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女兵全文阅读:第四次单身潮来势汹汹 女性为享受自由主动“奔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13:30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日前,广东省妇联举办了“华人社会和谐家庭论坛暨第九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会上就目前都市单身青年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考察,并提出:我国将很快迎来“第四次单身潮”。那么什么是“单身潮”呢?单身潮并不是一个新名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受第一部婚姻法的影响,我国出现了第一次单身潮,之后因为知青返城,改革开放等因素又相继出现了第二次、第三次,到现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又波涛汹涌的来了。据说这次单身潮有些特别,不是被单身,而是主动单身,主角则是女性。有个数据说,早在1996年有公司就曾调查显示,向往独身的城市未婚青年中多为女性,2005年北京30到50岁的单身者中女超过6成,上海女性中认同独身的更是超过8成,而在2007年上海的抽样调查显示,单身女性增幅比男性略高,在某些地区数量上超过了男性,且离城区越近单身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么这些单身女性为什么还不嫁人呢?记者问过她们之后,得到了一个共同的宣言:婚姻不能靠凑活,单身可以更精彩。
来自上海一家外企的马小姐今年27岁,至今单身。当记者问到她单身的原因时,她说:想先享受一下自由的生活。
马小姐:因为我觉得首先女孩子一个人过也挺好的,没必要非要找个男朋友来填补心中空白,而且现在因为经济基本上女孩子都比较独立,比如出去玩什么的也有好朋友或者闺密相伴,没有必要非要找个男朋友陪着自己或者怎么样,反而一个人的时候会比较舒服一点,也不要受别人的束缚。因为你有男朋友必定会要配合对方,很多东西需要去和对方进行磨合,也会牺牲自己很多的自由空间,所以现在没必要急着去找,还是先享受自由会比较好。
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女人到了二十七、八岁就算是大龄了,这个年纪早该结婚生子了。那么现代都市的女性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郑小姐是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今年28岁,她觉得自己还年轻,该以事业发展为主。
郑小姐:这个传统归传统,现在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而且觉得27、28岁女生还独立,尤其在大城市,可能女生更多的考虑一下自己的事业规划、发展,个人的想法还是很多的,27、28岁不结婚应该是挺正常的,还是不能因为年龄到这边了,就必须要迫于传统的压力去谈朋友或结婚,我觉得没有必要受年龄的限制。
随着“单女”的明显增多,还带动了“单身经济”。据调查,30.35%的“单女”在“攒钱买房”,比例超过了“买衣服和美容”。从“嫁给有房男”到“自己买房”,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观念的转变呢?郑小姐说,女人也要有经济独立的资本。
郑小姐:这个我觉得女生一定要有自己经济独立的资本,一个人在一个城市里生活,尤其想要在这个城市扎下根来,有一个房子很必要的,不论你结不结婚,这都是一个自己独立生活的经济资本,就算将来如果找到合适的对象结婚,把父母接过来也好,是自己的经济独立的保障。关于还房贷的问题,这倒是没有考虑过,自己既然有这个能力的话能买就买了,将来可以做投资。
那么除了攒钱买房,“单女”们的消费还集中在哪些方面呢?她们又是怎么度过单身生活的呢?马小姐业余时间为自己充电学习,和朋友购物娱乐,单身生活同样精彩。
马小姐:因为家庭压力不是很大,所以基本上投资方面也都是在一些学习上,有可能拿出将近一半的钱来给自己充充电,参加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可能拿出剩余部分的一半的钱来来装饰自己买一些衣服、护肤品,让自己看得更加漂亮一些,让自己更有信心一点,可能还有剩下来的一部分钱少量的会储存起来,另外一部分的话就是日常的开销。
为什么会出现第四次单身潮呢?而且出现了主动奔单,女性单身比男性多的现象呢?我们来连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吴国平教授为我们解答。
之前,中国曾出现过三次单身的浪潮,每一次都伴随着一次社会的变迁,现在出现的第四次单身潮是不是也与社会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呢?而且我一直纳闷,为什么会出现女性单身比男性多呢?
吴国平:我觉得这确实跟社会的变化有关系,因为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也就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一个封闭社会向一个开放社会转型。在这样一个转型过程中首先出现了社会分层,在这个社会分层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或者是有一部分人可能在社会上处于工作各方面相对来讲比较好的状况,也有一部分人可能在这个社会分层当中处于另外一角色。
这样一种分层必然又会带来另外一种特点,就是社会观念的变化,反过来说,中国的社会在这样一种转型过程中,我们的传统文化还是占主导的,也就是说传统的观念还是占主导的。传统观念就同现实发生了冲撞,人们习惯站在男士角度来讲,一般的是习惯找一个相对于自己来讲是一个弱势的女士作为自己的伴侣,作为女士们来讲,一般的情况下都希望找一个强于自己的男士,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这样一种传统的观念应该说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当中仍然占主导。
主持人:女比男多是怎么回事?
吴国平:女的比男的多让我想起在中国前三次社会变迁中出现的情况,好像基本上都是这样一种状况,相对来讲白领或者更高层次的女士好像显得多一点,因为一般的找伴侣都是要往上找,相对来讲出于这个层次的男性一般是眼睛往下,所以相对来讲到了这个层次段,女性的难度显然要大于男士一些。
主持人:不知道今天我们这个报道之后,男士朋友听了是高兴还是难过?
吴国平: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上男性可以找的余地相对来讲要更大一点,年龄上的差距可以始终往下找,职业上的差距也同样,但是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上来讲,女性受到的制约要更多一点,这是我们的传统观念。
主持人:感谢吴国平教授。
第四次单身潮来势汹汹
2011年07月20日 03:31
来源:现代快报
“第四次单身浪潮已经来了。”在广东省妇联日前举办的“华人社会和谐家庭论坛暨第九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在提交的大会论文《都市单身女性的生存状态考察》中提出,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而且还带动了“单身经济”。据调查,30.35%的单女在“攒钱买房”,比例超过了“买衣服和美容”。
何谓第四次单身潮
中国内地曾经出现过几次单身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受首部《婚姻法》影响所致;20世纪70年代末,知青为了返城纷纷离婚,引发了第二次单身潮的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引发传统家庭观念的转变,第三次单身浪潮来临;到了20世纪末,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女性自主意识的提升,第四次单身浪潮逐渐显现,如今,这种浪潮更明显了。
“主动”奔单女比男多
“如果说以往的单身潮多是迫于客观形势,只是短暂行为,那么这次单身潮的特征就是主动者明显增多了。”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说,有不少调查都显示,都市的单身女性(下简称单女)更愿意选择单身。例如早在1996年,零点公司的调查就显示,向往独身的城市未婚青年中多为女性;2005年,北京30~50岁的单身者中女性超过6成,上海女性中认同独身的更高达82%;2007年,上海的抽样调查显示,单身女性增幅比男性略高,在某些地区数量上超过了男性,且离城区越近,单身的可能性就越大。
单女:要过自主的生活
“随着自主能力的提升,单女们也开始反思传统婚姻中的女性角色。”陈亚亚指出,对传统性别角色作重新审视后的女子更能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比如,“结婚后的日子我基本可以想象,白天上班挣钱养家,晚上做家务带孩子,难得有个休息天说不定也要去孝敬公婆,万一运气不好还要遇到老公出轨离婚”;比如,“我问过已婚的闺蜜,婚前快乐还是婚后快乐?她们的反应都是沉默……然后我就想,人生苦短,要好好地、明明白白地活”;“自由很好,没有身为妻子、母亲的家庭压力”。
陈亚亚说,很多研究者认为,单女的出现,反映了女性独立于家庭之外的独立主体性的产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她们过着一种自主的生活,进入婚姻是一件可以等待和选择的事情,而不是一件被迫去完成的事情。
她认为,那些对传统女性角色进行摒弃或者对传统婚姻模式重新审视的单女,更容易认可自己的单身状态。
“事业为重”成单女共识
“单女必须依靠自己来应对各种生活压力,利用自身不多的优势来拓展其生存空间,进而通过展现自身对社会的贡献来赢得公众的认可。”陈亚亚认为,单女的生存空间是相对狭窄的。
“由于没有家庭拖累,单女可以更多地将精力用于事业。”陈亚亚分析,“事业为重”正成为单女们的共识。
然而,尽管事业能给人带来成就感,但面对激烈的职场竞争,单女的生存压力是巨大的。她指出,《男人装》杂志曾进行调查,发现上海的单女大多工作繁忙,57.37%的人每天工作超过8小时。
三成单女在“攒钱买房”
“随着单身者的增多,还出现了单身经济这个新名词。”陈亚亚分析,不少单女是独自居住的,一般都有工作,其中多数人的经济状况尚可,消费能力较强,对市场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即使偶有不理性,也不过是购物,不会选择酗酒、赌博之类的危险行为。
调查还显示,30.35%的单女在“攒钱买房”,比例超过了“买衣服和美容”。她说,从单女们的网上讨论来看,单女多有买房计划,因为它“真的能给女人带来安全感,那种安全感不同于对男朋友或老公的依赖”,只是往往因房价高、小房型少而难以实现。
她认为,其实不仅房子,很多日常用品、消费场所也都不是为单身者量身定做的。不过随着单女人数的增长,商家应该会更加关注这一群体的需求,单女的喜好在未来有可能引领市场。
生育问题成一大困扰
陈亚亚说,在中国内地,由于传统婚恋模式的主流地位导致婚前性行为仍受到贬损,人们往往默认单女没有性生活,“表现之一是很多单位体检不给单女进行妇科检查”。
同时,如何生孩子,也是单女们的困扰之一。一般而言,女性只能在家庭中获取权利,其中就包括生育权。“在中国内地,单身生育不但不能享受生育保险,而且报户口时还得交一笔不菲的社会抚养费。这对于只能独自抚养孩子的单女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陈亚亚说。
她说,据称在台湾省,单女生育可享受已婚女性的同等待遇,所幸祖国大陆的政策也有松动趋势。
近4%的女性因“性取向”而单身
“随着媒体的介入和社会日益开放,女性之间的同性恋倾向正逐渐得到大众认可。”陈亚亚分析,根据《男人装》的调查,有近4%的女性因“性取向”而单身,上海单女的这一倾向更是高达4.75%,居全国之冠。“尽管越来越多的女性不再违心地选择异性恋婚姻,能顺利找到同性伴侣的人却不多。”
据《广州日报》
链接:该怎样看待女性“单身潮”
2011-07-20 09:50:55 华龙网王旭东(安徽职员)
“第四次单身浪潮已经来了。”在广东省妇联日前举办的“华人社会和谐家庭论坛暨第九届全国家庭问题学术研讨会”上,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陈亚亚在提交的论文《都市单身女性的生存状态考察》中提出,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而且还带动了“单身经济”。(7月19日《广州日报》)
看到这条新闻,颇为震惊。几年前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到2020年,20岁至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男多女少让我国青年婚姻问题凸现。如果再加上女性单身潮的蔓延,岂不是将加剧婚姻问题吗?突然想起一篇文章《赶紧给儿子预订个新娘》,可在这个婚姻越来越自由,个性越来越张扬的时代,“预定新娘”只是一个传说。现在与未来,女性单身“潮”,男性眼泪“流”。这是个人的问题,更是社会的问题;这是今天的问题,更是明天的问题。
女性事业为重,从正面看,是敬业的表现,是自强的表现,巾帼不让须眉;从侧面看,恐怕也是艰难的选择。有关调查表明,近三成女性表示有时自己“忙得根本不像个女人”,甚至是“工作的奴隶”,工作压力过大。如果越来越多的女人“不像女人”的话,后果很严重,让男人生活在没有女人味的世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还有孩子呢?他们还能从母亲那儿得到最宝贵的母爱吗?单身潮是不是“不像女人”的新诠释?让女人“像女人”一样生活,是社会的责任、男人的责任,也是社会和谐的需要。
女性的“美丽权利”不能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年国际妇女节前夕,联合国妇女署执行主任米歇尔·巴切莱特发出《是时候兑现平等承诺了》的呼吁:如果为其提供机会,女性即使是在最艰难的环境下也能为家庭和社会做出很大贡献。女性的优势、勤劳和智慧仍是人类最大的未开发资源。我们实在不能再等上100年才开发出这一潜力。
相关报道:   我国将迎第四次单身潮 近4%的女性因“性取向”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