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英雄传说漫画:美国人的生活实在太奢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26:48

美国人的生活实在太奢侈

(2009-12-11 22:10:18)转载 标签:

环保

suv

绿色经济

美国人

奥巴马

杂谈

分类: 经邦济世

 

    作为从小在讲究节俭的国度长大的中国人,我经常感叹美国人的生活实在太奢侈、太浪费。

    开车在高速公路上,看着终日浩浩荡荡的车流,你不得不惊叹每天光美国就要烧掉多少汽油?更可怕的是,美国人喜欢开大排量、大底盘的汽车,家家户户除了一辆小车,大都还有一辆SUV,以方便假日全家出门长途旅行。根据我的目击观察,现在SUV至少占美国道路上行驶车辆的一半以上,这种车的耗油量比小轿车至少多三分之一。用美国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的话讲:SUV是美国的灾难!这次回国,看到中国国内道路上SUV还不算很多,我觉得中国实在应当未雨绸缪,遏制SUV的泛滥。


(洛杉矶高速公路上浩浩荡荡、无穷无尽的车流)

    美国人的铺张浪费是有名的。许多美国人吃菜掐头去尾,只吃中间的精华部分。参加女儿班级的PARTY,看到学生们带去的食物和玩游戏的用品,没吃完、没用完的,统统进了垃圾桶,我的那个心疼呀,又不好意思要求老师把剩余的东西让学生分了带回家。学校里的用纸,全是A4纸,而且都是单面使用。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怎会有节约意识?我也只能从我做起,要求女儿把每天带去学校的SNACK包装袋带回家,第二天接着用;从学校带回的作业纸留着,背面用来画画、写字;尽量少买瓶装水,而是用塑料瓶从家里灌水去学校。

    当中国人家家户户厨房都备有抹布时,美国人全用一次性纸巾。在美国的公共卫生间,少有烘干机,多用纸巾擦手,有人洗一次手,要扯下两三尺长的纸巾来擦手。每当我看见堆得如小山一般的纸巾,总是心疼这种洁白柔韧的纸巾,用一下便进了垃圾桶,一年下来需要砍多少树木?所以太太经常将擦灶台的纸巾洗洗晾干,重复使用。

    当中国人上超市不得不花钱买塑料袋时,美国超市的塑料袋仍在毫无节制地使用。当中国人习惯将超市的塑料袋拿回家做垃圾袋再用一次时,美国人习惯专门花钱买塑料垃圾袋。当许多中国人把洗脸水、洗菜水留着冲马桶时,很多美国人吃完饭哪怕只有几个碟子,也要放进洗碗机里冲洗一番。

    美国人不管开车,还是在家里、办公室里,基本上没有开窗户的习惯。一年到头空调常开,一天到晚电灯长明。夏天公共场所空调冷得经常需要穿毛衣,冬天暖气则热得恨不得穿短袖。美国人的住房通常是中央空调,无法对每个房间温度进行控制。4口之家住着两三百平米的大房子,空调一开,每月烧掉300多美元的天然气是家常便饭。

    美国人在环境问题上表现出强烈的矛盾:一方面,美国环境保护做得很好,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另一方面,美国人大手大脚,对自然资源挥霍无度。上帝真是很眷顾美国,给了3亿美国人以这么一大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但这种美式奢靡生活,需要多少个地球才能承载呢?

    在哥本哈根大会为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争论不休时,美国人真的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方式了。


(我家后面树林里出没的小鹿)

    下面是我昨天为报社写的相关社评:

    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变化大会正在激烈地讨价还价,争吵不休。纷纷扰扰之中,美国的角色格外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它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总量排放国和最大的人均排放国,更因为它是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任何全球性挑战,没有美国从中发挥正面的领导作用,便无法有效应对。
    事实却是,一向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对人类事务指点江山的美国,当下却处于“千夫所指”的尴尬位置。
    奥巴马政府最近提出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17%的目标,被广泛认为太过小气,与其超级大国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符。
    即便是这样一个不够慷慨的承诺,也因为美国国内对气候变化法案纷争不休而困顿于国会参议院,其有效性和强制性令人怀疑。
    美国国内反对《京都议定书》的势力仍然强大,只有45%的美国民众认同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令世人对美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诚意心存疑虑。
    尽管各界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成因尚存争议,但无可置疑的是,气候暖化的趋势近几十年来愈演愈烈,而人类活动所起的火上浇油、雪上加霜的作用已得到科学界的确认。
    世界气象组织报告显示,过去10年是人类有记录的现代历史上最温暖的10年。美国环保署日前发布报告称,气候暖化对人类健康有害。
    面对冰川融化、海面上升、物种灭绝、污染加剧、疾病肆虐、灾害频发等气候变化带来的毁灭性后果,人类应当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方式对环境和气候造成的影响,美国人大手大脚、挥霍资源的生活方式难以为继。
    开大车,住大房,铺张浪费,四季空调常开,日夜电灯长明,滥用化学品,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纸巾,是美国人的生活常态。美国人口只占全球人口的不到5%,但其自然资源消耗量却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美国有2.5亿辆汽车,SUV泛滥成灾,美国人均石油消费量高居世界第一。美国的人均水资源消费量是全球人均水平的3倍;美国人平均每天制造出2.3公斤垃圾,比发展中国家高出5倍;美国每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136公斤,也是发展中国家的5倍。
    无疑,这个星球无法承受更多的美式奢靡生活方式。一个国际智库最近发表研究报告指出,如果全世界的人都按美国人均资源消耗率生活的话,人类需要5个地球才能满足所需。
    也许多数美国人不愿意让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约束自己的消费欲望,导致生活水平下降,但有朝一日,当好莱坞大片《2012》和《后天》幻想的灾难成为活生生的现实时,美国人将不得不为自己的大手大脚付出沉重的代价。
    因此,低碳经济首先要从美国人学会过低碳生活起步。
    其次,低碳经济乃大势所趋,美国要保持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引领世界潮流。
    过去几十年一向在技术革新和产业革命中领先的美国,近年来在开发节能降耗技术和发展绿色经济方面,有些领域已落在人后,没有自满自大的资本。
    美国汽车巨头们耽于豪华舒适汽车销售热,而疏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当油价不断高攀,金融危机袭来时,他们猛然发现,在节能汽车领域,他们已经被日本、韩国汽车厂商抛在身后,在电动汽车研制领域甚至不如中国,这是他们陷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领域,美国也落后于中国。
    有人说,哥本哈根的减排之争,是现实利益之争,是成长空间之争。从表面看,这话是对的。接受强制减排标准,等于自我戴上“紧箍咒”,也许在某一时期内可能因为限制发展高耗能产业而丧失就业机会。有分析指美国气候变化法案到2030年可能减少就业机会240万个,然而从长远看,接受强制减排标准,意味着有更大的压力和动力去发展节能降耗的绿色产业,其中蕴含的商机何止万亿美元?新创造的就业机会何止240万个?
    有人说,在金融危机、经济不景、就业低迷的今天,气候变化并非最急迫话题,谈论减排也不合时宜。殊不知,金融危机正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机遇,如果政府刺激经济时能大力投资绿色经济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完全复苏之际,也将是绿色产业勃兴之时。
    可喜的是,奥巴马政府的刺激经济计划重视绿色经济,有800亿美元投资于清洁能源;骆家辉、朱棣文频频联手,领导美国智能电网改造,推动绿色科技革新。不过,奥巴马政府振兴绿色经济的雄心正遭遇石油、煤炭、农业、制造业等传统产业利益集团和代表议员的阻挠,如何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中求得平衡,奥巴马政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最后要强调的是,作为世界唯一的超强,美国要在世界事务中继续发挥领导作用,就不能在气候变化这个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面前斤斤计较、自缚手脚。布什时代拒签《京都议定书》,大大损害了美国国际形象。有志重振美国国际形象的奥巴马,是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显示气度和气魄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