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板标准尺寸:李孝萱创作《黄昏》的点点滴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7:49:03

李孝萱创作《黄昏》的点点滴滴  

  本帖最后由 beijbeij 于 2011-7-16 12:18 编辑


       李孝萱先生是是天津人,1959年出生。李孝萱先生现为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他对国画研究颇深,甚至于有“天津二李”之说,“二李”一个是李津,另外一个就是李孝萱。
  当被问到《黄昏》一画的创作背景和怎样取了"黄昏"为作品的名称时,李孝萱作了如下解释。
  李孝萱说那张画的背景是这样:当时李孝萱教的班上有一个学生,他总是拿着望远镜看外头。有一天李孝萱发现他正瞄准一个女性的大腿,当时李孝萱便下意识画了那张画。把那个拿望远镜的形象放在了画面上一个很小的位置。中国人的许多活动都在夜幕降临之时,家事生活,婚姻以及婚姻以外的一些关系大都发生在黄昏之后,所以李孝萱就取了个"黄昏"的题目。中国人心态的表达不像西方人那么直接。西方人喜欢一个人,不管在什么时间地点不管对方有没有结婚,他/她可能就会说他/她爱你,而中国人要在没人的时候说,要关着灯说。情感的不同表达方式,反映着不同的文化,这幅画想要触及的东西,也包括这些。

2011-7-16 12:14 上传 下载附件 (72.19 KB)
李孝萱《黄昏》
  当被问及创作这幅画的时候,有没有人对李孝萱作过指导或评价时,他如下回答:
  李孝萱说他搞创作时一般都插着门不让人看,至少,凡是画都市题材,李孝萱都要插上门,因为每一笔,每一个细节都在思考当中。在思考的时候,是不该有人打搅。李孝萱想好的画家都有这"毛病",当他思考或创作时,那时他个人的世界,即便是孤独,甚至痛苦也是欣慰的,所以,那一刻是最怕人干扰的。李孝萱画画时,许多符号和形象都在记忆里,最多有个小草图就够了,至于有没有人给李孝萱指导,李孝萱想其一是他根本不需要别人的指导,其二是也没有人能够给李孝萱指导。原因是画画是个人的事,况且价值标准与审美标准的建立与形成恐怕别人是无法介入的。说到别人的评价,首先自己要有自信,而这种自信是有基础的,是客观的。当然批评家的许多好的建议李孝萱会考虑的。学习的时候可以瞻前顾后,翻资料,但搞创作的过程一定要封闭,封闭才能内心自省。如果说你提笔之时,还一会看毕加索,一会看德库宁,你就画不成什么。其他大师作品的知识经验都是要平时积累消化的,而在创作中,一定不能重复。要归纳到自己的语言系统中才有价值,不然很难成事。其实大师的存在只是给李孝萱们树立的一个标准,不是让李孝萱们用来临摹的,包括李孝萱们对中外美术史的了解,也不是落在嘴头炫耀的,是学习和借鉴,最主要的是避免重复。
  当问及《黄昏》在李孝萱前后创作的一系列创作中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李孝萱自己怎样评价这件作品时,他作了如下回答:
  李孝萱说在那之前他画了《大轿车》、《赤裸的喧哗》,画了很多大画,美术批评家们认为是李孝萱的"代表作"。《黄昏》这张画是参加了中国美术馆百年中国画展的作品,《黄昏》就有点"中庸"的意思,李孝萱就拿了一张这样的画,其风格并非十分"激烈",希望让不同中国画主张的观点都还多少能够接受它……这张画李孝萱画得还是很用心的,但李孝萱认为也不是最好的。
  《黄昏》之后,李孝萱花了一系列像"白影子"一类的作品,风格简化了许多,区别于从前所有的作品。李孝萱当时第一件这样的画就是一个女人照镜子,名字叫《辩不清的自己》。反映着李孝萱对现实持有的那种模糊感,老有追问。这种追问的情结,是李孝萱毕业时建立的,李孝萱并没有总结过它。就说一个好的艺术家,他一定要有追问,总试图怀疑些什么、提出些什么。如果没有这种想法,画就不会有思想性。有这种境界,艺术思考就靠近了哲学的边缘。但不是说李孝萱想成为一个"哲学家的画家",恰恰相反,李孝萱认为那种图解哲学的作品特别没劲--李孝萱的画里尽可能有儿童气息,比如有荒诞性,有幽默感,这是李孝萱画里不愿放弃的。要是你特别直白地去表达一个场景的时候,往往容易被好多人误解。李孝萱用了很多荒诞、幽默的手段,这样既调动他们更多的想象,同时也保护了李孝萱自己。
  在李孝萱看来,《黄昏》这张画并不是李孝萱的代表作,只是李孝萱一个瞬间的表现。在李孝萱表现都市题材的作品当中,它是一件格调接近玩笑的较轻松的作品。里头有偷窥的,带着望远镜的。其实很多东西也是从现实生活里来。以往李孝萱们谈论艺术表现现实生活,是发现现实生活中的典型的东西,再具象的表达。李孝萱后来理解的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启发了李孝萱什么,从而引发了你内心的某种冲动和表达的欲望,那才是现实最本质的东西。包括李孝萱后来画的东西也都是现实生活启发的李孝萱,也包括《黄昏》那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