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砂哪里有:厘清概念??加强研究(摘录三至五部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5:34:55

厘清概念  加强研究

——2011中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高端论坛总结讲话

文:陈先云

三、选择语文教学内容考虑的基本因素

基于教科书的教学一直是学校教学的主要类型。这种教学类型是将教科书作为实施课程的主要凭借,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教育过程》的作者、美国课程专家布鲁纳在该书的引论中指出,美国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我们将要教些什么?达到什么目的?”这些只有专家才关心的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反映出这个时代社会对教育质量的智育目标的关切。因此,现阶段研究、探讨语文教学教什么、为学生提供什么有价值的内容,这些内容怎样有效地被学生所接受,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基于教科书书选择、组织与重构教学内容,需要考虑教科书、教学对象、教学环境、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和教学风格或习惯等因素的关联。核心因素是语文教科书,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是主要因素,语文课程标准、课程计划、教师的教学风格或习惯是次要因素。为实现课程目标、要求,以教科书为载体,符合儿童的学习状况与认知水平,根据教学环境与课程资源选择教学内容的过程,是教学活动开展前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就学生的学习状况来看,教学一篇课文,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是什么,已有的知识储备有哪些,生活经验有多少,家庭、社会背景怎么样,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容易发生错误的是什么,等等,做到因材施教。

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还要学会舍得。我们应该有过这样的体会:在研读一篇课文时,往往有许多目标需要达成。如何取舍?在目标定位不好把握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教科书的单元导语、课后练习题和语文园地中相关栏目的提示等来确定目标。比如《穷人》一课,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可以把目标定位在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来感受人物形象。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如果学生能够自己读懂的内容,或者是通过合作学习能够学会的内容,可以不教或者少教。有的内容可以放一放,待以后再理解、掌握。

我们经常谈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多年来这一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体现,特别是一些公开课上,“走教案”、教师牵着学生学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把握不到位,造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内容发生偏差,或者缺少某个方面的考量。当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体验超出了预设的范围时,教师难以顺着学情及时调整教学设计,重新组织教学活动,依然按照事先的预设来进行教学。有时候,学生在课堂中生成的、超出教师预设的学习体验,也是语文课上得精彩的契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对课堂教学的调控、驾驭能力,做到心中有数,触类旁通。

语文教学要做到“心中有数”,首先要重视对文本的解读。读懂、读透文本是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的前提。读懂,就是能正确理解文本内涵,准确了解语言表达上的特色。如《人物描写一组》中“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个片段描写是严监生临死前大侄子、二侄子、奶妈、赵氏对他伸出“两个指头”意思的猜测及严监生的反应。大侄子、二侄子是严监生的“诸亲六眷”,首先想到与严监生密切相关的不外乎亲人、财产,用“问道”说明还不够肯定,侄子毕竟不是严监生的子女,不十分了解也在情理之中;奶妈是“诸亲六眷”之外的人,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舅爷为大的习俗,她认为,在婚庆、丧葬等重大场合,舅爷应该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由舅爷做主,用“插口道”说明奶妈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赵氏作为严监生的继室,与他朝夕相处,当然对他十分了解,“走近上前道”,连续两个动作说明肯定知道是什么意思。“问道”“插口道”“走近上前道”用词不同,表明说话的语气也各不相同,这与他们四个人的身份非常吻合。而作者对每次猜测后严监生不同的神态、动作的描写,把这个人物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读透,就是能准确把握重点、难点,能深入浅出,化难为易。研读文本要注意克服浮躁情绪和急功近利的思想,防止走极端,近年来在解读文本时走极端的例子还为数不少。

课改以来,十分强调“学”,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我们能否考虑一下“教”的问题?“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个人的性格、经验、学识、教学技能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着重要的影响。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两个方面,只强调学生的学,不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或习惯,有悖于唯物辩证法,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这里还涉及到另外一个问题:我们观摩公开课、示范课后,应该清楚这节课的特色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不足,有哪些值得学习并切合自身条件能够学得了的优点,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学之路。

四、如何从语文教学的复杂性中走出来

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认为,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是一个整体,不可分割。我很赞同这样的观点。语文教学从复杂性中走出来,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抓住四个关键性的概念:理解、运用、积累、习惯,力争实现语文教学目标清清楚楚一条线。

理解,首先要透过语言文字体会作者的情感,把握文本的主旨,再从思想内容中走出来,体会语言文字是怎么组织运用的。用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的话来理解,就是要“带学生从文章里走个来回”。

运用,不仅是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课堂上动动笔、写一写只是运用的一方面;把阅读获得的一些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的自主阅读中去,是运用;运用语文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其他学科,也是运用,等等。

积累,一个重要的目标是传承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还包括世界的优秀文化。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认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不仅是汉文化,还包括少数民族的文化。

习惯,是一种养成教育,不是一下就能培养起来的,教师要做有心人,一点一滴要求,循序渐近提高。良好习惯终身受益。

五、如何防止语文教学再次走偏

自独立设科100多年来,由于缺少“语文学”层面的理论指导,语文学科在工具性、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综合性等之间左右摇摆,反反复复,教学改革走的是一条不断走偏、纠偏的路子。大家对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教学的得与失谈得很多,思考得也很深。还有一个问题也许没有谈到,即文体问题。课改十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文体意识谈薄。不管是记叙文、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小说……学生学完课文之后不清楚文本中的人物哪些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不少老师缺少对文化的一个初步认识,不管什么文体,不管什么内容,往往把文本的主旨归结为一个字——爱,这种导向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

我们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教学规律已经有了一些共识,如,语文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的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要重视加强“双基”。但是,不能忽视了语文学科蕴含着的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体现在语文课程目标和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渗透在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中,要增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思想性、文化性、人文性有机统一的意识,防止语文教学改革再次走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