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户亮新垣结衣:黑芝麻:滋润强壮抗衰老(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6:30:00
天下虚怀 收藏于 2011-07-27 阅读数:1   收藏数:1
公众公开原文来源
 修改
 如何标记批注?
黑芝麻:滋润强壮抗衰老
黑芝麻为脂麻科植物脂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神农本草经》称,黑芝麻“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芝麻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分为黑芝麻和白芝麻两种,药用黑芝麻,食用白芝麻。黑芝麻为药食两用之品,炒熟后食用味香可口。
黑芝麻味甘性平,有补益精血、润燥滑肠的功效。黑芝麻甘平油润,善补肝肾、益精血,兼有润肠通便之功,适用于老年人肝肾不足、精血亏虚所致的头晕眼花、腰膝酸软、须发花白、肠燥便秘等症。中医营养学认为黑芝麻是良好的滋润强壮剂,是芬芳的补药。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黑芝麻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油脂和优质蛋白及氨基酸,并有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E含量较高)及微量元素。有关黑芝麻的研究材料较少,仅有降血糖的报道。但黑芝麻中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应该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黑芝麻治疗用量为每日9~15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5~10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体倦乏力,须发花白者:黑芝麻100克,炒熟,制首乌100克,共研细末,放入瓶中,每日早晚温开水冲用10克。
2.老年人冠心病:黑芝麻100克,炒熟研细,加入少许食盐,每餐食用3~5克。
3.病后体虚,腰膝酸软,头晕眼花,大便干燥或便秘者:黑芝麻100克,核桃仁100克,共炒熟研细,早晚食用2汤匙。
4.老年人肠燥便秘或习惯性便秘,黑芝麻50克,核桃仁50克,柏子仁50克,共炒熟研细,每次10克,用蜂蜜水送服。
注意事项:
1.大便溏泄者忌用。
2.服用时应炒熟研碎,有利于消化吸收。
保存知识:放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茯苓:健脾益胃安心神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神农本草经》称:茯苓“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茯苓是寄生于赤松或马尾松地下根的多孔科真菌。茯苓的外面包裹着一层黑色的皮,称茯苓皮,利尿消肿作用较好;靠近外皮有一薄层淡红色的部分,称赤茯苓,清热利湿作用较好;赤茯苓里面的白色部分就是这里要介绍的白茯苓,简称茯苓;茯苓块中心部分有细松根穿过,称茯神,宁心安神作用较好。茯苓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其中以云南所产的茯苓为最佳,称“云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脾虚、水肿及失眠等症。茯苓味甘性平,有健脾益胃之功效,适用于老年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症。茯苓淡渗利水渗湿的功能,善治老年人小便不利、水肿胀满及痰饮等症。茯神有安神定惊的作用,适用于惊悸失眠等症。我国古代有关服食茯苓祛病强身的方法记载颇多,认为有消除百病、肌体润泽强健的作用,久服则能使人面若童颜,延年耐老,所以古人称服食茯苓为神仙度世法。清代宫廷的御膳房中用茯苓做的一种保健食品“茯苓饼”,有滋补健脾的作用,为王公大臣们所喜食。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茯苓含有多糖类、三萜类及麦角甾醇、卵磷脂、胆碱、组氨酸、腺嘌呤、多种酶及微量元素等。茯苓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加酸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淋巴细胞的数量和脾脏抗体分泌细胞的数量,增强T淋巴细胞功能,并能促进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实验证实其既有直接的抑瘤作用,又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间接地抑制肿瘤。肺癌患者服用茯苓多糖后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并能提高多项免疫指标,特别是对细胞免疫功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动物实验证实,用茯神煎剂注射到小鼠腹腔,可以明显降低小鼠的自主
活动,并可对抗咖啡因所致的小鼠过度兴奋。茯苓煎剂对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茯苓还有强心、保肝、治疗胃下垂及胃肠炎等作用。
茯苓治疗用量为每日9~15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3~5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身体虚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茯苓粉5克,用牛奶冲服。
2.老年人小便不利,下肢水肿:茯苓10克(打碎),薏米20克,大米100克,煮粥服,每日1次。
3.老年人惊悸失眠,夜卧不安:茯神10克,桂圆肉10克,酸枣仁3克(打碎),加水适量,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睡前服。
4.市售的茯苓酸奶,有滋补健脾作用,可长期饮用。
注意事项:
1.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不宜用。
3.茯苓块煎煮时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故应打碎成小块,或用薄片。
保存知识: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
熟地黄:养血滋阴填精髓
地黄,是玄参科植物地黄的根。这种植物遍布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山野田间随地可见,但以河南怀庆地区所产的地黄最为有名,中医药界称其为“道地药材”,属于河南的四大怀药之一。
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地黄分为三种中药材。刚采挖出来的新鲜地黄或将刚挖出的地黄埋入湿沙中保存者,称“鲜地黄”。鲜地黄味苦甘性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高热烦渴及血热炽盛而致的吐血、衄血、皮肤出血等热盛疾病。鲜地黄晒干后称“生地黄”,古称“干地黄”,简称“生地”,味甘苦性寒,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适用于温热病热入营血或热邪迫血溢出脉外之出血证,及热病伤阴、消渴证、肠燥便秘等症。鲜地黄与生地黄比较,鲜地黄苦重于甘,药性更寒,清热凉血、生津止渴的功效更强;生地黄味甘重于苦,养阴、清虚热作用较好,兼有滋补阴液的功效。生地黄加黄酒蒸制后晒干称“熟地黄”,简称“熟地”,就是这里要介绍的药物。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有养血滋阴、补精益髓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妇女月经不调、肝肾阴虚证、消渴证、精血亏虚证等症。熟地为滋补肝肾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养血滋阴,而且能够生精填髓。中医认为精血是人体内最根本的物质基础,精血充足则肝肾功能正常,机体功能表现出强健状态。反之,人体精血不足则出现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聋耳鸣、须发早白、未老先衰、性功能减退等等。近年来,许多中老年人长期服用六味地黄丸来防治老年性疾病和抗衰老,取得了一定效果,熟地黄就是该药剂最重要的药物。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熟地黄中含有谷甾醇、甘露醇、梓醇、地黄素、糖类、苷类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熟地黄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等作用,并能降血压、降血脂、抑制血栓形成、改善心肌缺血等。地黄可以明显促进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有明显的补血作用。它所含的地黄多糖B参与维持机体的稳定,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并能诱导体内的免疫细胞增殖,增强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地黄还有调节激素代谢、降血糖、抗衰老及镇静、利尿等作用。
介绍几个小验方:
1.中老年人血虚证,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眩晕心悸、失眠健忘者:用熟地黄20克,当归10克,动物肝脏100克,有养血滋阴的功效。服用方法:将动物肝脏洗净切片,放熟地黄、当归,加水适量及调料少许,炖煮1小时,食肝喝汤。
2.高血压病患者,有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腰膝酸软等症者:用熟地黄30克,水煎煮1小时,取药液代茶饮,有滋阴、养血、降压的功效。
3.中老年人肝肾阴虚证,有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等症者:用熟地黄20克,山萸肉10克,红糖少许,有滋补肝肾、养阴补血的功效。服用方法:将熟地及山萸肉水煎1小时,加红糖少许调味,代茶饮。或服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按说明书服用。
4.中老年人精血不足,表现为视物昏花、失眠健忘、须发早白等早衰现象者:用熟地黄20克,制首乌15克,枸杞子15克,鹿角胶5克,有滋阴壮阳、补血益精的功效。服用方法:将熟地、首乌及枸杞子用水煎煮两次,药液合并,分早晚两次服用,将鹿角胶分为两份,捣碎,用热药液溶化后服用。
5.用于糖尿病的辅助性治疗:生、熟地黄各15克,山萸肉10克,五味子5克,有滋阴补肾、生津止渴的功效。服用方法:将三味中药水煎代茶饮。
6.糖尿病性肾病的辅助性治疗:生、熟地黄各10克,生黄芪30克,水煎代茶饮,有益气滋阴的功效。
7.老年人躯体虚弱、倦怠乏力、食欲不振、须发早白者:用熟地黄10克,人参5克,茯苓5克,蜂蜜少许,有益气养阴、补虚强体的功效。服用方法:将三味中药水煎服,加蜂蜜少许调味。
8.妇女血虚及月经不调等症,用四物汤加减治疗:熟地黄2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水煎服,有养血调经的功效。
9.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红肿者:用生地30~50克,水煎服,每日早中晚服,有消炎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项:
中医认为熟地黄性质滋腻,有助湿气、妨碍消化的弊病,故气滞多痰、脘腹胀痛、食少便溏者不宜应用。如服用熟地黄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可加用陈皮、砂仁等理气中药以健脾行气。长期大剂量地服用生、熟地黄可引起水肿,如果出现这种症状,应及时调整用量,必要时应咨询中医师。
板蓝根:不能当茶随便喝
有一次,我在给中老年人进行健康讲座的时候,一位老年朋友问我:单位发给一些板蓝根,让大家当茶饮用,说能够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可自己喝了以后感觉肚子有些不舒服,还能不能继续饮用?一些媒体也报道“药用蔬菜”上餐桌成为一种时尚,其中板蓝根就是其中主要品种。板蓝根当真可以当茶饮、做菜吃吗?我郑重地告诉大家:板蓝根是药品,不是食品,切不可滥用。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松蓝的根(习称北板蓝根)和爵科植物马蓝的根(习称南板蓝根)。其叶称大青叶,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板蓝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主要用于温热病气血两燔、发热、咽痛、斑疹、大头瘟以及痈肿疮毒等热毒壅盛的病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板蓝根含有靛苷、靛蓝、靛玉红、水杨酸及多种氨基酸等,具有明显的抑制病菌及病毒的作用,并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血小板聚集,在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全身性感染、急性传染性肝炎及咽喉肿痛等有较好疗效。板蓝根还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皮肤病,对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水痘、扁平疣、寻常疣
等也有较好效果。
但是,是药三分毒,板蓝根也不例外。中药学理论认为,板蓝根为清热解毒药,味苦性寒,易损伤脾胃,所以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不宜服用板蓝根,误服后可能会加重病情。有一位脾胃虚寒的女士因吃了在超市购买“药用蔬菜”——板蓝根,结果腹痛、腹泻了几天,这就是误食苦寒性质的板蓝根而引起的。正常的健康人也不能把板蓝根当作茶来长期饮用,因为苦寒药都有“泻”的作用,长时间饮用会使体质下降,还可能造成脾胃虚寒,使健康人变成病人。
板蓝根具有抑制病菌和病毒的作用,但如果长期服用小剂量的板蓝根,很可能会使病菌或病毒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感染性疾病再用板蓝根就可能无效。
近年来还有关于服用板蓝根出现过敏反应的报道,轻者全身皮肤潮红、瘙痒、头昏眼花,重者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抽搐,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服用板蓝根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的现象。所以说,板蓝根虽然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药,但也不能滥用。
介绍几个板蓝根的小验方。
1.水痘:板蓝根15%~0克,水煎服或代茶饮。
2.流行性感冒:板蓝根15克,大青叶15克,荆芥10克,升麻5克,水煎服。
3.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2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玄参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
4.咽喉肿痛:板蓝根15克,牛蒡子10克,玄参10克,桔梗10克,水煎服。
5.疱疹:板蓝根冲剂,每次1袋,一日三次。
人参:开心益智补五脏
人参(补气药)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是众所周知的名贵补益中药,被我国历代中医学家所推崇。我国最早的中药学典籍《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人参有“补五脏,安精神……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人参具有明确的补益效果,其独特的滋补作用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
采集于野生森林中的人参,称为野山参或山参,因其数量稀少,药效好,价格也贵,值数千至上万元不等。市场上销售的绝大多数为人工栽培的人参,称园参,价格较便宜。
人参的主要产区为吉林、辽宁和黑龙江三省,其中以吉林长白山地区所产的人参质量最佳而被称为道地药材。此外,产于朝鲜的人参称高丽参,产于日本的人参称东洋参。
人参主要有红参和生晒参两种。将采集的人参洗净,入蒸笼中蒸透,然后晒干或烘干,即为红参。将人参洗净后晒干或烘干即为生晒参。两种人参的功效有所不同。
人参味甘微苦,入脾、肺、心经,红参药性偏温,生晒参药性平和。人参的功能是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主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元气不足,失眠健忘及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现代研究证实,人参主要含有数十种人参皂苷,以及甾醇类、单糖、多糖、氨基酸和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多种成分。临床观察到人参能够增强人的学习记忆和反应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差错。脑力劳动者服用人参可以使精力集中,思维清晰。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服用人参可以改善心肌供血情况,对冠心病、心肌营养不良、动脉硬化、高血脂等都有治疗作用。人参还能消除疲劳,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和治疗阳痿。
人参的治疗用量为每日5~10克,养生保健为每日1%~%2克。
使用方法:
1.噙化服。将人参薄片或参须直接放入口中,含服唾液,待无参味时嚼服。
2.泡茶服。将人参切为薄片或将参须切为小段,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服,待多次冲泡参味变淡后,将参渣嚼服。
3.浸酒服。最好用全须生晒参或鲜参放入白酒中,浸泡一个月后,待酒中有明显参味时再适量服用。可随服随加入新酒,待参味淡时,将参取出蒸服。
4.吞服。将人参干燥研成细粉,装入胶囊吞服。
5.将人参与大枣、桂圆等补益药一同水煎服用,或与鸡鸭一起炖服,有益气补血、增强体质的作用,适用于老年人身体虚弱、气血两虚证。
注意事项:
1.人参作为保健养生使用时用量宜小,每日不应超过两克。
2.要坚持小量长服的原则,才能有补益效果。
3.当患急性病(如外感、急性传染性疾病等)或发热时不可服用人参。
4.高血压病及对人参不能耐受或过敏者不可服用。
5.忌食萝卜和饮浓茶,否则将减弱人参的作用。
6.要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选用不同的人参品种,体质偏于气虚阳虚者用红参,体质偏于气虚者用生晒参,必要时可请中医师指导。
7.不宜与藜芦同用。
保存知识:人参含糖质味甜(特别是糖参),所以春季易泛潮发霉,夏季易被虫蛀,所以应经常检查。平时人参应放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一旦发现吸潮霉变成虫蛀,立即烘烤或晾晒。也可将大米用火炒干燥待凉后与人参一起放入瓶中保存,可保持较长时间不变质。
西洋参:补气养阴治气虚
西洋参(补气药)为五加科植物西洋参的干燥根,原产于美国、加拿大等地,自清代开始由美国销入我国,故有“花旗参”之称。近年来我国引种西洋参成功,并大量进入市场。清代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西洋参有“补肺降火,生津液,除烦倦”等功效。
西洋参味苦微甘性寒,入心、肺、肾经。西洋参的功能是补气养阴,清火生津。主治肺肾阴虚火旺、咳喘痰少、气阴两伤、烦倦口渴及口燥咽干之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西洋参的化学成分主要为人参皂苷,以及有机酸类、糖类、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西洋参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兴奋中枢神经的作用弱于人参,但抑制作用较强。西洋参能够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和免疫力,增强机体对有害刺激的防御,并有调节内分泌和代谢以及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西洋参与人参的相同点:1.西洋参与人参同属五加科植物,药用部位主要是其干燥根。2.两者同为补气药,均有治疗全身无力、精神疲惫、心慌气短、懒于言语、食欲不振等气虚证的作用。3.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两者所含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人参皂苷,其他化学成分也基本相同,所以药理作用相似。
西洋参与人参的不同点:
1.人参(特别是红参)药性偏于温热,补益作用优于西洋参,适用于倦怠乏力、怕冷、手脚发凉等气阳两虚证。而西洋参药性寒,除补益作用外尚有清火作用,适用于体倦无力、阴虚有热的气阴两虚证。
2.人参不能用于外感或发热等疾病,而西洋参则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应用。
3.凡有气虚有热的患者及不适用人参者,可用西洋参代替。
西洋参治疗用量为每日3~6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1~2克。
使用方法:
1.噙化服。将市售的西洋参薄片直接放入口中,含服,待无参味时嚼服。
2.泡茶服。将西洋参薄片用开水冲泡代茶饮服,待多次冲泡参味变淡后,将参渣嚼服。
3.吞服。将市售西洋参胶囊用温水送服。
4.将西洋参与麦冬、五味子等水煎服用,或与鸡鸭一起炖服,有益气养阴的作用,适用于老年人气阴两虚。
注意事项及保存知识与人参相似,所不同者西洋参可用于气虚发热的患者。
刺五加:健脾补肾强筋骨
刺五加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的干燥根及根茎。《名医别录》称,刺五加有“补中,益精,坚筋骨,强志意”的功效。刺五加与人参、西洋参、三七等均属五加科植物,所以具有类似人参的补益强壮作用。刺五加产于东北三省及河北、山西、陕西等省,主要产地为黑龙江省,其质量较佳。
刺五加味辛微苦性温,归脾、肾、心经,有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脾肾阳虚、体倦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等症。刺五加具有较好的补益作用,而且药性平和,服用安全,对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较为适宜。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五加主要含有多种刺五加苷,与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相似,另外尚有刺五加多糖及多种微量元素。刺五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过程具有双向调节的作用,使之更为协调。刺五加浸膏能够提高人们脑力劳动的效率,提高智力水平,减少工作差错,并具有抗疲劳作用。刺五加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的适应能力,并能增加心脑血管的供血量,改善心脑的缺血症状。临床应用治疗失眠多梦、头昏头痛、记忆力差、食欲不振等神经衰弱症状有较好疗效,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也有较好效果。
刺五加治疗用量为每日9~27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5~10克。使用方法:
1.老年人身体虚弱,体倦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差等:刺五加薄片5~10克,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2.老年人冠心病所致的胸闷气短、心前区闷痛、心悸等:刺五加10克,丹参5克,川芎5克,加水适量,煎煮两次,每次半小时,将药液合并混匀后,代茶饮。
3.老年人气血两虚,体倦乏力,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等:刺五加10克,当归5克,鸡脯肉250克,调料少许,加水适量,炖煮1小时,食肉喝汤。
注意事项:
1.刺五加原商品名为五加皮,分为刺五加、五加皮、香加皮三种不同药材,很容易混淆。五加皮又名南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的干燥根皮,主产于江南诸省,有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适用于风湿痹痛、体虚乏力等。香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的干燥根皮,有祛风湿、强筋骨的功效,但该药有毒,易引起心肾功能损害。使用时一定认明为刺五加。
2.阴虚火旺者忌用。
保存知识: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防生霉。
黄芪:强心益智抗衰老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主要产于我国山西、甘肃、内蒙古、东北三省等北方地区,故有“北芪”之称,而以产于山西绵上地区的黄芪质量最优,柔软如绵故称“绵黄芪”,为道地药材。
黄芪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生黄芪和炙黄芪两种,生黄芪即是将采集的药材洗净、晒干、切片而成;炙黄芪是将生黄芪加蜜拌炒晒干而成。两者的功效主治有所不同。
黄芪味甘微温,归脾、肺二经,有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疮生肌、利水退肿的功效。生黄芪益卫固表和利水退肿作用较好。所谓益卫固表,是指黄芪具有增强人体肌表的防御功能,提高预防外感性疾病能力的作用。所以,体质虚弱易患感冒的人,经常用黄芪煎水代茶饮,有较好的防治作用。黄芪还有固表止汗的作用,可用于因体虚出汗过多的各种自汗证。生黄芪的利水退肿作用,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利尿,消退水肿,减少尿蛋白。炙黄芪补气升阳的功效较强。所谓补气升阳,是指黄芪具有增强人体体质和促进人体消化功能的作用。特别适用于体虚多汗、心慌气短、食欲不振、精神委靡、四肢无力、头晕目眩的中老年人,与人参同用效果更好。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黄芪含有黄酮类、皂苷类、胆碱类、糖类及多种微量元素。黄芪提取物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延长细胞寿命,抗氧化。它对正常心脏能增强收缩功能,对衰竭的心脏有明显的强心作用,并能扩张心脏冠状动脉,保护心脏器官。黄芪能够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并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
黄芪还具有保肝、造血、抗肿瘤和减轻放化疗反应等作用。
黄芪药性平和,治疗用量为每日15%~0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5~10克。
使用方法:
1.体虚多汗,易感冒者:用生黄芪10%~ 克,水煎两次,每次煮沸30分钟,不拘时代茶饮。
2.身体虚弱,面色苍白的贫血者:用炙黄芪30克,大枣10枚,牛肉(或猪、羊肉)250克,加水适量,炖1小时,吃肉喝汤。
3.体虚乏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者:炙黄芪30克,党参(或人参)10克,猪肚250克,加水适量,炖1%~%2小时,吃猪肚喝汤。
4.营养不良及慢性肾炎水肿者:用生黄芪30克,鲫鱼1条(200%~00克),加水适量,炖1小时,吃鱼喝汤。
注意事项:
1.黄芪主要用于体质虚弱的人,体质较壮特别是有外感发热的患者忌用。
2.黄芪适用于脾胃虚弱的食欲不振者,因饮食过多而引起食积证的食欲不振者忌用。
3.注意生黄芪与炙黄芪的区别应用。
保存知识:黄芪中含糖类及淀粉类较多,应注意防潮防蛀防霉,放置于阴凉干燥处。
灵芝:提高人体免疫力
灵芝(补气药)为多孔菌科植物赤芝或紫芝的子实体。《神农本草经》中称灵芝有“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的功效。我国民间也有许多有关灵芝的美丽传说,《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为救许仙的性命而盗的“仙草”即是灵芝;又如民间年画长寿图中,老寿星的梅花鹿口中所衔的“瑞草”也是灵芝。说明灵芝在人们的心目中是一种治病延年的仙品。
由于野生的灵芝稀少,目前市场所售的灵芝多为人工培养的灵芝菌株,供发酵的菌株有赤芝、紫芝、薄盖灵芝等。灵芝制品主要有两种,一种为灵芝的孢子粉制剂,一种为灵芝的子实体制剂。所谓灵芝孢子粉就像植物的种子一样,是灵芝成熟后分化出来粉样孢子,能够繁殖出新的灵芝体。灵芝子实体是灵芝生长成熟后的整个菌株,质地较硬。两者相比较,孢子粉的效果更好一些,特别是经过破壁技术处理的制品,更有利于机体的吸收。
灵芝味甘性平,有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益智安神、止咳平喘等功效。灵芝的药性平和,所含的多糖类、氨基酸类及有机锗等物质,有明显的滋补身体、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灵芝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特别适合于中老年人长期服用。灵芝的水溶性化学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和镇静安神作用较好,适用于老年人失眠症的治疗。灵芝具有强心作用,能够扩张冠状动脉血流量和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有抗心律失常之功,适用于防治老年人的冠心病、心绞痛等。灵芝还有明显的镇咳、祛痰、平喘作用,对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灵芝含有多糖类、核苷类、呋喃类、甾醇类、生物碱类、氨基酸类、三萜类、矿物质类(特别是有机锗)及油脂类等150余种化学物质。灵芝中的多糖类物质能够调节体液免疫水平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对因衰老而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有明显的恢复作用。灵芝的抗肿瘤作用和减少放化疗副作用主要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而完成的。灵芝具有增强学习记忆能力和镇静安神的作用,并能降低植物性神经的兴奋性。灵芝提取物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大脑血流量等作用,对心脑缺血具有保护作用。灵芝的促进核酸、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可能是其滋补强壮的生理基础。灵芝制剂用于防治冠心病、高脂血症有较好效果,并能够减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灵芝治疗用量5~10克,养生保健用量1~3克。
使用方法:目前灵芝的制剂较多,可根据不同制剂的说明服用。
注意事项:灵芝的服用安全性较好,一般情况下无明显毒副作用。但个别人对灵芝有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等患者,应忌用。
保存知识: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山药:补脾养胃助消化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神农本草经》称山药“补中益气,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轻身不饥延年”。我国大多数省均出产山药,但以河南省怀庆地区所产的山药质地坚实,粉性足,颜色洁白,质量最佳,为道地药材,有“怀山药”之称。中药材山药根据其加工方法的不同分为毛山药与光山药两种。将山药洗净去须根后晒干,表皮黄白色或棕黄色,称毛山药;将山药洗净去刮净外皮者,表面洁白光滑者,称光山药。两者药理作用基本相同。
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脾虚食少、消化不良性腹泻、肺虚喘咳、肾虚腰膝酸软等症。山药为药食两用之品,不寒不热,作用和缓,既能补气,又可滋阴,具有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的特点,特别适合于老年人食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山药含有皂苷、糖类、蛋白质、醇类物质、胆碱、淀粉酶、多酚氧化酶、多巴胺、黏液质、生物碱、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山药具有抗氧化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能够增强免疫功能和抗肿瘤等。山药有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能够促进肾功能的恢复,消除蛋白尿和促进肠蠕动。山药所含的锌、锰、钴、铬等微量元素对促进老年人的机体功能十分有益。
山药治疗用量为每日15~30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10~20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脾虚所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弱等:鲜山药100克,洗净后蒸30分钟,去皮食用,或蘸白糖食用。
2.老年人消化不良性腹泻、大便不成形、全身无力等:山药20克,莲子10克,芡实(又称鸡头米)10克,薏米10克,大米200克,加水适量,煮成粥食用。
3.老年人体倦乏力、食欲不佳、消化不良、大便溏泄等:山药粉100克,莲子粉50克,薏米粉50克,茯苓10克,白术粉5克,白糖适量。将诸粉及白糖搅拌均匀后加适量发酵粉,蒸熟后切块。
4.鲜山药100克,大枣10枚,红糖少许,将山药洗净去皮,切块,与大枣、红糖放入碗中,蒸1小时食用,有较好的滋补作用。
注意事项:
1.中医认为山药为收涩之品,故老年人大便干结者忌用。
2.少数人食用山药后有过敏现象,应禁用。
保存知识: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霉,防蛀。
当归:补血活血治痛经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于我国甘肃、云南、四川、陕西等地,以甘肃岷县所产的当归质量最佳。
传统中药学中将当归分为归头、归身、归尾三部分,有“归头止血,归身养血,归尾破血,全当归补血活血”的说法,现代多以全当归应用。
当归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等功能。主要用于血虚委黄、眩晕心悸、虚寒腹痛、淤血作痛、肢体麻木、跌打损伤及血虚肠燥便秘等。
当归的最大特点就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通经,所以特别适合治疗妇女的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等病症,故古人称当归是“妇科专药”。血虚证(包括贫血)常表现出面色苍白或委黄、口唇色淡、头晕眼花、心悸等症状,当归的补血养血功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如与黄芪同用则疗效更佳。当归还对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便秘及皮肤瘙痒症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当归含有挥发油(主要为藁本内酯)、阿魏酸、生物碱、有机酸类、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动物实验表明,当归具有增加心脏冠状动脉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纠正心律失常的作用,并能改善脑缺血症状,保护脑组织。当归有降低血脂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当归还有提高免疫功能、保肝、增加血液红细胞等作用。
当归的治疗用量为每日10~15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3~6克。
使用方法:
1.防治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用当归6克,川芎5克,加水适量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加红糖和少许调味,代茶饮。
2.血虚(贫血)患者,身体虚弱、面色苍白、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者:用当归10克,熟地10克,大枣10枚,牛(羊)肉250克,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
3.老年人体弱无力,气血不足者:用当归20克,黄芪100克,母鸡1只,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
4.老年人血虚便秘者:用当归10克,生首乌10克,加水适量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代茶饮。
5.老年性皮肤瘙痒者:用当归10克,白芍10克,防风6克,水煎服,每日两次。另用蛇床子10克,苦参6克,甘草5克煎汤,外洗。
注意事项:
1.腹中胀满或腹泻者忌用。
2.当归药味偏重,可适量减少药物用量。
保存知识:当归受潮后易发霉变色,又易生虫,须放置于干燥阴凉处。
菊花:平肝明目解热毒
菊花(解表药)为菊科植物菊的干燥头状花序。《神农本草经》称,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均生产菊花,但安徽省的“亳菊”、“滁菊”、“贡菊”、浙江省的“杭菊”、河南省的“怀菊”等较为有名,为菊花的道地药材。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平肝明目、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的功效。中医认为菊花的花色品种不同,功效主治亦有差异。白菊花主入肝经,主要功效为平肝明目,适用于老年人高血压病所致的头晕目眩、视物昏花、烦躁易怒及肝经风热、目赤肿痛等症。黄菊花主要功效为疏散风热,善治外感风热,适用于发热、头痛、头昏等症。野菊花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近年来发现野菊花栓剂对治疗老年人的前列腺炎有较好效果。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菊花中含有挥发油类化学成分、苷类化合物、生物碱类、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及微量元素等。菊花中含有多种心脏活性成分,有明显的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轻心肌缺血等作用。菊花还有一定的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和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临床研究观察到,用菊花煎剂的浓缩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时有减轻胸闷痛、心悸、气短等症状的作用,总有效率为80%。对冠心病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还有一定的降血压的作用。菊花与山楂等同用,治疗高血压动脉硬化症,有显著效果。
菊花治疗用量为每日10~15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3~5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白菊花(或菊花茶)3~5克,开水浸泡,代茶饮。
2.老年人肝经有热,目赤肿痛者:菊花5克,薄荷1克,开水浸泡,代茶饮。
注意事项:本品易生霉变质,不易保存,宜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如有变质不可再用,切忌熏晒。
党参:善补中气益脾肺
党参与人参同属于补气类中药。党参与人参功效相似,而药性平和,不燥不湿,不寒不热,中老年人用之较人参更为有益。党参虽然可以作为人参的代用品使用,但从植物学分类来讲两者有着较大的差异。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而党参为桔梗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党参的干燥根,中药材品种有明显的区别。
党参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华北、东北及西北部分地区,俄罗斯、朝鲜、蒙古等国也有栽培。党参的产地较广泛,品种也较多,可以分为野生及栽培两大类。
野生党参,习称“野党”,特别是山西五台山地区周围出产的野生党参为党参中的珍品,又称为“台党”。根成圆柱形或圆锥形,多有分枝,长8~30厘米,表面粗糙,表皮呈灰褐色或棕褐色,根上端粗大,有“狮子盘头”之称,断面灰黄白色,气味甜香,嚼之有渣者,质量为最佳。人工栽培的党参分为潞党参、西党参、条党参、东党参、白党参五大类。
党参性味甘平,不燥不腻,善补中气,益肺气,常用于脾肺气虚之证。中医所讲中气不足,是指脾胃之气亏虚不足,因脾胃位于中焦,所以又称中气。脾胃主要功能是负责消化吸收饮食中的营养成分,化生为气血津液来营养全身。中气不足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少纳差,大便溏泄,四肢无力,精神倦怠等。应用党参为主,配伍白术、茯苓等补气健脾之品,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肺气亏虚所致的咳喘气短,声低语弱,少气懒言者,可用党参配伍黄芪、五味子等进行治疗。
党参还能益气生津,配伍麦冬、五味子等,治疗因外感热病或慢性疾病引起的气津两伤所致的气短口渴等症。党参又能补气养血,治疗血虚或气血两虚证。临床表现为面色萎黄、全身乏力、四肢倦怠等症者,可配合黄芪、当归等治疗,有较好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党参含有甾醇类、苷类、生物碱类、三萜类、糖类、氨基酸类、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党参有增强记忆功能和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能够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并有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党参还具有降低血压、改善心脑血管的缺血状况和促进胃溃疡的愈合等作用。
党参治疗用量为每日10~30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5~10克。
介绍几种服用方法。
1.中老年气虚证,有脾胃虚弱、食欲不佳、体倦乏力、大便溏泄等症状者:每日服用党参10克,有益气健脾的功效。服用方法:将人参洗净后放入蒸屉中蒸1小时,待冷后质地柔软时切为薄片,每日早晚嚼服5克。或用党参片开水浸泡代茶服用,对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等有辅助治疗效果。
2.气血两虚证,有体倦乏力、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等症状者:党参10克,当归5克,大枣10枚,童子鸡1只。将童子鸡去毛,洗净切块,用沸水煮3%~%5分钟,将鸡块取出,弃水不用。然后在鸡块中放入党参、当归等,加水适量,炖煮1%~%2小时后,放少许调料,食肉喝汤。有益气养血的功效。
3.老年人体质虚弱、脾胃气虚所致的脏器下垂,如胃下垂、子宫脱垂、脱肛等症者:党参20克,黄芪30克,升麻5克,柴胡5克,生姜5片,大枣10枚。以上诸药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将两次的药液合并,分为3份。每日早、中、晚各服1次。有补中益气、升提脏器的功效。
4.大病或久病后身体虚弱,有体倦乏力、食少纳差、心悸气短等症状者:党参10克,枸杞子10克,山药30克,龙眼肉10枚,大枣10枚,大米100克。将党参等诸药洗净切碎,与大米同煮成粥,每日晚饭食用。有益气养血、滋阴补虚的功效。
5.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溏泄,体倦乏力等症状者:每日用党参10克,山药30克,薏米30克,大枣10枚,大米100克,煮粥食用,有益气健脾的功效。
6.治疗各种贫血证,有面色萎黄、体倦乏力等症状者:用党参10克,黄芪2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生姜1克,大枣7枚,将诸药煎煮两次,合并药液分为两份,早晚服用,有益气补血的功效。
注意事项:
1.党参不宜与藜芦同用。
2.服党参期间忌食萝卜和浓茶。
3.患有实证、热证者不宜服用。
4.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服用。
阿胶:补血滋阴功效好
阿胶,为马科动物驴的皮经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是常用的滋补中药之一。
自古以来,山东阿胶就是进贡给皇宫享用的贡品。“贡品阿胶”有着严格的制作要求,如熬制阿胶所用之驴皮,必须是山东平阴地区的黑色健驴,吃的是狮耳山上的草,喝的是狼溪河的水,冬季取皮,在银锅内加古阿井之水,并用金铲搅拌熬制而成。相传,慈禧妊娠期间曾患胎漏出血之疾,诸多御医均医治无效,咸丰皇帝震怒,要治御医之罪。户部侍郎陈宗妫进奏,建议用山东东阿邓氏树德堂所熬制的阿胶来治疗。慈禧服用后果然药到病除,足月顺产一男婴(即同治皇帝)。咸丰皇帝大喜,除赏赐诸多银两外,特赏御制黄马褂一件,以示恩赐。所以,自那时起中医药界便将山东东阿所生产的阿胶认定为道地药材。
正品阿胶一般为长方形块状,规则平整,大小厚薄均匀。表面为棕褐色或棕黑色,平滑有光泽,有纵纹,无气孔、油孔。质硬而脆,一拍即碎,碎片对光照略透明。气微香,味微甜,以棕褐色、光亮、透明、无腥臭、经夏天不软者为佳。
传统中医认为,阿胶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功效,适用于血虚证、各种出血证、阴虚证、虚劳咳喘及阴虚燥咳等症。特别对血虚所致的面色苍白或萎黄、眩晕心悸等有较好的疗效,还可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出血证。阿胶还能滋阴润肺,善治肝肾阴虚所致的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口燥咽干、视物昏花、眩晕耳鸣以及肺阴不足所致的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阿胶主要由胶原蛋白组成,水解后可分为数十种氨基酸,还含有氨基多糖,如透明质酸、硫酸皮肤素等,以及纤维黏液蛋白及多种矿物质等。阿胶对造血系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迅速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量,其作用机理除促进机体的造血功能之外,还能提供造血的原料,所以具有强大的补血功能,疗效优于常用的西药补铁剂。
阿胶不但能生血补血,还能通过提高血液内血小板的含量及胶原蛋白、促进血液的凝固,以达到止血的目的。阿胶内含有较高的微量元素锌,对促进人体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耐受能力均有积极意义。阿胶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及休克等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服用阿胶还能促进机体对钙的吸收,对防治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愈合也有益处。
阿胶治疗用量为每日5~10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3~5克。
下面介绍几种阿胶的服用方法。
1.血虚证(各种贫血)引发的面色无华或萎黄,唇色淡,头晕目眩,心悸等:用阿胶5~10克,打碎,大枣5枚,红糖少许,放入碗中加水适量,隔水蒸半小时服用,有较好的滋阴补血功效。
治疗血虚证的食疗方:阿胶5克,鸡蛋1个,红糖少许,黄酒少许。将阿胶和鸡蛋打破后放入碗中,再加入红糖、黄酒及水适量,搅拌均匀,隔水蒸成蛋羹后服用。或用阿胶250克,打碎后放大碗中,加入黄酒50毫升,红糖50克,水200毫升,冰糖200克,隔水蒸30分钟,搅拌均匀。冷后成软糖样,切为20块,放入冰箱内保存。每日早晚空腹服用1块。
2.身体虚弱兼有慢性出血性疾病,如上消化道出血、便血、妇女月经过多等症状者:用阿胶5克,鹿角胶5克,大枣10枚,红糖少许,将阿胶和鹿角胶打碎,放入碗中,加红糖、大枣,隔水蒸,每日早晚服。有补肝肾、益精血、止血的功效。
3.中老年人肾阴不足、肝肾阴虚所致的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慢性低热等:用阿胶10克,枸杞子10克,生地10克,麦冬10克,炙甘草5克,有滋补肝肾、养阴清热的功效。服用方法:除阿胶外,将其余诸药水煎两次,合并药液,阿胶打碎分为两份,用热药液溶化,早晚服用。
4.中老年人肺肾阴虚、虚劳咳喘,或咳嗽日久、气阴两伤者:用阿胶10克,生晒参5克,贝母10克,杏仁10克,百部5克,五味子5克,炙甘草5克,有益气补虚、润肺止咳的功效。每日早晚服。或用阿胶5克,银耳5克,将银耳水发洗净后与打碎的阿胶同放碗中,隔水蒸3小时,加冰糖少许调味,有滋阴润肺止咳的功效。
5.老年人阴虚便秘,有口燥咽干、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等症者:用阿胶10克,打碎放入碗中,用开水溶化,加入蜂蜜20克,代茶饮,有滋阴养血、润燥通便的功效。
注意事项:
1.阿胶不能与其他中药一起入汤剂煎煮,必须用药液或开水、黄酒溶化后服用。
2.本品性质黏腻,有碍消化,故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不宜服用。
3.中医辨证有痰湿及呕吐、泄泻者不宜服用。
4.应将本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鹿茸:补肾壮阳强筋骨
鹿茸为鹿科动物雄性梅花鹿或马鹿的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称为“花鹿茸”,后者称为“马鹿茸”,梅花鹿的鹿茸质量较佳。鹿茸是雄性鹿在刚刚生长出一个或二个分支,尚未骨化的幼角时即将其锯下加工而成。当鹿角长大以后并完全骨化时,其质地坚硬而重,称为“鹿角”,亦可做药用,但药效比鹿茸差。
鹿茸味甘咸温,归肾、肝经,有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等功能。鹿茸是名贵中药材,在滋补肾阳方面功效卓著,特别适合于老年人下列症状——体质虚弱,畏寒怕冷,四肢发凉,倦怠乏力,腰膝酸痛,面色萎黄,头晕眼花,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尿多尿频或遗尿等肾阳不足,精血虚损证。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鹿茸中含有多种氨基酸,约占干重的50%,对补充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非常有益。鹿茸中的磷脂和脂肪酸也十分丰富,如磷脂酰胆碱、神经鞘磷脂等可增强人体的学习记忆功能。鹿茸中还含有多肽、多糖、性激素及维生素与微量元素,这些成分对促进身体健康大有益处。临床观察证明,鹿茸所含的多种氨基酸和活性物质对机体有明显的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工作效率,减轻疲劳,改善睡眠,增加食欲,特别是对营养不良和蛋白质代谢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鹿茸能改善微循环,增强心脏功能,保护缺血的心肌细胞,提高学习记忆水平。实验研究证实,鹿茸可以抗脂质过氧化,提高
SOD活性,清除自由基,提高核酸和蛋白质代谢水平,对老年动物作用比青年动物更为明显。鹿茸还有明显的增强性功能、提高免疫力、抵抗外界不良抗肿瘤等作用。
鹿茸治疗用量为每日1~2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0。3~0。5克。
服用方法:
1.老年人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性功能减退者:(1)鹿茸粉0。3~0。5克,温开水或温黄酒送服,每日两次,早晚服。(2)鹿茸50克,枸杞子100克,白酒1000毫升,将鹿茸、枸杞子放入白酒中浸泡15天后饮用,每次20~30毫升,每日1~2次。酒饮完后,用所剩鹿茸、枸杞子炖牛(羊)肉,吃肉喝汤。
2.老年人低血压:鹿茸粉0。5克或市售鹿茸精1毫升,每日早晚用温水送服。
3.老年人营养不良、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等:鹿茸1克,人参3克,母鸡1只(切成小块),炖1~2小时,吃肉喝汤。
4.老年人贫血、面色苍白、体倦无力等:鹿茸1克,当归5克,加水适量煎煮,代茶饮。或服用市售归鹿补血精10毫升。
注意事项:
1.鹿茸为峻补之品,服用宜从小剂量开始,缓缓增加,不可骤然大量服用。
2.高血压患者及中医认为是阴虚阳亢者不宜服用。
3.外感有热或其他热证者不宜服。
保存知识:将鹿茸放于干燥的瓶中,密封,放置于阴凉干燥处,要防潮防蛀。
三七:散淤止血强心药
三七,又称田七、人参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本草纲目拾遗》称:“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人并称人参三七,为药品中之最珍贵者。”三七产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但主产于云南文山地区,质量较好。三七为多年生植物,其药效与生长年龄密切相关,生长期至少要在三年以上,以生长七年以上者质量最优。三七生长3~4年后在秋季开花前采挖者,称“春七”,根饱满,有效成分含量高,质量佳;而冬季结籽后采挖者,称“冬七”,根较松软,质量较次。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有散淤止血、消肿定痛的功效。三七的特点是止血而不留淤,散淤而不伤血,同时还能止痛,内治各种出血证,外治跌打损伤、血淤肿痛。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三七与人参、西洋参等均属于五加科植物的根,其主要有效成分均为人参皂苷,故也有明显的补益作用,且能止血活血,特别适合于患有气虚血淤证的老年人。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三七所含的化学成分与人参基本相似,也有少量成分不同。三七中含有人参皂苷类化学成分数十种及黄酮类、生物碱类、多肽类、多糖类及挥发性成分。药理学研究表明,三七有抗衰老和抗氧化作用,能够延长果蝇的平均寿命,增强其飞翔能力和减少其头部的脂褐素含量,并且有清除自由基和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三七总皂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和抑制双重作用,能够增强脑力和体力活动,有抗疲劳和提高记忆功能的作用。三七中含有的三七素,是该药止血活血的有效成分,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含量达0。9%。三七对心脑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够改善心脑组织的缺血症状,减少组织的损伤面积,增加心脑的供血量,抗心律失常。三七还有降血糖、降血脂、促进核酸与蛋白质代谢、提高免疫功能及保肝、抗炎、镇痛等作用。
三七治疗用量为每日3~9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1~3克。
使用方法:
1.老年人体质虚弱,患有高脂血症及冠心病心绞痛者:三七粉1克,温水冲服,每日两次。
2.老年人中风后遗症及气虚证、咯血、便血者:三七粉1~3克,温水冲服,每日两次。
3.三七粉冲服治疗消化道出血、再障出血、脑震荡呕吐、关节痛、偏头痛等均有较好疗效。
注意事项:
1.三七属于珍贵药材,所以伪品较多,如将破血药莪术或落葵科植物藤三七的块根假冒三七。
2.民间称“三七”或“土三七”的草药较多,如菊科植物菊三七,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等,不可与正品三七相混淆。
3.因血虚或血热而出血者禁用。
保存知识:放置于阴凉干燥处,防蛀。
天麻:平肝息风抗衰老
天麻(平肝息风药)为兰科植物天麻的干燥块茎。《神农本草经》称,天麻“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天麻为多年生寄生植物,主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天麻分野生及栽培两种,冬季采集的天麻称“冬天麻”,春季为“春天麻”,以野生冬天麻质量为最佳。由于天麻价格较贵,所以伪品也较多,如用土豆、大理菊根、芭蕉芋等加工后混充为天麻者时有所见,故应到正规药店购买。
天麻味甘性平,归肝经,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祛风除痹的功效。天麻有息风止痉之功,善治老年人因肝风内动所致的头晕目眩、头痛、手足麻木、震颤或抽搐痉挛等症。天麻的平肝潜阳之功,善治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眼花、头涨痛、面红、耳鸣、口舌干燥等症。此外,天麻治疗肢体麻木、半身不遂也有较好疗效。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天麻含有天麻苷、生物碱、香兰醇、香兰醛、维生素及多种微量元素等。药理研究表明,天麻有抗衰老作用,能够延长果蝇的寿命,提高小鼠抗氧化酶的活性和免疫功能,对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动物有明显改善作用。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和抗惊厥作用,并能增强记忆功能和具有镇痛作用。天麻苷能够增强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增加血流量,并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管收缩,所以有较好的降血压作用。
天麻治疗用量为每日3~9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1~3克。
服用方法:
1.用于老年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有面红、耳鸣、头晕目眩、烦躁易怒等症状者:天麻1克,开水浸泡半小时,代茶饮。
2.用于老年人较重的高血压病,伴有手足麻木症状者:天麻3克(打成小碎块),钩藤5克,开水浸泡半小时,代茶饮。
3.老年人高血压病,伴有身体虚弱、消化不良者:天麻3克,黄豆50克(或用鸡脯肉50克),将黄豆用清水浸泡后,与天麻加水适量,煮1小时,每日1次,食豆喝汤。
注意事项:
1.天麻使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但注意不要误购伪品,以免损害身体。
2.天麻仅用于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有高血压者仍然需要坚持抗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保存知识:放置于通风干燥处,防蛀。
五味子:益气生津补心肾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神农本草经》称五味子有“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等功效。五味子因其辛甘酸苦咸五味俱全而得名,但以酸味为主。五味子分为北五味子和南五味子,产于长江以北各省的五味子称北五味子;产于长江以南,以浙江、福建为主的五味子称南五味子。北五味子个大肉厚,光泽油润而味浓,品质优于南五味子,其中以东北三省所出产的北五味子质量优于其他省,而三省之中又以辽宁省的五味子品质最佳,为道地药材,有“辽五味”之称。
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是较好的滋补强壮药,适用于老年人体质虚弱、久咳虚喘、口燥咽干、心悸、失眠多梦、自汗盗汗、尿频遗尿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五味子含有木脂素类化合物、挥发油、酚类化合物、有机酸、糖类、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五味子能够增强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协调,改善人的智力水平,提高学习记忆效率。五味子有增加肠道的吸收功能,促进肝糖原代谢及解毒保肝、降低转氨酶的作用。
五味子治疗用量为每日5~10克,养生保健用量为每日3~5克。
服用方法:
1.老年人体质虚弱,体倦乏力、失眠多梦、口燥咽干等:五味子100克,白酒500毫升,将五味子洗净,放入酒中浸泡,浸泡15天,每日摇动一次。每次饮用20%~0毫升,每日两次。
2.老年人气血不足,失眠多梦,头昏心悸等:五味子500克,龙眼肉500克,将两者洗净,加水适量,煎煮两次,每次1小时,将两次的煎液合并,去渣,加蜂蜜500克,用慢火熬成膏状。每次1汤匙,每日2~3次。
3.老年人阴虚内热,口燥咽干,五心烦热等:五味子5克,西洋参2克,开水浸泡代茶饮。
4.五味子10克,童子鸡1只,调料少许,加水适量,炖煮1小时,食肉喝汤,
有滋补作用。
注意事项:
1.五味子除以上所述的南北五味子外,尚有其他品种,所以老年人用于滋补时应选用北五味子,南五味子滋补作用较差。
2.外感表邪有热者忌用。
3.五味子酸味较重,如代茶饮口感偏酸时可加少许白糖调味。
保存知识:放置于通风干燥处,防霉。
板蓝根:不能当茶随便喝
有一次,我在给中老年人进行健康讲座的时候,一位老年朋友问我:单位发给一些板蓝根,让大家当茶饮用,说能够有病治病,无病防病。可自己喝了以后感觉肚子有些不舒服,还能不能继续饮用?一些媒体也报道“药用蔬菜”上餐桌成为一种时尚,其中板蓝根就是其中主要品种。板蓝根当真可以当茶饮、做菜吃吗?我郑重地告诉大家:板蓝根是药品,不是食品,切不可滥用。
板蓝根,为十字花科植物松蓝的根(习称北板蓝根)和爵科植物马蓝的根(习称南板蓝根)。其叶称大青叶,也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板蓝根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主要用于温热病气血两燔、发热、咽痛、斑疹、大头瘟以及痈肿疮毒等热毒壅盛的病证。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板蓝根含有靛苷、靛蓝、靛玉红、水杨酸及多种氨基酸等,具有明显的抑制病菌及病毒的作用,并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血小板聚集,在临床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全身性感染、急性传染性肝炎及咽喉肿痛等有较好疗效。板蓝根还可以用于治疗多种病毒性皮肤病,对单纯性疱疹、带状疱疹、水痘、扁平疣、寻常疣
等也有较好效果。
但是,是药三分毒,板蓝根也不例外。中药学理论认为,板蓝根为清热解毒药,味苦性寒,易损伤脾胃,所以中医辨证属于脾胃虚寒体质的人不宜服用板蓝根,误服后可能会加重病情。有一位脾胃虚寒的女士因吃了在超市购买“药用蔬菜”——板蓝根,结果腹痛、腹泻了几天,这就是误食苦寒性质的板蓝根而引起的。正常的健康人也不能把板蓝根当作茶来长期饮用,因为苦寒药都有“泻”的作用,长时间饮用会使体质下降,还可能造成脾胃虚寒,使健康人变成病人。
板蓝根具有抑制病菌和病毒的作用,但如果长期服用小剂量的板蓝根,很可能会使病菌或病毒产生耐药性,一旦出现感染性疾病再用板蓝根就可能无效。
近年来还有关于服用板蓝根出现过敏反应的报道,轻者全身皮肤潮红、瘙痒、头昏眼花,重者面色苍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四肢麻木、烦躁不安、抽搐,甚至危及生命。此外,服用板蓝根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的现象。所以说,板蓝根虽然是一味清热解毒的良药,但也不能滥用。
介绍几个板蓝根的小验方。
1.水痘:板蓝根15%~0克,水煎服或代茶饮。
2.流行性感冒:板蓝根15克,大青叶15克,荆芥10克,升麻5克,水煎服。
3.流行性腮腺炎:板蓝根20克,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玄参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
4.咽喉肿痛:板蓝根15克,牛蒡子10克,玄参10克,桔梗10克,水煎服。
5.疱疹:板蓝根冲剂,每次1袋,一日三次。
大枣,最早产于我国,约有4000年的栽培历史,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约有300多个不同的品种。大枣以色红、肉厚、饱满、核小或无核、味甜者为佳。民间有“天天吃大枣,青春永不老”、“一天十个枣,一辈子不显老”、“五谷加大枣,胜过灵芝草”、“若要皮肤好,粥里加大枣”等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说明常常食用大枣对健康是有益的。
大枣,又名红枣,为鼠李科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植物枣的成熟果实,属于药食两用之品,有鲜枣与干枣(大枣)之分,两者的成分有所不同。鲜枣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物质,特别是维生素C的含量为百果之冠,故称其为“天然的维生素丸”,所以吃鲜枣对补充人体的维生素更为有利。然而,鲜枣易变质腐烂,故需烘晒为干枣以便长期保存,通常我们所称的“大枣”即指干枣。
我国的第一部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将大枣列为上品,称其有“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平胃气,通九窍,补少气,少津,身中不足……和百药”等功效。《长沙药解》称:“大枣,补太阴之精,化阳明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弱。”可见古人对大枣功效的推崇。
现代中药学认为,大枣味甘性温,归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不足、血虚证、脏躁证及缓和药性等。大枣善治中气不足、脾胃虚弱所致的体倦乏力、食少便溏等症。用大枣与大米、小米或糯米同煮为粥,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大枣还能养血安神,既可治疗因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疲倦无力等症,又可治疗因心虚肝郁引起的精神恍惚、睡眠不佳、神志失常等症。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大枣除含有以上营养成分外,还含有三萜皂苷类、生物碱类、黄酮类、有机酸类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延缓衰老、抗氧化、提高免疫功能、抗肿瘤等作用。大枣中所含的环磷酸腺苷参与机体核酸与蛋白质的代谢,促进蛋白质及抗体的合成,从而增强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大枣还有保护肝脏、增强体力和抗过敏的作用。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大枣的验方及食疗方。
中老年人脾胃虚弱,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倦乏力、大便溏泄等症状者:用大枣10枚,山药10克,莲子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气健脾、补虚健身的功效。服用方法:将大枣、山药及莲子洗净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肝炎及肺结核病后恢复期,身体虚弱,疲乏无力者:用大枣肉500克,白糖适量,有益气补虚的功效。服用方法:将大枣洗净去核,用水煮烂成膏状,用容器储存,早中晚各服用1汤匙。
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紫癜、荨麻疹等)的辅助治疗:每日服用鲜枣50%~0克或大枣20%~P枚,有补气健身、抗过敏的功效。服用方法:将枣洗净后不拘时服用,至过敏症状消失为止。
慢性疾病或大病后身体虚弱者:大枣30克,花生30克,羊肉100克,调料少许,有益气补虚、健脾养血的功效。服用方法:将羊肉洗净切为小块,放入花生大枣及调料,加水适量,用文火炖煮2小时,食肉喝汤。
中老年人肝肾不足,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须发苍白者:用大枣30枚,制首乌10克,桑葚10克,大米100克,红糖少许,有补肝肾、养精血、乌须发的功效。服用方法:先将制首乌用水煎煮40分钟,然后在首乌药液中放入大枣、桑葚及大米同煮成粥,食前加红糖少许调味,早晚服。
癔病性精神恍惚,哭笑无常,心烦失眠,情绪波动较大者:用大枣15枚,浮小麦50克,甘草10克,有益气养心、安神定志的功效。服用方法:将以上3味药洗净,煎煮1小时,去甘草后食用。
中老年人低血压症:大枣20枚,太子参10克,山药30克,薏米20克,莲子10克,大米50克,有补中益气、健脾升压的作用。服用方法:将以上诸药洗净,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神经衰弱患者,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疲倦无力、精神委靡者:用大枣20枚,龙眼肉10克,莲子50克,白糖少许,有健脾养血、益心安神的功效。服用方法:将大枣、龙眼肉及莲子洗净后加水适量,煮烂熟后加白糖调味,早晚食用。
高血压、高血脂及冠心病患者的辅助治疗:芹菜200克,大枣30枚,有健脾养心、降压降脂的功效。服用方法:将芹菜与大枣洗净,加水适量,煎煮30分钟,食芹菜大枣,喝汤。
中老年人肺肾虚损,有疲倦乏力、咳嗽气喘、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症状者:用大枣20枚,杏仁10克,白果仁10克,核桃仁10克,鸡肉200克,调料少许,有补肺肾、止咳喘、益精血的功效。服用方法:将鸡肉洗净切小块,与诸药用文火炖煮1小时,分早中晚食用鸡肉、诸仁及大枣,喝汤。
病后躯体虚弱、面色苍白、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失眠健忘、头晕目眩等症状者:党参10克,大枣20枚,有益气健脾、养心安神的功效。服用方法:将两药煎煮2次,每次40分钟,合并药液后代茶饮。
脑力劳动者用脑过度,有心悸失眠、多梦健忘、食欲不振、脘腹胀满等症状者:用大枣肉200克,龙眼肉200克,核桃仁100克,西洋参薄片10克,蜂蜜50克,有益气养血、健脾养心的功效。服用方法:将大枣、龙眼肉、核桃仁、西洋参等洗净,加水适量,用文火熬煮至烂熟后,捣烂加入蜂蜜,再用文火煮沸,冷却装瓶。每日早中晚各服1汤匙。
中老年人脾肾不足,身体瘦弱,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等:用大枣30枚,羊胫骨的骨髓10克,制首乌10克,大米100克,有滋补脾肾、填精补髓的功效。服用方法:将制首乌煎煮40分钟,在药液中放入洗净的大枣、骨髓及大米等,同煮成粥,早晚食用。
中老年人性功能减退,有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遗精阳痿等症状者:用大枣20枚,全虾50克,韭菜10克,大米100克,有益气壮阳、提高性功能的作用。
服用方法:将全虾(不去头及外壳)洗净切段,大枣破开去核,韭菜洗净切小段,与大米同煮为粥,早晚食用。
老年人心气不足,心悸气短,精神恍惚,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者:用大枣100克,石菖蒲50克,人参10克,低度白酒500克,有补气醒脑、安神益智的功效。服用方法:将石菖蒲及人参洗净切片,大枣破开去核,放入白酒中,浸泡2周后饮用,每日早晚饮用20~30毫升。
贴心提示:
1.服用大枣时,如用煎煮的方法,一定要将大枣破开,分为3~5块,这样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可增加药效2%~%3倍。
2.大枣味甘性温,食用过多会助湿生痰蕴热,有湿热痰热者不宜食用。
3.鲜枣进食过多可引起腹泻。
4.食枣后应及时漱口,否则易引起齿黄或龋齿。
 修改
此文来自  天下虚怀  的文件夹  [中医中药]
上一篇:打坐的要领坐姿
下一篇:[转载]南怀瑾居士:修行初步
分享到:          
发表评论:

主题阅读
心灵夜色:我们的梦想有... 活出精彩的自己--职业... 成才的三个条件:有梦想... 潜能成功学2 梦想成真---天安门前... 梦想皆有神助 拥抱梦想,才能看见未来 我有一个梦想 (I h... 努力面对今天,要给梦想... 视频:一唱惊人 ... 草根越有梦想,中国越有希望 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年梦想

北京六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11360doc.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服务条款设360doc为首页留言交流联系我们友情链接
京ICP证090625号  京ICP备0503891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011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