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魂四大天王篇剧情:亲历河北“乞讨团”:从未有过的震撼!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29:51
亲历河北“乞讨团”:从未有过的震撼! <点击复制本贴地址,推荐给朋友>

  “旅游团”“购房团”“炒煤团”“炒蒜团”“炒油团”“波士团”等等在各种媒体已不鲜见,“乞讨团”你绝对在媒体上是没有见过诉诸报端的。然而,就在今年四月底我的河北扶贫考察之行遇到这样一个让倍感震惊的“团队”。
在河北邢台市隆尧县一个名叫宣务山(又名山口)的庙会上,我就亲眼目睹了这庞大的“乞讨团”。

  “乞讨团”不像前面我列举的那些“团”们不是被邀请而来就是个个都是财力雄厚可这“乞讨团”就不那么受人尊敬了他们没有人邀请,更没有嘉宾礼遇,他们是自发从全国各地按照庙会日期汇集而来。

  山口庙会据当地人讲,正会日子是农历四月初一,但是这一庙会会期前后长达月余,游人香客们会在正式庙会前数十日里就会陆陆续续来此求神敬香。“乞讨团”们已经在这一庙会形成庞大的规模,也掌握了善男信女的习惯,提前数十日“进驻”山脚下,每天清晨依照自身身体的条件上,从顶峰沿着蜿蜒陡峭的山路靠边一字排开直到排至山脚下,腿脚伶俐的就上到山顶最高处,腿脚不便的就在半山腰或者山脚下,个个手中捧着一个大小不一的塑料盆,面前铺开一个塑料布或者很大的塑料编织袋。这个“乞讨团”人数足有200人之多。


当时看到这样场景让我大为震惊,因为我从未见过如此“壮观”的场景。

  “你是干什么的?记者?来旅游的?”这是我鼓足勇气一屁股坐在一位右腿缺半截,左脚缺三根脚趾头的残疾人旁边后,他开口问我的话。我告诉他我既不是记者又不是旅游的。他很好奇地侧目打量我一番,同时他还不失时机的举起手中的塑料盆向下山的游人香客讨要。他很会说话:“叔叔阿姨大爷大婶们行行好,观世音菩萨保佑你,保佑你们发大财,保佑你们消大灾……可怜可怜我这个残疾人一把米是善心,一分钱是善行,可怜可怜我这残疾人……”果然,他的这些话很凑效,他讨要的钱和食物就是比在我左边的一位来自河南兰考县86岁老大爷的多。

   (中间为作者,在与来自河南的两位乞讨者交谈)


  “我23岁结的婚,27岁在老家一个窑厂(砖瓦窑),晚上停电了,一脚踩到火口,就把这条腿和脚趾给烧焦了。那时没有钱治,没办法就截肢了。后来老婆见我这个样子,跟我过下去没有过上好日子的希望了,就和我离婚走了。给我留下个女儿,今年上高中。孩儿很听话,学习也很好。我今年37岁了,自那以后庄稼种不了了,打工也没有人要了,没办法就走上这个要饭为生的路了。”

  不要给我拍照,要饭要了整整20年了,有无数的人给我照过相,记都记不清了,可没有一个人给我一张照片。现在看见有人举着个照相机对着我我就烦。

  刚开始要饭我也用过四个滑轮(轴承)的滑板趴在上面装可怜的要过一段时间,也躺在大街边上盖块烂棉被子露出这条腿,写张纸说我怎么残疾了……反正就是人家用过的办法都用过,也管用。许多人心都很善良,会看着我这么年轻轻就在事故中残疾了,也就给钱给吃的。现在我什么工具(乞讨道具)都不用了,就把这半截腿亮出来,一目了然……”

  说完“一目了然”几个字后,他自己觉得也很好笑,就“嘿嘿”笑了,不过他一看见有香客们下来就神情肃然地干起“工作”来这是他告诉我,乞讨对我们这一二十年的人来说,就是个工作了。

  那天我为什么选择去坐在他的旁边,我就是觉得他收拾的干净利落,不像其他一些乞讨者破衣烂衫,蓬头垢面。我也觉得可以和他抽空交谈交谈,可以了解到他们乞讨背后的一些状况。果然不出我所料,他很健谈,也很率性。他是河南信阳人,再具体点地址他就不愿细说了,我也没有难为他。

  在我左边的老人也是来自河南,老人是著名的焦裕禄曾经的生活工作过的兰考县。老人有儿有女,也有若干个孙子孙女,老人告诉我说他还有个儿子在北京工作,儿子不知道他出来要饭,不敢让孩们知道。听老人这么一说,我很好奇,就问老人为什么儿女齐全,还出来要饭呀?老人被我这一问给问出了泪水。老人说:“没钱花呀,没钱花。农民就是缺个钱呀。想吃点(好吃的)没有个钱,看个病没有钱。我人老了,可钱还是要用的呀,就是没有钱啊!儿子们有孩儿,他们的孩儿上学也要钱,花钱也很厉害,他们连自己也顾不上,哪里能顾上个我们老来(的)……”

  老人说着,眼圈就闪烁着泪花,半哭泣声对我说着。老人对上上下下的游人香客们一声不吭,只是眼巴巴看着,就等着他们自愿的施舍一小米、一小饼干或者玉米粒,也有些小面包或者一角两角硬币。

  就在上坡有两米处,一对青年男女,跪在路中央,怀抱一镶着黑相框的男肖像,头上围扎着一条垂直地面的白布,面前铺开着一张喷绘出来的乞讨因由的“说明”,大意是父亲突遇车祸而亡,母亲重病在床……

  可河南信阳的小伙子悄悄告诉我,那一男一女是夫妻俩,不是姐弟俩,他们这身打扮在全国各地讨要了三四年了,我们在那里他们也在那里,都是跟着赶庙会。
抱着那张相根本就不是他爹,好像说是从网上下载的。




  在我坐着的地方右侧坡下有四五米远处,一个带着哭腔又哭又哀求着乞讨的中年妇女,手中牵着一个小男孩,非常卖力地向游人乞讨着。就在她旁边一米开外的一个架着双拐约有30岁左右的残疾人悄悄对路过他面前的游客说:“她就是个骗子,这几年就没有见过她有个孩子,今年她不知从哪里骗来个孩子,那个孩子就不是她的,她就没有老公……”就是这个残疾小伙对游客说不要相信她时,她破口大骂残疾小伙,面露凶光,看上去真的有些面目狰狞。




  我最后了解到,在这个“乞讨团”中70%以上的是残疾人,有10%左右的是孤寡老人,健康人假冒残疾或者以假冒贫困家庭失学学生欺骗性质乞讨者占10%左右,其余就是一些“临时性”的乞讨人员,如兰考那位老人,他是和本村几位老人结伴而来,临时赶几个庙会为讨要点零花钱为目的。不管是什么状态,但他们都是来自于农村。
信阳的这位残疾小伙还告诉我,从2000年后,在宁夏、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流动赶庙会乞讨,减掉车费、住宿费、生活费后,一年好的情况下能要到三万元,再不好也能存下一万。吃得不是很好,就像在宣务山庙会上,就是吃人们施舍的一些比较大点的饼干或者小面包。晚上下山了找个小餐馆吃点面条,要点水喝就可以。天气暖和就在露天找地方铺开铺盖卷睡,下雨了就近找个小旅馆花个510元的住一个晚上。

  “我还要给老人一点钱,因为他们帮我带孩子。剩下的就供孩子上学用。孩子现在知道我在外面是个要饭的,她是女孩不给同学说我在外面做什么“工作”。”

  在这里庙会香客们他们已经形成习惯,上山前在山下买好**小馒头,小饼干,小面包,有许多附近的农民香客就从家里背来一编织袋小米或者玉米(粒),求神拜佛之后上山下山时就给“沿途”的“乞讨团”成员一路施舍过去,几乎是每个乞讨者都会施舍给他(她)们“一把米”,好点的扔一角、五角、一元、两元钱。



从上午10点多我就与河南信阳这位残疾人一直聊到中午12,从十一点半之后就有扛着一杆秤,手里提着几个大编织袋的人陆陆续续上山,不一会他们就一袋袋往山下扛着从“乞讨团”那里收回来的“杂粮(饼干、玉米、小米)”。当走到我的面前他们有些好奇地看了我一眼,因为我面前没有乞讨到的“杂粮”钱。之后他们就着手收兰考县老人的“杂粮”,老人的“杂粮”卖了三元钱,一斤“收购”价是八角钱。信阳残疾人卖了十四元五角。

  我离开老人和信阳残疾人时,悄悄地给兰考老人人手里塞给了10元,当时老人说,“你们也不容易,不要不要你们的……”残疾小伙也推说,“这多不好意思,怎么能要你们的呢。”

  我起身告别他们下山,用镜头记录下一些“乞讨团”成员,他们中有许多非常反感被拍照,因此就没能一一记录下来。

  左脚残疾的康庆国,隆尧县徐麻营村,六七岁就开始乞讨,今年四十岁。他带着他的儿子在山脚下一块比较空旷的地方乞讨,他的儿子双手举着一个塑料盆向游人乞要,他们父子在前一天下午就已经认识。


一个看上去有七八岁的小孩子,看不出是男是女,因为他的面孔非常可怕,不忍多看,他站在窄小的路边向行人乞讨,有好几个女孩子捂着自己的眼睛伸长胳膊,把钱扔给了这个小孩就跑了。后来我帮康庆国孩子办理户口时到了徐麻营村后,突然看见那个孩子就在村口玩耍,原来这个孩子是徐麻营村的,几年前家中发生一次火被大面积烧伤,没钱继续治疗,庙会期间到庙会上想乞讨到一点钱继续治疗……



就在山脚下,刚好路过一位几乎就是趴在地上的残疾人身边时,一位好心的大姐给山下的部分残疾人送来稀饭,这位残疾人手不听使唤,不能端得住碗,正好我路过,就从那位大姐手中接过碗帮着给这位残疾人喂着喝完。这位乞讨的残疾人喝碗稀饭后,他满眼充满着感激,随后他对着我讲起话来,可我一句也听不懂,因为他根本就发不准音,他一次有一次对着我说:

  “你亢呃告哈横黑给嘿……”就这一串发音,我什么也懂不了,我着急他也有些着急,后来他边扭动着、挥舞着手,边继续说“诶赶呃个豆,赶呃个暗金欧嗷嗷的……呃奥赶先呃奥赶先……黑黑给黑,嘿嘿给黑……呃奥赶暗暗奥鹅……”

  后来他在地上用手指划出了一个“十”,又画一个    形状的东西,嘴里继续说着,“横黑给黑”。我结合他画的,才恍然大悟,问他是不是找红十字会?他高兴的笑了,很是吃力地还竖起拇指来表示认可。之后他继续说的话,我就慢慢搞搞明白了,他是要找红十字会捐献他的器官和眼角膜。他说,“我虽然是残疾人,不能走路,但我的大脑是健康的,眼睛也是好的,我死后可以把这些捐献给其他人。”

  当我知道他这个心愿后,瞬间我眼前这位谁都不敢几眼的残疾人,好似他身后的宣务山一下高大了起来,尽管宣务山和他一样严重的“残疾”,但我还是觉得他真的很了不起,自己还在乞讨着生活,他还能想到身后要捐献自己一些健康的器官,我对眼前这位残疾人真是肃然起敬。

  他是隆尧县大张庄乡人,叫成孟军。小儿麻痹后遗症,从小就失去了行走能力,说话发音含糊不清,没有长期和他一起交流的人,一下子是很难听懂他的“话”。
离开他时,我给他五元钱,他瞪着眼睛看着我,嘴里不停地说着,“诶,诶,诶……不奥不奥不奥……不嗯奥诶的!”那个神情非常严肃又坚决。我结合他推脱的手势与发音,明白了他说的是:“不能要你的!”我坚持把钱放进他手里起身就离开了,我站起来后,告诉他我会去帮他联系红十字会……


这天,我尽管未能一一与这个庞大的“乞讨团”成员交谈,但我也对这个“乞讨团”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掌握。其实,我是在应邀到隆尧县做扶贫考察,邀请我两位老人马骥夫夫妇觉得的隆尧县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刚好县城西北角约有20公里处的山口正赶上庙会,这个庙会在方圆百里都是很有名气,老人就极其劝我,到了隆尧一定要去看看。我若不去老人就觉得的很是过意不去,我也就只好随老人意就在头一天下午去山口。可当到山口脚下,惊讶山下怎么那么多残疾人,流浪人?当时只觉得震惊和不可思议,但也没有多想。我本来对庙会不敢兴趣,就在山脚下胡乱随老人走走看看,就返回了县城。起初我以为这些都是隆尧县的残疾人,流浪乞讨人。

  我在返回县城的路上还对韩阿姨说,其实借助庙会这样集中场所,隆尧县政府应该和民政局集中在山脚下来个现场办公,给这些流浪、残疾的乞讨人员现场解决他们生活困难问题,解决他们生活安置问题,这样会有两大好处,一是给这些需要救助的人员一个救助与安置;二是也可以以最小成本营造一个良好的政府形象,同时给从外地来的一些老板客游客们留下很好的印象,吸引他们来隆尧县投资兴业这可是一举多得事情啊!

  有了此想法后,我晚上几乎没有睡着,一直在思考这一想法,力争促成隆尧县政府这么办。之后我决定第二天再继续去山口一趟,我先了解下这一“乞讨团”成员都是什么“结构”,谁知当我了解之后,发现这个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因为他们是来自全国各地。单凭隆尧县政府是无法解决好这一庞大又复杂的问题,也发现我想的太天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