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男乱女1-925:向著增長的方向,前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07:50:09

向著增長的方向,前進!

    經濟學家雷鼎鳴認為,中國經濟會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引擎,其人口結構有利於國際資金向中國流動;管理專家白立新表示,中國企業家的重要轉變是從關注執行層面到關注戰略層面,其關注點包括成長戰略、領導力以及商業模式。

  經濟動盪的2009年,經濟學家和管理專家各顯所長,前者提供前瞻觀點,後者提供操作方法,對中國企業未來發展功莫大焉。2009年末,本刊邀請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雷鼎鳴、IBM(中國)運營戰略首席顧問白立新,分別代表經濟學家和管理專家接受訪問,展望中國經濟前路,探析有望持續發展的產業。

  從根源看問題

  每隔一段時間,世界經濟就會出現一次週期性的波動,作為經濟學家,雷鼎鳴認同目前國際上最流行的說法—經濟週期是由科技的震盪造成的。科技的進步有時快,有時慢,其波動對經濟週期有很大影響。金融創新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科技進步。

  雷鼎鳴打了個比方:氣囊是為提高駕車安全性而設計的,然而,當駕車人感到更安全的時候,他控制風險的意識反而不夠。這並不表示不應該研發氣囊,氣囊本身是有利的。同樣,金融創新確實對資源配置和效率有很大幫助,卻引起整個金融系統的風險。其實問題本來就有,只是人們並未覺察到。在風險還沒有發生時,體現出來的是進步;等到問題出現,效果就等同於科技的退步。

  目前國際上有一種聲音,認為中國經濟會成為全球經濟復蘇的引擎,對此雷鼎鳴也持樂觀態度,並預言2010年中國GDP會有9%的增長。其預言的根據是:中國現在的儲蓄率很高,而儲蓄率與人口結構有關聯。當人口結構老齡化的程度加重,社會平均儲蓄率必然會下降低,也就是說國際投資資金流向會發生變動。而中國老齡化的步伐,相較於美國等發達國家,則要慢很多。所以國際投資資金在短期內仍然會向中國流動。

  對於“哪些行業會在未來獲得比較好的發展機遇”這個問題,雷鼎鳴則將答案鎖定在環保行業。並認為,當所有人都來談環保的時候,說明環保的問題已經很嚴重了,社會對它的需求就出現了。

  有研究顯示,社會對環保的需求跟收入發展階段有非常密切的關係。在經濟剛剛起步增長的時候,越增長環境越差勁,大家都拼命賺錢,拼命原始積累,做環保等於增加成本。到下一個階段收入越來越高,大概人均收入八、九千美元的時候,就開始改變了,大家對環境的要求有所提高。

  中國雖然現在人均GDP還沒達到九千美元,但是發達區域就購買力來說也比較高了,所以中國有些地方已經出現了人們對環保提出很高要求的情況。雷鼎鳴還建議中國參考國外的經驗,用自己更便宜的方法生產。

為未來找方向

  在管理專家白立新看來,未來十年,有四件“天下大勢”值得中國企業重視,並將其浪漫地總結為“金色的管道”、“柔性的製造”、“希望的田野”,和“新興市場的‘中國化’”。

  白立新認為,未來中國企業實現增長最重要的機會就是在管道。他進一步提出,三種類型的企業開闢管道要做好定位:主力內銷的企業要開闢多層次的銷售管道;以出口為主的企業轉內銷,必須從產品組合、品牌建設、管道銷售三方面全面考慮;除了現實中的銷售網路,企業要利用網路管道,通過電子商務挖掘國內外新的目標消費群體。

“柔性的製造”則是指企業應該從賣產品向賣服務轉型。在白的分析中,在工業品領域比如客車、拖拉機、汽車、發電機產品,初期的銷售價值只占整個產品生命週期總價值的20%,而80%的價值來自維修和各種售後服務。這樣的“二八定律”要求企業重新定義客戶價值,考慮贏利模式的轉變。

  麥肯錫全球學會的一項研究預計,在2025年之前,中國的城市人口數量將增加3.5億,其中2.4億將是來自農村的移民。近1億個家庭遷徙,這帶來的巨大的消費潛力,讓我們對中國的內需市場充滿了想像。白立新建議那些意欲找到新的增長點的企業,對國內三四級市場這片“希望的田野”多加關注。 “新興市場的‘中國化’”則是指中國應加速開拓新興市場,因為對於受經濟危機影響較重的歐美日市場來說,這些市場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

用行動促增長

  以往,中國企業最關注的是 “運營模式”—研究如何製造更好的產品,在足夠大的市場中銷售,以快速複製的方式迅速壯大。企業家不需要太多考慮戰略和商業模式。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以後,不光全球市場需求急劇下降,中國市場也受到波及,原有的增長模式無以為繼。到了2009年,中國企業家應對環境變化的一個明顯轉變,是從關注執行層面到關注戰略層面,其關注點包括成長戰略、領導力以及商業模式。

  在企業成長戰略中,白立新認為“定位”可以幫助企業有效地細分市場,是企業成長的基礎,而創新是持續成長的驅動力。

  他建議中國企業做開放式創新。比如寶潔50%的創新來自於外部,IBM每年通過專利授權獲得10-20億美元的收入。最新的一項調查表明,三分之一的跨國企業都會將研發專案放到中國,請中國人來做。中國企業家要善於利用這樣的開放合作機會,爭取將成熟的專利為我所用,迅速地開發出適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創新產品。

  對於領導力培養,白立新認為萬科給業界提供了很好的範本。萬科設置三級領導力發展體系,分別是高管晉升計畫、經理晉升計畫和人才晉升計畫。2006年之後,根據管理國際化的目標,萬科制定了中層經理出國學習計畫。同時,萬科投入大量資金建立領導力發展中心,遇到管理千億企業和全球化時代的領導力挑戰時,萬科積極向惠普學習以外,還向美國的行業領袖帕爾迪學習。

  把握住經濟復蘇期的市場機會,帶領企業走上健康增長之路,企業領導者任重道遠。白立新建議企業領導者提高兩種能力:建立運營平臺的能力和激發團隊共用願景的能力。

  雷鼎鳴: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前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曾在國際知名期刊發表多篇專業著作,其中四篇被選入“經濟學關鍵性著作國際文獻館”,並著有《論港元危機》、《用經濟學做眼睛》、《風眼中的經濟學》等七本書。

  白立新:IBM(中國)運營戰略首席顧問, IBM 論壇主要演講者之一, 負責推動IBM 客戶的商業模式創新和戰略轉型。曾任漢普管理諮詢(中國)有限公司副總裁兼首席知識官、安達信(上海)企業諮詢有限公司業務諮詢部經理。曾為聯想集團、中國石油、李寧、諾基亞等33 家知名企業提供過戰略、管理和業務諮詢,在管理諮詢業享有盛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