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大蚕蛾幼虫: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简介(六)——水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03:31
                                           中国地方畜禽品种资源简介(六)——水牛
     
          
     
     
     1、上海水牛
    
     产地(或分布):上海市的嘉定、宝山、奉贤和崇明等地。
    
     数量:1980年存栏3.5万头。
       主要特性: 骨骼粗,肌肉结实,四肢强健,皮细毛粗,被毛青灰色。成年牛体重600~650千克,亦有达1000千克的。体高约140厘米。主要为役用,8小时耕旱田4000~5400平方米,最高达7000平方米。日产奶为5~10千克,乳脂率为5.5~9%。成年牛屠宰率为50%,净肉率为40%。配种年龄2.5岁,一般3年产2胎。
    
    
    
     2、海子水牛
    
     产地(或现状):江苏省苏北地区。
    
     数量:2001年存栏1.8万头。
    
     主要特性:被毛以石板青为主,脊部大多有一条深棕色的背线,凡被毛深色者,四肢部位多为白色。头较大,额宽而突出 ,耳大灵活。颈长有颈纹,鬐甲后方成弓形隆起,背腰宽直,胸宽深,尻较缓斜,尾根较粗,蹄圆大。成年公牛体高约144厘米,母牛为134厘米。公牛体重约590千克,母牛约500千克。役用性能强,公牛最大挽力为515千克,母牛为630千克,阉牛为820千克。公牛屠宰率为43%,净肉率为33%,阉牛分别为51%和40%。母牛12~16月龄性成熟,初配年龄31~36月龄。
    
    
    
     3、山区水牛
    
     产地(或分布):江苏省南京、镇江、扬州一带的丘陵山区。
    
     数量:1980年存栏18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结构紧凑。被毛石板青或瓦灰色。角大,弯向后上方,呈箩筐形或簸箕形。鬐甲高长,前胸宽,背腰宽平,尻部倾斜,尾根低而粗,尾长不过飞节。四肢粗壮,蹄小质坚,善走山路。成年公牛体高为133厘米,母牛为128厘米。公牛体重约450千克,母牛为410千克。公牛最大挽力为610千克,母牛为557千克,阉牛为537千克。6成膘屠宰率为47%,净肉率为36%。初情期15~18月龄,初配年龄29月龄,发情周期19天,持续期27小时,繁殖年限13年。
    
    
    
     4、温州水牛
    
     产地(或分布):浙江省温州市。
    
     数量:1981年存栏4.1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矮壮,结构紧凑,肌肉丰满。被毛青灰色居多,黑色和黄褐色次之。头长方形,眼内角有白星,下颌腹侧中间有一肉疣隆起,角呈八字形、半月形或园狐形。颈长短适中,向前平伸,腰背平直,腹大而圆,尻部倾斜度大,后躯发育良好,乳房发达。四肢粗壮端正,筋腱明显,蹄圆质坚。成年公牛体高为127厘米,母牛为123厘米。公牛体重约520千克,母牛为500千克。泌乳期240天,泌乳量500~1000千克,乳脂率8.5~9.7%。屠宰率平均为43%,净肉率为32~33%。平均挽力为80~110千克,5~9岁时挽力最强。公牛2~2.5岁性成熟期,母牛2.5~3岁性成熟,初配年龄3~3.5岁,发情周期22天,持续期24~48小时。
    
    
    
     5、东流水牛
    
     产地(或分布):安徽省沿江滨湖地区。
    
     数量:1981年存栏3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中等偏大,体质结实而紧凑,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前躯硕壮,后躯欠佳。被毛以青灰色为主,黑褐色次之,白色极少,颈下胸前有月牙形白色“颈带”。角呈半月状向前或内弯曲。蹄大而圆,蹄质坚硬。成年公牛体高132厘米,母牛为126厘米。公牛体重为550千克,母牛为500千克。公牛最大挽力为340~440千克,母牛为220~320千克,耕水田时一般挽力为110~135千克。屠宰率为41~43%,净肉率约30%,骨肉比1:2.9~1:2.8。挤奶期9~10个月,日挤奶2千克。公牛17~24月龄性成熟,母牛17月龄,初配期3岁,繁殖率为46%,成活率为78%。
    
    
    
     6、福安水牛
    
     产地(或分布):福建省福州、福安等地。
    
     数量:1980年存栏7万头。
    
     主要特性: 体躯高大,肌肉坚实丰满。被毛青黑、青灰、浅褐等色,四肢飞节以下和下腹呈灰白和白色,膝关节下和蹄各有一圈明显的黑带。颈部丰厚,鬐甲略高,背腰宽平且短,腹大而不下垂。四肢粗壮,少数后肢的飞节略向内靠,蹄圆质坚。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25厘米。公牛体重约520千克,母牛为460千克。役力强而耐久,公牛挽力为145千克,最大挽力为220千克,阉牛分别为158千克和275千克。阉牛屠宰率为55~68%,净肉率为33~37%。泌乳期150~300天,泌乳量为375~600千克,平均日产奶约3千克。公牛初配年龄为2.5~3岁,母牛为3岁,繁殖率为60%,成活率为95%。
    
    
    
     7、信丰山地水牛
    
     产地(或分布):主要产区在江西省南部地区。
    
     数量:1997年不完全统计有20.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0.9万头。
    
     主要特性:体型偏小,被毛黑色或褐色。头长适中,额宽平,多数牛头顶部由额至枕骨脊逐渐向后下方倾斜,形成“圆脑顶”;角长,向内向后弯曲。公牛颈短粗,母牛稍长,颈下有1~2条月牙形白色环,肩峰不明显,背腰平宽,胸宽深,尾根粗,尾短,不过飞节。四肢较短而粗壮,肌腱发达,蹄大而致密。成年公牛(6岁)体高为119厘米,母牛为116厘米;公牛体重为330千克,母牛为340千克。公牛最大挽力为273千克,母牛为237千克。母牛1.5岁开始发情,3岁配种,一般生育年龄可达12~14岁,终生可繁殖小牛7~8头,最多可达16头。公牛1.5岁性成熟,3~4岁开始配种,公牛配种年龄可达14岁。
    
    
    
     8、峡江水牛
    
     产地(或分布):主要分布在江西省中部地区。
    
     数量:1997年不完全统计有20.8万头,其中能繁母牛10.9万头。
    
     主要特性: 峡江水牛耕作力强,耐粗饲,体型中等偏小。头部窄长,角基粗大呈长方形,向后向外延伸,再向内转弯,如半月状。公牛颈粗短,母牛颈细圆,公母均有肩峰,胸宽深,背宽平,尾根扁宽,尾较短,四肢较短而粗壮,蹄大而圆。公牛腹紧凑,母牛腹大而圆,母牛乳房发育中等,乳头略长。成年公牛(6岁)体高为141厘米,母牛为133厘米。母牛1岁开始发情,3岁配种,一般生育年龄可达12~14岁,终生可繁殖小牛6~8头公牛。公牛1.5岁性成熟,4岁开始配种,14岁以后淘汰。
    
    
    
     9、信阳水牛
    
     产地(或分布):河南省信阳、罗山等地。
    
     数量:1980年存栏24.8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较大,体质结实,结构匀称。毛色有黄灰和黑灰二种。头略长,额宽,角基粗大,呈方型,角尖略呈圆锥形,向外后上方弯曲。颈粗短,胸宽深,背平直而宽,尻宽广而倾斜,尾短不过飞节,四肢短壮。乳房发育较差,乳头粗长。成年公牛体高为127厘米,母牛为124厘米。公牛体重为530千克,母牛为490千克。公牛最大挽力为412千克,母牛为386千克。成年牛屠宰率为47 %,净肉率为38%,眼肌面积为50.4平方厘米。公牛初配年龄为2.5岁,母牛2.5~3岁,繁殖率为81%。
    
    
    
     10、恩施山地水牛
    
     产地(或分布):湖北省恩施、建始等地。
    
     数量:1979年存栏7.78万头。
    
     主要特性: 毛色以青色为主,芦毛次之,白色很少,有明显颈纹。头大小适中,额宽而平,山地型角较细短;平坝型角长,角根粗,弧度大。尻部倾斜,母牛乳房发育欠佳,乳头较短。前肢正直,后肢弯曲内靠。成年公牛体高为123~133厘米,母牛为121~132厘米。公牛体重为430~530千克,母牛为410~440千克。役用性能一般,日耕地3亩。屠宰净肉率为31~33%。公牛初配年龄3岁,母牛2.5~3岁,繁殖率为42 %,育成率为96 %。
    
    
    
     11、江汉水牛
    
     产地(或分布):湖北省江汉平原及武汉郊区。
    
     数量:1980年存栏70多万头。
    
     主要特性: 体质结实,结构匀称,体大力强。毛色以铁青色和青灰色为多。头大小适中,面平,额宽,角为“筛盘角”。颈长短适中,肩峰明显,无垂皮,背腰平直,腹大圆,尻倾斜,长宽适度,母牛乳房较小,乳头较短。前肢正直,后肢内靠。成年公牛体高为130厘米,母牛为127厘米。公牛体重为550千克,母牛为520千克。役用性能好,载重500~8000千克,挽力为1000千克。放牧条件下公牛日增重为960克,母牛为517克,2岁牛经短期肥育后的屠宰率为49%,净肉率为37%,骨肉比1:3.5,肉味鲜美。公牛初配年龄3岁,母牛2.5~3岁,发情周期28天,持续期4~5天,大多数5年3犊或3年2犊。泌乳期8~12个月,产奶量800千克左右,日产奶为3.5千克。
    
    
    
     12、滨湖水牛
    
     产地(或分布):湖南、江西洞庭湖畔。
    
     数量:1980年存栏49.3万头,3岁以上繁殖母牛占26%。
    
     主要特性:体躯高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毛色有黑、(青)灰、白三种。头长额宽,角形以“盘角”居多。公牛颈粗短,无垂皮,鬐甲稍高。母牛乳房不大,着生部位靠后。尾根短,不过飞节。成年公牛体高为128厘米,母牛为125厘米,公牛体重为500千克,母牛为470千克。役用能力强,最大挽力为400千克,载重900~1000千克。屠宰率为(老阉牛)46%,净肉率为37%,老母牛分别为49%和37%。泌乳期一般为6~8个月,产奶量为500千克,乳脂率为9.4%~10.6%。公牛初配年龄2.5~3岁,母牛3岁,母牛发情周期22天,发情持续期36~48小时,产犊率为59%,犊牛成活率为88%。
    
    
    
     13、兴隆水牛
    
     产地(或分布):海南省万宁市西南及西北一带。
    
     数量:1982年存栏2.42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较大,被毛灰黑色或黑色,少数白色,颈下有“V”字型的白色带。角粗长,呈长弓形向后上方弯起。体躯宽长,腰背微凹,尻稍斜,四肢粗壮。成年公牛体高为129厘米,母牛为124厘米。公牛体重为500千克,母牛为460千克。载重力一般为500~600千克,最高挽重800千克。屠宰率为53%,净肉率为41%。繁殖率为82%,成活率为85%以上。母牛初情期2~3岁,公牛初配期3岁,多数两年一胎。
    
    
    
     14、富钟水牛
    
     产地(或分布):广西的富川和钟山。
    
     数量:1981年存栏5.7万头。
    
     主要特性: 体型高大、粗糙紧凑,发育匀称。毛色有黑灰和石板青两种,颈下胸前有条新月形的白带。头大小适中,角根粗,呈四方形,向后弯曲成半月形。背腰宽且平直,母牛后躯发达,尻略斜,乳房柔软,乳头呈圆柱状,左右对称。四肢粗壮,蹄圆结实。成年公牛体高为124厘米,母牛为125厘米。公牛体重为420千克,母牛为415千克。公牛每小时耕地为500多平方米,母牛为440多平方米。平均屠宰率为44%,平均净肉率为33%。公牛性成熟期2.5岁,母牛2.5~3.5岁,母牛初配年龄3.5~4.5岁,繁殖率为61%,犊牛成活率为94%。
    
    
    
     15、西林水牛
    
     产地(或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林、隆林、田林等地。
    
     数量:1981年产区三县存栏5.93万头。
    
     主要特性:体躯较高,四肢粗壮。被毛多为灰黑色。头大小适中,额宽平,角形有近圆形、半圆形、禾叉形和直角形四种,个别有垂角。背腰部宽长,鬐甲显露,尻宽大而倾斜,部分牛呈尖尻,乳房多呈肉色,乳头短小,乳房不发达。四肢粗壮有力,前肢距离宽,稍呈弧形,后肢飞节内弯,蹄圆大。成年公牛体高为126厘米,母牛为120厘米。公牛体重为490千克,母牛为400千克。阉牛每小时耕地为320平方米。屠宰率为47%,净肉率为38%。公牛性成熟期2岁,母牛1.5岁,公牛初配年龄3岁,母牛2.5岁,繁殖率为55%,育成率为74%。
    
    
    
     16、涪陵水牛
    
     产地(或分布):重庆市的涪陵、南川等地。
    
     数量:1981年存栏41.5万头。
    
     主要特性: 体格较小,体躯紧凑,肌肉丰满,行动灵活。被毛多为褐色,偶有白色。公牛头稍重短,母牛清秀,角根宽扁,角尖向内呈八字形。颈长适中,鬐甲部高于后躯,尻宽斜,尾根粗,尾长适中,四肢粗壮。成年公牛体高为128厘米,母牛为125厘米。公牛体重为490千克,母牛为450千克。公牛最大挽力为407千克,母牛为397千克,阉牛为508千克。老牛不经肥育屠宰率为42%,净肉率为33%,肉骨比3.4:1。繁殖率为65%,犊牛成活率为95%。犊牛哺乳期日增重为635克,周岁前日增重为604克。
    
    
    
     17、宜宾水牛
    
     产地:四川省的宜宾、高县等地。
    
     数量:1995年存栏21.3万头。
    
     主要特征:体型较小而匀称,紧凑结实,骨骼粗壮。被毛多为青灰色,少数白色,颈下有一条或两条“半环形白带”。头长短适中,额宽平,鼻长直,口呈“荷包嘴”,角向后弯曲呈“新月形”。颈长丰满,垂皮不发达,背腰平直,胸宽深。四肢粗壮,相对较短,蹄质结实,多为“大盘蹄”。2岁以前生长发育较快,公牛最大挽力为372公斤,母牛为299千克。屠宰率为40%。一个泌乳期能泌乳为260千克。犊牛成活率为96%。
    
    
    
     18、德昌水牛
    
     产地(或分布):四川省的德昌、西昌等地。
    
     数量:1981年存栏19.2万头。
    
     主要特性: 体格较大,体质结实。被毛多为瓦灰色。角长1米以上者甚多,角间距有达180厘米者。头中等大,额宽广稍隆起,角根粗,角架大。前躯发育良好,胸部较深而宽度适中,鬐甲部高于十字部,背腰平直,腰短小,腹圆大而饱满,尻倾斜,尾根粗,尾长适中。四肢粗壮,蹄圆大质坚。成年公牛体高为131厘米,母牛为128厘米。体重相应为530千克和490千克。成年公牛最大挽力为446千克,母牛为464千克。老牛屠宰率为45%,净肉率为36%,肉骨比4.1:1。公牛性成熟期1.5~2岁,母牛2.5~4.3岁,公母牛初配年龄为3岁,繁殖率为37%,犊牛成活率为90%。
    
    
    
     19、贵州白水牛
    
     产地:主要产于贵州省。
    
     数量:1997年存栏3000多头。
    
     主要特征:全身被毛白色有光泽,皮肤粉红色,口为“红口”,体格紧凑匀称。公牛头型粗重,母牛头型稍轻,双角圆盘状,稍向后倾斜。胸宽深,背腰平直,尻长稍斜,四肢粗壮 ,蹄质坚实,多为“木碗蹄”“琥珀色”,尾至飞节。屠宰率为50%,净肉率为39%。骨肉比为1:4.7。公牛一般2.5~3岁开始配种,5~10岁配种能力较强。母牛1.5~2岁性成熟,怀孕期310~330天,发情和配种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终生产犊8~10头,断奶成活率达99%。
    
    
    
     20、贵州水牛
    
     产地(或分布):贵州省全省。
    
     数量:1983年存栏146.1万头。
    
     主要特性: 贵州水牛有大、中、小三型,外貌特征和体型结构基本一致,属粗糙、紧凑、结实的役用型。毛色多为灰色,次为芦色,颈下胸前有1-2条V形白色环带,下腹部和四肢骨侧及下端毛色较浅,多呈灰白色,鼻镜、角、蹄多为灰黑色。角型多为“圆盘状”。额宽而鼻面部长,颈细长,鬐甲稍高,胸部宽深,背腰平直,体短而粗,腹圆大,尻长而斜,尾较短。四肢粗短,后肢飞节内靠,蹄质坚实,多为“碗形蹄”。成年公牛体高为118~127厘米,母牛为117~123厘米,公牛体重为410~480千克,母牛为390~440千克。公牛1.5岁性成熟,3岁左右开始配种;母牛10~12月龄性成熟,2.5~3岁开始配种。最大挽力可达体重的66%。平均胴体重为131千克,屠宰率为48%,净肉率为37%。
    
    
    
     21、德宏水牛
    
     产地(或分布):云南省德宏州。
    
     数量:1980年存栏11.3万头。
    
     主要特性: 体躯高大结实,骨骼粗壮,被毛稀疏,有位置不定的旋毛,毛色有黑、瓦灰及白色三种。头大小适中,公牛较粗重,角形有“筲箕角”、“箩筛角”、“排角”多种。胸宽深,背腰平直,尻长中等,斜尻(少数平尻),尾根粗大,着生处高,尾尖直达飞节。四肢端正,粗壮短实,蹄质坚实。成年公牛体高为131厘米,母牛为127厘米,阉牛为135厘米。体重分别为570千克、500千克和627千克。最大挽力为240~400千克,正常挽力为140~187千克。成年阉牛屠宰率为48%,净肉率为39%。公牛性成熟为1.5岁,母牛2~2.5岁。产犊率为50~65%,犊牛成活率为40~80%。
    
    
    
     22、滇东南水牛
    
     产地(或分布):云南省东部地区。
    
     数量:1980年存栏48.34万头。
    
     主要特性: 被毛瓦灰及白色,头大小适中,角型有拢角(角间距小)及“开角”(角间距大且角较短)两种。背腰平直,腹大圆,有斜尻和平尻,母牛乳房较大,乳头较粗,尾根粗,尾较短。四肢粗壮结实。体型分大小二型,大型牛体高为121~127厘米,小型为115~118厘米。成年公牛体重为360千克,母牛为340千克。公牛屠宰率为49%,净肉率为42%,眼肌面积为61平方厘米,胴体骨肉比1:6.3。繁殖率为40~76%,成活率为60~80%。
    
    
    
     23、盐津水牛
    
     产地(或分布):云南省的盐津和威信。
    
     数量:1980年存栏5900多头。
    
     主要特性: 被毛青色、青灰和褐灰,白色极少。头大小适中,角粗、向外后向内弯曲。胸宽深,尾短,不超过飞节。成年公牛牛体高为123厘米,母牛为121厘米。公牛体重为410千克,母牛为390千克。最大挽力公牛为367千克,阉牛为360千克,正常挽力分别为135千克和120千克。公牛性成熟1.5~2岁,配种年龄公3岁,母牛2~3岁,繁殖率为53%,犊牛成活率为87%。
    
    
    
     24、陕南水牛
    
     产地(或分布):陕西省南部地区。
    
     数量:1988年存栏2.7万头,其中繁殖母牛6000头。
    
     主要特性:体躯粗重,矮壮宽短,骨骼结实,关节显露。皮肤瓦灰色,被毛稀蔬而粗,多为黑色、灰色,全身白毛者鲜见。颏下喉部有一白带,颈下胸前有一条月牙状白带。自胸骨后端至乳房及四肢内侧,皮肤肉红,毛色灰白,毛稍密而细。头长额窄,颧骨发达,眼眶突出,眼圆大。多数为大盘角,底部粗,呈扁平四棱形,平行伸展向后弯成箩筐状。耳短宽,中等大小。嘴方宽,鼻镜黑。颈细长,有垂皮,胸宽深,耆甲明显,背腰宽平而短,腹圆大,尻宽广稍倾斜,尾短小附着高,无尾稍,长不过飞节。四肢粗壮而短,蹄色黑而墩圆。成年公牛体重约440千克,体高为127厘米;母牛分别为400千克和125厘米。公牛最大挽力为300千克,母牛为250千克,阉牛为310千克。公牛一般2~2.5岁性成熟,母牛2岁性成熟,2.5~3岁开始配种,繁殖成活率为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