锪平值怎么定:最新版本《伤寒学》,连载中。。。 考试培训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49:55

 

守真


《伤寒论》著作简介

《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较为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古代临床著作。既是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又包括了部分杂病辨治内容。其辨治理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各科的基础。

守真 2008-01-19 18:49 《伤寒论》作者张仲景

    《伤寒论》作者张机,字仲景,约生于公元150~219年,南阳郡涅阳人。少时随同郡张伯祖习歧黄技,好学多思,终至青出于蓝,医术远超其师,成为著名医家,与华陀并称于世。因其对临证医学的卓越贡献,而被后世医家奉为医圣。
    仲景生平《汉书》无传,其生卒年份无从确认。北京中医学院主编《中国医学史》(上海科技出版社,1978,15~17)则将其生年确定为公元150年,卒年确定为公元219年。
    关于仲景的籍贯,认识亦不尽一致。李濂《医史?卷六》记:“张机,字仲景,南阳人也。”《襄阳府志》记其为南阳棘阳人,而《河南通志》谓:“张机,涅阳人。”20世纪80年代初,有研究者考证确认涅阳(河南邓县穰东镇张寨村)为仲景出生地。
    仲景生平事迹中,最著名者,即其曾为长沙太守之说。始见于北宋林亿等校定《伤寒论?序》注:“张仲景,《汉书》无传,见《名医录》云:南阳人也,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此前并无相似文字记载。《后汉书》和《三国志》均未为其立传,即如王叔和、皇甫谧等晋唐医家,在论及张仲景时,都未提及此事。其为长沙太守之说,始于北宋,其后日盛。
    尽管学术界对此看法不一,仲景为长沙太守之说影响甚大,流传很广。传说其为长沙太守时,每逢旧历初一、十五,即停办公事,在大堂上置案诊病,称“坐堂”,故至今仍称药堂应诊之医生为“坐堂先生”。后世尊称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皆源于太守之说。
仲景医德高尚,向为后世所传颂。其所处之时,风气日颓。士子多追名逐利而不求务实。仲景对此颇感愤慨,并予以抨击。反对重巫轻医的不良风气,呼吁社会关心医学。同时,也对因循守旧、不负责任的恶劣医风给予无情批判。自己则以拯疾济世的崇高责任感,刻苦钻研,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结合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撰写《伤寒杂病论》,创立辨证论治原则,奠定中医临证医学不朽之基。


守真 2008-01-19 18:51
《伤寒论》成书背景

    春秋战国以后,祖国医学发展较快。特别是《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及大批其他医经、医方著作的问世,标志着医药学理论的初步形成。
    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中医学的两个显著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在《内经》中得到充分反映,而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医学由单纯的经验积累阶段发展到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它为中医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依据。而《难经》一书,系以问答体形式阐明《内经》的学术思想为其著述宗旨,对汉以后的医学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先秦至两汉时期,药学知识积累已经相当丰富。时至东汉早期,药物学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所录30余个方剂中,收集药物近百种,其中半数为《伤寒杂病论》所用。而《神农本草经》则对战国以来至东汉时期的用药经验和药学知识作了全面总结。
    战国至东汉时期,临证医学发展很快。在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论治思想得以形成并发展。《内经》即十分重视辨证论治,而淳于意则不仅综合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而且注意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辨别,初步运用了辨证论治原则。东汉早期的《治百病方》,已能灵活运用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的方法。至于处方用药,在应用单味药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复方配伍理论。凡此,皆说明当时的临证医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医经和医方的大量涌现,标志着祖国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得以初步确立。这种医学体系的内部环境,意味着《伤寒杂病论》撰写时机的成熟。而当时的社会历史因素,则是《伤寒杂病论》问世的催化剂。时值东汉末年,战乱濒仍,灾疫连年,民不聊生。张仲景宿尚方术,素有拯疾济世之心。且灾疫肆虐,其亲属亦深受其害。因“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守真 2008-01-19 18:51 《伤寒论》学术渊源

    《伤寒论》理论渊源有三:①全面继承总结了汉时及以前古典中医药理论和知识,从《素问》、《九卷》、《八十一难》、《胎胪药录》和《阴阳大论》等著作中获取理论要素;②广泛汲取汉和汉以前医家的有效方药和各具特色的医疗成果,并将之上升为医学理论;③系统总结了仲景本人长期临床实践经验。这种渊源关系明确反映在其自序里,曰:“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另有医家认为,仲景是在继承《伊尹汤液》的基础上而撰成《伤寒论》的。其说见于《甲乙经序》及《注解伤寒论序》等。
    有研究表明,《伊尹汤液》即为《汉书?艺文志》所载之《汤液经法》,惜此书早佚。近年发现敦煌卷子本《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据考证此书可能为陶弘景所撰,抄写年代当在宋代以前。该书有关内容为仲景直接继承《汤液经法》提供了佐证。但令人颇感困惑的是,此书既属《伤寒论》主要学术渊源之一,而在其自序里却只字未提。

 


守真 2008-01-19 18:53

《伤寒论》学术成就

    《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对后世医学之发展影响极大。其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收录的著名方剂,向为历代医家奉为圭臬,因而该书实为后世临证医学之基石。其学术成就及影响可大略归结如次:
    一、创立六经辨证论治体系
    《伤寒论》的卓越贡献在于创立了六经辨证论治体系。仲景全面分析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过程,综合病邪性质、正气强弱、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宿疾兼夹等多种因素,将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所呈现的各种综合症状概括为六个基本类型,即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并以此作为辨证论治的纲领。任何一个类型都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外感热病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或曰病程的某个阶段所呈现的综合症状。六经病证彼此之间有机联系,并能相互传变。其传变学说并无必然的僵化顺序和固定之时日,而是主张疾病之传变,决定于感邪之轻重、正气之强弱和医护之当否,或传或不传,或循经传,或越经传,或直中,或合病、并病,灵活多变,较之《内经》之传变学说,更符合临床实际。其三阳三阴分证,客观反映了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转虚的发展变化规律,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其系统的辨证论治思想不仅对外感热病的诊治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广泛适用于中医临证各科。
    二、《伤寒论》与八纲辨证
    外感热病,是在外邪之作用下,正邪斗争的临床反映。正邪斗争的消长盛衰,决定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和证候的基本性质。是故《伤寒论》之六经辨证,即是运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中医基本理论,对六经病证之病位、病性、病机、病势以及邪正进退等因素,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概括,以求得出正确之辨证结论,并确定合适之治疗方法。而后世之八纲辨证,则是对一切疾病的病位、病性的总概括。二者关系密不可分。六经辨证运用了八纲辨证之具体内容,实为八纲辨证之滥觞;而八纲辨证则是在《内经》理论的指导下,对六经辨证内容在另一个理论高度上加以系统化、抽象化,是六经辨证的继承和发展。
    三、《伤寒论》与脏腑辨证
    《伤寒杂病论》一书,其论脏腑辨证的有关内容,主要见于《金匮要略》部分,但其《伤寒论》部分,亦蕴含着丰富的脏腑辨证思想。脏腑经络是人体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六经证候的产生,均是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因此,六经辨证不能脱离这些有机的联系。以脏腑的病理反映而论,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各经病变常会累及所系之脏腑,而出现脏腑的病症。正是《伤寒杂病论》中丰富的脏腑病证辨治内容,为后世脏腑辨证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伤寒论》与温病学说
    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自然包括温热性疾病在内。《伤寒论》奠定了温病学基础,而温病学说则是伤寒学说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伤寒论》第6条即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在其外感病论治过程中,或清热、或养阴、或苦寒攻下,时刻强调顾护阴津。其白虎、承气、麻杏石甘、黄连阿胶、竹叶石膏、三黄泻心等方,成为治疗温病的重要方剂。六经辨证所揭示的外感热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转虚的病理发展过程,亦为温病学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提供了有益启示。由是可知,《伤寒论》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实为中医临证之准绳,对温病学说之形成,有着重大影响。然而,由于历史的局限,其书毕竟详于寒,略于温,其于温病证治之内容,不尽完整全面。因此,后世医家乃另创新论以"羽翼伤寒",故温病学说实为伤寒学说之发展和补充。二者相互补充,使中医外感病证治体系趋于完善。
    五、《伤寒论》与本草学说
    自《伤寒杂病论》成书以后,历代本草学家多以仲景对药物的运用为圭臬,丰富和扩展了《神农本草经》所载药物的主治和功效。如《名医别录》记葛根疗伤寒中风头疼、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本草纲目》论柴胡主妇人热入血室、经水不利,论黄芩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本草正义》阐述柴胡功效时曰:约而言之,柴胡主治止有二层。一为邪实,则为外邪之在半表半里者;一为正虚,则为清气之陷于阳分者,举而升之,返其宅而中气自振;《本草疏证》论桂枝和营、通阳、利水、下气、行瘀、补中,为桂枝六大功效;《珍珠囊药性赋》论附子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阳虚等,皆本之于仲景。上述例证说明了仲景在继承前人用药经验基础上,根据临床实际,大加发挥和拓展,为后世本草学之研究,开创了一个新局面。
    六、《伤寒论》方剂学成就
    秦汉时期,方剂学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而《伤寒杂病论》的成书,则标志着方剂学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全书实际收方269首,其中伤寒部分载方112首,使用药物214种,基本包括了临床各科的常用方剂,故被誉为方书之祖。其方剂学贡献,可概括为如下几点:
    1.组方原则,严密完整:方剂的组成,必须遵循一定的组方原则,否则,组合杂乱无章,难以收到卓越的疗效。仲景对方剂组成、以及药物的加减化裁等,均作了严格的规定。然组方虽有原则,证象更多变化,故临证处方用药,须在遵循原则的基础上,药随证转,灵活加减。仲景于兹,刻意以求,而有卓绝之造诣。
    2.治疗八法,方药体现:《伤寒论》之方剂具体体现了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治疗大法。汗者,麻桂之属;吐者,瓜蒂之剂;下者,承气诸汤;和者,柴胡类方;温者,四逆之辈;清者,白虎三黄;消者,生姜泻心;补者,炙草复脉。方剂之用,扶正以攻邪,祛邪以扶正,总求邪去正复,阴阳平衡。上述诸方,为仲景运用八法之典型。更有攻补兼施、寒温并行者,如白虎加人参汤,白虎以清热,人参以补气液,而收攻补兼施之效;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则以芩连清上热,姜参温下寒,以求寒热互调之功。此又八法灵活运用之实例也。
    3.承传古方,创制新剂:仲景撰著《伤寒杂病论》,善于博采众家之长,古为今用。其书中所载部分方剂,即为直接继承古人成果。在继承的基础上,仲景自己创制了不少名方。在《伤寒论》所载的112首方剂中,虽然不能确切判定哪些方剂是古方,哪些方剂是自创,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其所录之方,大多疗效可靠,颇切实用。
    4.剂型多样,煎服科学:仲景之方,剂型丰富多样,大大超越前期医方成就,《伤寒论》中所记即有汤、散、丸、栓、灌肠剂等。另外,仲景于药物之煎煮,要求甚严。对溶媒之选择及用量之多寡、煎煮时间的长短、药物入煎先后顺序、药物炮制方法等,常据其方剂之组成、作用及其剂型大小等情况灵活对待。于服药之法,亦有严格要求,主张药必中病,忌太过不及。具体体现于:①合理使用第1次煎液,根据病情需要而分别采用顿服、2次服、3次服或数次服;②渐加药量,以知为度;③重视服药时间的选择;④服药后调理(啜粥、饮水、温覆等)。
    5.方药剂量,严格精确:仲景方药,其剂量要求严格精确,主要体现于两方面:①药物的绝对剂量较为精确。其处方剂量大多使用精确的计量单位,如分、两、斤、合、升等,只有少数情况下运用不精确计量单位,如一大把、鸡子大等。②方药相对剂量的严格精确化。所谓相对剂量,即指同一方剂中各药剂量比例。仲景于此,要求甚严。另外,服药次数的多少,亦反映了方药剂量的轻重。



守真 2008-01-19 18:54 伤寒概念

    伤寒一词,有据可查者,始见于《黄帝内经》及武威汉简《治百病方》中,或有更早于此者,然于文献不可考。风、热、湿、火、燥、寒为天行之六气,过则为淫,能侵袭人体而为病,故称六淫邪气。从字面上理解,伤寒,即伤于寒邪,是一个病因概念。而随时间迁移和医学发展,这一概念逐渐被赋予病(证)名之性质。作为病证名,其狭义代表感受寒邪而发生的特有病症,如《伤寒论》“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即是言此。而其广义则指一切外感热病,《素问?热论》释曰:“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五十八难》更明确指出:“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由此可知,伤寒既是病因概念,亦属病(证)名概念。其病证名概念有广、狭二义,而其病因概念,亦应有感受外邪(六淫)和伤于寒邪之双重意义,亦即广义和狭义之别。

 


守真 2008-01-19 18:55


伤寒学概念

    严格论之,伤寒学是研究一切外感热病发生发展及其诊断治疗规律的一门中医科学。《伤寒论》的成书,标志着伤寒学的初步形成。由于该书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揭示了外感热病发生发展和诊断治疗规律,学术价值极高,为后世医家所尊崇,凡治伤寒之学者,莫不奉之为圭臬。因此,《伤寒论》一书成为医家研究的基本对象之一,构成伤寒学研究之另一主流。随着医学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外感温热类疾病之研究"脱却伤寒,另立新说",伤寒学的内涵与外延亦因时代变迁而发生变化。一般而言,现代伤寒学概念,似可定义为:伤寒学是以主要因感受风寒类邪气所致发热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原则和方法、《伤寒论》著作、以及由此而派生出来的相关研究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是中医学发展的必然产物和历代医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上述定义涵括了伤寒学研究的三大基本对象。其研究对象之一,即外感发热性疾病,内容包括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相应诊治原则和方法,是伤寒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揭示外感热病发生发展规律,进而探索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是伤寒学研究之首要任务。由于温病学的崛起,这一对象的范围逐渐变窄,由初期的一切外感热病(广义伤寒)缩至风寒邪气所致的外感热病(狭义伤寒)。
    其研究对象之二,即《伤寒论》著作本身,是伤寒学研究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一对象包括《伤寒论》版本、作者、著作内容等方面,涉及文献学、史学、哲学、病因学、病机学、诊断学、治疗学、方剂学、药物学、护理学等诸多学科。当代有关这一方面的研究,尤以探索六经辨证运用规律、拓展经方运用范围、揭示经方药理机制、提高中医药对现代疑难危重病症疗效,即《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和原著方剂现代临床运用及其机理研究,为其显著特点。
    其研究对象之三,即由上述两方面派生而来的相关研究。意指有关伤寒学研究之方法、手段、研究者及其成果等,因时日之推延,亦随之而成为后世伤寒学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亦正因为此,伤寒学研究更加绚丽多彩,令人眩目。
    由上可知,伤寒学之内涵与外延,尽管在某些方面有所变窄,而其整体研究范围,却有日渐拓宽之趋势。至于伤寒学之学科性质,无论就其研究对象和范围、还是据其研究方法和手段而言,它虽以医学科学为其基本宿体,但不容忽视的是,同样具有浓厚的文史哲等科学的特点。因而,伤寒学实际上应是一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相融汇的一门独特学科。

 

守真 2008-01-19 18:59 六经概念

    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
    六经是仲景及历代伤寒学家在全面继承《内经》六经认识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而来的一个高度抽象的生理概念。
    六经应为人体生理结构、生理功能、生理关系及人体与自然相应关系的高度概括,即脏腑、经络和气化的综合。


六经概念源流考

    伤寒学说的理论内涵,始终与伤寒、六经、三阳三阴等几个基本概念密不可分。因此,考察这几个基本概念的起源和原始涵义,是研究伤寒学术体系发生发展规律的出发点。本节仅就六经、三阳三阴概念的起源、演变及其关系,作一番初步考证。
    一.六经概念原始
    六经一词,首见于《素问》。其词于《内经》中数见,曰“六经为川”、“六经波荡”、“六经不通”、“六经调者”等等。这是我们考证六经概念的原始依据,有必要作一番全面合理的分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全篇以天地阴阳之气,配属人身脏腑经络。云:“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采用古代哲学推理之认识方法,各以类从,所谓比类取象是也。其论六经,自亦不离其宗,曰:“天气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雨气通于肾。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在论五脏与天地风雷雨相通相配之后,将六经、肠胃、九窍并列,以江河、海洋、水注之气相比属,实则暗寓经络、脏腑、孔窍之关系于其中。是以肠胃者,脏腑之代称也,为气血精微生化之源泉;六经者,经络之替词也,为气血津精运行之通道;而九窍者,则是气血精微所流注之孔穴。
    经者,织也(《说文解字》),织物之纵线是也,与纬相对应(《辞源》)。中医学引用以表述人体营卫气血运行之通道,即所谓经络或经脉是也。内在之脏腑与外在之肌肤孔窍,全赖经脉以联络沟通,进而组成一个不可分割之有机整体。《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正是这种整体观念的形象表述。故其六经概念,当是经络之意,似无疑义。再者,其后各篇涉及这一概念者,或曰“波荡”,或谓“不通”,皆与其江河之喻密切相关,是以其通行气血之功用,昭然若揭;而人身之中,运行气血精微之责,则非经脉莫属。故而可知,六经一词,其初始本义,是人体经络之概称。
    人体经络,手足分属而计有十二,名曰手足太阳经脉、手足阳明经脉、手足少阳经脉、手足太阴经脉、手足少阴经脉、手足厥阴经脉。若不分手足而仅据阴阳属性归类,则有三阳三阴之名谓。《素问?阴阳离合论第六》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名曰阴中之阳。中身而上,名曰广明,广明之下,名曰太阴,太阴之前,名曰阳明,阳明根起于厉兑,名曰阴中之阳。厥阴之表,名曰少阳,少阳根起于窍阴,名曰阴中之少阳。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名曰一阳。”又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然则中为阴,其冲在下,名曰太阴,太阴根起于隐白,名曰阴中之阴。太阴之后,名曰少阴,少阴根起于涌泉,名曰阴中之少阴。少阴之前,名曰厥阴,厥阴根起于大敦,阴之绝阳,名曰阴之绝阴。是故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阖,少阴为枢。三经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阴。”此之论三阳(太阳、阳明、少阳)三阴(太阴、少阴、厥阴),是以经脉言,故以“三经”别谓“三阳”、“三阴”。由此推论,前之所言六经,即此“三阳”(经脉)与“三阴”(经脉)之合称。
    二.三阳三阴概念萌芽
    三阴三阳概念起源可溯之于《周易》。“日月之谓易”,从文字起源分析,易也者,早已暗寓阳上阴下、阳尊阴贱之阴阳观于其中。而易经象数之学以三为奇,二为偶,三奇(九)为老阳,三偶(六)为老阴,一奇二偶(七)为少阳,两奇一偶(八)为少阴。八卦以三阳爻而为乾,三阴爻而为坤,三阳三阴之数,意味着三阳三阴概念已萌芽于中,而四象之数,依据宋儒之说,则明确提出少阳、少阴概念;而与之相应者,老阳、老阴概念,未尝不可视作太阳、太阴概念之原始。尽管我们尚未找到确凿依据证明此时已有阳明、厥阴类似概念出现,但亦可推论,由两仪而四象,由四象而八卦,是阴阳两极、太少互别、进而演变形成三阳三阴概念之思维历程。由此可知,三阳三阴概念,其原始本义是阴阳定性及量化标准。
    自夏代之《连山》,经殷代之《归藏》,而至周代之《周易》,易学历经数变,而终于乾坤一统,演为天地之间、天人之际博大精深的学术体系。古代医学在认识人体生理病理及其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时,自发地采用了易学理论,以解释各种生理病理现象,三阴三阳概念由此逐渐融入医学体系,渐变为一组特殊的概念。故而在《内经》理论体系中,三阳三阴概念所寓者广,随其所论对象不同而含义各异。
    三.《内经》三阳三阴概念
    在古代医学体系中,三阳三阴概念的确立及具体引用,实际历程较我们所想象的,相对更为漫长。在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医籍中,《阴阳脉灸经》(甲本)载有钜阳脉、少阳脉、阳明脉、肩脉、耳脉、齿脉、大(太)阴脉(钜阴脉)、厥阴脉、少阴脉、臂钜阴脉、臂少阴脉。《足臂十一脉灸经》则记载了足泰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泰阴、足

守真 2008-01-19 19:00


太阳病简介

    太阳统摄营卫,主一身之大表,为诸经之藩篱。凡感受外邪,自表而入,每先侵犯太阳,故太阳病多出现于外感热病的早期阶段。“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太阳病的提纲,凡见以上脉证者,即可称为太阳病。太阳病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表证和里证两大类。太阳表证,又因其感邪性质和体质差异,进而分为三种类型,即中风、伤寒和温病。太阳中风,其病机是风寒袭表,卫强营弱,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项强、自汗、鼻鸣干呕、脉浮缓等,而以自汗脉缓为其特征,故又名表虚证。太阳伤寒病机为风寒束表,卫遏营郁,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项强、周身或骨节疼痛、无汗而喘、呕逆、脉浮紧等,而以无汗脉紧为特征,故又名表实证。太阳温病,是温邪犯表、热盛津伤之证,以发热而渴、不恶寒或微恶风寒为其临床特征。太阳里证,又称太阳腑证,与太阳表证(经证)相对,近来学术界多将此类归属于太阳变证范畴。其病因乃太阳表邪不解,循经入里,可分为蓄水和蓄血两类。蓄水证是表邪不解,入于膀胱之腑,气化失职,水蓄不行,主要脉证是发热、汗出、烦渴欲饮、水入则吐、小便不利、少腹满、脉浮数等。蓄血证是邪热深入下焦,与血相结,表现为少腹急结或硬满、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等。此外,太阳病尚有兼夹证,如伤寒表实兼项背强、兼内热烦躁、兼寒饮等。亦有因失治误治等而致的变证,如阳虚、火逆、结胸、痞证等。太阳病以汗法为其常法,表虚证治宜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表实证治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方麻黄汤。太阳里证,蓄水者,治宜化气行水,方选五苓散;蓄血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抵当汤等。

 

  <<<    >>>

守真 2008-01-19 19:01 阳明病简介

    阳明主燥,为多气多血之经,又主津液所生病。邪入阳明,多从燥化,无论阳明本经受邪,或病邪从他经传来,其证多属里热燥实性质,每多见于阳热亢盛的极期阶段,故阳明病以"胃家实"为提纲。其典型脉证为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口渴、脉大等,凡见此类脉证,即可称为阳明病。根据其燥热与肠中糟粕相结与否,阳明病可分为热证与实证两类。阳明热证,又称阳明经证,其病机为胃热炽盛,消灼津液,无形邪热循经弥漫于全身上下内外,临床以大热、大汗、大烦渴、脉洪大为其特征。阳明实证,亦称阳明腑证,病机为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搏结不解,以“痞、满、燥、实、坚”为其病理特征,主要表现为潮热谵语、手足汗出、腹胀满疼痛、大便硬、脉沉实等,甚者出现循衣摸床、微喘直视、目睛不和等危重证情。亦有胃热束脾及津液内竭之便硬,同属阳明篇。此外阳明篇亦包括湿热发黄、血热致衄、蓄血、阳明中寒等内容。阳明热证,治宜清解,方以白虎汤为代表。阳明实证,治宜攻下,方以承气汤为首选。

 


守真 2008-01-19 19:03 少阳病简介

    少阳主相火,主枢机,病则相火上炎,枢机不利,故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提纲。其发病可由他经传来,亦可本经自受。主要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苔白薄、脉弦细等。病入少阳,则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又未入阳明之里,据三阳证之浅深层次,少阳病被视作半表半里证。正因为这一特殊病理层次,决定了少阳病多有兼表兼里之不同证型。少阳兼太阳表证,表现为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等;少阳兼阳明热结在里,其证见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心中痞硬、或潮热不大便等。另有少阳病误下后,邪气弥漫,表里俱病,虚实相兼,而见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等;有少阳而兼水饮内结,证见寒热往来、心烦、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者。少阳病以和解为其基本治法,小柴胡汤为首选。其兼表者,和解兼以解表,选用柴胡桂枝汤;兼里者,和解兼以攻下,宜施大柴胡汤。禁单独使用汗、吐、下等法。



守真 2008-01-19 19:04 太阴病简介

    太阴为三阴之表,本湿而标阴,喜燥而恶湿。太阴为病从其本,故无论外邪直中,或内伤生冷,或三阳误治而病传太阴,其病多脾阳受损,寒湿内阻。其证属里属寒,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为提纲。换言之,凡见上述脉证者,皆可称为太阴病。其治以温中健脾除湿为法,视证情之轻重分别选用理中汤、四逆汤等。太阴病亦有兼太阳表证者,可用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之法;有兼气血不和腹痛者,宜用温运通络、缓急止痛之法。太阴病失治误治可致阳气更伤,形成少阴虚寒证。

 


守真 2008-01-19 19:04 少阴病简介

    少阴本热而标阴,手少阴心主火,足少阴肾主水,水火交泰而阴阳平衡。少阴病有外邪直中者,有他经传入者,其基本病理为心肾虚衰,气血不足,故以"脉微细,但欲寐"为提纲,而多见于外感热病后期危重阶段。少阴为病,从其标本,故其病理变化有寒化和热化两类。其寒化证病机为心肾阳虚、阴寒内盛,主要表现为恶寒肢厥、下利清谷、呕吐心烦、精神疲惫、脉沉微细等;亦有阴寒太盛,格拒虚阳,而见身反不恶寒、面赤发热、烦躁等真寒假热证象者,证情更为严重。其热化证病机乃阴血不足、虚火上炎,症见心中烦、不得卧、咽干、咽痛、或下利口渴、舌红绛、脉细数等。总之,少阴病症情复杂,病势沉重,有阳虚,有阴亏,有阴阳俱虚,亦有阳虚兼表者,有阴伤化燥、水涸土燥者,因而其治法多样,大要不离扶阳与育阴二途,扶阳多用四逆之辈,育阴常施胶芍之属。其预后转归当视阳回或阴复之情况而定。


守真 2008-01-19 19:05 厥阴病简介

    厥阴风木,下连少阴寒水,上承心包相火,同时厥阴与脾胃,有木土相克关系,故厥阴病较为复杂,部分证候相当危重,多出现于外感病末期。厥阴病据其原文内容,可归纳为上热下寒、厥热胜复以及厥、利、呕、哕四大症状。厥阴病以“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提纲,实为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证候之纲要。其厥热胜复证,多是厥阴寒证中出现的阴阳争胜现象,临床上以手足冷(下利)与发热交替出现为特点,若厥利则示阴胜,发热则为阳复。从厥热出现时间的长短,来判断邪正之胜负及相互演变之趋势。如厥热相等,或热多于厥,是表示正能胜邪,主病退,为向愈之机;若厥多于热,则是邪胜正衰,主病进。但也有阳复太过、转而化热而为喉痹或下利脓血证。厥逆,为厥阴篇的主要内容之一,其病机乃阴阳气不相顺接。据其临床表现及成因不同,而有脏厥、蛔厥、寒厥、热厥、水厥、痰厥等类型。厥阴下利,有热利、寒利、寒热错杂下利等。厥阴呕哕,有虚寒、实热之别。简言之,厥阴病篇内容繁多,虚实错杂,旨在揭示辨证论治之精义,因而其治法无定律,贵在审证求因,灵活施治。


守真 2008-01-19 19:06 传变规律

    据中医整体恒动观念,外感热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正邪进退、阴阳消长决定了疾病性质、病变部位等的不断变化,这种病理变化在三阳三阴辨证中习称传变。其传变之基本规律可概括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至虚。
    传变:传变一词,见于《伤寒例》。成无己注曰:“传有常也,变无常也。传为循经而传,此太阳传阳明是也;变为不常之变,如阳证变阴证是也。”影响传变的因素主要有三:正气的强弱及禀赋之阴阳,病邪的性质及其强弱,医护措施的当否。并不拘泥于病程之长短。
    据三阳三阴顺序而传者,习称循经传,如太阳传阳明是也。不循其顺序而传者,习称越经传,如太阳传少阴是也。首尾传,是指太阳与厥阴相互传变;表里传是互为表里的两经相传,如少阳传厥阴;均属于越经传范畴。另外,尚有手足经相互传变者,称手足传。
    本经自病:外感热病,多由表入里,是以初起每见太阳证象。若病初即见阳明或少阳证象,而无太阳表证,是为外邪侵犯其经,称为本经自病,或曰本经自发。
    直中:若病情严重、初起即见三阴病证、而无三阳传入之过程者,是外邪直犯三阴,称为直中。
    两感:初期即见表里阴阳两经证象者,则外邪同时侵犯互为表里的阴阳两经,称为两感,属合病范畴。如太阳少阴两感。
    合病:凡两经或两经以上证象同时出现于疾病初期者,称为合病,如太阳与少阳合病,阳明与少阳合病等。
    并病:先病一经,次及它经,而致两经证象同时存在,称为并病。如太阳阳明并病、太阳少阳并病等。



守真 2008-01-19 19:07 调整阴阳原则

    据中医整体恒动观念和阴阳对立统一思想,一切疾病,归根到底,皆是各种内外因素所致的机体内部阴阳环境的失衡状态。换言之,疾病之基本病机即阴阳失衡。而对疾病之治疗,其基本目的,就是通过各种手段,纠正这种失衡状态,恢复其阴阳平衡。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论,中医治疗疾病之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即是调整阴阳。
    生理状态下,机体内部之阴阳平衡,始终是处于一种永恒的运动过程中,即阴阳平衡并非静止不变,而是时时变动,在一定阈值范围内,阴阳之间相对平衡。维系这种动态平衡之能力,是机体之自身调节能力,或曰自和力,是人体正气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阴阳变动的范围大小,即正常阈值,取决于机体自和力的强弱。
    病理状态下,意味着机体自和力下降,导致阴阳动态变化范围缩小;或各种因素导致机体阴或阳的偏盛偏衰,超越正常状态下所允许的变动范围,如此则阴阳失去平衡,疾病因之而生。
    故而调整阴阳,其实质即是,一者,抑其偏盛,助其偏衰,以纠其所偏;一者,增强机体自身调节能力,提高机体阴阳动态变化之正常阈值,以容其所偏。大论于兹,虽文辞不多提及,然亦确言:"凡病,若发汗,若吐,若下,若亡血,亡津液,阴阳自和者,必自愈。"是治病之最终目的,即为平衡阴阳;而治病之根本原则,自是调整阴阳。

 

 

守真 2008-01-19 19:07 扶正祛邪原则

    外感热病,究由外邪侵犯机体,正邪相争而致阴阳失衡。《伤寒论》六经辨证虽可奉为百病之诊治准则,然则其初衷,必是首先为外感热病立法。是以《伤寒论》所论者,仍以解决病邪与正气之间的矛盾为主。其调整阴阳之基本治疗原则,主要是通过扶正与祛邪而得以体现。因此可以认为,扶正祛邪以达到调和阴阳的目的,是治疗外感热病的基本原则。
    作为外感病证,邪气盛实是其首要因素。然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之所,即是容邪之地。故祛邪是外感热病治疗之首务,而扶正亦当同时注重。或扶正以利祛邪,或祛邪以助扶正,总在辩证分析,灵活对待,此其大略也。
    扶正祛邪原则,惟有通过治法得以体现。就治疗大法而论,在六经辨证体系中,其祛邪原则是通过汗、吐、下、清诸法得以体现,汗解表邪,吐下去实,温寒清热,和解消积,是其例也。而其扶正原则,自当通过补法体现。温补阳气,滋养阴液,最为直观。而将此原则暗寓于祛邪诸法或调护措施中,则更显玄妙。后人总结《伤寒论》治疗思想时,认为扶阳气、护阴津、保胃气、固肾元等指导思想,始终贯穿于外感病证治的全过程,是扶正原则的具体运用。



守真 2008-01-19 19:12

表里先后标本缓急原则

    从辩证思维的角度理解,标本缓急原则对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方法论指导思想,对处理各种纷繁复杂的临床矛盾,有着极为重要的普遍性意义。因此,就治法体系而言,标本先后缓急原则,应纳入于治疗原则这一最高层次之中。
    标本的辨别标准,当以辩证眼光而论。所谓本者,谓疾病之主要矛盾或矛盾之主要方面;所谓标者,言疾病之次要矛盾或矛盾之次要方面。大凡先病为本,后病为标;痼疾为本,新感为标;里证为本,表病为标;病重者为本,病轻者为标;病急者为本,病缓者为标;此其常也。其变者,则当审时度势,具体分析。而标本缓急治疗原则,基本可分为三:先本后标,先标后本,标本同治是也。在《伤寒论》中,尤以表里先后处理原则体现最为充分。
    治病求本,是以先本后标是其治疗之常规原则。抓住病证之主要矛盾或矛盾之主要方面,则可执简驭繁,事半功倍,是以治本为治病根本之途。往往本病已解之时,便是标病自除之际。即若标病未解,容后图之,亦属易事。
    急者治标,缓者治本,此言在特殊情形下,标病有急重于本病者,当以先标后本为其变通的治疗原则。一般而言,在疾病发展的全过程中,本病即主要矛盾始终应是其主导。然则在某一特定阶段,标病可能暂时起着主导作用。这种全局与局部、主导与次要之间的交错夹杂关系,是急则治标之缘由。但治其标者,并非不顾其本。是标急者先治,本缓者后疗也。《伤寒论》少阴三急下证,论其本,为少阴液涸;论其标,为阳明腑实。然此之标实,急重如斯,若仿先本后标之原则,无异于扬汤止沸,必致贲事,以其燥热灼津,阴竭欲至也。故仲景以急下之法,先治其标,是釜底抽薪之意。若腑热已去,则缓图其本,益阴滋养,自然之理也。
    另有标本轻重缓急关系难明、或虽明而难于取舍者,如是则当标本同治。临床上亦有医者为稳妥计,证治宜分先后,而以同治之法替代者。论中大青龙汤证,表寒为本,里热为标,里阳为表寒所郁闭而化热是也。标本虽明,然散寒必增内热,清热必助表闭。两难之际,自以散寒清热标本同治,最为合宜。若进一步细析之,则同治之中,亦当有偏此偏彼之异,视其标本轻重缓急而议。

 

  <<<    >>>

守真 2008-01-19 19:13 小  结


    本章简要介绍了《伤寒论》沿革、作者、学术渊源及成就、六经辨证基本内容等。
    伤寒泛指一切外感热病,狭义则指感受风寒、感而即发的病证。《伤寒论》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论述外感热病的辨治规律。其作者张仲景,虽医名震灼古今,惜乎史书无传,生平无从得知。
    《伤寒论》成书后,千年风雨飘零之中,迭经散佚重集,真容难睹。现流行于世者,一为北宋林亿所校,一为金成无己所注。
    《伤寒论》的成书,标志着中医临证医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其理法方药一体化辨治模式,成为各科临床理论之基石。
    《伤寒论》重点阐论了三阳三阴病证的特点和相应治法,同时论述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合病、并病,以及因处治不当而致的变证、坏证及其救治方法等。通过三阳三阴体系的归纳,可分清主次,认识证候的属性及其变化,进而在治疗上攻守从容,三阳病以攻邪为主,三阴病以扶正为重,表里同病、虚实错杂之际,又强调标本缓急之辨,既中规矩,亦有活法。其第16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即是仲景对辨证论治原则最精辟的表述。
    上述三阳三阴分证论治体系,后世习称为六经辨证。因六经内涵外延的不确定性,导致了医学史上“六经名实”的千年讼争,同时亦极大促进了伤寒学术的繁荣。



守真 2008-01-19 19:15
概  说


    太阳指足太阳膀胱和手太阳小肠,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互为表里。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络脑,下项,挟脊抵腰,络肾属膀胱,太阳为六经之藩蓠,主一身之表,统摄全身营卫,有卫外之功能。
    外邪入侵,首犯太阳。太阳受病,通常表现出皮肤、肌腠等浅表层受邪的病理特点,临床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为特征,反映出卫气抗邪,营卫失调,太阳经气不利的基本病理机制。然因体质特点、感邪性质之不同,可表现出不同的病理变化与证候类型。其中以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为主要表现者为太阳中风证,其病机为营卫不调,卫强营弱;以恶寒,无汗,脉浮紧为主要表现者为太阳伤寒证,其病机为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若表证日久,淹然难解,以阵发性发热恶寒为主要表现者为表郁轻证。
    太阳表证,多属轻浅,失治误治,势必传变。其中表邪未解,复见他证者,称之为兼证;表证已罢,出现他证者,称之为变证。太阳兼证中复有中风兼证与伤寒兼证之不同,如桂枝加葛根汤证与葛根汤证分别为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兼项背强几几等。
    太阳变证,如邪热壅肺的麻杏石甘汤证、心阳不足的桂枝甘草汤证、蓄水证、蓄血证等等,包含了寒热虚实及相互夹杂等各种类型,内容十分丰富。审其变证之实质,病情发生变化,已不属于太阳病范畴。列于此,一则提示太阳病的复杂多变性,应注重辨证分析;二则示人早期治疗,防止传变的重要性。
    某些病证,早期可出现一些类似太阳表证的证候,但实质非表证,称之为太阳类似证。如十枣汤证、瓜蒂散证等。
    太阳表证的治疗原则是辛温解表。太阳中风证治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太阳伤寒证治以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表郁轻证治以辛温以发其汗,方如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兼证的治疗原则是在主治方中随兼证而加减。对于变证,则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守真 2008-01-19 19:17 太阳生理



1.太阳脏腑

  膀胱---- 主藏津化气排浊
  小肠---- 主分清泌浊  } 与少阴心肾关系密切 
  2.太阳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

  手太阳小肠经



守真 2008-01-19 19:19 太阳病理


1.基本定义:太阳病是外邪犯表所引起的以肌表营卫失调为特征的病变,属表证。
2.基本病机:风寒犯表 营卫失调
3.基本成因:主要为风寒类邪气
4.基本证型:伤寒表实证---麻黄汤证    中风表虚证---桂枝汤证
5.兼变证候:实热证(热郁胸膈证 肺热壅盛证 胃热津伤证 肠热下利证 胆热移肠证)
            虚寒证(心阳虚证 脾虚证 肾阳虚证)
            阴阳两虚证(甘草干姜汤与芍甘汤证 芍甘附子汤证 炙甘草汤证)
            蓄水证(五苓散证)
            蓄血证(桃核承气汤证 抵当汤证 抵当丸证)
            结胸证(大结胸证 小结胸证 寒实结胸证)
            脏结证
            痞证(大黄黄连泻心汤类证 半夏泻心汤类证)
            上热下寒证
            火逆证
6.预后转归:阳盛---少阳或阳明里热证    阴盛---病传三阴




守真 2008-01-19 19:19 太阳治法


本证治法:太阳中风证---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桂枝汤
          太阳伤寒证---辛温发汗 宣肺平喘---麻黄汤 

兼变证治法:实热证---清热泻火
            虚寒证---温补阳气
            阴阳两虚证---阴阳双补
            蓄水证---化气行水
            蓄血证---清热活血化瘀
            结胸证---化痰逐水破结宽胸(寒者用温 热者用清)
            脏结证---温补阳气 破逐阴寒
            痞证---散结消痞(热者用清 寒热错杂者温清并用)
            上热下寒证---清上温下
            火逆证---养阴清热

治疗禁忌:凡攻里之治,皆禁。



守真 2008-01-19 19:20 太阳病提纲
即头痛项强。
恶,音悟。恶寒即怕冷。

    [原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001)
    [提要] 太阳病提纲

    [释义] 详细解释 太阳病提纲证表解

太阳病 脉浮---病在肌表
风寒犯表
营卫失调
头项强痛---邪犯太阳 经气不利
恶寒---卫阳闭遏 失于温煦



程郊倩:太阳之见证,莫确于头痛恶寒,故首揭之,使后人一遇卒病,不问何气之交,而但兼此脉此证,便可作太阳病处治;亦必兼此脉此证,方可作太阳病处治。虽病已多日,不问其过经已未,而尚见此脉此证,仍可作太阳病处治。(《伤寒论后条辨?辨太阳病脉证篇》)

柯韵伯:仲景作论大法,六经各立病机一条,提揭一经纲领,必择本经至当之脉证而表章之。六经虽各有表证,惟太阳主表,故表证表脉,独太阳得其全。如脉浮为在表,太阳象三阳,其脉气浮而有力,与阳明之兼长大,少阳兼弦细,三阴之微浮者不侔矣。头项主一身之表,太阳经络营于头,会于项,故头连项而强痛,与阳明之头额痛,少阳头角痛者少间矣。恶寒为病在表,六经虽各恶寒,而太阳应寒水之化,故恶寒特甚,与阳明二日自止、少阳往来寒热、三阴之内恶寒者悬殊矣。后凡言太阳病者,必据此条脉证。 (《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守真 2008-01-19 19:27 太阳病分类
当风则恶,无风自安,为恶寒之轻者。

此为脉浮缓。

中音仲。此之中风与内科杂病中风不同。

寸关尺三部脉俱浮紧。

太阳温病误用辛温发汗所致之变证,非温病学风温病。

二便失禁。

用灸、熨、温针等火法治疗。

音赤纵。即抽搐。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002)
    [提要] 太阳中风定义

    [释义] 详细解释 太阳中风证定义表解

太阳病 脉浮 头项强痛 恶寒(1)
中风表虚证
发热 汗出 恶风 脉缓(2)

章虚谷:标太阳病者,即提纲首条之脉证也。首条云脉浮恶寒,合于此条,即脉浮缓、恶风寒也。其头痛等证,括于太阳病一句中。以下凡称太阳病者,皆当如此参合。若恶寒必兼恶风,恶风必兼恶寒,但有微甚之别。(《伤寒论本旨?太阳中篇》)
陈修园:太阳脉浮、头项强痛之病,若得病而即见发热,风为阳邪,其性迅速也;且见汗出,风干肌腠而外不固也。恶寒之微,见风始恶而为恶风,风性散漫,于浮脉之中,而觉其怠缓也,此病名为中风。其名为“中”奈何?盖以风者善行而数变,由毫毛直入肌腠,如矢石之中人也。(《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



[原文]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003)

    [提要] 太阳伤寒定义

    [释义] 详细解释 太阳伤寒证定义表解

太阳病 脉浮 头项强痛 恶寒(1)
伤寒表实证
或已发热 或未发热 体痛  呕逆 脉阴阳俱紧(3)

陈修园:太阳脉浮、头项强痛之病,中风外又有阴邪之证。其邪浅、其人阳气盛者,即时或已发热;其邪深、其人阳气弱者,其时或未发热,然已发未发,虽曰不同,而于其先见之时,可以断其必然者,一在恶寒,以伤寒必恶寒,无风时亦觉其寒,非若恶风者,有风时始觉其寒也;一在体痛,以寒邪外束,伤太阳通体之气也;一在呕逆,以寒邪内侵,里气不纳也。其为脉阴尺阳寸俱紧者,以太阳本寒,而加以外寒,两寒之气凝集于中故也。此非太阳中风,而名之曰伤寒。其名为“伤”奈何?以肌表第一层而受损伤也。(《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

柯韵伯:太阳受病,当一二日发,故有即发热者,或有至二日发者,盖寒邪凝敛,热不遽发,非若风邪易于发热耳。然即发热之迟速,则其人所禀阳气之多寡,所伤寒邪之浅深,因可知矣。然虽有已发未发之不齐,而恶寒、体痛、呕逆之证,阴阳俱紧之脉先见,即可断为太阳之伤寒,而非中风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原文]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者如惊痫,时瘛

守真 2008-01-19 20:30 辨阴阳属性


    [原文]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007)

    [提要] 外感病初起分辨阴阳的要点

    [释义] 详细解释 释  义:辨病发于阳、病发于阴。
    本条以发热与恶寒两个典型症状,分别代表阴阳两种不同属性,说明外感热病初期辨别阴阳属性的方法。
    三阳病属外感热病正盛邪实阶段,正邪相争剧烈,而必有发热之见症。太阳病发热恶寒,少阳病往来寒热,阳明病但热不寒,故发热症状说明其病当属阳热实证。三阴病在外感热病发展过程中,多属阳气亏虚阶段,阳气不足以温煦,阴寒得以内生,或外寒乘虚内陷,故而畏恶风寒,太阴之脾寒呕利,少阴之恶寒肢厥,厥阴之厥逆呕哕,无一不属里阴寒之证。
    由上可知,此条所言之阴阳,既是表里浅深病位之指代,亦为寒热虚实病性之替辞。而发热与恶寒,则是分别作为表热实证候和里虚寒证候之典型表现提出。临床可以此为鉴,举一反三。




外感病初起分辨阴阳的要点表解
发热恶寒--阳
七日愈

无热恶寒--阴
六日愈

尤在泾:此条特举阳经阴经受邪之异,而辨其病状及其愈期。发于阳者,病在阳之经也,以寒加阳,阳气被郁,故发热而恶寒。发于阴者,病在阴之经也,以阴加阴,无阳可郁,故无热而但恶寒耳。(《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张路玉:此条以有热无热,证阳病阴病之大端。言阳经受病,则恶寒发热。阴经受病,则无热恶寒。(《伤寒缵论?太阳上篇》)




守真 2008-01-19 20:35 太阳病传变(1)
脉象未变、与证相符之意。

脉象已变之意。

太阳经已行完。

意指将传于他经。


    [原文]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004)
    [提要] 根据脉证辨太阳病传与不传

释  义:根据脉证,辨太阳病传与不传。
    “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外邪侵袭,病在初起,太阳首当其冲,而出现太阳病,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当为其即时主要脉证
    脉若静――脉象未变,即仍为浮紧或浮缓之脉象,与证相符,故“不传”―治仍宗解表之法
    颇欲吐,若躁烦――症变
    脉数急――脉变

    对脉静为不传的理解。
      1、 正胜邪却,表邪将解,可不再用药而自趋痊愈;
      2、 正气能抗邪,邪气尚未传里,正邪交争于表,疾病仍在太阳病初期阶段。
    对脉数急、颇欲吐、若躁烦为传的理解。
      1、 颇欲吐为少阳主证,躁烦是阳明主证,故为传入少阳、阳明;
      2、 将欲吐与躁烦均看作阳明主证,则病传阳明;
      3、 欲吐不吐与躁动不安是少阴阴寒极盛之象,属表里相传之太阳传少阴。
    总之,本条旨在说明传与不传,故只举一、二脉证,仅凭此脉证,难以断定疾病或有自愈之机,或在本经未变,或传入何经,临床宜全面分析,兼审其它证候,方能确诊。
    本条的其它意义:注意观察,防其早传变;早期诊治,治其于萌芽。

根据脉证辨太阳病传与不传表解

伤寒一日
太阳受之
脉象未变 脉证相符---不传

脉象已变 证情不同---已传

沈明宗:此凭脉辨证,知邪传与不传也。脉浮而紧为太阳正脉,乃静是不传他经矣。若颇欲吐,或躁烦,而脉数急,则邪机向里已著,势必传经为病。(《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太阳中篇》)

  [原文] 伤寒二三日,阳明太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005)

    [提要] 太阳伤寒定义

释  义:承上条辨太阳病未发生传变。
    一、未发生传变之机理:《素问?热论》首创计日传经学说,本条仲景借用其说,假设外感二三日,阳明、少阳当受病,同时应出现其相应证候。但既未见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的阳明证候,亦未出现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等少阳证候,因此可以判定太阳病尚未发生传变。
    二、判断是否发生传变仍不能宗《素问?热论》之机械的计日之说,亦非太阳、阳明、少阳依次相传。因此,仲景上述两条,反复强调判定传变与否,仍当以证候为主,而不能拘于日数之多寡;同时暗示读者,对疾病应当早期正确治疗,密切观察,防其传变。

承上条论太阳病未传表解

伤寒二三日
无阳明证---未传阳明

无太阳证---未传太阳

方有执:上条举太阳而以脉言,此复举阳明、少阳而以证言,次第反复,互相发明也。然不传有二,一则不传而遂自愈;一则不传而犹或不解。若阳明、少阳虽不见,太阳亦不解,则始终太阳者有之。余经类推,要皆以脉证所见为准。若只蒙

守真 2008-01-19 20:39 太阳病传变(2)
指邪气可能得解的时机。

巳、午、未三个时辰。

此指太阳病患者。


    [原文]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009)
    [提要] 论太阳病邪气欲解的最佳时机

释  义:据天人相应原理推测太阳之邪解除的最佳时机。
    太阳者,巨阳是也。9时至15时之间,天阳最旺之际,太阳之气可得其助,有利于祛除客于肌表的风寒邪气。故曰太阳病欲解,其时多在巳时至未时之间。
    此条主要提出了治病当掌握最佳时机的指导思想,同时亦反映了时间节律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其他五经,亦有相同的条文,讨论这一指导思想,附录于此,以供参阅: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93)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272)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75)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91)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328)

论太阳病邪气欲解的最佳时机表解

太阳病 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15时)

人身阳气得天阳之助,易于驱逐邪气

尤在泾:太阳经为诸阳之长,巳午未时为阳中之阳,太阳病解,必从巳至未,所谓阳受病者,必阳气充而邪乃解也。与发于阳者七日愈同意。(《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

张隐庵:午乃太阳中天之时,巳未前后之气交也。夫天有六气,人有六气,人得天时之助,则正气盛而邪病鲜矣。(《伤寒论集注?太阳篇》)

[原文]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010)

    [提要] 预测太阳病邪解后病愈之期

释  义:指出表解后,尚觉身体不爽,可待其自愈。
    太阳病患者,不论其为中风、或是伤寒,不论是服麻黄、桂枝而解,抑或不药而自解,总为表邪已除,恶寒、头痛、发热不复存在。然而正气一时尚未完全恢复,故身体仍有不适感。此后不必再服药,只需将息调养,待到正气渐复,邪气渐去,便可痊愈。十二日,约略之辞,不必拘泥。
    本条提示外感病从病邪初解到身体完全康复尚有一个恢复过程,需要调养一段时间,以待正气完全恢复。与临床实际相符。

预测太阳病邪解后病愈之期表解

风家表解 大邪已去
十二日愈
不了了者--阴阳气血未平

柯韵伯:不了了者,余邪未除也。七日表解后,复过一候,而五脏元气始充,故十二日精神慧爽而愈。此虽举风家,伤寒概之矣。如太阳七日病衰,头痛少愈,曰衰曰少,皆表解而不了了之谓也。(《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喻嘉言:七日不愈,俟十二日,则余邪尽出,正气复理,必自愈矣。见当静养以需,不可喜功生事也。(《尚论篇?太阳经上篇》)







守真 2008-01-19 20:47 桂枝汤证(1)
阴阳,指切脉浮取与重按。阳浮而阴弱,意为脉象浮缓,此其一也。其二,或曰阳浮乃卫阳浮盛,阴弱为营阴外泄。

鼻塞而呼吸鸣响有声。

解除风邪。

    [原文]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012)

    [提要] 太阳中风病理及证治

释  义:太阳中风病机及证治。
    言太阳中风,必参第1、2条所述之内容。阳浮而阴弱,即言脉来浮缓之形状,更寓卫强营弱之病机。卫浮于表,与邪相争,故脉浮而发热如鸟羽加身;营弱于内,阴泄于外,故脉缓而自汗绵绵不止。啬然恶寒,淅然恶风,此卫气失于温煦之职是也。鼻为肺窍,肺合皮毛,今风寒犯表,肺气不宣,则鼻道塞而不畅,气息粗而鸣响。肺胃相应,气降为顺,今肺气不宣则胃气应之而逆,是以干呕。就太阳中风证而论,肺胃气逆之鼻鸣干呕,虽多见于临床,然非本证必具之症。

太阳中风病理及证治表解

太阳病
阳浮---发热
恶风寒
鼻鸣
干呕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阴弱---汗出

程郊倩:阴阳以浮沉言,非以尺寸言,观伤寒条,只曰脉阴阳俱紧,并不着浮字可见。惟阳浮同于伤寒,故发热同于伤寒;唯阴弱异于伤寒,故汗自出异于伤寒,虚实之辨在此。热自表发,故浮以候之。汗自里出,故沉以候之。得其同与异之源头,而历历诸证自可不爽。(《伤寒论后条辨?辨太阳病脉证篇》)
吕搽村:卫强故阳脉浮,营弱故阴脉弱。卫本行脉外,又得风邪相助,则其气愈外浮,阳主气,风为阳邪,阳盛则气易蒸,故阳浮者热自发也。营本行脉内,更与卫气不谐,则其气愈内弱。阴主血,汗为血液,阴弱则液易泄,故阴弱者汗自出也。啬啬恶寒,内气虚也;淅淅恶风,外体疏也。恶寒未有不恶风,恶风未有不恶寒,二者相因,所以经文互言之。翕翕发热,乃就皮毛上形容。鼻鸣,阳邪壅也;干呕,阳气逆也。(《伤寒寻源?下焦》)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013)

    [提要] 太阳中风的主要脉症

释  义:太阳中风证的诊断要点。

    言太阳病,则脉浮、头项强痛、恶(风)寒诸症,尽在不言之中。如此更见发热、汗出,则可明确诊断为太阳中风证,而以桂枝汤主治。

    前言脉缓汗出为中风,无汗脉紧为伤寒。然究其病机实质,脉之紧缓,实乃相对之辞,视感邪之轻重、正邪相争之程度等因素,而互有变易。惟汗出与否,是二证鉴别之关键。

    若从方剂角度而论,则本条可视作桂枝汤之应用标准。不论中风伤寒、外感内伤,但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者,即可考虑运用本方治疗。

太阳中风的主要脉症表解

太阳病
头痛---邪阻太阳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发热---正邪相争

汗出---卫气不固

恶风---卫阳失煦


柯韵伯:此条是桂枝本证,辨证为主,合此证即用此汤,不必问其为伤寒、中风、杂病也。今人凿分风寒,不知辨证,故仲景佳方,置之疑窟。四证中,头痛是太阳本证,头痛、发热、恶风与麻黄证同,本方重在汗出。汗不出者,便非桂枝证。(《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原文] 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095)

    [提要] 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
释  义:太阳中风证病因病机。
    此条明确指出,太阳病发热汗出之中风证,缘于风邪外袭,导致机体营卫失调。然营卫之失调,有彼此偏重之别。卫主外,风邪侵袭,卫气浮盛于外而抗邪,谓之卫强;与此同时,其固摄温煦之功之失常,失煦则恶风寒,失固则汗自出,又岂可谓之强盛?!反之,营主内,卫气失固而营阴外泄为自汗,谓之营弱;然营阴之外泄,缘自卫气失固,又岂是自身之内亏?!追根寻源,风寒袭表,实为祸首,故当以祛风解表之治,而求恢复营卫之谐和。

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表解

太阳病
发热---卫强(卫气浮盛)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汗出---营弱(营阴外泄)

程郊倩:邪风者,四时不正之风也。邪风则不必脉尽浮缓,然太阳病之发热汗出证自存也。夫汗者荣所主,固之者卫。今卫受风邪,则荣为卫所并而荣弱矣,……卫受风邪,肌表不能固密,此亦卫之弱处;何以为强?邪气盛则实,故云强也。荣虚而卫受邪,故津液失其所主与所护,徒随邪风外行而溢之为汗。然则荣之弱固弱,卫之强亦弱,凡皆邪风为之也。(《伤寒论后条辨?辨太阳病脉证篇》)
医宗金鉴:经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卫为风入则发热,邪气因之而实,故为卫强,是卫中之邪气强也;营受邪蒸,则汗出,精气因之而虚,故为营弱,是营中之阴气弱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原文]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024)

    [提要] 太阳中风重证针药并用治法
释  义:病重药轻,针药并施。
    太阳中风,主以桂枝汤,自应汗出病解。然临床之际,确有辨证准确,而用之不效者,乃病重而药轻之故也。服汤后正邪相争更为剧烈,汗不出而诸证未解,病者因之反觉烦闷不适。此时宜予针刺风池、风府,疏通经气,松解邪滞,再与桂枝汤,必一汗而解。

太阳中风重证针药并用治法表解

太阳病
初服桂枝汤,反烦
邪气较重
针刺风池风府
疏通经络散邪

恶风、发热、头痛等仍在
表证未变 桂枝汤

徐灵胎:此非误治,因风邪凝结于太阳之要路,则药力不能流通,故刺之以解其结。(《伤寒论类方?太阳篇》)


张隐庵:风池、风府,虽非太阳经穴道,乃属太阳经脉所循之部署,故判之以解太阳之病。(《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篇上》)









守真 2008-01-19 20:54 桂枝汤证(2)
即表证。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042)

    [提要] 太阳病脉浮弱者用桂枝汤缓汗

释  义:指出太阳病,脉象浮弱者,宜用桂枝汤。
    一、本证述的基本特点是“太阳病,外证未解”,提示太阳病的基本见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犹在。因其仍为表证,病机未变,故仍当用本方治疗。
    二、本条述证特点“脉浮弱”
    1.可理解为“阳浮而阴弱”。即浮缓之脉,是对比太阳伤寒而言,故反映了太阳伤寒的本质特征。故用桂枝汤治疗;
    2.亦可理解为太阳中风证而见弱脉,反映体弱不任峻汗的一面,故外证未解之时,发汗解表,桂枝汤方为所宜,而麻黄汤则属禁忌之列。因此应灵活看待。

方有执:外证不解,谓头痛项强恶寒等犹在也。浮弱,即阳浮而阴弱。此言太阳中风凡在未传变者,仍当从于解肌。(《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柯韵伯:此条是桂枝本脉,明脉为主。今人辨脉不明,故于症不合。伤寒中风杂病,皆有外证,太阳主表,表症咸统于太阳,然必脉浮弱者,可用此解外。如但浮不弱,或浮而紧者,便是麻黄症。要知本方只主外症之虚者。(《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原文]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057)

    [提要] 伤寒汗后余邪未尽者宜缓汗

释  义: 伤寒汗后病复宜桂枝汤。
    中风不宜麻黄汤,伤寒禁用桂枝汤,此治疗之常规。然常规之外复有变法,又不可不知。伤寒汗后,病证已解,半日许复烦者,其因不外有二:一者,复感外邪,病证复作;一者,余邪未尽,移时复发。其证虽为伤寒无汗恶寒身疼,毕竟汗后腠理疏松,不宜再行峻汗,虑其伤阴耗阳故也。故以桂枝汤缓汗,既解外邪,且以护正,为变通之计。
    脉来浮数,似有化热之象,宜细辨之。若无口渴舌边尖红赤等,则可判断此之脉数,乃因肌表之热使然,其性仍然属在表之风寒,如此可舍脉而从证。
    24条言“脉浮弱”示正气不足之象,此条以伤寒汗后以明腠理疏松之机,二者虽仍属表证不解或复作,毕竟前者正气已有内亏之征;后者腠理有不密之兆,虽宜汗解,然不可以峻烈之品,耗伤气血阴阳,而致变证蜂起。

周扬俊:解已半日而复烦者,知旧邪得汗已去,新虚更袭邪风。设用麻黄,吾知必至亡阳,而来恶寒厥逆种种变证矣。况已用麻黄之后,肌窍亦已洞开,热势必减大半,纵有余邪,何难骤解?尔时略以桂枝和之,不难乘机撤之。(《伤寒论三注?太阳中篇》)

张隐庵:伤寒发汗而表邪已解,半日许复烦者,未尽之余邪,传舍于肌腠之间,故复烦而脉浮数也。宜桂枝汤更发其汗,以解肌腠之余邪。此言桂枝汤主解肌腠未尽之余邪而为汗者也。(《伤寒论集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上》)

[原文]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044)

    [提要] 太阳病宜汗忌下的原则

释  义:指出太阳病宜汗忌下的治疗原则。
    一、病证在表,解外当用汗法。本条所述之证,系太阳病外证未解,邪仍在表,故宜用汗法而禁用攻下,此为常理。若太阳病外证未解,误用下法,每致邪气内陷,可能引起喘汗(43)、下利(34)、胸满(21)及结胸、痞证等诸多变证,故仲景戒之曰:下之为逆。
    二、本条重点在指出太阳病表证不解者,仍当先汗解,示人以表里先后缓急之原则。
    三、“欲解外者,宜桂枝汤”是举例而言,其具体方法如麻、桂之剂或小发汗之方均可随证而灵活选用。
    四、若为表证兼有里实证,则宜亦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单纯攻下亦为不宜。

徐灵胎:此禁下总诀。言虽有当下之证,而外证未除,亦不可下,仍宜解外而后下也。(《伤寒论类方?太阳篇》)

钱天来:太阳中风,其头痛项强、发热恶寒、自汗等表证未除,理宜汗解,不可下。下之于理为不顺,于法为逆,逆则变生,而邪气乘虚内陷,结胸、痞硬、下利、喘汗、脉促胸满等证作矣。故必先解外邪。欲解外者,宜以桂枝汤主之,无他法也。(《伤寒溯源集?太阳篇》)

[原文] 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045)

    [提要] 太阳病汗下后病仍在表的治法

徐灵胎:脉浮而下,此为误下,下后仍浮,则邪不因误下而陷入,仍在太阳,不得因已汗下而不复用桂枝也。(《伤寒论类方?太阳篇》)

钱天来:今以脉仍浮,故知邪尚在外,幸而犹未陷入也,当须仍解其外邪则愈矣,宜以桂枝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太阳上篇》)






守真 2008-01-20 11:56 桂枝汤证(3)
自觉胸中有气上逆。

即营气。

即里之脏腑无病。

在发热汗出等症状发作之前。



    [原文] 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056)

    [提要] 据小便辨表里证治

    [释义] 详细解释 据小便辨表里证治表解

伤寒
不大便六七日
头痛发热
小便黄--里实热
宜下
承气汤
小便清--表寒重
宜汗 桂枝汤


    [注家] 成无己 医宗金鉴

    [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015)

    [提要] 太阳病误下后不同证治

    [释义] 详细解释

太阳病误下后不同证治表解

太阳误下
气上冲--邪未陷
宜汗
桂枝汤
不上冲--邪已陷
随证治之


    [注家] 成无己 徐灵胎

    [原文]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053)

    [提要] 桂枝汤治疗杂病自汗

    [释义] 详细解释 桂枝汤治疗杂病自汗表解

自汗
卫阳不固于外
宜汗之以调营卫
桂枝汤
营阴失守于内



    [注家] 徐灵胎 张令韶

    [原文] 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054)
[提要] 太阳病汗下后病仍在表的治法

    [释义] 详细解释 桂枝汤治疗杂病时发热自汗表解

里之脏腑无病
时发热自汗出
卫气不和
先时汗之
以调营卫
桂枝汤



    [注家] 柯韵伯 尤在泾

    [小结] 太阳中风桂枝汤证治
    基本病机:风寒犯表 卫强营弱
    病理特征:腠理开泄 营阴失守
    临床脉证:发热恶风寒 自汗脉浮缓
    基本治法: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基本方药:桂枝汤







守真 2008-01-20 12:13 释  义:辨小便以定表里治法。
    外感病人六七日之后,出现头痛发热而不大便,伴见小便黄赤,是邪热结聚于胃肠,阳明腑实已成,头痛乃腑热上冲之故,不可误为表邪未尽,治之宜用攻下,可选承气汤类方。若头痛发热而小便清长,且脉浮恶风诸症仍在,虽不大便日久,毕竟燥热不甚,腑实未成。宜先表后里,予桂枝汤汗之,表邪得解而气机运转复常,如此可望里气自和而大便自通。若表解而里未和者,复以下法攻之可也。
    "若头痛者,必衄",当接"宜桂枝汤"后,是对表里同病的预后推测,提示表闭阳郁,有破络出血之可能。

释  义:表证误下后气冲宜桂枝汤。
    表证误下,邪欲内陷,内陷之途,由表入里、自上而下是也。今外邪因误治而得下陷心胸部位之机,然退守之际,正气尚自不弱,足以抗邪,正邪相激而气逆上冲。如此则可以桂枝汤,解肌祛邪,扶助正气。若无气逆之征,是正气已虚,无力相争,病证已变,非解表祛邪治法之所宜,不得再行桂枝汤。至于其变如何,又当审证而论。


释  义: 指出病常自汗出的病理和治疗。
    本条不言太阳中风,而以“病”字冠首,病的范围甚广泛,包括外感与杂病,但属营卫不和而自汗出者,皆可用桂枝汤治疗。
    病“常自汗出”而无发热头痛等证,知非风寒外感,而属杂病范畴。其病机为“营气和,营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谐和故尔”。意思是说,营气在内,尚未直接受病,而卫气在外,失却固外开阖之权,以致腠理疏松,发生常自汗出的证候。由此可知,本条卫气不和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并由卫气不和而导致营阴不能内守。总的来说,病机仍是营卫不调。
    “复发其汗”,非已发汗而再汗之意,而是因常自汗出,又用桂枝汤解肌发汗,达到调和营卫之目的。同时还有发汗须择其时的意义。因为病者常自汗出,自寓有时无汗或少汗之意,用桂枝汤应选择此时,如此则既能调和营卫,又不致发汗太过。否则,当病者汗出之时而发汗,恐有“如水流漓,病必不除”之弊。



释  义:本条承第53条而来,亦属杂病范畴。
    一、病人时发热自汗出,有时发时止之意。发热汗出而脏腑无病,里气尚和,则病在肌表无疑。细究其病理,属于卫气不能固外所致之营卫不调,故曰"此卫气不和也"。53条说营气和,此条说卫气不和,二者各谈一个侧面,合之便是营卫不调病理变化的裨,此即营卫不调的主导方面在卫气不和。由于营在脉中,为卫之使,卫在脉外,为营之守,今卫气不和,失却固外之职,营虽无病,但不能内守,故发热、自汗之所由生。治当发汗祛邪,调和营卫,宜桂枝汤。
    二、"先其时发汗"是指在尚未发热汗出之时,先用药物取汗则邪去卫和而愈,亦可防过汗之变。这里着重指出,对此类疾病的治疗用药应掌握有利时机。






守真 2008-01-20 12:22 桂枝汤禁例
解散肌表之邪,缓汗之法。

读作志,记住之意。

嗜酒之人。



    [原文]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016)

    [提要] 太阳伤寒表实禁用桂枝汤

释  义:太阳坏病的概念及其治则,以及伤寒无汗者禁用桂枝汤。

    一、太阳坏病的概念及其治则。

    太阳病经过数日,已用过发汗或吐下、温针等法治疗,不仅病症不愈,而且病情恶化,难以用六经证候称其名者,便是坏病,也即是误治后的变证。病已不在表,故桂枝汤不能再用。另外,还应指出,虽然本条论及坏病是因误治所致,但从临床实际出发,坏病亦有不为误治,或体质及病邪等因素自身恶化的。

    “观其脉证”,是说坏病变化十分复杂,证候多端;所变何证,难以预料;所用何方,亦无成法。必须由医生仔细观察分析,脉证并举,四诊合参,全面完整地搜集病情资料,以供准确地分析判断病机之用。

    “知犯何逆”,是在“观其脉证”的基础上,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找出疾病的本质,从而做到见病知源,便于诊治。

    “随证治之”,是根据正确诊断,运用理法方药的知识和技能,针对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的本质进行治疗。病有万变,法必随之而变,因人、因时、因病而制宜。

    上述十二字的治疗原则,仲景虽因坏病而立,但蕴含着哲理,是对中医辨证论治精神高度而准确的概括。因此,它对各种疾病均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伤寒无汗者禁用桂枝汤。

    桂枝汤功能解肌祛风,滋阴和阳,适用于太阳中风表虚之证。若发热恶寒、无汗脉紧,证属伤寒,腠理致密,则惟宜麻黄汤峻汗发散,不得用桂枝汤,防其敛邪生弊故也。

太阳伤寒表实禁用桂枝汤表解

太阳病
脉象浮紧---寒邪为患
发热无汗---营阴郁滞
证属表实
选用麻黄汤
禁用桂枝汤

程郊倩: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盖欲反逆为顺也。非从望闻问切上探出前后根因,无从随证用法,非头痛医头之为随证治之也。(引自《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坏病篇》)

陈修园:桂枝汤本为解肌,与麻黄汤为肤表之剂迥别。盖邪之伤人,先伤肤表,次及肌腠。惟风性迅速,从肤表而直入肌腠,则肌腠实而肤表虚,所以脉浮缓汗自出,不曰伤而曰中也。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明明邪在肤表,不在肌腠,不可与也,甚矣哉。桂枝汤为不汗出之大禁,当须识此,勿令误也。(《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柯韵伯:解肌者,解肌肉之汗也。皮肤之汗自出,故不用麻黄。若脉浮紧是麻黄汤脉,汗不出是麻黄汤症,桂枝汤无麻黄开腠理而泄皮肤,有芍药敛阴津而制辛热,恐邪气凝结,不能外解,势必内攻,为害滋大耳,故叮咛告诫如此。(《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坏病者,即变证也。若误汗,则有遂漏不止、心下悸、脐下悸等证;妄吐,则有饥不能食、朝食暮吐、不欲近衣等证;妄下,则有结胸痞硬、协热下利、胀满清谷等证;火逆,则有发黄、圊血、亡阳、奔豚等证。是桂枝证已罢,故不可更行桂枝汤也。桂枝以五味成方,减一增一,便非桂枝汤,非谓桂枝竟不可用。(《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桂枝汤证下》)

[原文] 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017)

    [提要] 湿热内蕴禁用桂枝汤

释  义:湿热内蕴者禁用桂枝汤。

    嗜酒之人,每多湿热内盛。其患中风,不宜单纯运用桂枝汤,而宜辛透清化相合。以桂枝汤甘能助湿、温能生热故也。湿热内壅,升降失司,胃气上逆,多致呕吐。

湿热内蕴禁用桂枝汤表解

太阳病
湿热内蕴
禁用桂枝汤
辛温助热
得之则呕
甘味助湿

医宗金鉴:酒客,谓好饮之人也。酒客病,谓过饮而病也。其病之状,头痛、发热、汗出、呕吐、乃湿热熏蒸使然,非风邪也。若误与桂枝汤,服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原文]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019)

    [提要] 里热壅盛禁用桂枝汤

释  义:内热壅盛者禁用桂枝汤。

    桂枝汤辛甘发散,宜于风寒侵袭于表。若内热壅盛而发热汗出者,禁用桂枝汤。即若里热炽盛而兼表寒者,亦宜清泻火热而微予发散。设若误用桂枝汤,必致里热更盛,胃逆而吐,甚或伤络而吐血。


里热壅盛禁用桂枝汤表解

里热壅盛
禁用桂枝汤
辛温助热
损伤阳络
吐脓血

柯韵伯:桂枝汤不特酒客当禁用,凡热淫于内者,用甘温辛热以助其阳,不能解肌,反能涌越,热势所过,致伤阳络,则吐脓血可必也。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

守真 2008-01-20 15:47 太阳中风兼证


    所谓兼证,即两种及两种以上病证同时并存,而以其中一种为其基础者。太阳中风兼证,即是在典型太阳表虚证的基础上,兼有其他病候之证。由于其病证的核心是太阳中风证,病机以卫强营弱为主导,故其治疗仍以解肌祛风为基础,而对兼夹病证予以适当处理。

    太阳中风表虚常见兼证:
    桂枝加葛根汤证---卫强营弱 邪阻经输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卫强营弱 肺寒气逆
    桂枝加附子汤证---风寒犯表 卫阳失固
    桂枝去芍药汤证---表虚邪陷 胸阳不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表虚邪陷 胸阳不足
    桂枝新加汤证---风寒犯表 气营两虚


守真 2008-01-20 15:51 桂枝加葛根汤证
形容项背强急,俯仰不能自如。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014)

    [提要] 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证治

    [释义] 详细解释 释  义:太阳中风兼经输不利证治。
    风寒外袭,营卫失调,证见发热恶风、汗出脉缓。邪阻太阳经输,经气不利,头痛项强,本是太阳表证之常见症象。今项强及背,表明邪阻较重,经气郁滞更甚,且病变部位扩大,此时若仅以桂枝汤解肌祛风,其治虽属可行,然取效必不如意。如是则适当考虑在解肌祛风基础上,辅以升津舒经之法,而成两全之美。
    太阳病提纲即有头项强痛之症,表明太阳经气已有郁遏之象。而此条重申项背强几几,表明:一者,外邪阻闭经气之程度较前者更重;一者,病变波及范围更广,由头项而连及至背。如此邪阻经输之病理,显然更为突出,因此在治疗方药的确立上,必须予以考虑。
    项背强几几,缘于经脉拘急,而经脉拘急,责之于外邪闭阻,津液不能上升以濡养,故而解肌祛风,升津舒筋之法不可偏废,方为合拍。



 


太阳中风兼经气不利证治表解

太阳病
汗出恶风--中风表虚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
葛根

项背强急--经气郁滞
升津舒经


    [注家] 汪苓友:太阳病,项背强矣,复几几然颈不得舒,颈之经属阳明,项背与颈几几然,其状当无汗矣。今反汗出恶风,仲景法:太阳病,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今因其几几然,故加葛根于桂枝汤中,以兼祛阳明经之风也。(《伤寒论辨证广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张令韶:此病太阳之经输也。太阳之经输在背,经云:邪入于输,腰脊乃强。项背强者,邪入于输而经气不舒也。几几者,短羽之鸟欲飞不能之状,乃形容强急之形,欲伸而不能伸,有如几几然也。(《伤寒论直解?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


    [小结] 中风兼经气不利证治
    基本病机:风寒犯表 卫强营弱 经气不利
    病理特征:腠理开泄 营阴失守 经气郁滞
    临床脉证:发热恶风寒 自汗脉浮缓 项背强急
    基本治法:解肌祛风 升津舒经
    基本方药:桂枝加葛根汤
组  成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芍药二两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桂枝二两,去皮




守真 2008-01-20 15:55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
素有喘息之疾的人。



    [原文] 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018)

    [提要] 新感引动宿喘证治

    [释义] 详细解释 新感引动宿喘证治表解

发热汗出恶风
新感风寒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
厚朴杏仁

喘息(胸闷) 旧疾复发
降气平喘


    [注家] 陈修园:桂枝汤本为解肌,若喘则为邪拒于表,表气不通而作,宜麻黄不宜桂枝矣。然亦有桂枝证悉具,惟喘之一证不同,当知是平日素有喘之人,名曰喘家。喘虽愈而得病又作,审系桂枝证,亦不可专用桂枝汤,宜加厚朴从脾而输其气,杏子从肺以利其气佳。(《伤寒论浅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原文] 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043)
组  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芍药三两 大枣十二枚,擘 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


    [提要] 表证误下致喘证治

    [释义] 释  义:太阳中风兼肺寒气逆证治。

    18条论素有肺寒咳喘宿疾,因外感风寒而诱发;43条论太阳表证,因误下而风寒内陷胸中。前者为新感引动宿疾,后者为误下而邪陷,成因不同,然此际之病机,则同为风寒表证而兼肺寒气逆。临床证见发热恶寒、头痛脉浮,而兼胸闷气喘、咳嗽等。病机及脉证相同,故其治亦同,所谓异病同治是也。治以解肌祛风,降逆平喘,方选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表证误下致喘证治表解

表证误下
头痛发热
汗出恶风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
厚朴杏仁
喘息胸闷
降气平喘


    [注家]
成无己: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大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以解外,加厚朴杏子以下逆气。(《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喻嘉言:此证不云下利,但云微喘表未解,则是表邪因误下上逆,与虚证不同,故仍用桂枝以解表,加厚朴杏仁以利下其气,亦微里之意也。(《尚论篇?太阳经上篇》)



    [小结] 中风兼肺寒气逆证治
    基本病机:风寒犯表 卫强营弱 肺寒气逆
    病理特征:腠理开泄 肺气上逆
    临床脉证:发热恶风寒 自汗脉浮缓 喘息胸闷
    基本治法: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基本方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守真 2008-01-24 13:09 桂枝加附子汤证
因而汗漏不止。

小便量少且不畅。

四肢轻度拘急。



    [原文] 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020)

    [提要] 太阳中风兼阳虚汗漏证治
释  义:太阳中风兼表阳不足证治。
    太阳表证,发汗是其正治之法。然汗之太过不及,均属治疗不当。今发汗太过,损伤表阳,而致卫表失固,且风寒仍羁于表,是实中挟虚证象。发热恶风,头痛脉浮,自汗出,自是太阳中风表象,然恶风汗出之甚,则非一般表虚证可比。淅然恶风,缩手裹脚,而汗出绵绵,无止无休,此景此情,营卫失调固是其病机要点,而卫阳因汗而伤,失却固摄,更是其病机窍要。汗出过多,则小便相应减少;卫阳失煦,经脉不柔,则四肢拘挛,屈伸不灵。治宜解肌祛风,温阳固表,方用桂枝加附子汤。

太阳中风兼阳虚汗漏证治表解

太阳病过汗
头痛发热--表邪未去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
附子

汗漏恶风--阳虚不固
溲短肢急--阴液受损
温经固表
敛汗护阴

成无己:太阳病因发汗遂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腠不固也。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液脱也。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柯韵伯:太阳固当汗,或不取微似汗,而发之太过,阳气无所止息,而汗出不止矣。汗多亡阳,玄府不闭,风乘虚入,故复恶风。汗多于表,津弱于里,故小便难。四肢者,诸阳之本;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开合不得,寒气从之,故筋急而屈伸不利也。此离中阳虚不能摄水,当用桂枝以补心阳,阳密则漏汗自止矣;坎中阳虚不能行水,必加附子以回肾阳,阳归则小便自利矣。内外调和,则恶风自罢,而手足便利矣。(《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







守真 2008-01-24 13:22 [小结] 中风兼阳虚汗漏证治
    基本病机:中风表虚 阳虚不固
    病理特征:表阳虚弱 腠理开泄
    临床脉证:发热恶风 漏汗不止 溲短肢挛
    基本治法:解肌祛风 温经固表
    基本方药: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加附子汤
组  成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三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方  义


功效:解肌祛风,扶阳固表
配伍: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附子温经扶阳,固表敛汗。
张路玉:用桂枝汤者,和在表之营卫,加附子者,壮在表之元阳。本非阳虚,故不用四逆也。《伤寒缵论》
临床运用


    本方由桂枝汤加炮附子组成。附子炮用,温经固表,与生附子偏于回阳救逆不同。故而本方在桂枝汤解肌祛风基础上,增强了温经扶阳之力,主要适用于太阳中风而兼卫阳不足之证,同时也可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者。
    据45例医案的统计结果,辽宁中医学院关庆增氏主编之《伤寒论方证证治准绳》认为,本方的应用指标是:发热、恶风(寒)、汗出不止、手足不温、脉浮缓或沉细无力;或兼见四肢微急,小便难,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华,舌淡苔薄者。
    从传统医学角度而论,本方可治漏汗证、阳虚自汗证、半身多汗症、痹证、痿症、风寒咳喘证、产后乳漏、崩漏等,均以阳气不足、卫阳不固、感受风寒等为其基本病机。
    从现代医学角度而言,临床常用以治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符合其病机者。

实验研究


    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附子具有强心作用,所含乌头碱可使蛙心出现短暂强心效应,能明显抑制大鼠甲醛性或蛋清性脚肿,能抗寒冷,可延迟寒冷环境下小鸡和大鼠的死亡时间。


 





守真 2008-01-24 13:23 您的位置:网络教学->太阳病篇->本证->中风证->中风兼证 >>> 太阳病纲要
太阳病本证
太阳兼变证
太阳类似证
小    结
单元测验
下 页
太阳中风证
太阳伤寒证
表郁轻证
单元练习一
单元练习二
桂枝汤证
桂枝汤禁例
中风兼证 
加葛根汤证
加附子汤证
加朴杏汤证
去芍药汤证
去芍加附汤证
新加汤证


桂枝去芍药汤证
脉象急促有力,非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



    [原文]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021)

    [提要] 太阳中风兼胸阳不展证治

    [释义] 详细解释 太阳中风兼胸阳不展证治表解

太阳病误下
头痛发热--表邪未去
解肌祛风
调和营卫
桂枝汤
-
芍药

胸闷--邪郁胸阳不展
脉促--郁阳欲伸
温通胸阳



    [注家] 成无己 钱天来

    [小结] 中风兼胸阳不展证治
    基本病机:表虚邪陷 胸阳不展
    病理特征:腠理开泄 邪郁胸阳
    临床脉证:发热恶风 头痛汗出 胸闷脉促
    基本治法:解肌祛风 温通胸阳
    基本方药:桂枝去芍药汤

   

守真 2008-01-24 13:26 释  义:太阳中风兼胸阳不展证治。
    外邪传里,一般遵循由外而内、由上及下的规律。太阳表证误下,以致邪气内陷。今邪陷入胸,胸阳布运受阻,故而胸闷不适。然病非正虚,被束之阳气,尚可与邪气相争,故脉象由浮而转急促,此乃正邪相争之征象。当此之际,表证并未全消,故发热恶风头痛诸症,仍可得见。如此则治宜解肌祛风,宣展胸阳,方选桂枝去芍药汤。

成无己: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此下后脉促而复胸满,则不得为欲解。由下后阳虚,表邪渐入,而客于胸中也。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阳虚者非所宜,故去之。(《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

钱天来:脉促者,非脉来数、时一止、复来之促也,即急促亦可谓之促也。(《伤寒溯源集?太阳篇》)

桂枝去芍药汤

组  成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方  义


功效:解肌祛风,宣展胸阳
配伍:桂枝汤解肌祛风,以除其外证;去芍药之阴柔,即是增强其通阳之功,借以达到宣展胸阳之目的。

陈修园:阳亡于外,宜引其阳以内入,芍药在所必用;阳衰于内,宜振其阳以自立,芍药则大非所宜也。(《伤寒论浅注》)
临床运用


   

本方由桂枝汤去芍药而成。芍药减去,则方中阴柔之力变弱,而通阳之效得以相对增强。因而,可用本方化裁治疗各种原因所致之胸阳不振及表邪未解证,表证误下所致的多种变证,也可酌情考虑选用本方加减治疗。
    据报道,本方可用治呃逆、水肿、咳嗽、呕吐、哮喘、痞证、心悸、臌胀、心痹、胁痛等内科病证。现代医学涉及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多种原因所致之心律不齐、胃下垂等病种。


 




杏林壹株 2008-01-25 20:18 守真谢谢.学习了,还是经典的医学名著,希望大家喜欢学习.
守真 2008-01-27 09:15 5.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Cinnamomi Decoction removing Paeoniae Alba and adding Aconiti Praeparata)

    【原文】

    若微寒①者,桂枝去芍?加附子?主之。(22)

    桂枝去芍?加附子?方

    桂枝三?(去皮)  甘草二?(炙) 生?三?(切) 大?十二枚(擘)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今去芍?加附子。?息如前法。

    【词语解释】

    ①微寒:此处应为脉微恶寒。

    【原文析义】

    此条紧接上条,言太阳病误下后,阳损较甚,致表不解兼脉微、恶寒、胸满的证治。太阳病误下后,表证仍在,同时,因误下损伤胸阳,致邪气欲陷,正邪相争而见胸满,与上条类似。但上条见脉促,说明正气抗邪有力,此条脉微,说明阳虚程度较重,故见恶寒加剧。综合言之,本条为太阳病兼胸阳不足胸满证,因此治当解肌祛风兼温经复阳,方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即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而成,加附子意在温经复阳。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由太阳表证与胸阳亏虚症状组成,其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头痛,有汗或无汗,胸满,脉微。

    病机:表邪不解,胸阳损伤。

    治法:解肌祛风,温经复阳。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汤证辨析:①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与桂枝去芍药汤证的鉴别要点是,两证均系表证误下,表邪不解,邪陷胸中而胸满,用方组成皆有桂枝汤去芍药。但桂枝去芍药汤证脉促,为胸阳郁遏为主,治疗以辛甘发散、宣通阳气为主要目的。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脉微,以胸阳被遏,阳气不足为主要病机,故治疗以辛甘通阳,温经复阳为目的。

    ②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与桂枝加附子汤证的鉴别要点是,二证均有表邪不解,阳气不足,用方皆有桂枝去芍药加附子。但桂枝加附子汤证以?漏不止为主证,反映了营卫不和,卫虚不固的病理机制,故治疗以调和营卫,复阳固表为主。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证胸满,为胸阳被遏,阳气不足之证,治疗突出畅通胸阳,温经复阳,故去芍药。

    【疑难点击】

    对于本条之“微寒”成本为“微恶寒”,多家随文释之,如喻嘉言、张志聪等俱认为是指恶寒而言的。有许多医家只重视恶寒,对“微”字或避而不谈,或随文带过,如刘昆湘等皆是。而张令韶等则认为是脉微恶寒,如其曰“若脉不促而微,复恶寒者,阳虚已极,更加熟附以补之”。

    【医案选释】

    案1:胸满

    王某某,男,42岁,工人。多年来,胸中发满,甚或疼痛,遇寒则增剧,并伴有咳嗽、气短等证。其脉沉弦而缓,握其手则凉,询其小便清长、且多,舌淡嫩、苔略白滑。辨为心胸阳虚,寒邪凝滞而为病。处方:桂枝9克,炙甘草6克,附子9克,生姜9克,大枣7枚。患者见方除姜枣外仅三味药,流露不满之色。一周后欣然来告,称连服六剂,多年之胸中满痛得以解除。(刘渡舟.伤寒挈要.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案2:寒凝便闭

    刘某某,年三十余,住山东济南。冬月伤寒,误服泻药而成,身体恶寒,腹胀满痛,不大便二日,脉浮大而缓。显系伤风寒中证,医家不察,误为阳明腑证,误用大黄芒硝等药下之,殊不知有一分恶寒,即表证未罢,虽兼有里证,亦当先治其表,仲景之遗法俱在。今因误用寒泻药,以致寒气凝结,上下不通,故不能大便,腹胀大而痛更甚也,幸尚在中年,体质强健,尚为易治。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以温行之,则所服硝黄得阳药运行,而反为我用也。

    处方:桂枝尖3克,黑附子3克,炙甘草1.5克,生姜3克,大枣2枚(去核)

    服药后未及十分钟,即大泻两次,恶寒腹胀痛均除而愈。(何廉臣.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辨治思路:案1为杂病范畴,其证见胸满,甚或疼痛,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证相吻合。审其特点,遇寒增剧、手凉、小便清长、且多及舌脉等均符合阳气不足,阴寒凝滞之机,是病虽非外感,病因与22条有异,但主证主机相同,故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原方以治,阳复寒散,多年痼疾,六剂而痊。案2为该方的扩大应用。是案为伤寒阴结证,初为伤风中寒,表里同病,医者不察,误用攻下,以致表邪不解,里阳受挫,寒邪入里,阴凝而结,发为腹胀不大便,主证虽与21条、22条有异,但病因病机相同,均为太阳表证误下,里阳被创,故投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以治,外散风寒以和表气,内温中阳以运里气,表里和谐,诸证自消。二案虽主证不同,但基本病机一致,故皆取良效,足见仲景之方妙用无穷也。

    【现代研究】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因其配伍巧妙,有表可解,无表可温通调补心胸阳气,故临床上无论是否有表证,只要辨证为胸阳不足、阳虚阴结者俱可应用,现多用于治疗胸痹、心悸、哮喘、痹证、胃脘痛、呃逆、呕吐、水肿、疝气等。


守真 2008-01-27 09:16 6.桂枝新加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Cinnamomi Decoction adding Paeoniae Alba,Zingiberis Recens and Ginseng)

    【原文】

    汗後,身疼痛,脉沉?者,桂枝加芍?生?各一?人?三?新加?主之。(62)

    桂枝加芍?生?各一?人?三?新加?方

    桂枝三?(去皮) 芍?四? 甘草二?(炙) 人?三? 大?十二枚(擘) 生?四?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今加芍?、生?、人?。

    【原文析义】

    本条为太阳病发汗太过气营不足身痛的证治。身疼痛为太阳病常见症状之一,为风寒束表所致,一般而言,每随发汗解表而减,甚或消失,今发汗后其身疼痛不减或增剧,说明其已不单是表证的反映,证候已发生了变化。观察病人脉象沉迟无力,为气血不足,营阴耗伤之征已现,知其身疼痛之因主要为气血不足,经脉失养所致。当然,发汗之余,表邪未尽,亦有可能,从仲景仍用桂枝汤加味治之来看,本证营卫不和之病理机制不容忽视。

    本证身疼痛的辨证着眼点有二,一是“发汗后”,以甄别单纯表证之身痛。二是“脉沉迟”,反映在里气营亏虚。

    综合言之,本证属营卫不和兼气营不足证,为表里同病,但以里虚为主,故治当调和营卫益气和营,方以桂枝新加汤,扶正祛邪并举,且以扶正为主。

    桂枝新加汤为桂枝汤加重芍药生姜用量再加人参而成。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有表者可解肌祛风,重用芍药以增加和营养血之功;加重生姜用量,外则协桂枝有宣通阳气之用,内则和畅中焦,以利气血生化之源;人参味甘微苦,益气生津,以补汗后之虚。诸药合用,可调营卫,益气血,除身痛,扶正祛邪,故有无表证皆可使用。

    煎服方法:加水稍多,煎煮时间较桂枝汤长,余同桂枝汤法调护。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桂枝加汤证由营卫不和与气营不足的症状组成,主证为身疼痛,汗后身痛不减,甚或加重,脉沉迟,可伴有恶风寒,发热,汗出等。

    病机:营卫不和,气营不足。

    治法:调和营卫,益气和营。方用桂枝新加汤。

    汤证辨析:本证身痛与太阳病身痛鉴别要点是,二者都可伴有表证,但本证身痛为太阳病汗后,其痛不减,甚或较前加重,身体沉重酸痛,脉沉迟,为发汗太过,营气受损,筋脉失养所致,亦与表邪未尽有关。太阳病身痛未经发汗即有,脉浮紧或浮数,且汗后痛减,为风寒外束,卫遏营郁所致。

    【疑难点击】

    关于本条病机,多倡表里同病说,但成无已认为属“邪气未尽”、“荣血不足”。喻嘉言认为“乃阳气暴虚,寒邪不能尽出所致”。钱天来则进一步指出其表邪非为伤寒,乃是太阳中风证。有持表邪已尽,单纯里证说者,但属何病机,仍有分歧,如程郊倩认为是营血少而遂道窒涩,卫气不流通。《医宗金鉴》认为是营卫虚寒。陈修园认为属血虚无以养身。方有执则认为是“邪气骤去,血气暴虚也”等。

    【医案选释】

    案1:感冒汗后身痛

    刘某,女,40岁,1989年10月3日初诊。自诉:头身疼痛,伴微恶风寒,微汗出,口微渴喜热饮,全身乏力2天。病人已生3胎,素体虚弱,3天前作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喷嚏不已。自认为伤风小恙,连服2次解热止痛散,每次2小包,并复被取汗,汗出过多,衣被皆湿。得汗后,即感寒热头痛等症得以减轻,但次日又感头身疼痛,微恶风寒,且口微渴喜热饮,时时微汗出。延至第3天(10月3日)来诊,望其精神萎糜不振,苔薄而微泛津,舌质淡嫩,脉细无力。证属虚人感冒发汗后,致使营阴卫气虚损,余邪尚存。治宜养营益气,少佐疏风解表。桂枝新加汤加减:党参25克,桂枝15克,白芍20克,炙甘草10克,大枣12克,葛根20克,川芎10克,白蒺藜15克,生姜10克。服2剂而愈。(林振中.桂枝新加汤治身痛证举隅.国医论坛,1997;12(2):14)

    案2:产后高热

    蔡某某,女,29岁,市二院妇产科病员,住院号3469。因妊娠毒血症治疗无效行剖腹产手术。术后高热持续四天,虽用退热药、静滴葡萄糖、氯霉素等,热势不减,体温39.4°C,舌苔薄白,脉浮数,发热,汗出,微恶寒,口不渴。病属手术后气血两伤,卫阳不固,营阴不守,风邪乘袭。治宜调和营卫气血。

    处方:红参10克,桂枝3克,白芍10克,炙甘草3克,生姜1片,大枣3枚,白薇10克,青蒿5克

    服头煎药后,体温由39.4°C陡降至37.8°C,续服二剂告愈。(张圣德.异病同治案.江苏医药,1979;1:43)

    辨治思路:案1为桂枝新加汤之正治。该案病由素体虚弱,感邪之后发汗太过,表证不解,伤其营卫气血,其主证、病因病机与桂枝新加汤证相符,故主以桂枝新加汤,但该证口微渴,苔薄而微乏津,津伤较明显,故在方中加入葛根、白蒺藜少佐生津解表,再入川芎,加强散寒疏利血脉之力,由于辨证准确,用药得当而随手取效。案2为桂枝新加汤之变治法。该证虽无“身疼痛、脉沉迟”的临床特点,其发热、汗出、微恶寒、苔薄白、口不渴等属桂枝汤证,但患者病发于手术后,有失血耗气之机存在,从而辨为风寒外袭,营卫不和兼气营两虚证,不宜单用桂枝汤,而用桂枝新加汤加味益气和营,调和营卫,扶正祛邪。辨证明确,投方切证,故一服知,再服愈。

    【现代研究】

    桂枝新加汤可调和营卫、益气养营,有无表证皆可应用,故现代临床不仅用于治疗素体虚弱易感冒者,虚人外感多汗,素体阴虚外感,及多种身痛之证,且多用于治疗末稍神经炎,面神经麻痹,肌肉疼痛,关节疼痛,慢性胃炎及溃疡,神经性头痛,美尼尔氏综合征,男女更年期综合征,痹证,便秘,产后高热、产后身痛、妊娠恶阻及不安腿综合征等属营卫不和兼气营两虚者。

    【复习思考】

    1.桂枝汤证的主证、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2.桂枝汤除用于太阳中风证外,还可用于哪些证候?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3.煎服桂枝汤有哪些注意事项?

    4.桂枝汤的禁例有哪些?为什么?

    5.桂枝汤有哪些兼证?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6.如何鉴别桂枝加附子汤证和桂枝去芍药汤加附子证?


守真 2008-01-27 09:19 第二节 太阳病本证
(Major syndrome of taiyang disease)

 

  二、伤寒表实证(Shanghan superficies- excess syndrome)

【学习要求】

掌握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熟悉汗法禁例。

(一) 麻黄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Ephedrae Decoction)

【原文】

太?病,?痛??,身疼腰痛,骨?疼痛,???汗而喘者,麻黄?主之。(35)

麻黄汤方

麻黄三?(去?)  桂枝二?(去皮)  甘草一?(炙)  杏仁七十?(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二升,去上沫,内??,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粥,?如桂枝法?息。

【原文析义】

本条论太阳伤寒的证治。病在太阳,证见头痛发热、恶风无汗,属太阳伤寒无疑。外邪袭表,正邪交争,表闭阳郁,不得宣泄,故发热;寒邪束表,卫阳被遏,失其温煦之职,故恶风。然此处之恶风,为恶寒的互词。寒为阴邪,寒性收引,营阴闭郁故无汗。头项腰脊为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邪侵袭太阳经脉,经气运行不畅,故见头痛,腰痛,身疼,骨节疼痛。肺主气,外合皮毛,毛窍闭塞,肺失宣降,肺气不利,故气喘。由于其喘与毛窍闭塞相关,故言“无汗而喘”。

本条详症略脉,须与第1条、第3条合参。第1条言“脉浮”、第3条言“脉阴阳俱紧”,故太阳伤寒应见浮紧之脉。本条之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八个症状,是太阳伤寒的主要表现,前贤称之“麻黄八症”或“伤寒八症”。其病机是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经气不利,肺气失宣,故治以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麻黄汤方由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组成。方中麻黄为主药,微苦辛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桂枝辛甘温,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炙甘草甘微温,一者调和诸药,二者可缓麻桂之性,防过汗伤正。全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

本方服药后需温覆使微汗出。由于本方发表之力猛,为防过汗伤正,不须啜粥。其余调理遵桂枝汤法。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麻黄汤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无汗、喘、周身疼痛、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

治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方用麻黄汤。

汤证辨析: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是太阳表证的两个主要证型,均以发热、头痛、恶风寒、脉浮为基本证候,为风寒袭表,营卫失调所致。但中风证基本病机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唯其汗出,故又称表虚证;伤寒证的基本病机是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唯其无汗,故称表实证。

【医案选释】

案1:伤寒表实证

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邪气,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方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一剂。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通身汗出而解。(高德.伤寒论方选.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案2:隐疹

陈某某,曲阜县人。单身独居。1973年春节前,清晨冒寒到邻村换取面粉。突感身痒,前后身及两上肢,遍起隐疹,高出皮肤,颜色不红,时抓时起,时起时消,经西医用扑尔敏及注射钙剂,均无效。四、五日后改找中医治疗。余初用浮萍方,无效,后根据患者脉迟,肢冷,并有明显感寒外因,遂改用麻黄汤原方。共服两剂,块消痒止,后未再发。(李克绍.伤寒解惑论. 山东科技出版社,1978)

辨治思路:案1不慎感寒,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洒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疼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为典型伤寒表实证,予麻黄汤,一剂而愈,正所谓桴鼓相应。案2患者感寒,表闭营郁,身痒而隐疹。予麻黄汤散寒解表,两剂而愈。两案虽症状不同,但病机均属风寒在表,卫遏营滞。审证求因,审因论治,故获显效。属异病同治之例。

【现代研究】

根据肺主皮毛、肺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理论,本方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周围神经炎、衄血、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等,病机属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营阴郁滞者,其辨证要点当见恶寒、无汗、脉浮紧等。

实验研究证明本方具有显著的解热、促进腺体分泌、镇咳、驱痰、扩张支气管、抗菌、抗病毒作用。另本方能明显的促进糖酵解,增强顺铂的抗癌效果。



守真 2008-01-27 09:20 【原文】

太?病,十日以去,脉浮?而嗜卧①者,外已解也。?胸??痛者,?小柴胡?。脉但浮者,?麻黄?。(37)

【词语解释】

①嗜卧:嗜,喜好之意。嗜卧,指病人精神倦怠而喜安静休养。

【原文析义】

本条论太阳病多日后的三种转归。 “太阳病,十日以去”,表明太阳病已经历一段时间,病情可能发生多种变化。本条提出常有的三种转归:

“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脉由浮紧变为浮细,即脉象趋于和缓,此是表邪已去之兆。若此时病人表证已罢,唯身倦嗜卧,说明病邪已去,正气尚未复常。此为病情向愈之征,故言“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胸胁乃少阳经脉之分野,若病在太阳日久而见胸满胁痛者,表明邪气已由太阳传入少阳,为传经之变,故当以小柴胡汤和解少阳。

“脉但浮者,与麻黄汤”,是指太阳病虽经十日以上,其脉仍浮,提示脉不变,其证亦不变,属于邪未内传,亦未外解,仍在太阳本经,故仍宜麻黄汤发汗解表。

【原文】

太?病,脉浮?,?汗,??,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仍在,此??其汗。服?已微除,其人??目瞑①,?者必衄②,衄乃解。所以然者,??重③故也。麻黄?主之。(46)

太?病,脉浮?,??,身?汗,自衄者,愈。(47)

寒脉浮?,不?汗,因致衄者,麻黄?主之。(55)

【词语解释】

①目瞑:瞑(ming),音明。目瞑:指闭目懒睁,有畏光感。

②衄:此指鼻出血。

③阳气重:此处指阳气郁遏较重。

【原文析义】

46条论太阳伤寒日久的证治及服麻黄汤后可能出现的反应。 “麻黄汤主之”当接“此当发其汗”之后,为倒装文法。本条分两段理解。

“太阳病……此当发其汗,麻黄汤主之”为第一段。说明太阳伤寒表实证虽经八九日之久,但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等表证仍在,是病邪尚未发生变化,仍属太阳伤寒表实证。病证未变,又未经汗下,故仍可与麻黄汤发汗解表。本条的重要意义在于进一步强调外感病传变与否不必拘于时日,当以脉症为凭;明确指出太阳伤寒的脉象是“脉浮紧”,既补述了太阳伤寒的主脉,也是对第3条“脉阴阳俱紧”的具体说明。

“服药已微除……阳气重故也”,为第二段。论述服用麻黄汤后可能出现的不同反应及病机。病邪在外,表实无汗,用麻黄汤本应一汗而解,然本证只是“服药已微除”,即表证稍减而未愈。同时出现发烦、目瞑、甚者衄血等,是由于表闭阳郁,且病情迁延日久,阳郁尤甚,服麻黄汤,药虽中病,然只能稍挫病势,病情当随阳气郁闭之轻重不同而出现两种反应:阳气郁闭较轻,服药后正气得药力相助驱邪外出,然正邪交争剧烈,故出现心烦目瞑等症,待正胜邪却,则汗出病解;若阳气郁闭较重,药后正邪交争更激烈,除发烦目瞑外,由于阳郁太甚,不得汗解,反内迫营血,致阳络损伤而出现鼻衄。所谓汗不解,衄乃解,即前人所称之“红汗”。上述反应虽有微甚,然其机理均是阳郁太甚所致,故仲景概之言“阳气重故也”。

服麻黄汤后得衄而解,此其转归之一。若衄血不多,且衄后病情随之减轻,脉静身和,为邪去向愈之兆;若衄血量多,且衄后身热不退,或身热夜重,心烦不寐,舌绛苔燥、脉细数者,为热入营血,又当与清营凉血之法。切不可拘泥“衄乃解”、“衄后再汗”之说。

47条论伤寒表实证可自衄作解。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太阳伤寒,由于表邪外束,玄府郁闭,若不得汗解,邪无出路,郁于经络,重者可损伤阳络而衄血。由于血汗同源,衄后邪随衄出而解,故有衄后自愈的机转。

55条论伤寒表实失汗致衄仍须汗解。“伤寒脉浮紧”,是以脉代证,概言太阳伤寒表实证,属省文笔法。太阳伤寒,本应汗解,当汗而失汗,则表邪闭郁,邪无出路,损伤阳络而致衄。若体质壮实者,有邪从衄解之机。若衄后表不解,可能衄血不多,达不到载邪外出的目的,此与汗出不彻而表不解机理相同。衄后证未变,伤寒表实证仍在,故仍与麻黄汤发汗。衄后再汗需注意:一是衄血量不多;二是无内热烦躁之征;三是无热入营血表现。否则辨证不确,将产生严重后果。

上述三条皆为太阳伤寒证之衄血。但病情、转归均有不同。46条为衄在汗后,虽已服麻黄汤,因阳郁过甚而致衄,汗不解衄乃解;47条为不汗而衄,患者未经服药,失汗致衄,邪随衄解,当属自愈;55条为衄在汗前,虽邪重致衄,但衄而邪不解,仍须与麻黄汤发汗。所以对太阳伤寒证的衄血,当审证求因,区别对待。

【疑难点击】

对于46条中“发烦目暝”及“衄乃解”的病机认识,成无己提出“烦者身热也,邪气不为汗解,郁而变热,蒸于经络,发于肌表,故生热烦。肝受血而能视,始者气伤荣,寒即变热,则血为热搏,肝气不治,故目暝也。剧者,热盛于经,迫血妄行而为衄,得衄则热随血散而解,阳气重者,热气重也”。(《注解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尤在泾则认为,“发烦目暝”“乃服药已,病虽微除,而其人发烦目暝者,卫中之邪得解,而营中之热未除也。剧者血为热搏,势必成衄,衄则营中之热亦除,而病乃解。所以然者,阳气太重,营卫俱实,故须汗血并出,而后邪气乃解耳。阳气,阳中之邪气也”。(《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一指病在气血,一谓病在卫营,表述不同,其理则一。


守真 2008-01-27 09:21 【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汗,宜麻黄?。(51)

脉浮而?者,可?汗,宜麻黄?。(52)

【原文析义】

51条论太阳伤寒表实证脉浮者,可发汗。本条以脉代证,提示太阳伤寒表实证脉浮者,可用麻黄汤发汗解表。从“可发汗,宜麻黄汤”看,本证当具有伤寒表实证的临床表现,故可以麻黄汤发汗。太阳伤寒虽以脉浮紧为典型脉象,但人的体质有别,患病后脉象也千变万化,临证时不可以浮紧之脉作为太阳伤寒的唯一脉象。只要其症候属表实,即使脉浮而不紧,也可用麻黄汤治疗。

52条论太阳伤寒表实证脉浮数者,可发汗。本条紧承上条,太阳伤寒表实证只要临床症状具备,不论脉是否浮紧,都可用麻黄汤发汗。太阳伤寒脉见浮数,浮主表,数乃发热之故(体温升高,脉率增快),非主里热,其见证应无里热之象,而有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伤寒表实表现,故可发汗,宜麻黄汤。

51、52两条,分别以“脉浮”、“脉浮数”,举出太阳伤寒表实证虽以脉浮紧为常,但也有脉浮或浮数之变。两条言脉不言证,是以脉代证,临床当脉证合参为是。上述两条再次强调,凡病在表者必用汗法。

【疑难点击】

对52条“脉浮数”,方中行谓:“数者,伤寒之欲传也。可发汗而宜麻黄汤者,言乘寒邪有向表之浮,当散其数而不令其至于传也”(《伤寒论条辩 》)。柯韵伯则谓:“数者急也,即紧也。紧则为寒,指受寒而言。数则为热,指发热而言,词虽异而意则同,故脉浮紧者,即是麻黄汤症”(《伤寒来苏集?麻黄汤证上?卷二》)。

(二)汗法禁例(Contraindications of diaphoresis)

【原文】

咽喉乾燥者,不可?汗。(83)

淋家①不可?汗,?汗必便血②。(84)

家③,?身疼痛,不可?汗,汗出??④。(85)

衄家⑤,不可?汗,汗出必?上陷,脉急?⑥,直?不能?⑦,不得眠。(86)

亡血家⑧,不可?汗,?汗?寒?而振⑨。(87)

汗家⑩,重?汗,必恍惚心?⑾,小便已?疼⑿,?禹?粮丸。(88)

病人有寒,??汗,胃中冷,必吐?⒀。(89)

【词语解释】

①淋家:淋,指小便淋沥不尽,尿频量少、尿道涩痛之证。淋家,指久患淋证之人。

②便血:此处指尿血。

③疮家:久患疮疡之人。

④?(zhi,音至):《金匮玉函经》《脉经》作“痉”,可从。痉,筋脉拘急之意。

⑤衄家:经常鼻出血之人。

⑥额上陷脉急紧:指额部两旁凹陷处(太阳穴)的动脉拘急。

⑦?(shun ,音顺):目动也,即目睛转动。

⑧亡血家:指平素经常失血之人。

⑨寒栗而振:即寒战。

⑩汗家:指平素多汗之人。

⑾恍惚心乱:神识昏惑模糊,心中慌乱不安。

⑿小便已阴疼:小便后尿道疼痛。

⒀?:蛔之古体字,即蛔虫。

【原文析义】

83条论阴虚咽燥者禁用发汗。咽喉乃肺胃之门户,三阴经所循之处。生理情况下,咽喉必赖肺、肾的滋养。若咽喉干燥,则为阴液不足之象,尤其是肺肾阴亏,虽有太阳表证,亦不可辛温发汗。因阴液不足,发汗无源,强行发之,不仅伤阴,更助阳热,以致阴伤热炽,变证蜂起,不可不戒。

84条论淋家禁用发汗。久患淋病之人,多属湿热下注,久则伤阴,虽有太阳表证,亦不可径用辛温发汗。若误发其汗,不仅助膀胱湿热,耗肾中之阴,且阴伤热炽,迫血妄行,损伤阴络,可发生尿血之证。

85条论疮家气血两虚者禁用发汗。久患疮疡之人,因脓血流失而致气血两伤。“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是说疮家复感外邪而致身疼痛者,不可发汗。因血汗同源,发汗必伤营血,疮家已有气血两虚,复加发汗,则营血更伤。营血伤不能濡养筋脉,则导致筋脉强直,肢体拘挛的变证。

86条论衄家阴血不足禁用辛温发汗。素患鼻衄之人,阴血亏虚者居多。虽有表证,亦不可径用发汗。若强发其汗,势必更加损伤阴血。血不濡养筋脉,则额两旁陷中之脉紧急;血虚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直视而睛不能转动。血虚不养心,神不守舍,则不得眠。本条衄家不可发汗,第55条则言“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两者虚实有别,病机不同,当注意区别。彼条是伤寒表实证失汗而致衄,其衄血量不多,且衄后表实证仍在,故仍与麻黄汤发汗;本条是素日即多衄血之人,阴血素亏,又患外感,故治疗时必虑其虚,不可单纯使用发汗之法。

87条论亡血家气血虚弱,禁用发汗。亡血家,指平素经常失血之人,其阴血必虚,且气无所附而阳气亦不足。亡血家气血俱虚,即使患有伤寒表证,也不可妄用辛温发汗。盖血汗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若强行发汗,必致气血更虚。血伤无以濡养筋脉,气伤阳虚无力温煦肌肤,故寒?而振。

    88条论平素多汗禁用发汗。汗乃心之液,系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平素常多汗出,无论自汗盗汗,均有阴血阳气之伤。若再与发汗,不唯伤阳,亦必损阴,以致阴阳两虚。心失所养,心神浮越,故恍惚而心乱。汗家重发汗,阴津受伤,阴中滞涩,故小便后阴疼,治用禹余粮丸。此方已佚,但从主药禹余粮推断大法是敛阴止汗,重镇固涩,既救其急,亦补其虚。

89条论中焦虚寒者禁用发汗。病人有寒,指病人中焦脾胃虚寒。素有中寒,复感外邪,法当温中解表,切不可强发其汗。误用发汗,使脾胃已虚之阳更伤,必然导致“胃中冷”。胃寒气逆者,可见呕吐,若平日有蛔虫寄生者,则可吐蛔。

以上9条,从不同角度阐述峻汗禁例及机理。 阳加于阴,谓之汗,且血汗同源,气血互根,峻汗必伤及气血阴阳,故虚人外感不可用;由于麻黄汤为辛温解表之剂,辛温能助热,故火旺阳亢、风热外感者亦不可用。


守真 2008-01-27 09:22 【原文】。

脉浮?者,法?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汗,?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虚,?①表??②,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脉浮?者,法?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③者,不可?汗。何以知然?以??不足,血少故也。(50)

【词语解释】

①须:等待之义。

②表里实:表里,指表气与里气。实,指正气恢复。

    ③尺中迟:尺中,指寸关尺三部的尺部脉。迟,脉行迟滞无力。

【原文析义】

50条论尺中脉迟营血不足者,禁用发汗。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之典型脉象。由于寒邪束表,营阴郁滞,必有身疼痛之症,故言“法当身疼痛”。脉浮紧且身疼痛,证属伤寒表实,当以麻黄汤发汗为宜。若此时脉象并非“脉阴阳俱紧”,而见“尺中迟”,则又须斟酌。尺脉候里,迟滞无力为营血不足之象,此又为里虚兼表。虽有表证,亦不可强发其汗。由于血汗同源,发汗则可使营血更伤。故仲景自注云:“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本条以脉浮紧当汗,以尺中迟者禁汗对举,意在示人麻黄汤之用,当以表实而里不虚者。麻黄汤为峻汗之剂,虚人用之,每易伤阳损阴,致生变证。此外,本条禁汗,禁在营血不足,而营血虚之表现非一。尺脉迟只是举例而已,有以脉代证之意,临证当灵活掌握,不必拘泥。

49条论误下后里虚,尺中脉微者不可发汗。太阳伤寒初起未发热时,脉多浮紧,已发热时,脉多浮数,宜麻黄汤发汗。此时若误用攻下,则徒伤里气,表亦未除,甚则发生变证。本条系表证误下,患者身重心悸、尺中脉微,表明正气已伤,以阳虚为主。由于清阳之气不能充身,加之表邪困阻,故身重;阳虚心神不能自主,故心悸;尺以候里,微为阳虚之主脉,更为里阳虚之佐证,故言“此里虚。”表证误下致里阳虚,而表证仍在者,为夹虚伤寒,不可再汗。若发虚人之汗,必正气更伤,徒生变证。故云“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其“自汗出”意在补其虚,正气来复,气血充沛,津液自和,则往往自汗出而愈。此不汗而汗解之法,非与发汗解表者同日而语,但有异曲同工之妙。故文中云:“须表里实,津液自和者,便自汗出愈”。

以上两条均以脉象论禁,但一在阳虚里气不足,一在阴虚营血亏损。然皆为伤寒夹虚之证,故均禁用麻黄汤强发其汗。

【疑难点击】

50条“尺中迟”是难点,若迟以至数解则于理不通。因脉搏至数,寸关尺三部数则俱数,迟则俱迟。此言尺部独迟,当作涩滞不利解,为营血不足,心失所养,鼓动无力所致,故仲景在本条自注为“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

(三)麻黄汤兼证(Associated syndrome suitable for Ephedrae Decoction)

1. 葛根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Puerariae Decoction)

【原文】

太?病,?背强几几,?汗??,葛根?主之。(31)

葛根?方

葛根四?  麻黄三?(去?) 桂枝二?(去皮) 生?三?(切) 甘草二?(炙) 芍?二? 大?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二升,去白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如桂枝法?息及禁忌。??皆?此。

【原文析义】

本条论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太阳病无汗恶风,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又兼见项背拘急不舒者,此为风寒袭表,邪客太阳经输,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治以葛根汤,发汗解表,升津舒经。

  葛根汤方由桂枝汤加葛根、麻黄而成。方中葛根为主药,升津液,舒筋脉;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加麻黄增强发汗解表之力。故本方既能发汗升津,又无麻黄汤过汗之虞,且方中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又可补养阴血,助津液升发之源。

本方服药后不必啜粥,只需温覆取微汗出。余遵桂枝汤调护之法。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葛根汤证由伤寒表实证与太阳经输证组成。辨证要点是项背拘急不舒、恶寒、无汗、脉浮紧。

病机:风寒外束,太阳经输不利。

治法:辛温解表,升津舒经。方用葛根汤。

汤证辨析:本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皆为太阳病兼经输不利,区别在于表虚与表实,有汗与无汗。本证与麻黄汤证均为伤寒表实,但葛根汤证太阳经输不利症状突出,表现为项背强几几。

【疑难点击】

    关于项背强几几的病位问题,除言太阳经输不利外,另有注家提出不同观点。方中行谓:“风寒过太阳之营卫,初交阳明之经络,……盖几几乃加阳明之时”。(《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篇》)。《医宗金鉴》从经络循行角度,指出:“太阳脉,下项循肩夹脊;阳明脉循喉咙,入缺盆,贯膈、下乳内廉。太阳主后,前合阳明;阳明主前。今邪壅于二经之中,故有几几拘强之貌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辨痉湿?脉证并治篇》)。方中行认为是邪初入阳明。《医宗金鉴》认为邪犯太阳、阳明二经。两者都以太阳病不解,邪传阳明立证,确有见地。

【医案选释】

案1: 项背强几几

  封姓缝匠,病恶寒,遍身无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转侧,脉浮紧。余诊之曰:此外邪袭于皮毛,故恶寒无汗,况脉浮紧,证属麻黄,而项背强痛,因邪气已侵及背输经络,比之麻黄证更进一层,宜治以葛根汤。葛根五钱,麻黄三钱,桂枝二钱,白芍三钱,甘草二钱,生姜4片,红枣4枚。方意系借葛根之升提,达水液至皮肤,更佐麻黄之力,推动至毛孔之外。两解肌表,……。服后顷刻,觉背内微热再服,背汗遂出,次及周身,安睡一宵,病遂告差。(曹颖甫.经方实验录.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案2 :头痛

李某,男,38岁,住北京朝阳区。患顽固性偏头痛二年,久治不愈。经友人介绍,延请刘老诊治。主述:右侧头痛,常连及前额及眉棱骨。伴无汗恶寒、鼻流清涕,心烦,面赤,头目眩晕,睡眠不佳。诊察之时,见病人颈项转动不利,问之,乃答曰:颈项及后背经常有拘急感,头痛甚时拘紧更重。舌淡苔白,脉浮略数,遂辨为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之候。治当发汗祛邪,通太阳之气,为疏葛根汤。处方:麻黄4克,葛根18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生姜12克,大枣12枚。麻黄、葛根两药,先煎,去上沫,服药后覆取微汗,避风寒。服3剂药后,脊背有热感,继而身有小汗出,头痛、项急随之而减。原方再服,至15剂,头痛,项急诸证皆愈。(陈明等.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学苑出版社,1998)

辨治思路:案1病人恶寒,遍身无汗,循背脊之筋骨疼痛不能转侧,脉浮紧。为典型的风寒表实兼太阳经输不利证,以葛根汤辛温解表,升津舒经,证治合拍,一剂而愈。案2虽主诉为右侧头痛,但详审其证,无汗恶寒、颈项转动不利,舌淡苔白,脉浮略数。证为风寒束表,累及太阳经输。治以葛根汤辛温解表,升津舒经,则头痛、项急诸症皆愈。两者主诉不同,但风寒外束,太阳经输不利的病机一致,异病同治,均以葛根汤获效。 

【现代研究】

根据葛根汤解肌发汗,升津舒经、升清止利功效,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脑膜炎、慢性鼻炎、颈椎疾病、腹泻、眩晕、缺血性脑梗塞、血管紧张性头痛、面瘫、流行性腮腺炎、眼睑脓肿等,病机属风寒外束,太阳经气不舒者。以恶寒、无汗、项背拘急不舒为辨证要点。

实验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明显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减慢心率,降低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抑制病原微生物、调节免疫、抗凝、抗炎、抗过敏、解热及减轻抗癌剂副反应诸作用。


守真 2008-01-27 09:22 2.大青龙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Big Blue Dragon Decoction)

【原文】

太?中?,脉浮?,???寒,身疼痛,不汗出而?躁者,大青??主之。若脉微弱,汗出??者,不可服之。服之?厥逆,筋惕肉?①,此?逆也。(38)

大青??方

麻黄六?(去?)  桂枝二? (去皮)  甘草二?(炙)  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三?(切)  大?十枚(擘)    石膏如?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二升,去上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②粉之。一服汗者,停後服。若?服,汗多亡?遂虚,???躁,不得眠也。

寒脉浮?,身不疼但重,乍有??③,?少??者,大青???之。(39)

【词语解释】

①筋惕肉  (SHUN,音顺):肌肉跳动。

  ②温粉:炒温之米粉。扑在皮肤上,用于止汗。

  ③乍有轻时:指证情偶尔有所减轻。

【原文析义】

38条“太阳中风”是病因概念,系指风寒之邪伤人肌表,非太阳中风证。发热恶寒,身痛,脉浮紧是典型的伤寒表实证,应与麻黄汤治疗。然 “烦躁”一症又与麻黄汤证有别。从“不汗出而烦躁”分析,“不汗出”,既为症状,又成为“烦躁”之因。由于寒邪闭表,阳郁不得宣泄,郁而生热,热邪上扰故“烦躁”。大青龙汤证为表寒里热,表里俱实之证,大青龙汤为发汗峻剂。若表里俱虚者,不得与之。原文言“脉微弱”示其里虚,“汗出恶风者”又为表虚,表里俱虚,则为大青龙汤之禁例。若误服,则亡阳损阴,产生“厥逆,筋惕肉□”之变证。

39条指出大青龙汤证之非典型脉症,由于感邪有轻重,体质有强弱,临床脉症亦多变例。由脉浮紧变为脉浮缓,由身痛变为身重,反映了寒邪郁表,阳郁渐趋化热之势。脉浮缓与脉浮紧相对而言,热壅经气不利则身重,由于邪气有传入之势,进退于表里之间,故身重常见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提示本证之“身重”、“烦躁”需与少阴病相鉴别。

38条言“太阳中风,脉浮紧”,39条言“伤寒,脉浮缓”仲景如此错综立论,示人风寒之邪不可截然分开,其中风证与伤寒证之辨,当以有汗无汗为准。

由于大青龙汤证为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所致,证属表寒里热,表里俱实。故宜表里两解,重在解表,兼以清热,。

大青龙汤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麻黄用量较麻黄汤多一倍,为发汗峻剂,意在外散风寒,开郁闭之表;加石膏,清郁闭之里;重用炙甘草,加生姜、大枣,和中以滋汗源。麻黄、石膏相配,既相反相成,相互制约,又各行其道,为寒温并用、表里双解之剂。

本方服法需注意:①取微似汗出为佳,勿过汗伤阳。②若一服汗出者,停后服。③若汗出过多,可用温粉扑身以止汗。④若复服过汗,乃至亡阳伤阴,出现恶风、烦躁、不得眠等变证者,应及时救治。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大青龙汤证由伤寒表实证兼有阳热内郁症状组成。辨证要点是恶寒发热,身痛或重,不汗出而烦躁。脉浮紧或浮缓。

病机:风寒束表,内有郁热。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方用大青龙汤。

汤证辨析:大青龙汤证与桂枝二越婢一汤证鉴别要点是,两证均为外寒内热证。但大青龙汤证为伤寒表实兼里热,病情较重;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为太阳中风兼里热,病情较轻。

【疑难点击】

关于39条“身重,乍有轻时”机理,尤在泾认为伤寒邪在表则身疼。邪入里则身重。寒已变热而脉缓,经脉不为拘急,故身不疼而但重。邪气在或进或退之时,故身体有乍重乍轻之候也。刘渡舟先生指出“亦有在不汗出之同时,皮腠间的水液凝涩不散,而出现周身沉重,甚致?楚。以及两臂沉重难以抬举;或手指作肿,其脉不紧而缓的,亦可用大青龙汤发泄其水毒使从汗出而愈”。在外寒内热基础上,注意到饮邪相侵问题。《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谓“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表明身重可由饮邪所致。大青龙汤不但可治表寒内热证,也可治疗溢饮。

关于大青龙汤组方,方有执认为是桂枝麻黄二方合剂之变制,故为并中风寒发热之用。柯韵伯认为是证为麻黄汤证之剧者,故加味以治之,诸证虽全是麻黄,但有喘与烦躁之别。李培生先生认为是方重用辛温,复入辛凉,清内攘外,而津液不伤。否则,过用辛温燥烈之剂,则阳热亢盛,阴液消亡,易促使病机恶化。

【医案选释】

案1:伤寒发热

程某某,60岁。一日忽发寒热无汗,精神疲倦,神志较模糊。家人屡问所苦,才勉强答以自觉心烦,全身疼痛,难以转侧,有人认为是少阴证,须急用姜、附回阳。家属犹豫不决,请我诊治。我按他的脉象是浮而微数,摸他的两胫双很热,遂断为大青龙汤证。因患者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数,大青龙汤证的证候群已具。虽然精神疲倦呈嗜睡状态和大青龙汤证的烦躁不得眠有异,但这是老年患病,精神不支的缘故。所以患者外表虽无烦躁现象,但却自觉心烦。本病容易被认为少阴病的原因,除上述精神疲倦而呈嗜睡,可被误认为少阴证之“但欲寐”外,尚有身体疼痛难以转侧的症状;但脉象浮而不微细,足胫温而不冷,则和少阴病有很大区别。本证因风寒外束,所以身疼不能转侧;阳热内郁,所以发热而烦,当用大青龙汤双解表里邪热。处方:生石膏30g、麻黄、桂枝、杏仁、生姜各9g,炙草6g,大枣五枚,水煎服。但考虑患者年老体虚,发汗太过,可能导致虚脱,因嘱其将药分作三次温服,每二小时服一次,如得汗出,即停服。果服二次,全身微汗出,所有症状完全消失。(沈炎南.伤寒论医案选评.广东中医 1963;(2):38)

案2:杂病无汗

杨某某,女,35岁,农民。1987年8月31日诊。缘于18年前患麻疹合并肺炎,治愈后,遗留周身无汗,沉重拘紧,两目肿如卧蚕,即使夏暑野外劳动,肌肤仍不汗出,甚或战栗起粟。近一年来日益加重,且时时欲伸臂后仰,上肢拘紧而酸痛,虽经多方诊治,但无起色,遂来就诊。细察皮肤,汗毛倒伏,汗孔不显,舌淡暗,苔白腻微黄,脉滑。纵观患者脉证,病虽十几载,但疹后复感外邪,表气郁闭,汗不得泄是其基本病机。《内经》谓:“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又忆医圣《伤寒论》有用大青龙汤治无汗表实之法;《金匮》更有“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治用大青龙汤之训。因拟大青龙汤加味。处方:麻黄12g,桂枝9g,杏仁9g,生石膏24g,炙甘草6g,生姜6g,大枣6枚,白芍9g,苍术9g 。4剂,日1剂,以水900ml,煮取300ml ,分三次温服。服药2剂,病无变化。患者自行将后2剂合煎,分三次服。药后胸背及上肢汗出如珠,上半身肢体顿觉轻松,汗孔显露。二诊:因下肢汗出较少,故以上方去白芍,加炮附子6g 通达阳气。又服药6剂,下肢也  汗出,诸症悉除。(吕志杰、郭忠印.经方治验析义.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1;14(4):25)

辨治思路:案1为大青龙汤的正治法。大青龙汤证由外寒内热而起,然往往因邪热太盛,正为邪困,精神不支而出现类似少阴病证候。如此例高热发于年迈之体,虽神志模糊,身重难以转侧,但仍以发热无汗,心烦,身痛,足胫热,脉浮数为主,当属大青龙汤证,予大青龙汤辛温发汗,兼清里热。虽为发汗峻剂,但用量宜考究。除生石膏重用30克外,余均量小,麻桂姜各9克。一为患者热象渐加,过用辛温,恐伤津化燥;二为患者年老,精气衰退,避其发汗太过,损伤正气。案2为大青龙汤的变治法。患者无汗18年,尚无典型的恶寒无汗烦躁等外寒内热之征。然从病位言,病在皮毛、在表,当用汗法;从症状言,患者两目浮肿,周身拘紧,兼有溢饮,舌苔白腻微黄,为兼有内热;从病机言,表气郁闭是其本。从大青龙汤功效言,为发汗峻剂,即发散风寒,又发越水气。方证亦为相合。故能取效。两医案主诉不一,但病机相同。“异病同治”,故用大青龙汤均获效。

【现代研究】

根据大青龙汤外散表寒,内清郁热之功,现代多运用此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汗腺闭塞症、鼻衄、慢性肾盂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以外有表寒,里有郁热为辨证要点。由于本方为发汗之峻剂,其力较麻黄汤更强,故也用于表证见高热而无汗者。

据日本汉方研究者报道,大青龙汤的酒浸液对蟾蜍离体心脏的活动有抑制作用,但是可逆性的。对大鼠和猫的胆汁排泌有抑制作用。小剂量时,对大鼠和猫有轻度升压作用,而大剂量时,则呈降压效应。


守真 2008-01-27 09:23 3.小青龙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Small Blue Dragon Decoction)

【原文】

寒表不解,心下有水?①,乾???而?,或渴,或利,或噎②,或小便不利、少腹?③,或喘者,小青??主之。(40)

小青??方

麻黄(去?) 芍?  ?辛  乾? 甘草(炙) 桂枝各三?(去皮)  五味子半升 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二升,去上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根三?;若微利,去麻黄,加?花,如一?子,熬④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者,去麻黄,加茯苓四?;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等?按,小青??,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止也。又按《千金》,形?者??麻黄,乃?杏仁者,以麻黄?其?故也。以此?之,?非仲景意也。

寒心下有水?,?而微喘,??不渴。服?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主之。(41)

【词语解释】

① 心下有水气:心下,即胃脘部。水气,病理概念,即水饮之邪。

② 噎(ye,音耶): 指咽喉部有气逆梗阻感。

③ 少腹满:少,通“小”,指小腹或下腹部胀满。

④熬:《说文?火部》:“熬,干煎也”,与烘、炒、焙近意。

【原文析义】

40条论太阳伤寒兼水饮的证治。 “伤寒表不解,心上有水气”,本条以病证概念代表临床特点,并明确指出了本证外有表邪,内挟水饮的病因病机。“伤寒表不解”,除条中所载发热外,应见恶寒、无汗、脉浮紧等;“心下有水气”,是水饮停蓄于心下胃脘部。此处内近肺胃,水饮扰胃,胃气上逆则呕;水寒射肺,肺气失宣则咳。

自“或渴”以下,皆为或然症。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故其症状也多有变化。水停为患,一般不渴,但饮停不化,津液不滋,也可口渴,但多渴喜热饮,或饮量不多;水走肠间,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滞气,气机不利,故小便不利,甚则少腹胀满;水寒射肺,肺气上逆则喘。诸或然症,并非必然出现,但病机关键为水饮内停。本证为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故以小青龙汤发汗蠲饮,表里同治。

41条补述太阳伤寒兼水饮内停的证治及药后寒去欲解的表现。 “小青龙汤主之”一句,应接在“发热不渴”之后,此属倒装文法。“伤寒,心下有水气”,说明外为表邪未解,内有水饮停留,与上条相同。上条言干呕、发热而咳,本条补述咳而微喘,突出咳喘是小青龙汤证的主症。表不解自有发热,水饮停,多不见渴。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转为“渴”者,表明寒饮已消,是病欲解之佳兆。此因发热之后,温解之余,津液一时不足之故。虽渴而不甚,可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水津布则愈。上条渴见于服药之前,是水气不化,津不上承之或然症;本条渴见于服药之后,是寒饮消解的反映,两者机理不同,不可混淆。

小青龙汤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性温,散寒温肺,化痰涤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去痰;炙甘草调和诸药。本方为解表蠲饮,表里双解之剂。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小青龙汤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兼水饮内停症状组成。辨证要点是咳喘,痰稀色白,舌苔白滑,脉弦紧。

病机:风寒束表,水饮内停。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方用小青龙汤。

汤证辨析:大、小青龙汤皆从麻黄汤化裁,均属表里同治之方。但大青龙汤发汗解表,兼清郁热而除烦,以解表为主;小青龙汤发汗解表,内蠲寒饮而治咳喘,重在蠲饮。

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皆治喘。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为太阳中风表虚兼喘,见有汗而无内饮;麻黄汤证为太阳伤寒表实证,寒邪闭表,肺气不宣致喘,见无汗且无内饮证;本证为太阳伤寒表实兼喘,见无汗有内饮证。

【疑难点击】

对于方后加减,疑点较多,后世颇有争议。如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均去麻黄。而麻黄为本方主药,且有平喘利水之功,今去之不用,难以理解。故后世林亿等认为“疑非仲景意”值得重视。

【医案选释】

案1:慢性支气管炎 

    柴某某,男,53岁。1994年12月3日就诊。患咳喘十余年,冬重夏轻,经过许多大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慢支并发肺气肿”。选用中西药治疗而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黎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断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证,为疏小青龙汤内温肺胃以散水寒。麻黄9克,桂枝10克,白芍9 克,细辛6克,干姜9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9克,半夏14克,服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之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仁、半夏、干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陈明等.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学苑出版社,1996) 

案2:变应性鼻炎

患者卢某,女,28岁,职员。3年前游泳受凉后出现发作性喷嚏、鼻痒,大量清涕,日甚一日。1年来又出现眼痒、流泪、头昏等症。3年来曾服用扑尔敏、息斯敏、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药物,均难以控制症状。检查鼻腔粘膜苍白水肿,鼻腔内粘液样分泌物,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强阳性。诊断:变应性鼻炎。予小青龙汤3剂。(药物组成: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细辛3克,干姜6克,炙甘草10克,五味子6克,半夏10克)药后症状明显减轻,继服10剂,症状消除,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检查转阴。(马学忠等.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50例.国医论坛,1996;11(3):17)

辨治思路:案1为小青龙汤的正治法。患者咳喘,痰色清稀,背部恶寒,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肺失宣降失职所致,刘老以小青龙汤散寒蠲饮,寒邪散,水饮去,肺气通畅则咳喘自平。案2为小青龙汤的变治法。患者因涉水感寒,出现喷嚏、鼻痒,大量清涕,病延3 年,日甚一日,近1年又增眼痒、流泪、头昏诸症。查:鼻腔粘膜苍白水肿,鼻腔内粘液样分泌物,鼻分泌物嗜酸性细胞涂片强阳性。鼻为肺窍,寒邪外束,寒饮犯肺,上逆鼻、目诸窍,与小青龙汤证外寒内饮有异曲同工之妙,故与小青龙散寒蠲饮而获效。

【现代研究】

根据小青龙解表蠲饮,止咳平喘功效,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喘息型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百日咳、肺炎、肺气肿、肺心病、胸膜炎等呼吸道系统疾患。亦可用于肾炎、结膜炎、泪囊炎、过敏性鼻炎等,证属外寒内饮者。以恶寒,无汗,咳喘,痰多稀白,舌苔白滑,脉弦紧为辨证要点。

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本方具有平喘、解除平滑肌痉挛、抗组织胺、抗乙酰胆碱和抗氯化钡、降低血流阻力诸作用。

【复习思考】

1.麻黄汤证的主证、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2.麻黄汤证与桂枝汤证如何鉴别?

3.汗法禁例有哪些?为什么?

4.葛根汤证的主证、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5.大青龙汤证的主症、辨证要点及基本病机是什么?

6.大青龙汤证既然兼有内热,为何还重用辛温之麻黄?

7.小青龙汤的主证、病机及辨证要点是什么?

8.大青龙汤证与小青龙汤证如何鉴别?


守真 2008-01-27 09:24 三、表郁轻证(Mild superficies-stagnation syndrome)

【学习要求】

掌握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half-Cinnamomi and half-Ephedrae  Decoction)

【原文】

太?病,得之八九日,如??①,???寒,?多寒少,其人不?,清便欲自可② ,一日二三度?。脉微?③者,?欲愈也;脉微而?寒者,此??俱虚④,不可更?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色⑤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23)

桂枝麻黄各半?方

桂枝一?十六?(去皮) 芍?  生?(切) 甘草(炙) 麻黄各一?(去?)  大?四枚(擘) 杏仁二十四枚(?浸,去皮尖及?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三合,麻黄?三合,并?六合,?服。?息如上法。

臣?等?按,桂枝?方,桂枝、芍?、生?各三?,甘草二?,大?十二枚。麻黄?方,麻黄三?,桂枝二? ,甘草一?,杏仁七十?。今以算法?之,二?各取三分之一,即得桂枝一?十六?,芍?、生?、甘草各一?,大?四枚,杏仁二十三?零三分枚之一,收之得二十四?,合方。?此方乃三分之一,非各半也,宜云合半?。

【词语解释】

① 如疟状:指发热恶寒呈阵发性,发无定时,似疟非疟。

② 清便欲自可:清,同圊,厕所之古名,此处作动词用。欲,同尚字。自可,如常之意。清便欲自可,指大小便尚属正常。

③ 脉微缓:微非指脉象微弱,乃稍微,略微之意。脉微缓,指脉不浮紧,而趋于和缓。

④ 阴阳俱虚:此处阴阳,指表里而言。阴阳俱虚,即表里皆虚。

⑤ 热色:即红色。

【原文析义】

本条论述太阳病日久不愈的三种转归及表郁轻证的证治。分两段理解。

第一段自“太阳病”至“一日二三度发”,所述的基本证候具有三方面特点:其一,“太

阳病,得之八九日”说明患太阳病时日较久不愈的病史;其二,“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即阵发性恶寒发热同时并见,且发热重恶寒轻;其三,“其人不呕”,外邪未传少阳,“清便欲自可”,大小便尚属正常,邪未传阳明。综上所述,虽患病多日,但病仍在表。然病在太阳,何以寒热一日二三度发?此为病久邪微,正气欲抗邪外出,而邪郁不解,正邪交争较为轻微所致。

第二段自“脉微缓者”至“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太阳病日久不愈,邪郁不解可能出现三种转归:其一,“脉微缓者,为欲愈”,即脉象由浮紧而渐趋和缓,反映了外邪渐退而正气抗邪外出,表里气和,故为欲愈之兆;其二,“脉微而恶寒,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脉微为正衰里虚,恶寒为表阳不足,表里阳气皆虚,故称“阴阳俱虚”。治当急扶其阳,切不可再用汗吐下之法伤伐正气;其三,若病人见“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其身必痒”,为当汗失汗或汗出不彻,病邪不解,邪郁日久,不得宣泄之表郁轻证。此虽为转归之一,但内容是遥承第一段而加以补充。由于太阳表邪不解,阳气拂郁不伸,故病人面色发红;邪郁在表,气血周行不利,汗欲出而不得出,故身痒。治当小发其汗,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为桂枝汤与麻黄汤各取1/3量,按1:1比例合方,或将两方各三合煎液合并。两方为小剂组合,旨在使桂枝汤调和营卫而不留邪,麻黄汤解表发汗而不伤正。刚柔相济,剂量虽小,正所以发散邪气,扶助正气,属发汗轻剂。

【辨证提要】

辨证要点:桂枝麻黄各半汤证辨证要点是表证日久,证轻邪轻,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或伴面热、身痒。

病机:表郁日久,邪轻证轻

治法:辛温解表,小发其汗。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医案选释】

案1 :恶寒发热

某,女,47岁。1978年3月10日初诊。恶寒发热已9日。患者因三叉神经痛自服单方山茱萸汤,时痛时止,尚未停药复于熟睡时受凉。症见每日午后三时许微恶寒,并发热。入夜体温达38.5℃左右,随后汗出烧退,如是发作已9天。体验、血象、胸透均无异常,服用一般解表剂APC及抗菌素无效。苔白,脉弦细。证属太阳伤寒,因病初误服补敛之剂,有碍“太阳为开”,以致邪留不退。给予桂枝麻黄各半汤一剂。服后恶寒加重,并作寒噤,继而发热,遍体微汗,次日即未再发。(高德.伤寒论方医案选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案2:慢性荨麻疹

某,女,52岁,2000年10月25日就诊。患者1年半前因外出旅游食辛辣之品,当日即起红色风团,瘙痒剧烈,经外院治疗病情减轻,至全身偶起少量风团,便终止治疗。最近2天病情加重。现全身散发性红色风团,遇热加重,伴有瘙痒,纳眠可,二便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处方:麻黄9g, 桂枝9g, 炒杏仁15g, 白芍9g, 生姜3片, 大枣5枚,赤芍18g, 生石膏30g, 白鲜皮30g, 地肤子30g, 蝉蜕9g, 苍耳子15g, 牛蒡子9g,甘草6g。服药7剂症状明显减轻,偶起个别风团,上方加黄芪30g, 继服7剂治愈,随访1个月无复发。(王宗新.麻桂各半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山东中医杂志, 2001;20 (11):670)

辨治思路:案1病人患外感九日,曾服收敛剂,致邪郁日久不解,症见恶寒发热定时而发如疟状,属表郁轻证,投桂枝麻黄各半汤一剂,正得药助,战汗邪解。案2患慢性荨麻疹,该病属中医瘾疹范畴,多由禀赋不足,卫外不固,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邪郁腠理,营卫失和而发病。桂枝麻黄各半汤具调和营卫、散寒除风之功,与患者风寒郁表之隐疹合拍。但虑其表郁身痒明显,同时兼有热象,故以原方加清热祛风止痒之品,用药丝丝入扣而获效。

【现代研究】

根据桂枝麻黄各半汤辛温解表,小发其汗的功效,现代临床多用于治疗外感病、荨麻疹、皮肤搔痒证、湿疹。以邪郁日久,证轻邪微,发热恶寒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为辨证要点。





最新版本《伤寒学》,连载中。。。 考试培训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 最新版本《伤寒学》,连载中。。。 考试培训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 关于《伤寒论》版本的资料【转辑】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珀香散;祖传秘方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 董氏奇穴针灸学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 中药制剂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 制剂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 转载:入针即效,拨针即愈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 平胃散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中... 桂枝汤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中... 泻青丸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中... 新验方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中...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 临证实验录 临床荟粹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 -- 我是这样用五运六气的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 我是这样用五运六气的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 中医验方方面的书籍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 老许的文章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 关于温粉大青龙汤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 刘渡舟医案大青龙汤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 医案选录大青龙汤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 按摩心要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为... 黑木耳一味治骨折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 宫颈糜烂方 铁杆中医论坛——联合网络与现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探索“精准中医”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