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口服液多少钱一盒:聂文涛正说《黄帝内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17:50:31

自神农、轩歧之后,中华养生实践历经近三千年,到战国时期汇编成《黄帝内经》。此后,又经过两千多年的中医学发展,传至今天。可谓三千年一开花,两千年一结果。比起那些昙花一现的健康创造,《黄帝内经》的法则不仅经历了时间的洗礼,更具有随时可以亲身见证的特点。黄帝说:“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为经,以教众庶。”让此中之道传之后世,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这也是我们要训解《黄帝内经》的原因。

第一篇 正说《上古天真论》


一、学习养生学之前的准备


  《黄帝内经》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白话文运动以来,一直有中医名家认为这段话没有太大意义。实际上这段话非常有意义。养生学是真人、至人、圣人、贤人才能正确把握的。这在《上古天真论》后面是有特殊说明的。与这段文字相似的记载也出现在史学文献中。在先秦哲人看来,如果获得对世界正确的看法,就必须摘掉有色眼镜。看一下《荀子•解蔽》就会明白。一个修养不够、心术不正的人怎么会求证天人之道呢?《大学》说:“修身在正其心。”先秦哲学百家同根。


  那么,怎么才能具备真人、至人、圣人、贤人的潜质呢?这需要从五个方面看:

1、精气要充足

    神灵,是精气充足的意思。用以区别万物优劣的根本。如《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只有精气充足,才能有健康的体验。有了健康的体验,才能区分哪些养生道理是正确的,哪些道理是错误的。从事养生学研究之前,要把自己弄健康了。这不仅仅是为了健身,也是为了正确掌握养生知识。


    在中国传统养生学中,有一个很有名的词汇“内视”。通过对自身的体察来了解生理变化规律。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即使背诵了无数知识,终究没有入门。背诵能够的东西永远不能替代亲身实践。所谓近取诸身,就是从自我体验、自我体察中把握“道”的存在。现在一些所谓学者,身体纤弱不堪,却大谈养生之道,或者反对养生的“伪科学”。这些人很滑稽。


2、要思维清晰


    能言,能够准确表述思想。这是掌握养生学的重要基础。学问,是要成系统的。做能够传道的养生老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表述能力。《上古天真论》中的能言,跟《论语•八俏》 中能言的意思接近:“夏礼,吾能言之。”


    文以载道。古代人留下经典,是为了“以教众庶”,因此经典的措辞都是非常准确的。而在近百年来,白话注释《黄帝内经》的各种文献中,学者们都热衷于修正原文、补充原文,然后再进行翻译和解释。我一直认为,经典著作的原文如果语义通顺,就应该直接按照那个时代的字面意思来直接解释;如果按照那个时代的用词特点可以给出多种解释的,就要根据文章的结构安排,从语境中理解字面的意思。对《黄帝内经》的理解也应如此。我同时也认为,如果原文语义不通顺,上下不一致,甚至必须进行补充和修改才能通顺,这类文献的作者应属文化修养不够,这类文献也不应该视为经典。 

3、要努力学习


    徇齐,是快速达到的意思。也就是现在说的能马上学好、掌握好。徇,疾速;齐,是见贤思齐的那个齐。是努力学习、快速掌握的意思。徇齐是为了得道。

    《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前面已经讲过,把别人的知识背诵下来,这不是真的掌握了知识。这句话再进一步讲就是,“闻道”不是“得道”。闻道,最多是知道应该如何,甚至这一点也未达到。得道,则是能够把握道,也就是不只是知道什么是好的,还能够做好。举个例子,我知道应该跟属下搞好关系,在很多MBA之类的课程中都这样说,甚至还有多少个窍门、多少个禁忌、多少个必须等等,这个叫做闻领导之道;我与属下关系非常好,非常有利于我们既定的团体目标,这个叫做得领导之道。 

4、要厚道睿智


    敦敏,是厚道而思维敏捷的意思。睿智,而又富有修养。养生家要有稳定的心理基础。古人说有修养的人:“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就是这个意思。有修养的人明察秋毫,但又有非常好的心理承受能力,有足够的涵养,为人厚道。
    厚德才能载物。所以,《易》说:君子以厚德载物。要感悟一个农民之道,要明白农时、种子、土壤、水源等,这就可以了;要感悟纺纱车间当车工之道,虽然需要的动作更少,更简单而频繁的重复同样的动作,但是还是可以通过科学管理来悟道;要做一个传统文化教授,这就是师道;如果做一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则需要有更大的德行,如黄帝。
    探索生命的法则,不是简单面对小白鼠就可以的。小白鼠只是工具之一,只是外行人看到的表象。 

5、要合于天道


    登天,表面意思是登天子之位。实际上,上古对部族首领的德行有很高的要求。如《尚书•尧典》记述尧帝对接班人的考核,基本上反映了古人心目中首领应有的德行。所以,登天的另一层含义则是能够顺应天道,法于自然。也就是养生家要具备天人合一的基本信仰。
    孙思邈说,上医医国。可见,社会的复杂性如同生命一样。君子必须体察民意,然后才能平天下。君子不是替农民劳动,不是替工人挖煤,不是替士兵站岗,不是替医生治病。君子尊重所有行业劳动者的所遇所求,给出让劳动者共存的发展之路,这就是医国之道。轩辕黄帝以天道悟出人道,又以天时、地理、人事来悟出医道,这就是《黄帝内经》。 

如果不能做到上述五点,不足以理解《黄帝内经》


    熟悉《黄帝内经》的人都知道,《灵枢•官能》是《黄帝内经》的重要一篇。《灵枢•官能》说:“得其人乃言,非其人勿传”,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把《黄帝内经》传授给不能理解的人,就可能错用。学生错用,老师则不能名之为老师。
    有的人会问:那为什么《黄帝内经》要成书呢?要用来教育庶人呢?答案:教育庶人的,是简易的方法;可以受传养生大道的,则要符合基本条件。 

二、黄帝的第一个“天问”


《黄帝内经》记述黄帝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

1、黄帝关心的五个问题:


寿命长短。百岁,半百,都是关于寿命长短的问题。人究竟要百岁而终,还是半百而终?黄帝偏偏不是考虑这个问题。也就是究竟多大年纪死去不是黄帝最关心的问题。黄帝最关心的问题是:“动作不衰”还是“动作皆衰”?
生命质量。
动作,是行动和工作。行动方便,才能够享受生活。而能够正常参与社会工作,处理问题的反应正常,看不出动作迟缓,也看不出老年痴呆,这也非常重要。《黄帝内经》关注的是生命质量。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就业问题也会逐步变成人道的问题。
生存适应。时世,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时,天时的意思,也就是自然环境的问题。世,人世的意思,也就是人的生活方式问题。黄帝把二者并列起来,就是列入了一个病因,人类的适应性问题。如果自然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人不适应就会丧失健康;如果人的行为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体不适应也会丧失健康。 环境变化。异,变化了,与先前不同。对生物来说,环境改变就是坏消息,就可能出现不适应。这是《黄帝内经》的基本观点。实际上也是达尔文的观点。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环境改变将会导致物种中大量个体消失,并且把一些适应的物种保留下来。试想,如果大量的人死去,一些人被保留下来,难道不是残酷的吗? 人类未来。人将失之,这是对人类前途的担忧。这句话有两种常见的理解。(1)人难道违背养生法则了吗?将,难道的意思,如《国语•楚语》:“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失,违背的意思,如《孟子•公孙丑下》:“失道者寡助”。之,代词,指养生法则。(2)人将要错过了生存的机会了吗?暗指,人要毁灭。将,将要的意思,如《孟子•告子下》:“天将降大任。”失,错过,如《孟子•梁惠王上》:“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之,代指过去的“时世”,延续上句的意思。这两种理解虽然有区别,但是都表明了黄帝对人类前途的担忧。 

结论:生活方式与健康关系重大。


《黄帝内经》对第一“天问”的回答:


“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天师歧伯对“天问”的回答,重心落到了德与位的关系上:“其德全不危也”。


我在一些国际机场经常看到一本书叫作《责任胜于能力》。作者在这里面怎样讲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责任胜于能力”这句话是正确的。《黄帝内经》中,歧伯用了不到300个字,详细列举了各种“德”不全的后果,以及“德”全的长寿和高生命质量。先秦文字中的“德”更接近今天的“责任”、“职责”、“职守”等,而不是今天的“道德”。
歧伯从多角度来说明让生命各部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不太过,也无不及,克尽职守,这才会长寿,才会有高生命质量。
此处有一个很重要的词语一直被多数人误解,这就是“精神内守”。现在流传的的解说是:使精神不耗散。这种解释就是把“精神内守”理解成:守精神于内。实际上,这句话依照先秦行文特征,应理训解成:精神守于内。也就是,精气、神气运转,守护脏腑。这种训诂也合于《黄帝内经》的全篇思想。


2、四个原则养生:法于阴阳、合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


什么是“法于阴阳”?就是要通过观察自然现象获得知识。


《周易•系辞上》说:“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须臾不可离也,离即非道”,这是《礼记•中庸》的原文。《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说:“生之本,本于阴阳。”我把这些话罗列到一起,是为了更清楚看到春秋战国时代对阴阳之道的基本理解。养生要取法于最根本的阴阳之道。


有人说:我就违背阴阳之道,坚决不遵守它,又能如何?其实,按照中医的理解,人呼吸空气,吃饭,就分别把天地之气或者说阴阳之气散布于体内。如果你违背阴阳之道,不呼吸,不吃饭,却能生存,那真是比传说神仙还有能力。因为传说的神仙要遵守天地自然之理。


所以说,阴阳之理是不能违背的。无知的人,每天都因为遵循了阴阳之理而得以生存;又时常因为不同程度违背了阴阳之理而发病。这就是每天都用却不知道。圣人说:百姓日用而不知。 

什么是“和于术数”?就是让生活与理性和谐。


我曾经看到一些中医批评家把这句话里结成迷信思想。这是因为这些学者、生物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等等都不了解,今天的科学都是建立在数学发展基础上,并且是在一系列主观规定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换句话说,世界上本来没有数字,是人类用头脑从自然中抽象出来的数字概念,并且形成了逻辑体系。


比如说,人的每只手有五个手指。经过归纳,我们形成了这样的数的概念。人的手指生长就要合于这个数。如果出现了六指或四指,我们就会认为这是畸形。手有肩、肘、腕三节,腿有髋、膝、踝三节,四肢因此有12节。如果与此不合,也应属于畸形。这种正常与不正常的比较也可以用来比较脏腑功能,这时候就能判断出是否呼吸急促,是否心率加快等等。
有的人自以为很聪明,找到一个畸形就兴奋地说:《黄帝内经》错了!如果这样也算错误,现代医学的绝大多数论文都应该扔到垃圾堆里了。为什么?因为统计结论就是要用嘴多数的情况也说明问题。于是,现代医学的众多结论都是直接承认有反例存在的。 

什么是“食饮有节”?饮食要合于人类生存传统,这就是饮食有节。


那些追逐爱好、幻想特殊营养的饮食方式,违背了生命的习性,就是饮食失节。当我们听说维生素B族有好处,就拼命吃维生素B;当我们听说蛋白质有好处,就拼命吃瘦肉;当我们喜欢水果的味道,就在饮料中大量食用香精;诸如此类。这就不是“食饮有节”。
有人说,肉就是比草的营养好!我曾经举过例子:你去问问大象,哪个好?显然,对大象来说草是活命的食物,而肉食则会要命。尊重传统才是科学。尊重生存之道才是饮食有节。饮食有节,不只是饭量的问题,也不只是营养结构的问题。是传统的问题。传统涵盖了所有方面。

什么是“起居有常”?让生活节奏符合生理记忆和生理预期,这就是起居有常。


生命的反射、物种的记忆,这些都是很容易理解的概念了。比如说,到了每天该吃饭的时间了,人体的消化系统就会进入工作状态,胃液大量分泌。这时候,如果你不进食,大量的胃液不能被消耗,人体就要承受这些胃液的侵蚀。适应的人,就没问题了;不适应的人,就可能得了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