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服务的心态:众议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0:00:45





许子东
[香港岭南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
偷书不算窃
关于作家与百度版权之争,在3月29日凤凰台《锵锵三人行》已讲了一集,但即兴聊天,言犹未尽,故再补充几句。
文学是“旧宠”。古代科举制度提拔干部就考写文章,近代往现代过渡的五四,起源也是胡适、陈独秀讨论文学改良的文章。上世纪五十年代郭沫若、茅盾、叶圣陶等分别是副总理、文化部长、教育副部长……作家政治地位的低落是很当代的事。
而网络电信是“新贵”,在百姓生活中正逐渐取代报纸、杂志、书籍的作用。2009年,全国总体印刷出版总额是2000亿,但全国手机短信总额是2400亿。潮流更替,可见一斑。
生产力推动上层建筑不假,但科技始终是工具,内容还是文字。故新贵发财,旧宠难弃。版权局出面,现在“三天删稿”也是百度向法律(而不是文人)让步。
从百姓角度,想看什么书或文章,啪啪打开电脑文库就有,无疑是好事。很少人觉得是自己在爬进他人窗户窃衣物或偷看沐浴。
从百度角度,设置公众平台,A们拿东西上来,B们取东西下去,我又不赚,只为人民谋幸福,何错之有?
从作家(及所有印刷工业)角度,既有免费渠道,谁还花钱购买?精神产品的权益何在?甚至像“盛大”这种花两毛钱读一段小说的大众网络文学(全世界少有),也要面临困境。
所以,百度、作家的利益冲突很明显,倒是大众的版权意识仍然模糊。我们总觉得贴篇喜欢的文章上文库,与偷这个作家的手表是两回事。是两回事吗?
李公明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
为了地球生灵,向上帝呼吁!
著名生物学家爱德华·O·威尔逊的自传的中译本书名是《大自然的猎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6月),当时我有一个疑问:原书名为“Naturalist”,是博物学家之意,为何要译为“猎人”?为什么他的原意是要把博物学家与大自然如此紧密地联系起来?后来又读到他的《造物———拯救地球生灵的呼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1月),更感到“博物学家”在威尔逊的思想中是很重要的概念。“博物学家”,是一个世俗的人文主义者面对自然万物时的身份认同,也是使一个人成长为“成人”的培养目标,这绝对不是一个可以被随意置换的概念。
威尔逊的这本书以给一位牧师写信的方式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存在的伦理价值以及目前人类与地球的困境,提出了“21世纪的最大挑战是在提高各地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其他生物”的重大命题。
但是,依我们很多人的理解会感到困惑的是,作者为什么选择一位教会的牧师而不是政府或企业家作为讨论和呼吁的对象呢?难道这不是有点等于向上帝呼吁的味道吗?原来,在威尔逊看来,宗教和科学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两种力量,特别是在美国。假如在一个基本缺失了宗教的社会作用的国家,保护地球生灵的诉求只能面向政治伦理学;但是要通过政治伦理学向公共管理者传达信息和压力,却会遇到各种带有不同利益动机的代表人物,是否成功是很难把握的。
从对人的呼吁转向对上帝的呼吁,这种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更为虚幻的努力其实很值得我们思考:除了对外在制度和规范约束寄以改造的希望以外,如何从人的内心激发对自然生灵的敬畏难道不是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心灵体验吗?的确,再周全的制度也无法尽善尽美,再好的制度也要靠人来执行,只有真正面向大自然的人才是最终的决定因素。因此,威尔逊博士向神的呼吁其实是要使人听到一种非凡的回音:拯救之途始自人的内心。
肖复兴
[北京作家]
照片的感动
看新一期的《三联生活周刊》,有一篇文章记录了章东盘等人到美国国家档案馆扫描历史老照片的故事,令人感动,也令人感慨。他们是得知美国国家档案馆里有上个世纪发生在我国抗日战争中云南战场的老照片,去年春节过后到美国国家档案馆,用了十天的时间,用三台新买的扫描仪,马不停蹄地扫描了2.3万张照片,包括照片背后的说明文字。
有时候,照片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更能真实地记录历史。特别是那些原始的黑白老照片,没有如今数码照相技术的PS功能,便更少造假。我相信章东盘和他的朋友们,在美国国家档案馆里,面对几万张真实记录那场战争中的照片时候,一定非常激动,会感受到战火硝烟扑面,昔日重现,时间会回溯,照片上那些中国和美国士兵包括日本的战俘都会讲话。
令我感动的,除了章东盘和他的朋友对历史的尊重和为了对那段历史负责而付出的辛苦之外,也感动美国国家档案馆,让那些照片没有仅仅成为一种馆藏,被时间的仆仆风尘所埋藏。面对章东盘和他的朋友的需要,他们一车一车地把那些照片推来,没有任何的不耐烦。在我们这里,这是令人尊敬的工作态度,但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是他们应该尽的义务。在美国,讲究“公共”这个词,档案馆和图书馆也一样,属于公共空间,这才体现了公共空间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文化资源的共享。
还要感动当时援助中国的美国军队中专门有一个164照相连,他们归通讯兵管理,是他们出生入死才拍摄下这样多的宝贵照片,让我们今天可以直观地重温历史。真不知道部队里居然有这样的编制,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这样专门负责战场拍照的连队,不是为杀死敌人,而是为了记录历史?
陈歆耕
[上海《文学报》总编辑]
文坛“整体平庸、个体优秀”?
从不久前召开的一个青年作家、评论家研讨会上,传递出一个信息:当下文坛“整体平庸,个体则很优秀”。对于这样一个评判,与会的评论家和作家自己也感到逻辑上的荒谬。但就如面对“第二十二条军规”无所适从似的,他们面对这个荒诞的结论,似乎也找不到原因。
其实,原因是不难找到的,只是有些作家和评论家没有勇气面对罢了。
比如,我读了一些评论家的文章,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当他们就某些文学或文坛的宏观问题阐述见解时,往往充满激情和忧患意识,表现出超常的洞察力、睿智和警醒。但具体到某位作家和某部作品时,则完全换了一副笔墨,那种如虹的气势没有了,那种锐利的批评话语也不见了,通篇都是该作家作品如何优秀,如何厚重,如何具备了史诗品格等。这样的“捣浆糊”做派,在面对一些“一线代表作家”时表现尤甚。因为这些作家的名气和影响已经足够大,再加上在各种文学活动中又难免不碰在一起交杯换盏,得罪了他们以后在文坛还“混”不“混”?因此,有的名家尽管在有了一定的文坛地位后,写出的新作“一蟹不如一蟹”,收获到的也必定是一片赞扬之声。就是挖地三尺,也会有人为他找出种种“突破性”的文本贡献来。
说“个体很优秀”,永远不会得罪人,而且会得到种种实惠;说“文坛整体很平庸”,则同样也永远不会得罪人,因为不用担心会有作家来对号入座,同时还能表现出作为评论家的敏锐和深刻。这样一个“悖论式”的结论,虽在逻辑上是荒谬的,但从利益、情感上理解则又是合理的。
其结果是大家都如同喝了足量的白酒,闹不清是人在动,还是墙在动?
宫铃
[台湾资深媒体人、作家]
一场婚礼,不如祝福美好
中国人结婚,无论有没有钱,似乎都是一场“灾难”。震动两岸的大汪婚礼,恐怕更是让许多人纠结了。
许多人幸灾乐祸地说,真的低调干嘛不出国结?还记得女歌手梁静茹在吉隆坡结婚,在某论坛遭到网友痛斥其“不爱国”,结果在一大堆辱骂的评论后,有位网友跳出来说,梁静茹是马来西亚人。
还有人对比,港星林嘉欣生子送大红包,大汪婚礼只有三块钱盒饭,问题是记者原本就不该拿受访者的钱,拿了钱怎么保证报导的公正?婚礼是亲朋好友之间的事,记者已经是不速之客,却理直气壮地大喊“不公平”!
至于有人说,某网站CEO微博直播又怎样?问题是所有宾客只有他这么做,但有微博者又岂止只有他?再想想,比尔·盖茨或巴菲特有可能在参加亲友婚礼时搞什么微博直播吗?
更有许多人拍着脑袋想这是相互炒作,我不清楚持此看法者有何证据,但炒作的目标除了那位CEO很明确之外,婚礼男女主角还有炒作的必要吗?
我们在看待娱乐新闻时,会以一种轻忽的态度面对,然而当我们无情地取笑谩骂时,不妨想想,如果是我们自己,希望获得的应该会是祝福而不是这种结局。
至于新娘决定将礼金全数捐给日本,遭到质疑,据说《环球时报》也发动捐款给日本,以一种散播爱心的动作表现中国人对国际的爱,这难道不是另一种更高形式的“爱国”?
予人玫瑰、手留馨香。在这样一桩喜事面前,给予祝福,这是我们表现自己人格美好的行为,剩下的纷纷扰扰,我们都不是当事人,说真的,可以闭嘴了。
(授权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