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的爱 网盘下载:中国并购市场的大门尚未完全敞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08:39
中国并购市场的大门尚未完全敞开由于外国企业希望从中国经济增长中获益,收购中国企业的交易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投资银行家表示,在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进行交易并没有因此变得容易一些。

尽管最近出现了一些很受关注的并购交易,但通过收购控制一家中国企业的机会仍然很少。外国人支付全价以求在一个每年经济增长逾9%的国家获得一席之地,而政治因素却时常能破坏一宗原本很有吸引力的交易。

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透露,今年迄今,外国企业收购中国公司的交易总规模为284亿美元,是同期有史以来最高的。但在这439宗交易中,涉及控制权的转移不到一半。事实上,在许多交易中,外国企业只是以财务投资者的身份收购了中国企业一小部分股权,对企业的经营运作没有发言权。

在那些涉及控股权转移的收购案中,国外收购方都是通过国外卖家取得中国企业的控股权。矿业设备制造商Joy Global Inc.出价14亿美元收购中资的国际煤机集团(International Mining Machinery Holdings Ltd.,简称:国际煤机)以及雀巢公司(Nestle SA)出价17亿美元收购中国糖果制造商徐福记国际集团(Hsu Fu Chi International Ltd.)60%的股权都属于这种情况。在香港上市的国际煤机由总部位于纽约的私募股权投资公司Jordan Co.控股,而在新加坡上市的徐福记由来自台湾的徐氏家族创立,该家族仍然持有公司大量股份。

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亚太区并购业务负责人班菲尔德(Colin Banfield)说,由于所有权已经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这些交易获批的可能性要大得多。

能否获得监管机构批准是在中国进行收购的最大障碍之一。2008年中国政府阻止了美国的凯雷投资集团(Carlyle Group)收购国有控股的中国建筑机械企业徐工集团(Xugong Group)。另外在2009年中国政府也没有批准可口可乐公司收购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Huiyuan Juice Group Ltd.,简称:汇源果汁)的计划。

另一大问题是找到有意愿的卖家。瑞信(Credit Suisse)中国区首席执行长张利平说,外国企业最感兴趣的零售、医药和消费品行业都由国内企业把持,剩下少数外国业主不愿意出售股权。

大多数中国公司的规模及其股东结构进一步限制了机会范畴。大多数中国私营公司的规模相对较小,成立时间几乎都刚刚超过十年,并且仍掌控在创始人手中。

瑞士银行(UBS AG)亚洲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金弘毅(David Chin)说,中国公司几乎总是有一个大股东,一个通常年龄在40多岁的创业家,公司是他的孩子;成功者能通过公开市场或银行贷款融资,而不是出售股权。

如果必须达成一项交易,价格相比发达国家的交易往往较高,要么就是当事公司处境艰难。

花旗集团分析师在一份有关雀巢(Nestle)竞标的报告中写道,新兴市场的交易要以高价才能成交。他们说,雀巢的出价相当于徐福记2010年扣除利息和税收前收益的20倍,这个价格充分反映了中国增长市场的状态。

即便成交后,政治因素最后可能也会迫使买家出局。据知情人士说,美国投资公司黑石集团(Blackstone Group LP)出售了其所持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商地利集团控股公司(Dili Group Holdings Co.)的股份,因为一家外国公司在高通胀时期拥有一家食品相关公司在政治上太敏感了。如果黑石是一家公司的股东,这家公司会发现很难提价。这位知情人士说,去年黑石耗资约1.9亿美元获得地利集团少数股权。目前不清楚黑石是否从股权出售交易中获利。

有理由预计在中国的兼并收购可能会变得更容易。银行家说,中国面临向外国投资开放的政治压力,并希望极力避免中国公司海外交易受到外国监管者阻挠的报复情况。

有些交易已经获得批准,包括英国酒业巨头帝亚吉欧(Diageo PLC)收购四川白酒制造企业成都全兴集团有限公司的交易。这桩交易是在上个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伦敦时宣布的。帝亚吉欧同意支付人民币约1.4亿元(2,170万美元)将其所持全兴集团49%的股份增至53%。

但目前为止,银行家对今后的业务仍持谨慎态度。瑞银的金弘毅说,随着中国在全球秩序中越来越重要,交易数量会增加,但大家仍应非常非常谨慎,不能相信大门是完全敞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