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北疆曲 720p:张咏与“交子”的发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06:06

  □宋宗祧  北宋的张咏被誉为“纸币之父”。按照通常的说法,他在担任益州(治所在今四川成都)知州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为了纪念世界经济史上这一重要事件,在英国伦敦英格兰银行中央的一个天井里,种着一棵在英国很少见的中国桑树,因为制造“交子”所用纸张的主要原料就是桑树叶。在中国发行“交子”600年后,英格兰银行才开始印制英镑纸币。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先是益、邛、嘉、眉等州岁铸钱五十余万贯,自李顺作乱遂罢铸,民间钱益少,私以交子为市。”   以王小波、李顺为首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北宋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由此可以界定交子最早出现的时间在公元993年~994年之间。此时的交子是由成都柜坊(钱庄)老板私自印制的,使用的范围有限。当时益州经济发达,约有80余户柜坊。交子最初只是一种代替货币交易的信用凭证,即代金券。存款人把现金(金属货币)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桑树叶做的纸质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桑树叶纸)就是交子。“交子”是四川土话,就是票证、票券的意思,字面上有交合之意,也就是“合券取钱”。  随着交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并在各地设立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守信用,而且所印“交子”有一定的防伪功能,所以逐渐赢得了信誉,直接用交子来交易的生意范围扩大,使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性质和职能。很快,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应运而生,进而走向市场流通。至此,交子才真正成了货币。但因为尚未得到政府认可,后来称之为“私交子”。  当然,在交子大行其道的时候,也伴有问题发生。那就是少数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进行金融欺诈。但不管这种金融欺诈如何恶劣,都只能是一股逆流。顺应形势的发展,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益州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改由他所甄选的以王昌懿为首的16户商户特许经营。至此“私交子”的发行取得了政府认可。  政府逐渐掌握了交子的运作规律之后,就改为官办,称“官交子”。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朝廷设置益州“交子务”。从此,交子成为宋朝川峡四路的法定货币,与铁钱相权而行。“交子务”建置前后,交子之法大体成型。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是一个影响巨大的历史性的创举。  通过以上所说可以看出,尽管张咏不能算是交子真正的第一发明人,但他毕竟扮演了让交子合法化的角色,而且为交子的规范运作做出了贡献。  那么张咏是怎么样一个人呢?张咏(公元946年~1015年),北宋太宗、真宗两朝名臣,字复之,自号乖崖,濮州鄄城(今属山东)人。累官枢密直学士。曾两次担任益州知州,恩威并用,蜀民畏而爱之。为什么说蜀民对他“畏而爱之”呢?主要是因为张咏很有个性,也很有手段,既不畏强权,又敢于打击泼皮无赖。一个传奇故事最能说明他的这种性格和作风。  那是张咏在湖北崇阳做县令的时候。有一天,他发现一个管钱的小吏,从库房里出来,鬓旁巾下掖了一枚钱,张咏就诘问他钱从哪里来,小吏隐瞒不住,只得承认是拿库中的钱。于是张咏下令对他杖责。谁知小吏竟悻悻然道:“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 意思是,不就拿了一枚钱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能棒打我呢?就算你能棒打我,你也不敢杀了我!可他没料到,他牛,张咏更牛!张咏拿起笔判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说罢,拔出宝剑,走下台阶一剑结束了他的性命。  小吏的狂妄姑且不论。此事一方面表明张咏办事有魄力,但另一方面也确实显出了他的霸道。诚然,他的“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的推论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在法庭上靠这种逻辑推理不知道会冤枉多少人!要不咋有人说张咏是酷吏呢!可再想想,在封建社会哪有什么法制可言,老百姓是死是活,还不都是官员一句话!所以,尽管张咏有些事办得有可商榷之处,但从整体上看,还属于一个有正义感的为老百姓办了很多好事的比较好的官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纸币起源交子街 http://cd.qq.com  2010年04月06日05:22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文/杨虎

  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早数钞票的,早在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成都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张纸币:交子。这是老成都历史上最为伟大的世界之最之一。有关交子的起源,历史上是这样记载的:宋初,随着经济的发达,用铁铸钱币进行交易已不能适应需要,成都遂出现了专门为外地商人保存铁钱而收取保管费的铺户,“收入人户见钱,便给交子”作凭证,称“交子铺户”,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年),官府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16户富商经营,交子逐步成了与铁币具有同样职能的信用货币。至此“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认可。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以本钱36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126万贯,准备金率为28%。从商业信用凭证到官方法定货币,交子在短短数十年间就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具备了现代纸币的各种基本要素,将还处在黑暗的中世纪的欧洲远远抛在后面。

  由此,老成都那众多的街道中就有了一条见证“交子”诞生的街道——“交子街”。

  如今,这条毫不起眼的小街静静地湮没在东风大桥旁的“均隆街”上——1997年府南河工程改造完毕后,交子街被取消,与均隆街合二为一,这两条街就只剩下了一个名字:均隆街。今天,你到均隆街去,在东门大桥一端,就能看见一面长30米、高2.55米的钱币雕塑墙,墙上有两个很小的字:交子。

  这条由于“交子”而得名的世界上最早的金融街,与一种树、一个人有着极深的渊源。

  一个人,就是著名的“交子”之父——宋仁宗时候的益州知州张咏。张咏(946—1015年),北宋名臣,曾两次担任益州知州,恩威并用,蜀民畏而爱之。正是在益州知州的任上,张咏规范了“交子”,使其由民间商铺自发的一种担保货币成为了官方认定的纸币,正式在市场上流通。因此,人们称他为“交子”之父。

  一种树,就是指用来制作“交子”的构树。当时在成都府所属的双流一带,漫山遍野都生长着构树。由它的树皮可以用来造纸,因此,就成了制造“交子”的最佳原材料。设立“交子务”以后,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监官戴蒙在成都设立了“抄纸院”,由官方设厂生产印造交子用的专用纸张,这是宋朝政府建造的第一家钞纸专用生产厂,双流因广栽构树,成为“印钞厂”的主要供货方。

  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宋朝政府把交子改为“钱引”,随后,将管理纸钞的机关也改称为“钱引务”。费著《楮币谱》载:“所铸印凡六,曰敕字、曰大料、曰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曰青面,以蓝;曰红团,以朱。六印皆饰以花纹,红团、背印则以故事,如王祥孝感、跃鲤飞雀、诸葛武侯、木牛流马……”钱引以三种彩色套印制成,民间不易伪造,从而大大提高了纸钞的防伪性能。

  虽然由官方印制、统一发行的国家钞票发行机制,在公元11世纪的宋朝已经出现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交子”最终在官方的禁止和民间自发淘汰的双重作用下销声匿迹,只留下了一条静静的历史见证者——“交子街”,在东风大桥边,它日夜倾听着府河的水声,静默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