪肉都有“生产期内、供应为零”的特点,而奶类和蛋类则具有连续生产的特征,类似于工业化的供给。粮食和猪肉的供给周期都较长,通常在半年到一年之间,奶类和蛋类的生产周期则很短,只有几十天,因此供给的变化更容易完成。

  第三,大豆、植物油、棉花和食糖进口量大,受制于国际市场价格。

  我国大豆、食用植物油、棉花、食糖等部分农作物,国内产量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需要大量依赖进口,比如我国80%的大豆都来自进口。因此,对于国内产出不能满足需求、进口量比较大的农作物,很难用供求缺口和价格弹性来解释其价格波动规律,它们的产品价格多取决于国际农产品价格的变化。

  大豆的进口依赖度最高。1994年我国进口大豆只有16万吨,1999年突破1000万吨,2007-2009年,连续突破3000万吨、4000万吨和5000万吨,2010年达到5350万吨,相当于国内消费量的80.1%。

  食用植物油中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的进口量,2000年只有204万吨,2010年达到861万吨,2010年三者进口量分别相当于国内消费量的15.6%、18.2%和98.6%,合计为36.0%。另外,棉花和食糖的进口量也很大。

  我国对外依存度高的农产品的国内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价格走势基本一致,这就意味着,这些农产品价格受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的影响较大。

四、下半年食品价格稳定同比涨幅回落

  根据主要食品下半年的供求缺口、价格弹性和生产周期的特点,我们预测今年年中以后,国内的粮食价格将趋于稳定,生猪价格维持相对高位年底明显回落,蔬菜的绝对价格比较稳定。下半年食品价格从定基指数来看基本稳定,同比涨幅回落。

  第一,粮食供求从紧平衡到基本平衡,下半年粮价趋于稳定。

  粮食供给好转,供求由去年的紧平衡到今年的基本平衡。今年国内夏粮将喜获丰收。西南三省去年春节大旱夏粮减产,今年西南地区气候条件总体比较好,实现了恢复性增产,为丰收打下了基础,而冬小麦产量实现连续8年增产。今年农民种植早稻的积极性较高,农业部预计全国早稻种植面积885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160多万亩。今年各地早稻的长势总体好于上年。

  从粮食缺口来看,随着夏粮和秋粮的丰收上市,今年年中后,粮食供求也将由去年夏粮减产转变到今年的供求平衡。由于供求缺口相对较小,粮食的绝对价格将保持稳定,考虑到翘尾因素持续减小,同比涨幅将出现回落。

  具体来看,2007年12月到2011年4月,粮价环比平均上涨0.78%。在假定后8个月粮价环比均保持0.8%的情况下,到12月,粮价同比涨幅将回落到10.7%。我们预测今年下半年粮价环比涨幅不超过0.5%,12月粮价同比涨幅将回落到8%左右。

  第二,下半年猪肉价格涨幅回落,弱蛛网模型拐点将到来。

  从猪肉供求缺口看,随着生猪新一轮生产周期的完成,猪肉供给将有效增加,猪肉供求紧张的局面有望得到好转。

  从养猪盈利期普遍在一年半到两年,而且最高点通常在进入盈利的一年左右。去年7月下旬全国22省市猪粮比回升到6.14,越过6:1的盈亏平衡线,因此,到今年6-7月,猪肉供应有望开始增加,根据留后备母猪到第一批育肥猪出栏的养殖规律到今年年底猪肉供应将大幅增加。

  在不考虑新增后备母猪的情况下,从母猪受孕到育肥猪上市,生猪的生长周期为325天。从去年6月到今年5月,恰好11个月,到今年年中猪肉的供应将开始出现明显增加。

  按照留后备母猪到第一批育肥猪出栏上市总共约需530天(18个月)的养殖规律,到今年12月份,将形成本轮生猪供给的高峰。

  从价格弹性来看,本轮生猪价格上涨应弱于2007年。今年年中,随着育肥猪上市、猪肉供应有效增加,猪肉价格涨幅应当回落,绝对价格维持高位;到今年年底,按照留后备母猪到第一批育肥猪出栏的养殖规律,年底猪肉供应将出现大规模增加,猪肉的绝对价格将达到最高点。在我国猪肉消费保持相对稳定的态势下,下半年到年底国内猪肉价格的弱蛛网模型拐点有望到来。

  具体来看,今年6月将出现猪肉价格同比涨幅的顶峰。今年7月,在供应增加下生猪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由于基数原因,同比涨幅会有所回落。因此猪肉价格的同比涨幅最高点在6月。

  第三,蔬菜价格三四季度同比涨幅回落。

  蔬菜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小,较小的供求缺口就会引起价格较大波动。去年前四个月和去年10-11月,较小的供给缺口导致价格大涨;受高价格影响,今年蔬菜种植面积扩大,供给增加,3月农产品批发价格和菜篮子批发价格大幅下跌,4月蔬菜零售价格大幅下跌,鲜菜价格环比下跌11.2%,较小的供给过剩导致蔬菜价格大跌。

  今年夏天蔬菜种植面积已经确定,二三季度蔬菜价格将保持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四季度天气转冷后,蔬菜价格将重新走高,但在翘尾因素的作用下蔬菜价格同比涨幅仍然回落。

  具体来看,去年5月和6月菜价下跌幅度较大,体现在翘尾因素上,5月鲜菜价格的翘尾因素比4月降幅减小9个百分点,6月比4月高约24个百分点,今年5月和6月同比涨幅将高于4月;去年三四季度菜价上涨迅猛,今年下半年菜价翘尾因素为负值,同比涨幅将保持在1-4月水平。

  第四,6月食品价格同比涨幅最高,下半年回落。

  6月,粮食价格和猪肉价格较高而蔬菜价格较低,粮食价格同比涨幅小幅回落,猪肉价格同比涨幅上升、并达到最高值,蔬菜价格在翘位因素影响下同比涨幅也比较高。食品价格同比涨幅6月已经达到本轮通胀的顶峰。预计7月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3.5%,之后缓慢回落,12月回落到6.2%。上半年为12.0%,下半年为9.5%,全年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