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280:皖南事变幸存者---秦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03:27
69年前,武夷山赤石虎山庙,58名战士惨遭国民党屠杀
子弹从后脑勺穿过但他奇迹般活了下来
日期:[2011年7月6日]
版次: A10
-- 今日先读 --
放大缩小默认

现在的虎山庙

虎山庙老照片

虎山庙大屠杀唯一幸存者秦烽(左)在1992年的报告会上
□本报记者 陈洪亮 郭亮/文 林风/图
什么叫大难不死?秦烽就是一个。
1942年,他和其他57名战士被押解上刑场集体枪杀。横飞的子弹打穿了后脑勺,但出现了奇迹,他没死。
那是一段特殊的历史,也是一段泣泪的历史。
日寇肆虐我江山。在全国抗日之时,1941年1月,国民党却把刀枪对准抗日同胞。
“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周恩来愤然写下铮铮诗句,声讨发动“皖南事变”的肇事者。
而当国民党大肆宣称我军被俘人员已投降时,壮志未酬的80多名战士却于1942年6月17日,在武夷山举行闻名全国的赤石暴动,越狱暴动粉碎了国民党的欺骗宣传。
两天后,恼羞成怒的反动派,在赤石虎山庙前血淋淋地屠杀58位战士——制造了耸人听闻的“虎山庙大屠杀”,秦烽是唯一的幸存者。
秦烽自己都不信。那一段生死经历,在1992年武夷山纪念赤石暴动50周年的报告会上,他尽管言语平淡,但依然令全场动容。
赤石暴动成功
秦烽队伍被严加看管
武夷山赤石暴动旧址,位于武夷山市区南8公里的崇阳溪畔,顺着依山而筑的石阶拾级而上,走了70余级才到达。
“那就是当年暴动英雄们发起冲锋的起点处。”一同前往的武夷山市委报道组小顾指着靠近陵墓石阶下方的河岸处说。
1941年1月5日,国民党集结七个师八万余兵力,在安徽茂林地区对奉命北移途中的新四军9000余人实行突然袭击,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700余名新四军将领和爱国志士,被拘禁在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所在地江西上饶。
1942年6月初,日寇为了打通浙赣铁路,逼近上饶。国民党不战而溃,秦烽和上饶集中营的新四军战士被国民党编为6个中队押往闽北。
6月17日中午,队伍到达崇安县城(武夷山),秦烽所在的第三中队依次跟着第一、二中队渡过崇溪河(赤水河)。
在50年后的报告会上,秦烽回忆说,当晚点名时,特务中队长曾恭生(绰号曾魔王)身上换了一套农民服装,提着枪急匆匆地赶来,神色极为紧张地大叫:“不许交头接耳,不许讲话,不许自由行动。”
“当时,我们知道情况有异,但不知出了什么事。”秦烽说。
其实,秦烽不知道,就在渡河时,第六中队80多名战友暴动成功了。
据赤石暴动政治指挥陈念棣回忆,第一、二、三、五中队过河后,因天黑前须赶到宿营地,都各自向前走了,押解宪兵班也跟着走。轮到第六中队过河时将日落,这当然是举行暴动的极好时机,越过四五里的丘陵地带,就可冲上山高林密、便于藏身的武夷山。负责指挥暴动的王羲亭同志立即部署,边借火边商议。
当第一、三分队过河后,载着第二分队的竹筏正在靠岸时,王羲亭就从队列里站起来,哼出了暴动准备口号《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听到歌声,群情振奋。
当听到暴动发起的口号“同志们,冲啊!”全队80多人一跃而起,作扇形展开,互相呼应,向武夷山麓狂奔。
宪兵班及特工们惊醒之后,胡乱开枪射击,致使6名同志光荣献身。另有少数同志,在奔跑中失散。大多数同志在落日的余晖中陆续到达山顶集合点。
“大家互相拥抱,同声欢呼:‘我们胜利了!’”陈念棣回忆道。
厄运随之而来 58名战士惨遭屠杀
秦烽是6月18日才知晓第六中队暴动成功的。“那天清晨,我们被强令返回赤石镇,当时戒备森严,山坡上还架起机关枪,枪口对着我们。”
“山坡上走过四队时,几个女同志偷偷告诉我们六队暴动成功了。”秦烽回忆说,“在江西上饶集中营,三队和六队都做了暴动准备。当时三队的王之燕曾说,只要有一个队暴动成功了,另外一个队必然遭到屠杀。”
厄运随之而来。
6月19日下午3时左右,曾恭生说要把他们编到六队,拿着一份名单点名。秦烽当时化名秦夫峰,也在名单内。
“总共有14个人,当时出去时有人要拿背包被制止了。我们就把背包留给战友,我们知道敌人要下毒手了。”秦烽说,一走出大门,宪兵就蜂拥而上。“我们被押解到赤石东北约四五里的山坳里。当时,走过了一片林地,踏上山坡,只见一座空庙。”
这就是现在的虎山庙。
“当时不许我们说话,四周静悄悄的,只听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秦烽说,一会儿,一个个被叫出去,“我出去时,只见前面被叫出来的同志被反绑双手。大家都在质问特务:抗日有罪吗?”
随后,14个人被押到了庙后山坡上,那里已挖好两个坑。秦烽说,一个是直的,一个是横的。“敌人叫我们跪下,我们都站着,敌人拿着枪托往我们腿弯处敲。”
王之燕带头高呼口号:“打倒妥协投降的国民党反动派!”“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我当时只听到一声哨响。身后响起了一阵枪声。突然感到自己头部很烫、很热,就倒在地上,我知道自己没被打死,就屏住呼吸,佯死。”秦烽说。
听着敌人吹哨子离去,片刻后,他抬起头探视动静。看到对面山坡上有两个特务(其一是曾恭生)走来,他赶紧假装不动。
“他们边骂边拼命拿石块朝坑里乱砸,其中有一块击中我耳上部,我感到一阵剧痛,眼睛发花,昏迷过去了。”秦烽再次醒过来时,四周一片寂静,被枪杀的同志嘴里还在发出“咕呵”的声音。
其实,秦烽还不知道,随后还有两批同志被枪杀在此,包括他在内,三批共有58名。
佯死骗过敌人 双手反绑滚下山坡
“当时,我知道敌人很快就会回来。我应该把这个消息带出去,让大家知道同志们是怎么死的。”秦烽说,他鼓起勇气忍住剧痛跳出土坑,躲在一棵树后面。“山坳下有一个哨兵在放哨。”
由于双手被绑,他只好滚下山坡。“跑了一阵后,正设法弄断绳子,看到一个小姑娘提着花篮走来。一看到我,小姑娘吓得狂叫着跑开了,我只好往相反方向跑。”秦烽后来才明白,原来自己全身都是血。
跑进一个竹房子,里面住着一位老大爷。“正当老大爷准备帮我解绳子时,突然背后响起一阵枪声,我误以为是敌人追过来了,还没等解开就拼命跑。”
跑了不知道多久,秦烽跌进了一条离地面有一丈高的小溪。“溪水很浅,我用石头磨了好久才把绳子解开。”
秦烽洗净身上血液后,开始去寻找当地游击队和暴动后的同志。
“由于不了解当地情况,不敢去找村落,只好在田埂上拔草充饥。”秦烽说,当晚他就在田埂上露宿,次日天蒙蒙亮,他在露水中冻醒。“突然看到这不是田埂,而是一条小路,吓出一身冷汗。”
刚在树林里躲好,就见几个宪兵背着枪走过来。“我捏了一把冷汗,直呼惊险。”
秦烽化装成教师沿途打听。百姓告诉他,这里不叫红军了,叫游击队,活动在绵阳关一带,并给了他吃的。
“这一路上,不断得到当地百姓的掩护和照顾,才能回到组织。”秦烽后来回忆说,他是在青竹坑找到闽北游击队的,当时还看到了茅家岭暴动和赤石暴动出来的40多人。这一支特殊队伍,在福建省委的领导下,又开始在武夷山区展开战斗。
时隔69年,当烽烟远去,历史已铭记下这一页。在赤石暴动烈士陵园,屏风背面铭刻着一行字:1942年6月15日至23日,在赤石暴动、虎山庙大屠杀,以及在大安、兴田途中惨遭国民党顽固派杀害的新四军干部和爱国志士:共计73位烈士。这73位烈士,平均年龄24.6岁,年龄最小19岁,最大40岁,共产党员56位,女烈士8位。其中有姐弟一双,夫妻一对。还有台湾籍同胞、华侨青年。
感谢武夷山市委宣传部、武夷山市党史办等单位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