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窗泪:用雙贏的思想提升供應商品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33:25

用雙贏的思想提升供應商品質

    供應商元件出了問題,把不良品退給供應商,要求供應商(在本文中,為了分析方便,供應商默認指直接廠家)作失效分析,並給出改善報告。表面上看來,這種操作模式天衣無法。然而現實問題是,不少情況下,供應商也做分析了,改善報告也作了,可是到頭來,其元件品質還是不斷有問題。
    這時候怎麼辦?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說這家廠家不好,要換掉廠家。表面看來,這種處理方法也是合情合理的。問題的,不少情況下,即使換了廠家,甚至換了多次廠家,元件品質還是沒上去!或者,換了廠家後,其價格或服務遠遠超出公司的承受能力。
    還有的處理辦法就是對供應商進行罰款,認為罰款就能使其提升品質。可是,罰款其實是最低等的供應商管理方法。難道供應商是故意不把品質做好麼?事實上,他們是能力有限,或成本制約。所以罰款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更主要的是,如果品質沒改善,那麼給自己公司造成的損失是放大倍數地增長的。那點罰款根本抵消不了這種損失。更何況,羊毛出在羊身上,罰款了供應商會在其他地方(比如新產品報價、服務)掙回來的。
    我從來都不喜歡用這種簡單的思維方式去處理供應商的品質問題。首先,要看供應商與自己的公司是否“門當戶對”,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公司的品質要求高,而供應商又是三流的角色,其水準達不到公司要求,那當然不能要這種供應商。但是,如果選擇的供應商過於強勢,其條件遠遠高於公司的要求,他們看不起自己的公司,那熱臉去貼別人的冷屁股也沒必要。所以,當元件出問題時,首先要考慮的是,這個元件的廠家是否是合適的。如果供應商恰好和自己的公司“門當戶對”,那麼,別急著考慮換供應商(當然不能是獨家供貨)。而是考慮如何幫助其提升其品質
    有的人會說了。沒什麼好考慮的,這個供應商的元件老出品質問題,說明他們滿足不了自己公司的要求,所以要換掉。可是,如果原來就是一個合適的供應商,即使換了別的供應商,其品質可能也是有類似問題。
    為什麼有這種情況呢?因為,在所有的元件中,不同元件之間的品質差異非常大。有的元件天生就是比別的元件更容易壞。所以,即使是一流的廠家生產出來的這種元件,其可靠性也可能較低。另外,元件的品質和可靠性與元件在整機廠方的使用(設計、工藝等)是否得當本身有非常大的關係。從我國現有的生產水準來看,大部分情況下,元器件不良率高時,元件固有可靠性不好和使用不當因素是接近各占一半的。這兩種因素的互相作用從而導致了元件的可靠性低。所以,要解決問題,其實也要兩個方面都要入手。當然,一般整機廠家總是很“牛”,認為自己使用沒問題,都是元件本身的可靠性低造成的,改進責任只是供應商的事。
    好,我們假設僅僅從改善供應商品質的角度來討論問題。是不是整機廠家只要把不良品扔給供應商就完事了呢?不對。即使是僅僅改善元件品質,也要雙方配合才能達到最大效果。元件同樣的失效現象,造成的原因是可能多種多樣的。元件廠家僅僅靠一些退回來的不良品,得不到更確切的其他使用資訊的話,那麼其分析起來就很困難,同時,即使他們會向整機獲取某些資訊,這些資訊也不夠全面。因為如果整機廠家的技術或品質人員不去主動分析,那麼其獲得的資訊也是很少的。很多情況下,廠家依賴這些嚴重不足的資訊,又要完成分析任務(供應商大多不敢得罪你了),只好出來一些未必是準確的分析。分析不出真正的失效原因,自然也就找不到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另外,有不少供應商的品質分析人員,素質比較差,分析不夠踏實和專業,(中國的大部分公司的品質分析都是這個水準),於是,出來的分析報告形式很完美,實質問題卻沒解決。這時,整機廠家有必要對供應商的分析進行評估,看其分析是否到位和有效。不能拿到供應商一個報告就心滿意足了。
    我們應該怎麼做呢?首先,要樹立雙贏的思想。供應商是我們的合作夥伴。大家是相互幫助的。所以,能夠幫助供應商改善品質,等於是幫助了自己。從大的角度來說,幫助供應商改善了品質,也等於為社會進步多創造了一份價值。供應商的元件出了品質問題時,不要高高上上的姿態來單方面命令供應商改善品質。要同時考慮自己公司的使用有沒有不恰當的地方,自己公司有沒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同時,由於現場最容易找到引起失效的原因,所以要積極收集相關資訊,使供應商能夠分析得更徹底。另外,很多時候,通過電話郵件等溝通,大家交流可能存在很多的誤解。走出去,直接到廠家那裏,或請元件廠家來自己公司,直接面對面交談,甚至考察生產實際現場,有時能夠發現很多以前不知道但是卻是很有用的資訊,從而為分析和改善提供幫助。有時,由於站在不同的角度,考慮事情的角度不一樣,我們可能會給供應商帶來一些新的理念或靈感,從而幫助其改善品質。
    總之,把供應商當成“朋友”般地看待,就可以提供更多雙贏的建議。當然,個別供應商,可能會隱瞞一些真正的因素,所以失效分析時不願道出實情,可是我們自己不去分析跟進,就比較難發現其貓膩。比如說,供應商可能會由於為了省錢,買了較差的原材料,但是,只有實際調查分析了,你才有可能發現其用的是較差的原材料,我們知道了這種情況,為了品質考慮,可以要求其選用優質原材料,從而改善老大難的品質問題(當然其中可能會涉及到元件價格的上升,這當然是綜合考慮的因素)。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狀況,供應商也不願意提高成本,依然在老思路上打轉轉,其結果當然可能無法改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