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烧烤的做法:[中医文化]中医经络的学习与实践(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50:09
争而寒热往来,若正邪相离,邪气伏藏,不与其相争,则寒热停止,故寒战与壮热交替出现,且休作有时。
   (三)但寒不热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只觉畏寒而不发热,谓之但寒不热,多见于里寒证。其产生的机理,由虚实之分,一是素体阳虚,阳虚则寒,肌表失于温煦而畏寒;二是脏腑之气内虚,寒邪直中脏腑,寒性阴凝,阳气被伤,郁遏不能外达而畏寒,即所谓“阴盛则寒”,故但寒不热在临床可见于以下两种情况:
   若病人久病体弱畏寒,肢冷倦卧、喜重衣向火、面色苍白,或下利清谷、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脉沉迟无力等,此属虚寒证,为久病阳气虚衰温煦功能失常的反映。
   若新病畏寒,或病位冷痛,如脘腹或其他局部冷痛剧烈,得温则痛减,或呕吐、肠鸣泄泻、肢冷不仁、舌淡苔白、脉沉迟有力或弦紧等,乃属实寒证,是寒邪直中脏腑,损伤机体阳气所致。
   临床辨虚实,尤应注意起病的还击,病程的新久,并结合兼证进行判断,才能准确无误。
   (四)但热不寒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只觉发热而无怕冷感觉,谓之但热不寒,多见于里热证。根据发热的高低、时间和特点,临床有壮热、潮热和低热之分。
   1、 壮热:病人高热持续不退(体温在39℃以上),不恶寒但恶热,称为壮热。常兼面赤、大汗、烦渴饮冷、舌红、苔黄少津、脉洪大等症,为风寒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正盛邪实,里热炽盛,蒸达于外,以致热势鸱( chi 鹞鹰)张,属里实热证,如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的气分证,即以壮热为主要临床特征。
   2、潮热:病人发热有一定规律,如潮汐之定势,定时发热而定时加剧,称为潮热。根据发热出现的时间、特点及病机,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日晡潮热:亦称阳明潮热。日晡为申时,即午后3——5时,以日晡时发热和热势加剧为特点,称为日晡潮热,其热势较高,并常兼腹满痛拒按、大便燥结、舌苔黄燥或焦黄、或有芒刺、甚则谵语,此属阳明腑实证,为热结阳明胃肠,正邪剧争而发热加剧,故日晡潮热是临床辨阳明腑实已成的重要依据之一。
   (2) 阴虚潮热:以午后或入夜低热(一般体温不超过38℃,五心烦热,甚至骨蒸发热,即自觉有热自骨内向外透发为特点,常兼有颧红、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等症,此属阴虚证。病之本为阴虚,午后阴气渐升,阴虚不能制阳,虚阳外浮,故发热多件与午后。又阴虚多兼肾阴不足,肾主骨,故见骨蒸发热。阴虚潮热多见于慢性衰弱性疾病,如肺痨病、虚劳病等。
   (3) 湿温潮热:以身热不杨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午后热甚,汗出热势稍退,继而发热如故为特点。常兼胸闷泛恶,头身困重,便溏不爽,苔腻脉濡等症,属湿温病。因湿性粘腻,湿遏热伏,热难透达,故身热不杨。又因午后属阴,湿为阴邪,当旺于阴分,故发热以午后甚。
   湿温潮热与阴虚潮热,颇为相似,二者均具有午后发热,热势不高的特点,临床辨证尤当注意兼证的不同,详加鉴别。
   3、 低热:病人发热不高(体温在38℃以下)或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者,谓之地热。根据病程的新久,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新病低热:骤然起病,发热轻微,多见于外感风热、燥热或风湿证的初期,且受邪轻微者。因风热、燥热皆为阳些,阳热袭表,热蒸肌腠而发热。又因风为阳邪,湿虽为阴邪,而风与湿相合,则湿邪易化热,故风湿为病,亦可发热。但无论风热、燥热或风湿为病,皆因新病初入且受邪轻微,故热势不高,其他症状亦不明显。
   (2) 长期低热:病人发热时期长,而热势不高者,称为长期低热。临床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阴虚发热:见阴虚潮热。
   夏季热:亦称暑热或小儿暑天发热,口渴多尿综合证,以小儿在夏季气候炎热时长期低热不退为主要特征,亦可出现高热,热度的高低随气候的炎凉而变化,好发于体弱儿童。身热以午后较甚,常兼有烦躁、口渴喜饮、无汗、多尿、精神萎靡、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多为婴幼儿不耐夏令炎热气候的熏蒸,署伤肺胃,气阴两伤所致。
   近代医家对本病的探讨,有人认为与疰(zhu)夏相似,但疰夏临床所见,以全身倦怠、饮食不振、大便不调等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的发热、口渴、多饮、多尿等特征。
   瘀血发热:常见于午后或午夜发热,或自觉身体某些部位发热,兼见口干咽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或心烦胸满,或病人自觉腹胀满,而察其外形并无胀满之征,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脉涩而迟缓等,皆为瘀血内停,气机受阻,郁遏化热的反映。因为瘀血乃病在血分、血属阴,午后亦属阴,阴邪遇阴,故发热多见于午后或夜间。
   临床辨瘀血发热,除应注意发热的时间和特点外,诊察舌脉是其重点,舌质青紫或有瘀斑,脉涩滞无热象,对瘀血发热的辩证具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气郁发热,病人有时低热,且与情绪变化有关,兼见心烦、胸胁闷满或热通,口干苦、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数等症,为情志抑郁,肝失条大,气郁化火所致。
   气虚发热:病人长期低热,或时低时搞起伏变化,遇劳则甚,兼见少气自汗、倦怠无力、食少便溏、面色榖(gu)白、舌淡脉细弱等症,乃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脾虚气陷,中焦虚寒,以致虚阳外越而发热。
   关于气虚发热的病理机制,目前仍所论纷纭,尚无统一意见,还有下列几种说法可资参考:
   脾胃气虚,阴火上冲:脾胃气虚,谷气下流而蕴为湿热,促使下焦阴火既少阴之火上冲而发热。
   气虚外感,正邪相搏:素体气虚,卫外失固,感受外邪,正邪相搏而列发热。
   脾胃气虚,营血亏虚: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脾胃气虚,健运失职,则不能生养营血,血虚而引起发热。
   阳损及阴,阴虚生热:素体阳虚,命门火衰则不能上温脾土,从而生化失常,阴液之生化不足则瘾亏,阴虚生内热而致发热。病由阳虚致阴虚发热,故为阴损及阳。
   此外,临床尚可见病人发热而欲近衣,兼形寒怯冷、四肢不温、腰膝酸痛,舌质胖嫩、脉沉细等症,乃因肾阳亏虚,虚阳外浮而发热,又为上述四种寒热情况之外的特殊情况。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3:56:00  二、问汗
  汗是人体津液的组成部分,由体内阳气蒸化津液自肌腠达于体表而成。故《素问• 阴阳别论》说:“阳加于阴谓之汗。”它的正常排泄与人体阴阳,营卫的和调关系密切,因此,汗液排泄的正常与否可以反映人体阴阳、营卫的情况。正常的排汗,有调和营卫,滋润皮肤等作用。一般来说汗出有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种情况。若正常人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衣被过厚,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或气候炎热等情况下而有汗出,此属生理现象:若汗出过多,汗出的部位和时间特殊,颜色异常,并伴有其他自觉症状,为病理反映。此外,当汗出而无汗,亦属病理现象。病理性的汗出或无汗,其产生的原因与邪气侵扰,人体阴阳偏盛偏衰,以及营养失调有关,故通过对汗的询问和分析,可以辨别疾病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
   询问时,首先应了解汗之有无,若有汗,应详问汗量多少,汗出的时间、部位等特点及主要兼症,以便为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提供客观资料。
   (一)无汗
   应当汗出反不出汗者,谓之无汗。无汗之因:一是外邪束表,凑理闭郁;二是阳气不足,无力蒸化津液;三是津液虚乏,汗无化源。
   外感病的初期出现无汗,多属外感风寒(以寒邪为主),常兼有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鼻塞清涕、脉浮紧等症,此属表实证即太阳伤寒证。因寒性收敛凝脂,寒邪束表,则凑理闭密,汗液不得外泄而无汗。
   内伤杂病中,若见无汗,兼有皮肤干燥、口燥咽干、便干尿少、舌红少津等症,谓津液亏乏;若兼见畏寒肢冷、面色榖(gu)白,舌质淡胖,又为阳虚之证。
   (二)有汗
   此指病理性的汗出,包括汗量过多,汗出部位及时间的特点,颜色的变化等方面。临床可以分为下列三种类型进行辨别:
   1、 表证有汗:多属外感风邪,外感风热及卫阳素虚,复感外邪。因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袭表,使腠理疏松,津液外泄而出汗;热亦为阳邪,热蒸肌表,亦可使肌腠疏懈而汗出;若卫阳素虚,肌表不固,复感风邪(或风热),则更易汗出。
   临床若汗出而兼见发热恶风、脉浮缓者,为外感风邪所致的太阳表虚证,既太阳中风证;若汗出而兼见发热重、微恶风寒、头咽痛、鼻塞涕浊、咳嗽痰稠、脉浮数者,又为外感风热所致的表热证。
   综上所述,说明表证辨汗,有无汗与有汗之区别,无汗为表实,有汗为表虚。但必须指出,这里的虚实并不意味着证之虚实,也不是指体虚或体实,而是指腠理疏松与致密。风邪袭表,腠理疏松,卫外失固而易于汗出为表虚;寒邪束表,腠理致密而难于出汗为表实,其实两者均为实证。
   2、特殊汗出:是指汗出的时间,汗出的状况以及颜色,有其特殊表现的病理性汗出,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自汗:时时出汗,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在《伤寒明理论•自汗》中指出:“自汗之证,又有表里之别焉,虚实之异焉。”故临床辨自汗,应当区别表里虚实。
   若久病体弱,时时出汗,动则益肾,兼见气短懒言,极易感冒,面色榖白,脉细弱等症,属气虚自汗,为肺气虚弱所致,因肺主皮毛,久病伤及肺气,皮毛不固而自汗出,动则耗气,气不摄津故汗出益甚;若自汗出,动则益甚,兼见形寒畏冷,或四肢不温,舌淡白而胖嫩,脉沉细无力等症,属阳虚自汗,因阳虚则卫阳不足,不能固护肤表,玄府不密、津液外泄而自汗出,动则阳气敷张,津液隧阳敷而外泄,故汗出益甚。
   若表虚之人微感风邪,则自汗尤甚,因表虚卫气不固而时有汗出,风伤于表,营卫失和,腠理不密,故汗出尤其,并常兼有恶风、头痛、身酸楚、苔薄白、脉缓等症。
   若病人蒸蒸发热,汗出不已,兼见面赤、口渴饮冷、脉洪大等症,属里实热证。为外邪入里化热或风热内传,或暑热内蒸导致里热炽盛,热蒸外越,迫使津液外泄,故蒸蒸发热,自汗不止。
   就一般而言,自汗的原因,多见于气虚和阳虚,故前人有“自汗属阳虚”之说。
   (2)盗汗:病人入睡则汗出,醒则汗自止,称为盗汗。其因多为阴虚内热所致,因入睡时卫阳入里,以至阳气亢盛,蒸发津液外泄,故见睡眠时汗出,醒后卫气复出于表,肌表固密,汗液不得外出,故醒则汗自收。盗汗若见于阴虚证,常伴有颧红、潮热骨蒸,或五心烦热,口干咽燥、舌红脉细数等症。
   临床上尤以肺阴虚,心阴虚,肾阴虚最为多见,故前人有“盗汗属阴虚”之说。
   关于“自汗属阳虚”、“盗汗属阴虚”之说,系指自汗、盗汗发病的一般规律,而不能概括特殊,切不可拘泥,历代医家就此早有较明确地认识如《景岳全书•汗证》中指出:“自汗盗汗,夷各有阴阳之证,不得谓自汗必属阳虚,盗汗必属阴虚也。”又如《金匮要略•虚劳病》篇中说:“男子平人,脉虚弱细微者,喜盗汗也。”即以脉象阐述阴阳气血皆虚的盗汗证。临床所见,如阴虚而兼气虚,或大病之后或亡血之余,由于阴液大亏,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以致盗汗与自汗交替出现的情况,亦不鲜见,故必须结合脉证加以分析,不可固执一面。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3:57:00  (3)绝汗:亦称为脱汗。指病情危重之时,出现大汗淋漓不止,是阴阳将脱的危候。故《素问•诊要经终论》说:“绝汗乃出,出则死也。”说明此证为濒死之兆。
   根据汗出时的伴随症状,可分为亡阴、亡阳两种类型:若病人冷汗淋漓不断,兼见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声短息微、脉微欲绝者,此属亡阳绝汗,为阳气暴脱于外,不能固密阴津,津随气泄,乃阴阳决离的反映。若病人汗出如珠如油,热而粘手,兼见高热喘渴、烦躁、舌卷少津、脉细数疾者,此属亡阴绝汗,为阴液耗竭于内,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挟津液外泄所致。
   (4)战汗:病人突然恶寒战栗,继而全身汗出,称为战汗。多发生于急性热病过程中,是正邪据争时的反映,也是疾病发展的转折点,因此,应密切观察战汗后病情的变化,有以下两种转归:
   邪去正安:若病人正气盛,抗病力强,汗出热退,脉静身凉,呼吸平稳,为正胜邪却病情好转之佳象。
   邪盛正衰:若战栗而汗不出,为正虚无力驱邪,邪有内陷之势;若汗出而仍身发高热,烦躁不安,脉疾数躁动,或汗出过多,精神衰败,四肢厥冷,脉微弱者,均为正不胜邪病情恶化的危候,应及时抢救。
   (5)黄汗:病人汗出,以汗出色黄如柏枝,染衣着色为特点,称为黄汗。产生黄汗的原因,总为湿热熏蒸所致,临床可见以下两种类型。
   湿热蕴结于肌腠:病人汗出色黄如柏枝,染衣着色,兼见四肢头面肿、发热、胸满、脉沉迟等症,此属黄汗病,乃因水湿侵淫于肌腠,阻遏营卫,郁而化热,湿热交蒸而致汗出色黄。
   湿热蕴结于中焦:病人汗出色黄如柏枝,兼见胁痛纳呆、口中粘苦或口渴不欲饮,发热烦躁,小便不利,苔黄腻,脉弦滑等症,为湿热困阻脾胃,熏蒸肝胆,胆汁随汗外渍皮肤而致。
   3、局部出汗:指身体某些局部出汗异常的病理现象,临床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头汗:汗出仅限于头面部或头颈部,称为头汗或称但头汗出。产生头汗的原因可见于:
   上焦邪热熏蒸:病人头面多汗,兼见面赤、烦渴、舌尖红、苔黄、脉数等症。头为诸阳之会,上焦邪热循阳经上蒸于头面,逼津上越所致。
   热入胞室,瘀热上干:病人但头汗出,兼见烦躁谵语,前阴下血等症,为阳明里热过盛,热入胞室所致。因阳明之脉上循头面,下与冲脉相交而与有胞室相连,若阳明里热炽盛,热邪内陷胞室与血相搏,瘀热循经上干头部,蒸津外泄,故头汗出。
   少阳邪热郁蒸:但头汗出,齐颈而还,兼见往来寒热、口苦心烦、胁痛、脉弦等症状,属伤寒少阳病,为少阳之热郁蒸头面而致。
   阳虚阴盛,虚阳上浮:久病体弱,症见头额出汗,并伴有肢冷、气短、脉弱等症,是阳气虚衰,阴寒盛于下,阳气浮越于上,阴津随气而泄之象。若重病末期,突然头额冷汗淋漓而喘,是亡阳之兆。
   (2)半身汗:指病人仅见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见于上半身,或见于下半身,统称为半身汗。其病变不在出汗的半身,而在无汗的一侧,产生的原因,主要由于风痰或瘀痰,风湿之邪阻滞身体一侧经脉,气血运行不周,津液布达受阻,以致汗液排泄障碍而见患侧无汗,临床常见于截瘫,痿证和中风病人,如下肢瘫痪或痿箅病人,看多出在上半身,而半侧无汗则往往是中风的先兆。营卫不和,气血失调,亦可以导致半身出汗,这种汗出,则须以益气养营,助阳固卫之剂,使营卫和调周流全身,才能收止汗之效。
   (3)手足心汗:一般手足心出汗量少者,为生理现象,若出汗过多则为病理现象,其原因总为邪热熏蒸阴经所致,因手足心为手厥阴、足少阴经脉所过之处。常见以下两种情况:
   脾胃郁热熏蒸:病人手足心发热汗出,伴见口干、不欲食或善饥,便秘尿黄、苔黄、脉数、甚至潮热、谵语等症。因脾主四肢,脾胃郁热蒸达四肢,循阴经熏蒸于手足心所致。
   阴虚内热:病人手足心发热汗出,常伴见颧红、潮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乃因阴虚阳盛,虚热内生,循阴经熏蒸手足心所致。
   (4)胸汗:汗出量多,独见于心胸部,称为胸汗。临床常伴见心悸少寐、食少腹胀、气短神疲、舌淡脉虚等症。多因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所致。
   (5)阴汗:前阴部多汗,谓之阴汗。其原因多于肝经湿热和肾阳虚衰有关。
  若症见阴汗,汗液稠粘、秽臭,或伴见阴部瘙痒灼痛、尿赤等症,此为肝经湿热下注所致;若阴部汗湿而冷,汗液清稀、不臭,并无红肿痒痛、尿清等症,多为肾阳虚衰,阴寒内盛,寒湿下注所致。
   (6)关节黄汗:亦称历节黄汗。指关节疼痛处出黄汗,多见于痹证。乃因肝肾不足,风湿或寒湿侵淫于禁锢,流注与关节,郁遏化热,湿热熏蒸逼津液外泄所致。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04:00  三、问疼痛
  疼痛使患者常见的自觉症状之一,可发生于患病肌体各个部位。其病机不外虚实两端,属实者,为实邪(指六淫之邪、瘀血、痰饮、宿食、虫积、死胎等)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至,即不通则痛;属虚者,为气血不足,或阴精亏损,腑腑经络失于养荣而痛,即所谓不荣则痛。
  问疼痛,应详细询问疼痛的性质,部位及时间等方面,以便为进一步分析疼痛的原因、病机提供必要的依据。
  疼痛的性质
  由于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因此疼痛的特点也有差异。常见的有:
  1、胀痛:痛且胀痛,多为气滞的主要临床特征,常发生于胸肋脘腹部。若胸胁胀痛、时作时止、走窜不定,多属肝郁气滞,胃脘胀痛,兼喜热恶冷,多为中焦寒凝气滞;若少腹胀痛,兼见月经不畅或产后恶露量少,多属气郁血滞;若头部胀痛,或目胀而痛,则为肝阳上亢或肝火上炎。
  2、刺痛:疼痛如针刺,谓之刺痛。是瘀血疼痛的临床特征之一,为瘀血停留体内,经络闭阻不通所致。瘀血可以停留于机体的任何部位,故凡瘀血停留之处,均可出现刺痛。如肝郁日久,气滞必瘀血,可出现胸胁刺痛,固着不移;胃痛日久不愈,久痛入络,胃络瘀阻可出现胃脘刺痛;头部外伤,瘀血停留亦可出现头痛如针刺,若妇女经前、经期少腹刺痛,则为瘀血蓄于胞室之痛经。
  3、绞痛:病势剧烈如绞割,为之绞痛,多为有形之实邪阻塞脉络,郁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闭阻所至,临床如心脉瘀阻的真心痛;虫积肠道的脐腹痛,或蛔虫上窜钻胆的脘腹疼痛;砂石阻塞尿道的小腹疼痛,以及阴寒内结,阳气闭阻不行的绕脐腹痛等,均具有绞痛的性质。
  4、挚痛:抽挚或牵引作痛,谓之挚痛,亦可称引痛或者彻痛,多因筋脉失养或阻滞不通所至,临床如寒凝肝脉,可出现少腹挚痛而冷,因少腹为肝经所过,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故少腹牵引作痛;若寒湿侵淫筋骨,闭阻经脉,亦可发生肢体挚痛,关节屈伸不利。
  5、重痛:沉重而痛,谓之重痛。常见于头、丝织、腹部,多属湿邪为患,因湿性重浊而粘滞,湿阻经络,气机不畅,故症见沉重而痛。若湿困于头,则头重如裹;湿侵四肢,则四肢沉重酸痛,甚至肿胀;寒湿袭于腰,则腰部冷痛沉重,转侧不利。
  6、灼痛:灼热疼痛而喜凉者,谓之灼痛。多因火邪窜络或阴虚内热所致。如肝火上炎,可见目赤、头痛而热;胃火炽盛,则胃脘灼热疼痛;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则胸胁灼痛。
  7、冷痛;痛有冷感而喜暖者,谓之冷痛。多因寒邪阻络,或阳气不足,脏腑经络失于温养所致。如外感风寒,邪阻经络的头痛;肾阳虚,胞宫失于温煦的小腹拘急疼痛,均具有冷而喜近温暖的性质。
  8、隐痛:痛势较缓,绵绵不休,谓之隐痛。多因气血不足,或阳气虚衰,阴寒内生,脏腑经络失于濡养、温煦而致,如气血亏虚的头痛;脾胃虚寒的胃脘疼痛,均以隐痛为特点。
  9、空痛:疼痛而有空虚之感,谓之空痛。多因精血亏虚,经脉、组织失其充养所致。如肾虚精髓不足,髓海空虚之头空痛,妇女经后,因血虚胞脉失于充养之小腹空痛等。
  10、游走痛:疼痛游走不完,无固定部位,谓之游走痛,亦称走窜痛,多因风邪阻络或气机郁滞所至,常见于风痹证和气滞证。若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时而走窜上肢,时而流注下肢,此属风痹,因风性善行走窜,风邪袭入,流走血脉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故疼痛且痛无定处;若胸胁脘腹疼痛,时发时止,上下走窜,此属气滞之证。
  (二)疼痛的部位
  人体的各个部位,都与一定的脏腑经络相联系,脏腑经络病变反映于体表所属的部位,所以了解疼痛的部位,对分辨病在何脏(腑)、何经 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头痛: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肾主骨生髓,髓聚而为脑;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其气血皆上注于头。所以,无论外感时邪、脏腑内伤皆可引起头痛。并根据头痛部位、性质的不同,以及头痛的清、久暂,可鉴别病在何经与病性的寒热虚实。
  以头痛的久暂、微甚辨别外感内伤;外感头痛,一般起病急骤,病程较短,病势剧烈,且无休止,其证属实,多因外感风、寒、暑、湿及火邪阻滞经络或上扰清窍所致。临床常见以下三种情况:
  若病人头痛连及项背,痛无休止,兼见恶风畏寒、遇风家具、常喜裹头、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症,此属风寒头痛,为风寒袭表,阻遏太阳经气不利所致。
  若病人头胀痛,甚则如裂,兼见发热恶风、面红、咽痛、口渴喜饮、或溲赤便秘、苔黄、脉浮数等症,此属风热头痛,为风热之邪外袭,上扰请窍所致。
  若病人头重痛如裹,兼见肢体困重、胸闷纳呆、苔白腻、脉濡等症,此属风湿头痛,是外感风湿之邪,上蒙清窍所致。
  内伤头痛,一般起病较缓,病程较长,其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多属虚证。常因内伤虚损,气血精髓亏少,不能上荣于头,或脑海空虚而痛,其发病尤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因为脑为髓之海,主要依赖肝肾精血及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输布气血以濡养,若三脏功能失常,气血精髓化生不足,必致脑失濡养而发病。临床常见下列六种情况:
  若病人头痛,病势绵绵,时发时止,遇劳辄甚,兼见倦怠乏力、气短自汗、脉大无力等症,属气虚头痛,为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窍不利所致。
  若病人头痛面晕,绵绵不休,兼见心悸怔忡、面色少华、唇舌淡、脉细无力等症,属血虚头痛,为血虚而脑府失养所致。
  若病人头脑空痛,每兼眩晕、腰膝酸软、耳鸣,或遗精带下、脉沉细无力等症,属肾虚头痛,为肾虚精髓不足,髓海空虚所致。
  若病人头痛而眩,时作筋挚,两侧为重,兼见目胀畏光、心烦易怒、面红口苦或胁痛、舌红、脉弦细等症,此属肝阳头痛。为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风火上扰;或肝体不足,肝用有余,风阳上扰清空所致。
  若病人头痛时作,昏蒙沉重,兼见胸脘痞闷、纳呆呕恶,或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等症,此属痰浊头痛。及由脾失健运,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蒙蔽清空所致。
  若病人头痛如针刺,痛有定处,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舌紫黯或有瘀斑、脉细涩,或有头部外伤病史等,此属瘀血头痛,为外伤跌仆或久病入络,气滞血瘀,头部经络痹阻所致。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06:00  (2)以头痛的部位识病在何经;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均循于头面,厥阴经亦上会于巅顶,由于受邪之脏腑经络不同,头痛的部位亦异,故根据不同部位的头痛,可以追溯病变所在的经络。如头后部疼痛,下连于项,多属太阳头痛;前额部及眉棱疼痛,多为阳明头痛;两侧疼痛,并连及耳部,多为少阳头痛;痛在巅顶,或连目系,则多为厥阴头痛。
  2、胸痛:胸属上焦,内藏心肺,乃清阳所聚之处,故任何原因引起的心肺发生病变,都可以导致胸部气机闭塞,经脉不通而发生胸痛,临床如能掌握胸痛的兴致极不同的兼证,则有利于分析胸痛的原因。
  若胸痛咳嗽,高热面赤,咳吐铁锈痰,苔黄,脉浮数或数者,此属肺热喘咳,是外感风热犯肺,肺气不利所致;胸痛而咳吐浓痰腥臭,或吐脓痰腥臭,或吐脓血,兼身热、烦渴、舌红苔黄、脉滑数者,属肺痈胸痛,胃热毒壅痛,胃热毒蕴肺,热壅气滞血瘀,瘀热内结成痈;胸痛而干咳,咯血或痰中带血,潮热,盗汗,颧红,舌光红,脉细数者,属肺痨胸痛, 是阴虚火旺,虚火灼伤肺络所致。
  若胸部闷胀疼痛,痛彻肩背,喘咳,吐痰涎量多,舌苔白腻,脉缓滑或弦滑,此属痰湿胸痹,是由于心阳不振。痰湿内蕴,上遏胸阳,气机不畅所致;胸痛彻背,遇寒加重,兼心悸气短,咳呕喘息,面白肢冷、苔白、脉沉迟,属寒涎胸痹,多由素体阳虚,心阳不振,寒邪侵袭,气机闭阻,胸阳失宣所致;胸痛憋闷、痛如针刺或刀绞,甚则面色青灰,四肢厥逆,冷汗淋漓者为真心痛,又称厥心痛,多属心阳不足,血瘀痰阻,导致心脉血急骤闭塞不痛而痛。
  若胸胀痛走窜,时作时止,急躁易怒,喜太息,口苦,纳少,脉弦,此属气滞胸痛,为情志郁结,胸中气机不利,经络不畅所致;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或兼心悸不宁,舌质紫黯,脉沉涩者,属血瘀胸痛。多因跌仆外伤或气郁日久(气滞血则瘀),瘀血阻滞胸络,气血运行不畅,胸阳不展所致。
  3、胁痛:右胁为肝胆所居,肝胆经脉循行于两胁,所以肝胆及其经脉的病变,均可引起胁痛的发生。
  胁痛可以分为外感胁痛河内伤胁痛两类。外感胁痛,起病较急,常伴有发热、恶寒等表症,多因外感湿热病邪所致;内伤胁痛,起病较缓,不兼发热、恶寒等表征,多由肝气郁结,瘀血阻络,痰饮流注或肝阴不足等引起,临床辨识外感内伤及病性,尚须结合胁痛的性质、兼症进行判断。
  若胁痛脘胀,兼发热恶寒,黄疸,口苦纳呆,恶心呕吐,溲黄,舌红苔黄腻,脉浮数或弦数,此属肝胆湿热,为湿热侵犯肝胆;肝胆失于输泄条达所致。
  若胁肋胀痛,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变动而增减,兼食少、苔薄,脉弦等症,属肝气郁结,因情志不舒,肝失条达,气机郁滞,肝络不通而痛;若胁肋灼痛,兼面红目赤,烦热口干,二便不畅,舌红苔黄,脉弦数,多属肝火郁滞,为气郁化火所致;胁痛如刺,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胁肋下或见痞块,或有外伤史,舌质紫黯,脉沉涩,属瘀血内阻。乃因气郁日久,气滞血瘀,或跌仆损伤,以致瘀血内停,痹阻胁络而痛;胁肋胀痛,咳则加剧,转侧不利,兼咳嗽、气促,咳吐涎沫,苔白,脉沉弦,此属悬饮。为水饮流注胁件,脉络受阻,气机升降不利而痛;胁肋隐痛,绵绵不休,兼口干咽燥,头晕目眩,心中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属肝阴不足。因肝阴不足,肝络失养而痛。
  4、胃脘痛:又称胃痛,胃居于上腹中部剑突之下,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贵,凡寒、热、虚、食积、气滞、血瘀等原因,均可引起胃失所养和降而发生胃脘疼痛。胃痛的病位虽在胃,而与肝、脾的关系至为密切。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胃以降为顺,脾以升为常,二者在生理上相互配合,在病理上亦互相影响;肝主疏泄,有助脾胃之气的升降,乃是脾胃完成消化功能的重要条件,如肝失疏泄,肝气横逆则易犯胃乘脾,因此,胃痛的发生,还应考虑到肝、脾病变传犯胃腑的间接因素,临床亦每多脾胃同病,或肝胃同病,鉴于此种情况,在诊察疾病时,不仅应根据疼痛的性质以辨识病性的寒热虚实,同时还应注意疼痛的部位及兼证,分清矛盾的主次,以鉴别病变的主要所在。
  胃脘痛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若胃痛暴作,疼痛剧烈,得热痛减,兼畏寒喜暖、不渴、苔白等症,此属寒凝胃痛,因寒性凝滞收引,寒邪直中胃腑损伤阳气,胃脘拘急,胃气阻滞而痛;若胃脘灼热疼痛,兼口干喜冷饮,或消谷善饥,尿赤便秘,苔黄,脉数等症,属热盛胃痛,为邪热蕴结于胃,气机壅滞而痛;胃脘胀满疼痛,为食滞胃脘,胃失和降,气机不畅而痛;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连及两胁,嗳气或矢气则舒,每因郁怒则通甚,苔薄白,脉弦等症,属气滞疼痛,因气郁不舒,肝气犯胃而致;若胃脘胀痛连胁,痛势急迫,兼烦躁易怒,嘈杂泛酸,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弦数,为气郁日就化火,肝胃火炽,气机阻滞所致;胃脘疼痛如针刺或刀割,痛处固定、拒按、或吐血紫黑、大便如漆,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脉涩等症,乃属血瘀疼痛,因瘀血内停,胃络痹阻而痛。
  若胃脘隐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得食则减,兼倦怠乏力,时吐清水,纳少便溏,舌淡,脉细弱等症,此属脾胃虚汗,因脾胃阳虚生寒,胃失温煦所致;若胃痛日久,缠绵难愈,症见胃脘隐隐灼痛,时有嘈杂,口燥咽干,或烦渴思饮,饥不欲食,大便干,舌红少苔等症,乃属胃阴不足,是阴虚生热,虚热内扰所致。
  临床胃脘痛,除了根据疼痛的性质和兼症进行辩证外,还须参考起病的缓急,进食后的反应,一般而言,凡胃痛暴作,起病急骤者,多属寒积于中或饮食积滞;凡胃痛渐发,起病缓慢者,多属脾胃虚弱,胃阴不足,或肝郁气滞、血瘀。凡进食后痛甚者,多属实症。饥则疼痛,食后疼痛缓解者,多属虚证。
  5、腹痛:腹痛涉及的范围较广泛,凡鸠尾一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的疼痛者,皆谓之腹痛。腹部内藏脾胃、肝、胆、大小肠、膀胱、胞宫等脏腑。又为手足三阴经、足少阴胆经以及冲、任、带等经脉所循之部,如任何致病因素损伤这些脏腑、经脉,均可能引起腹痛。
  腹部有大腹、小腹、少腹之分。脐以上为大腹,包括脘部、左上腹、右上腹,属脾胃及肝胆;脐周围部位称为脐腹,含小肠、脾;脐下正中部位为小腹,内藏大小肠、膀胱、女子胞宫,冲任奇经循行于此;小腹两侧称为少腹,内藏部分大肠,为厥阴肝经所过。根据疼痛的不同部位,可以诊察病变的所属脏腑,结合疼痛的性质、兼症进行分析,可以察知疾病的病因、病性。临床对腹痛的诊断,当以下列两方面为重点:
  ① 根据疼痛的性质、喜恶、缓急辨识疾病的寒热虚实;若腹痛以挚痛,冷痛为特点,喜热恶冷,得热痛减者,多属寒证;腹部灼热,痛而喜冷者,多属热证;腹部暴作,痛势剧烈,拒按,得食痛增者,多属实证;痛势较缓,喜按,得食痛减者,多属虚证。
  ② 以疼痛的部位、兼症,分辨病位和病因;
  ⑴ 脐腹痛,系指脐部周围疼痛,又称环脐而痛、绕脐痛。临床可见于:
  脐腹卒然而痛,痛势剧烈,无有秀枝,得温稍减,或兼不思饮食、肠鸣、大便泄泻或秘结,苔白、脉沉紧而迟,此属寒冷积滞证,多由寒邪侵袭脐腹,或过食生冷,中阳被遏,以致寒凝冷积,气机阻滞不通而痛;脐腹冷痛,绵绵不休,时轻时重,喜温喜按,兼见神疲倦怠,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苔、脉沉细无力,乃属脾胃虚寒证。多因肾阳虚,阴寒内生,寒凝气滞而致。
  若脐腹胀痛,得矢而痛减,或脐腹部有气瑕攻动作痛,情致不舒则疼痛加剧者,属肠胃气滞而痛。
  若腹痛绕脐,满硬拒按,日晡潮热,手足恝然汗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08:00  出,大便秘结,或下利稀水,臭秽者,属阳明热结证。 因实热积滞壅结肠胃,腑气不通而痛。
  若脐腹剧疼,休作无时,或可见腹部积块突起,按之可移,痛止则一如常人,兼形瘦面黄,时吐清水,或寐而介齿,或嗜异物。此属虫积,,乃因蛔虫内扰或阻塞肠道,气滞不通而痛。
  ⑵ 小腹痛:脐下正中部位疼痛,谓之小腹痛。其原因多与膀胱、胞宫和冲任经脉病变关系密切,临床常见于湿热结于膀胱,或瘀血、砂石阻滞膀胱,下焦储血以及妇女经、带、胎、产 病变的证候中。
  ⑶ 少腹痛:脐下偏左或偏右部位疼痛谓之少腹痛,其发生多与大肠和肝经病变有关。临床常见于:
  若少腹冷痛牵引阴部,或阴囊收缩,其痛遇寒加剧,得热稍减,兼面色恍白,形寒肢冷者,为寒滞肝脉,经脉拘急收缩而致。
  若少腹胀痛,矢气则减,其痛时轻时重,时作时休,每因情致变化而发,兼两胁胀痛,胸闷大息者,为肝气郁结,经气不利所致。
  若少腹痛痛,下痢脓血者,为湿热蕴结大肠,传导失常,气血阻滞所致。
  若右少腹疼痛,拒按,腹皮拘急,兼恶寒发热,恶心呕吐,便秘者,乃属肠痈,因湿热热毒蕴结于肠,热壅血瘀肉腐成痈。
  6、腰疼:系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腰为肾之府,腰痛与肾的关系至为密切,又足少阴经,足太阳经脉,皆循行于腰,带脉环绕腰部,约束诸经,故腰痛的发生,因于内多以肾虚为主,因于外可由外邪侵袭,跌仆外伤、腰肌及有关经脉受损而引起。临床常见的腰痛,有外感风寒、寒湿、湿热、肾虚、瘀血五种。
  若病人素无腰痛,突然腰痛拘急,伴有头项强痛、恶寒发热、苔白、脉浮紧等表症,此属太阳风寒腰痛,为风寒侵袭太阳经,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若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力,虽静卧不减,遇寒冷或阴雨天则加剧,苔白腻等症,属寒湿腰痛,乃因寒湿侵腰,痹阻经络,气血不畅而致。如腰冷痛连腹,绕如带状,称为肾着,为寒湿滞于带脉。
  若腰髋弛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肢节红肿、尿赤、苔黄腻等症,属湿热腰痛,因湿热侵击腰部,阻遏经脉所致。
  若病人腰脊酸软、绵绵作痛、喜按喜揉、卧则减轻,遇劳加重,反复发作,多属肾虚腰痛。偏肾虚者,则伴有畏寒,少腹拘急等阳虚之征,偏肾阴虚者则伴有五心烦热等阴虚之象。乃因腰者肾之府,肾主骨生髓,肾之精气虚损,腰部失于温煦、濡养所致。
  若病人腰痛,发病突然,有明显外伤史,痛有定处,如针刺,日轻夜重,且痛处拒按者,属瘀血阻滞静脉,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7、四肢痛:四肢肌肉、关节、筋脉疼痛或酸软,谓之四肢痛,其原因有内外两端,外因多为风寒湿邪侵袭,或湿热蕴结,内因则与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瘀血及痰浊阻络有关,临床应以疼痛的性质及兼症等方面详加鉴别。
  风寒湿热痹阻经络:四肢疼痛因所受邪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如四肢关节游走窜痛者,称为行痹,为风邪阻络所致。因风性善行数变,风气胜则游移不定;四肢关节冷痛,痛处不移,痛势剧烈者,称为痛痹,畏寒邪阻络而致。因寒性收引凝脂,寒气胜,经络气血凝滞不通,则痛剧而固定不移;四肢关节酸楚疼痛,重着不移,或肌肤麻木不仁者,称为著痹,为湿邪阻络而致。因湿性粘腻重浊,易阻遏气机,故湿气胜则疼痛重着不移;关节红肿,尤多见下肢关节肿胀,灼热疼痛,兼见小便赤浊,苔黄腻者,称为热痹,为风湿郁而化热或湿热蕴结闭阻经络所致。因湿性重浊趋于下,湿热下注,故多见下肢肿痛。
  痰瘀阻络:四肢疼痛日久不愈,反复发作,关节肿大,疼痛,麻木,甚至关节僵硬变形,或关节周围发紫黯,疼痛剧烈,痛处不移,难以屈伸者,此因四肢痛久不愈,经络气血为外邪壅滞,运行不利而变生瘀血痰浊,痰瘀交阻,气血失荣所致。如兼见关节红肿、发热、口渴者,为湿热挟瘀;如兼见关节冷痛,遇寒而剧者,为寒湿挟瘀挟痰。
  肝肾亏虚:筋骨弛缓或拘急酸痛、腰膝酸软,或足跟疼痛,久立或运动时加剧者,为肝肾亏虚,筋骨失养所致。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09:00  四、问饮食与口味
  饮食口味包括口渴与饮水、食欲与食量、口味三个方面。
  (一) 口渴与饮水
   口渴是指口干渴的自觉症状。饮水是指实际饮水量的多少。口渴与饮水的情况,是人体津液亏盈和输布情况的反应,也是临床分辨疾病性质的一个重要依据。临床辩证,应根据口渴的特点,饮水量及其兼症加以分析。
  1、 口不渴:如病人口不渴,标志着津液未伤多属寒证,或体内无明显热邪、燥邪之疾;如病人虽不渴,但喜少量饮水,兼见畏寒肢冷、脉沉迟者,此属里寒证,乃阴寒内盛,阳气阻遏,意欲借热饮以温运之故。
  2、 渴不欲饮或不多饮:病人自觉口干渴,但又不欲饮水或饮水不多。是体内津液轻度损伤或输布障碍的反映,多见于阴虚、邪病入营血、湿热、痰饮、瘀血等证。
  若病人口干而不欲饮,兼见潮热、盗汗、颧红者,此属阴虚。因其阴液匮乏失于濡润而口干,但内无实热耗津,故不欲饮。如张景岳所说:“盖其内无火邪,所以不欲饮水,其阴内亏,所以口无津液,此口干也,非口渴也,不可以干作渴治。”
  在热性病过程中,如病人口干不多饮,属热入营分血分,虽热盛伤津而口干,但邪热蒸腾营阴上潮于口舌,故口干而不多饮。
  若病人口渴饮水不多,兼见身热、汗出而热不解、脘闷纳呆、苔黄腻者,多属湿热内蕴,因邪热内蒸则口渴,但热邪又能蒸发水湿,营阴上潮,故不多饮。
  若病人口渴欲饮、饮水不多,水入即吐者,此为水饮停胃之水逆证。因饮停于胃,气不布津液而口渴,津液未亏,故渴不多饮,胃有停饮,失于和降,拒而不纳,故水入则吐。
  若病人口燥咽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兼见舌青紫或有瘀斑、脉沉者,多为瘀血内阻,津液输布障碍所致。此即《金匮要略》所说:“病人胸满、唇萎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为有瘀血。”唐容川进一步阐释其理。说:“瘀血在里,则口渴,所以然者,血与气本不相离,内有瘀血,故气不得通,不能载水津上升,是以发渴,明曰血渴,瘀血去则不渴矣。”
  3、 渴而多饮:病人口渴明显,且饮水量多,提示津液损伤严重,多属热证,亦可见于肾虚。
  若病人渴喜冷饮,或烦渴引饮,兼见壮热,脉洪大者,属实热证。
  若口渴引饮,多尿,兼多食、形体消瘦者,是为消渴病,多属肾虚所至,因肾为水火之脏,内寓真阴真阳而司开阖,若损阴亏损,虚火内燔,开阖失司固摄失权,则烦渴多饮,又无权固摄水津而小便量多。
  此外,尚须注意,实热证中出现的口渴引饮,与消渴病的口渴引饮虽相类似,但前者口渴多饮而无多、多尿并见的特点,故不同于消渴病。
  (二)食欲与食量
  食欲是对进食的要求和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饮食水谷,为胃所受纳腐熟,赖脾为之运化,人身以胃气为本,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故询问食欲与食量之进退,可以察知脾胃的盛衰,判断病情的轻重及预后转归,亦可根据病人平素对饮食的偏好,以察知疾病的原因,所以,《素问•疏五过论》指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
  1、食欲减退:病人不思进食或食谷不香,甚则厌食(亦称恶食),皆为食欲减退的表现,常伴有食量的减少(又称为纳呆、纳滞)。食欲减退是脾胃功能失调的反应,但有虚实之分。辩证时,应结合病程九暂及有关兼症加以区别。
  若病人不思饮食,兼见胸胁胀闷或胀痛,呃逆嗳气,精神抑郁。脉弦者,为肝气犯胃所致。
  若病人脘闷纳呆、兼见肢体困重,舌苔厚腻者,舌苔厚腻者,多属湿困脾阳、脾失健运的表现。
  若病人不思饮食,厌恶油腻厚味,伴见恶心呕吐、胁肋胀痛,多属肝胆湿热,为湿热内蕴,肝胆失其疏泄,木郁乘土,脾胃纳运失常的反映。
  若厌食,兼见脘腹胀痛,嗳腐酸臭,苔垢浊者,多属宿食内停。
  若久病不思饮食,兼腹胀便溏,面黄形瘦,是脾胃虚弱而健运失司,化源不足。
  若病人饥不欲食,既有饥饿感,但不欲饮食或进食不多,兼见胃中嘈杂,或干呕呃逆,口燥、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者,为胃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致。
  若已婚妇女月经骤停,厌食或恶闻食臭,恶心呕吐,兼见头晕、嗜酸择食、倦怠想水、脉象滑利者,此属妊娠恶阻,阴血聚于冲任以养胎,冲脉之气上逆,胃失和降所致。轻者属妊娠早期的生理现象,严重者可影响胎元或兵法多种疾病。
  2、食欲亢进:可见以下两种情况:
  消谷善饥:系指食欲过于旺盛,食量倍于平常,且有饥饿感,称为消谷善饥,亦称为多食易饥、或善食易饥,如多食易饥,形体反瘦,兼口渴心烦,大便秘结,舌红苔黄燥等症,是胃火炽盛,腐熟大过所致。如多食易饥,兼见大变溏泄者,属胃强脾弱;如多食易饥,兼见发热不恶寒、口燥咽干,但欲漱水不欲言,小便自利、大便色黑,虽硬而易解,舌质红或瘀斑者,属阳明蓄血证。多因瘀血久停,又兼新感,热与瘀血交结胃肠,而致多食易饥。
  除中:中,指胃气;除,既消除。除中胃气衰败之谓。如久病、重病本不能食,但突然思食暴食者,为除中的表现,是脾胃之气将绝的危候。
  3、偏食及嗜食异物:偏食,系指对某种事物和饮料的偏好,如好食肥甘、酸辣,好饮酒、饮茶等,了解病人平素对饮食的偏好,有利于诊察疾病的原因。
  若平素喜食肥甘者,多生痰湿;喜食辛辣、好饮酒者,常内蕴是热。
  在疾病过程中,病人对饮食五味的喜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脏腑病变的性质,例如肝阴虚者,多喜食酸,因酸入肝,肝阴虚当补之以本味;又脾喜燥而恶湿,如为湿困,则恶肥甘而喜辛辣;胃喜润而恶燥,胃热伤阴,则恶苦燥而喜凉润。因此,询问病人的饮食偏好,对诊治疾病,选择药物均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故问诊当“问其所欲五味”。
  此外,对饮食五味的偏嗜,亦与地区生活习惯有关,或属生理现象,如江浙一带喜食酸甜,而川陕地区则偏好辛辣;妇人妊娠期间,嗜食酸辣等食物,均不属病态。
  嗜食异物:指患者有嗜食生米、泥土、煤炭等异物现象。多为虫积之征,亦可因情志异常而致。因虫积而嗜食异常,常见小儿,由饮食不洁而生虫,脾运失常所致;因情志异常而嗜食异物,乃由过度的精神刺激。神志失常所致,多伴有哭笑无常;或狂言妄语,或神志痴呆等异常的情志表现。
  (三)口味
  口味系指口中异常的味觉和气味。询问口味可诊察脏腑疾病,因脾开窍于口,其它脏腑之气亦可循经脉上至于口,故口中异常的气、味,常是脾胃功能失常或其它脏腑病变的反映。
  一般来说,口苦属热证,多见于肝胆郁热的病变,因苦为胆味。口甜系脾胃热蒸所致,病有虚实之分。若口甜而有粘腻感,并伴舌苔厚腻、溲黄便溏而不爽,此属脾胃湿热;若口甜兼见纳少、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多属脾胃气阴两虚,虚热内蒸。口泛酸水,多属肝胃蕴热,亦可因脾虚木乘而致,证属虚实挟杂,常伴有纳谷不香、食后脘痞腹胀、便溏等脾胃虚弱的表现。口中酸馊,或嗳气酸腐,多为宿食停滞。口咸多为肾虚,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分。若为肾阴虚口咸,常伴有耳鸣口干,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等症,乃由虚火上炎,煎灼肾液之故;若为肾阳虚口咸,必兼有畏寒肢冷,夜尿频数、舌红淡胖、脉沉细等象,乃因阳虚不摄,胃液上泛而致,口淡乏味,常是脾胃气虚的表现,亦可因湿阻中焦所致,前证多伴有神疲短气乏力、腹胀便溏、舌淡脉弱等脾虚症状,后证常兼有口中粘腻,恶心胸闷,苔腻脉濡等湿阻脾胃的表现。口臭多为胃火炽盛,火热上蒸,亦可因肠胃食积而致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13:00  五、问睡眠
  睡眠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反映,《灵枢•口问篇》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寐矣。”说明人体阴阳的协调平衡是睡眠正常的必要条件,如机体阴阳失调,则会产生阴阳失调,则会产生睡眠异常的变化,故询问睡眠的异常变化,有助于了解机体阴阳盛衰的情况。
  问睡眠,应详细询问睡眠的时间长短,入睡程度,有无多梦等方面,睡眠的异常有失眠和嗜睡两种表现:
  (一)失眠:亦称不寐、或不得眠、目不瞑,系指经常性的睡眠减少。临床矣入睡困难,或睡而易醒,醒后不能再睡,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且常伴多梦。多见以下几种情况:
  病人多梦易醒,醒后再难入睡,兼惊悸健忘,面色少华,舌淡脉虚者,属心脾两虚。因心脾亏虚,营血不足,无以奉养心神而失眠,正如张景岳所说:“无邪而不寐者,心营血之不足也,营主血,血虚则无以阳信,心虚则神不守舍。”
  病人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兼头晕、耳鸣、心烦、多梦、潮热盗汗、腰膝酸软者,属心肾不交。因肾阴亏虚,心火独亢,心肾水火失于交济,心神受扰而失眠。
  病人不易入睡,或多梦易惊,兼有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口苦目赤,脉弦数者,属肝经郁热。因情志所伤,肝气郁结,气郁化火,肝火扰心而致。
  病人睡卧不宁,时时惊醒,兼有眩晕胸闷、痰多恶心,胆怯心烦、口苦者,属胆郁痰扰。因情志郁结,化火生痰,痰热内扰,胆气不定,心神不安而失眠。如唐容川说:“肝经有痰,扰其魂而不得寐者,温胆汤加枣仁治之。”
  病人失眠,兼有脘腹胀满或胀痛,嗳气或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者,属食滞胃脘,多因脾胃素虚,消化不良,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胃失和降,浊气上犯,扰动心神而失眠。即《素问•逆调论》所说:“谓不和则卧不安。”
  病人心烦失眠,卧起不安,兼胸闷烦热,嘈杂似饥,舌红苔黄者,属余热扰膈。是热病后期,余热未清,热扰心神而致。如《伤寒论》所说:“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恼,栀子豉汤主之。”
  总之,失眠是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反映,其证有虚实之异。凡虚证失眠者,多因营血不足,心神失养,或阴虚阳盛而虚热扰心,其实常见心脾亏虚,心肾不交,而失眠多为渐致;凡实证失眠,多因邪气干扰心神,如痰、热、食浊之气扰乱心神,以肝以郁热、食滞、胆郁痰扰等证为常见,而失眠多为暴起。如《景岳全书》中说:“不寐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字则寐,神不字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之扰,一由营气不足耳。有邪者多实证,无邪都皆虚证。”故诊断失眠,应首辨虚实,但由于病因、病情轻重的不同,失眠的临床表现亦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常有入睡难、或睡而易醒、或彻夜不眠等不同表现,又因受病的脏腑不同,所表现的兼症亦相互有差异,因此,临证辨虚实又必须抓住失眠的特点,病程的久暂,并结合不同的兼症,全面考虑,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 嗜睡:又称为多寐或嗜眠。系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能醒,醒后复睡的异常表现。有以下几种情况:
  病人困倦欲睡,兼见头重如裹 ,四肢困重,脘闷纳呆,苔白腻,脉濡缓者,属湿邪困脾。多因外感温邪,或内温素盛,温困脾阳,清阳不升,头失所养而致。
  病人嗜睡,食后尤甚,兼神疲劳无力,纳少便溏,面色萎黄,脉虚弱者,属脾胃气虚,困脾胃气虚,运化无力,清阳不升,头失所养而致,正如《古今医统》所说:“脾胃一虚,则谷气不充,脾愈无所禀,脾运四肢,既禀气有亏,则四肢倦怠,无力以动,故困乏而嗜卧也。”
  若病人蜷卧欲寐,既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的神识朦胧之态,兼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微细者,属心肾阳虚。乃困心肾阳虚,阳虚阴盛,机体功能衰减而致嗜睡。
  若病人头眩嗜睡,兼神疲怠惰,耳鸣耳聋,思惟迟钝,每任事则精力不支者,属肾精不足。多因劳伤过度,或年高久病,以致肾精亏损不足,髓海不充而头眩嗜睡。
  若在热性病中,病人嗜睡不易唤醒,醒后很快入睡,并兼身热夜甚,发斑谵语者,属热入心包。是温病入营血,邪陷心包,蒙蔽心神所致,乃昏迷的先兆。

   六、问二便
  问二便系指询问大小便的排泄情况,大便的排泄由大肠所主,而与脾胃的腐熟、运化、肾阳的温煦,肝的疏泄、肺的肃降有关,小便的排泄由膀胱所司,又与肾之气化,脾肺的转输肃降,三焦的通调关系密切。故二便的状况,不仅反映消化功能,水液代谢的情况,而且还可以提供推断疾病性质的重要依据。
  问二便时,尤应注意二便的次数,性状、便量和排便感等方面。
  (一)问大便
  健康人每日或隔日大便一次,排便通畅,便质成形不燥,内无脓血、粘液和未消化食物等。大便异常常有便次异常,便质异常和排便感的异常等情况,现分述如下:
  1、便次异常:即患者排便次数增多或减少的异常变化,是由于各种病因的影响,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职所致。若大肠传导功能减退,燥化太过,则大便次数减少,即便秘,若大场传导功能亢进,则便次增多,即泄泻。
  (1)便秘:即患者大便燥结,排出困难,便次减少,甚则多日不便者,为便秘,多因热结,寒凝,阴亏等原因,导致大肠传导迟滞所致。
  若患者大便秘结,兼见面赤高热,腹胀满疼痛拒按,舌红苔黄燥等症,属阳明腑实热证。是热盛伤津,大肠燥化太过所知;若兼见面色恍白,喜热饮,舌质淡,脉沉迟等症,属冷密。多因寒邪内犯胃肠,或肾阳亏虚。阴寒内生,留于胃肠,阴寒固结,阳气不运,肠道传送无力所知;若兼见面色淡白无华,头晕心悸,神疲气短,唇舌淡白,脉细等症,属气血亏虚,多因久病、老年或产后失血耗气,气虚无力排便,血虚肠道失润所致。此外,若患者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或不干兼见嗳气频作,胁腹痞闷胀痛,苔薄腻,脉弦等症,乃属气机郁滞,致大便传导失职,糟粕内停而成。
  (2)泄泻:即患者大便次数增多,排便稀少不成形,或呈水样,为泄泻。亦称腹泻。总由多种原因影响,导致脾失健运,水湿,浊物直趋大肠,以致大肠传导太过所致。常见有以下几种情况:
  若患者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兼见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等症,属寒湿困脾。多因外感寒湿之邪,内犯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水谷并走大肠所致;若腹痛泄泻,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秽臭,肛门灼热,苔黄腻,脉滑数者,为湿热蕴结大肠。多由湿热侵袭,蕴结肠胃,以致升降失职,清浊交混下迫所致;若腹痛泄泻,泻后痛减,脘腹胀满,嗳腐酸臭,大便臭如败卵,苔腻,脉滑者,属伤食泄泻。多因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或误食生冷,损伤脾胃,运化失职,水谷清浊不能吸收,反停为湿,合污下降而成;若大便溏泻,迁延反复,兼见食少,腹胀,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等症,属脾虚。乃因脾气虚弱,清阳之气不能升发,运化失常所致;若黎明前作泻,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兼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者,属肾阳虚。因肾阳亏虚,不能温煦脾土,脾失健运所知;若腹痛则泻,泻后痛减,兼见情志抑郁,胁肋胀痛,食少,腹胀等,属肝郁乘脾,脾失健运;若大便初头硬,后必溏,多属脾胃虚弱。
  若大便中带血,先便后血,其色黑褐如柏油者,称为远血。病位多在小肠与胃,因饮食不节或肝气犯胃,以致脾胃虚寒,或肝郁化火,迫血妄行所致;若先血后便,其色鲜红者,称为近血。病位多在大肠或肛门,因湿热蕴结大肠,热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15:00  伤血络,迫血妄行所致。
  若大便中夹有脓血、粘液,多见于痢疾。为湿热阻滞肠道所致,便溏如黄糜,属大肠湿热,大便色黑如柏油状而大便反易者,多属瘀血。
  3、 排便感异常:即患者排便时,肛门或腹部有异常感觉。常见有肛门灼热、重坠、腹痛、排便不爽计滑泄失禁等情况。
   若排便时肛门有灼热感,属大肠湿热,多由热迫大肠所致。
  若腹痛欲泻,但排便不畅者,称为排便不爽,多由肠道气机不利所致。兼见腹胀痛,且矢气频多者,多是肝郁乘脾,肠道气滞;若便中有不消化食物,酸腐臭秽,泻后痛减者,为伤食积滞,以致肠道气机受阻;若兼见便溏如黄糜,泄下粘滞者,常因湿热蕴结不解,肠道气机传导不畅所致。
  若大便不能自控,而呈滑出之状,或大大便泄出而不知,称为泄泻失禁。若兼于病久体弱,或久泄不愈,或年事甚高,多系肾阳虚衰,不能约束后阴,肛门失约所致。若新病腹泻,因泄势急迫而大便不能自控,或因神志昏迷而大便自行流出,虽亦属肛门失约,但不一定是肾阳虚衰,须结合兼症辨别分析。
  若腹痛窘迫,时时欲泻,肛门重坠,便出不爽社,称为里急后重,常见于痢疾患者。乃因湿热内结肠道,气机阻滞所致。
  若肛门游侠追感,甚则脱肛者,称为肛门气坠,常见于劳累或排便后加重者,多属脾气下陷。
  (二) 问小便
  小便为津液代谢的排泄物,与脾、肺、肾、三焦和膀胱等脏腑功能密切相关。故问小便是否异常,可以了解相关脏腑的功能和水液代谢情况。
  健康成人在一般情况下,日间排尿8至5次,夜间0至1次,尿量1000至1800毫升;尿液清或微黄;排尿时无不适之感。尿次和尿量,往往受饮水、温度、汗出、年龄等因素影响。如果尿次、尿量、排尿感发生异常,统称小便异常。现分述如下:
  1、尿量异常:包括尿量建设和尿量增多两个方面。
  ⑴ 尿量减少,指患者的尿量发生病理性减少的变化,多因津液受损,化源不足,或脏腑功能障碍,气不化水,以致水液下渗不足所形成。临床当结合兼症仔细辨别。
  若小便短少而赤,兼见面红,发热,口渴等症,属实热证。因热盛伤津,以致化源不足所致,若发汗太过,或吐下日久,津液耗损,亦可出现尿少。
  若尿少,身体浮肿,按之凹陷,为水肿病。是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
  ⑵ 尿量过多:指患者的尿量发生病理性增多的变化,其病在肾,因肾主二便,肾虚下元不固则水液排泄太过,故尿量增多。
  若小便清长良多,兼见面色恍白,形寒喜暖,属肾阳虚,因肾阳虚衰,气不化水,膀胱失约所致。
  若尿多,兼见口渴多饮,形体消瘦,为消渴病,多属肾阴虚。因肾阴亏虚,阴虚阳亢,阳亢则开多合少,故尿量增多。
  2 、尿次异常:即患者笑便次数增加或减少的异常变化。总由多种病因影响膀胱气化功能,若膀胱失约则尿次增多而频数;若膀胱不利则尿次减少,甚则癃闭。
  ⑴ 尿次增多:亦称小便频数,简称尿频。即小便次数增多,时欲小便。
  若患者小便频数,兼见尿急尿痛,小便短赤等症,为淋证,属下焦湿热,因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常所致。
  若小便澄清,尿多频数,甚至失禁者,属肾气不固,因肾气亏虚,失于固摄,膀胱失约所致。
  若患者夜尿增多,小便清长,兼见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属肾阳虚,因肾阳亏虚,气不化水,膀胱失约所致。
  若患者尿短而频,色黄,兼见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腰酸耳鸣等症,属肾阴虚,因肾阴不足,膀胱失约所致。
  ⑵ 癃闭:凡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称为癃;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称为闭。癃和闭虽有区别,但都是指尿次减少,排尿困难,只有程度上的不同,难以严格区分,因此多合称为癃闭,多因湿热、气结、瘀血阻碍气化,或中气不足,或肾阴、肾阳亏虚而致气化不行所致。
  若小便点滴不通,或量少儿短赤灼热,兼见小腹胀满者,为膀胱湿热。因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若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畅,兼见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胁腹胀满,脉弦者,属肝气郁滞,因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不行水,水液排出受阻所致。
  若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兼见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黯或有斑点,此属瘀血症。多因瘀血阻滞膀胱尿道之间,气化失司所致。若兼小腹拘急、淋漓刺痛,痛引腰腹,尿中有砂石或尿血,此为石淋证。因热结膀胱,煎熬尿液成石,砂石阻塞尿道所致。
  若小便不利,兼见腰膝酸痛,畏寒肢冷等症,属肾阳虚。因肾阳亏虚,气化不及州都,排出无力所致;若时欲小便而不得尿,兼见咽干口燥,五心烦热等症,属肾阴虚。因肾阴对虚,无阴则阳无以化,乃致气化无力而成。
  此外,尚有小便不利,兼见咳嗽,胸闷等症者,多为肺气失宣,通条水道失职,水液不能下输膀胱所致。
  3、 排尿感异常:即患者排尿时,尿道有不适的异常感觉,常见有排尿时尿道疼痛,灼热,余沥不尽和失禁等情况。
   若排尿不畅,且尿道疼痛,并伴有灼热、急迫等感觉,多见于淋证。因湿热蕴结膀胱,气化不利所致。
  若排尿后点滴不禁,称余沥不尽。常见于老年肾气不足,固摄失权,若尿后余沥,遇劳既发,兼见纳少,便溏,神疲乏力等症,属中气下陷;若兼有尿频、灼热疼痛者,又属膀胱失热。
  若病人神志清醒时小便不能随意控制而自遗,称为尿失禁,多属肾气亏虚,膀胱失约所致;若病人神志昏迷而小便自遗,则因神无所用,膀胱失约所致,属危重证候。
  若患者睡时不自主排尿,称为遗尿。多属肾气不足,膀胱虚衰,失于固摄所致。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17:00  七、问经带
  月经、带下、胎孕、产育是妇女主要的生理特点。而月经、带下的异常,既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又是脏腑经络病变和气血失调的病理反映,因此,询问经、带的情况,可以帮助了解集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状况,对诊治疾病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问月经
  月经系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女子发育成熟的主要标志。因每月一次,信而有期,故又称为月汛、月信或月水。月经有正常的周期、经期(即持续时间)、经量、经色和经质。在正常情况下,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超前退后可在7天以内,经期为3至7天,一次月经的总量为50至80毫升,经色多为暗红色,经质不稀不稠,无血块,无臭气。
  询问月经,应注意月经周期和经期的长短,经量的多少、经色、经质的变化,以及行经期的伴随症状等,必要时还须需内末次月经的日期、初潮或绝经的年龄。
  1、 周期异常:月经周期的异常,有属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两种情况。
  生理性的周期异常:有并月、居经、避年和暗经的区分,若身体无病而月经定期两月已潮者,称为并月; 三月一潮者,称为居经,又称季经;一年一潮者,称为避年;月经终生不潮而仍能受孕者,称为暗经。以上皆属于生理上的异常情况,不作病论。
  病理性的周期异常:通常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的不同。
  (1)月经先期:系指月经周期提前7天以上,甚至一月两至,称为月经先期,又称经期超前、经行先期、经早等。产生的原因多与气盛、血热有关,临证尚须结合月经的量、色、质及兼证加以辨别。
  若月经先期量多、经色紫红或深红、质稠、舌质红、脉数者,属血热(包括实热和虚热,若为虚热亦可见量少),为热扰血海,迫血妄行所致。
  若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清稀、唇舌淡,脉弱者,乃属期许,因气虚则统摄无权、冲任失固,以致月经提前而至。
  (2) 月经后期:系指周期退后7天以上,甚至四五十日一行,称为月经后期,亦称经行后期、经迟等。月经后期的发病机理有虚实之分,虚者多因营血亏损,或阳气虚衰,以致血源不足,血海失充。实者多因气郁血滞,或寒凝血瘀,冲任受阻,临证当根据经色、量、质及全身症状,辩其虚实。
  若月经后期而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者,属血瘀;后期量少,色黯淡,质清稀,小腹冷痛,喜温喜按者,为虚寒;后期量少,色淡,质稀薄,属血虚;后期量少或正常,色黯红或有小块,小腹胀满而痛者,乃属气滞。
  (3) 月经先后无定期:系指月经周期不定,或先或后,超前退后在7天以上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乱,月经愆期。其发病的原因,以肝郁气滞为主,亦可因肾虚而致。
  若月经周期不定,经量或多或少,色暗红有块,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者,多属肝郁,为情志所伤,肝失疏泄,气血失调,血海蓄溢失常所致。如疏泄过渡,则月经先期而致,疏泄不及,则月经后期而来,以致月经或先或后无定期;若经来先后无定,量少色淡质清、腰部酸痛者,多属肾虚,因气虚衰,藏泄失司,冲任失调,血海蓄溢失常而致月经周期紊乱。
  2、经量异常:在正常情况下,经量的多少、可以因个体体质、年龄的不同而略有差异,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的作用,则在同一人体上可以出现经量过少或过多,甚至骤然下血不止的病理变化。
  (1)月经过多:系指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较平素增多,称为月经过多,又称经水过多。多因气血统摄无权,或血热迫血妄行,亦可因瘀血内阻,血不归经所致。由于经量过多,亦可与周期提前或退后同时出现,因而辩证应重在经色、经质的变化,一般量多色淡质清、气短懒言者,属气虚冲任不固;量多色鲜红或紫红,质稠粘有块,心烦口渴者,属血热;量多而色紫黑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者,属血瘀。
  (2)月经过少: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经量明显减少;或经期缩短、经量亦减少者,称为月经过少,又称经水涩少。多因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或因瘀血、痰湿阻滞胞脉,血行不畅所致。一般凡量少色淡无块,伴头晕心悸者,多属血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清,伴腰脊酸软,足跟痛者,多属肾虚精血不足;量少色紫黑有块,伴小腹胀痛拒按者,乃属血瘀,量少色淡红、质粘腻如痰者,多属痰湿阻滞。
  (3) 崩漏:系指非行经期间,骤然阴道大量下血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来势急,出血量多,势如山崩,故称为崩,后者来势缓,出血量少而淋漓不断如屋之漏,故称为漏。但在疾病发展的过程中,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常交替出现,崩可变漏,漏可变崩,因此,一般均以崩漏并称。崩漏的形成,多因血热、脾虚或肾虚、血瘀等因素损伤冲任,以致冲任失固,不能约制精血而非时妄行。
  凡非时下血,量多势急或量少淋漓,色鲜红而质稠者,多属血热,苔兼心烦潮热,脉细数为虚热;兼口渴烦热、脉洪数为实热。
  凡崩中漏下,色淡质清,气短神疲,面色恍白者,为脾虚气陷,统摄无权,若涩淡质清,兼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者,属肾阳虚;色鲜红质稍稠,兼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者,属肾阴虚。
  凡非时下血,时下时止,时崩时漏,小腹疼痛拒按,舌质紫黯者,乃属血瘀。
  (4) 闭经:健康女子一般在14岁左右,月经即应来潮,若年逾18岁月经尚未初潮,或经行如常而又中断3月以上者,称为闭经。但妇女妊娠期、哺乳期暂时性的停经、经绝期的绝经以及部分少女初潮后1至2年内,可能出现一段时间的停经,均属生理现象,而不属闭经的范畴。闭经形成的病因病理,有虚实两端,虚者多因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或脾虚化源不足等,以致精血不足,血海空虚,无血可下遂成闭经;实者多由气滞血瘀,痰湿阻滞,以致胞脉不通,经血不得下行亦成闭经。
  若年逾18岁尚未行经,或月经由后期量少至经闭,兼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者,乃属肝肾不足。
  若月经逐渐后延,量少,色淡而质薄,继而停闭不行,兼头昏眼花,心悸气短,舌淡脉弱者,多属气血虚弱。
  若月经由最少而渐至停闭,兼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苔少,脉细数等症,属阴虚血燥。
  若月经数月不行,兼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胸胁胀满,或少腹胀痛拒按,舌有瘀斑,此属气滞血瘀。
  若月经停闭,兼胸胁满闷,呕恶痰多,苔腻,形体肥胖者,乃属痰湿阻滞。
  3、经色、质的异常:一般以经色深红质稠,属血热为实;经色淡红质稀,属血少不荣为虚;经色紫黯,为寒凝血滞;暗红有块,为血瘀。
  4、经行腹痛:妇女在月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连及腰部疼痛,甚则剧痛昏厥者,称为行经腹痛,又称痛经,其发病机理,一是因情志所伤或六淫为害,以致冲任瘀阻,气血运行不畅,即不通则痛;二是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劳倦所伤,导致肝肾虚损,精血亏少,或脾胃虚弱,化源不足,冲任、胞宫失于濡养,即不荣而痛。临床上常见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下注、气血虚弱及肝肾虚损等证候。
  行经腹痛的辩证,应以疼痛的性质、部位、程度及发生的时间为主要依据,并结合月经期、量、色、质及兼证进行分析,以识别其属性,一般在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剧烈拒按者,多属实,在经后,小腹隐隐作痛或空痛,喜揉按者多属虚,得热痛减多为寒,得热痛增多为热;绞痛、冷痛着属寒,灼痛者属热,胀痛、刺痛,经行不畅者,多属气滞瘀血,而痛甚于胀,或刺痛,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者,多为血瘀;胀甚于痛,则多为气滞。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18:00  (二)问带下
  健康妇女阴道中应有少量无色、质粘、无得臭的粘液分泌,以润泽阴户,此属正常带下,为妇女生理特点之一。如带下量明显增多,并伴有色、质、气味异常,以及全身或局部症状者,称为带下病。但两次月经之间(既经间期,亦称排卵期)、经前时以及妊娠期带下略有增多,此为阴液盛于下的生理现象,而不作病论。
  问带下,首当注意量、色、质、气味的变化,一般而言,色深(黄、赤、青绿),质粘稠,有臭秽者,属热;舌淡(淡白、淡黄),质稀或腥气者,多属虚、属寒。此外,尚须结合全身症状等全面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临床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若带下绵绵不断,色白或淡黄,质粘稠;无臭气,兼神疲倦怠,纳少便溏者,属脾虚湿注,任带受损而致。
  若带下量多,终日淋漓不断,色白清冷,质稀薄,兼腰酸,少腹冷者,属肾阳虚。为肾肾虚寒湿内盛,带脉失约,任脉失固而致;带下赤白,质略粘无臭,伴阴部灼热,头昏耳鸣,五心烦热者,属肾阴虚。乃因肾阴不足,相火偏旺,损伤血络,任、带失固而带下赤白。
  若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或五色杂下,质粘腻,臭秽,兼阴部痒痛,苔黄腻或黄干者,属湿热、热毒。为湿热下注或热毒蕴蒸,伤及任、带、血、气所致。

  八、问耳目
  问耳目包括问耳和问目两个方面。
  (一)问耳
  肾开窍于耳,手足少阳经绕耳际入耳中,耳又为宗脉之所聚。故询问耳的情况,可以了解肝胆、三焦和肾的病变。临床常见有耳鸣、耳聋、重听等情况。
  1.耳鸣:既患者自觉耳内有声鸣叫,式如婵鸣,或如潮水之声响,或如雷鸣等。
  问耳鸣应询问其性质、程度、发作的缓急及病程长短,结合兼症以辨别虚实。但当注意有无肿块阻塞耳道,从而排出耳道疾病,如耳菌、耳痔,耳挺等。
  若耳鸣实发,鸣声如潮,兼见头痛面赤,口苦口干,胸胁灼痛等症,为肝胆火盛。多因情志抑郁,气机郁结,气火上逆,或外感温热之邪,致肝胆火炽,循经上扰耳窍所致。
  若耳鸣渐作,兼见面色萎黄,神疲纳少,便溏等症,多属中气不足。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亏损,经脉空虚,不能上奉于耳,或脾虚阳所孙振,清气不升所致。
  若耳蚕如蝉,兼见头晕目眩,腰酸,形体消等症,为肾精不足。多因禀赋不足,或房劳过度,或久病伤肾,精少髓空所致。
  2.耳聋:既指患者的听觉减退,甚至消失。可表现为一侧或双则听觉失聪。
  若突然暴聋,兼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头晕止眩等症,为邪在少阳。因外感风寒,邪犯少阳,经气闭塞所致。
  若突然一侧或双侧耳聋,兼见发热恶风,头痛,咽痛,或耳内作痒,甚则耳中疼痛、出血、流脓等症,为外感风热。因风热上袭,清窍被扰而成。
  若突然耳鸣耳聋,且感耳痛,兼见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头痛胁长,尿赤便结等症,为肝火上炎。因暴怒伤肝,气郁化火,火热循经上干清道所致。以上均属实证,较易治。
  若耳聋日久不愈,且逐渐加重,兼见头晕目弦,腰膝酸软,失眠遗精等症,为肾惫精脱。多因久病重病,或老年肾亏,房劳太过,以致肾精亏虚,清窍失聪。
  此外,危重病患者,心气虚衰,亦可出现耳聋,但多难治。
  3.重听:既患者听声音不够清楚。多由外感风邪所致,或属肾经有热,或是下元已亏,上盛下虚。
  (二)问目
  目为肝窍,又为心之使,五脏之精气皆上注于目。因此,目的疾病常与全身脏器有关。
  目的病变较多,这里仅就患者常见的几种自觉症状,如目痛、目眩、目昏等症予以介绍。
  1.目痛:既患者单眼或双眼疼痛。可由外感、内伤等许多疾病引起。但以目痛为主要症状,多见于眼科的内障疾病。
  问目痛应问发作的缓急,病程之长短、疼痛的性质、程度、视力及全身情况。
  若目痛连及头痛,瞳孔散大,混浊不清,恶心呕吐,口苦咽干,是肝胆风火上扰所致。
  若目赤肿痛突然发作,羞明流泪,畏光,多眵者,为暴发火眼或天行赤眼,是外感风热之邪上扰所致。
  若头目胀痛,兼见眩晕时作,耳鸣,五心烦热,口烟干燥等症,为阴虚火旺。多因房劳过度,或久病伤阴,真阴亏耗,阴虚阳亢,气血失和所致。
  2.目眩:既指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
  目眩与头晕在临床上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头晕既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目眩多以肝病为主,与脾、肾亦有密切关系。可由风、火、痰、瘀等多种原因所致。
  若目眩头晕,甚则眩晕欲仆,兼见腰膝酸软,耳鸣,肢体振颤麻木,步履不稳等症,属肝阳化风。多因平素阳虚,或久病、热病伤阴,水不涵木,肝阳失制,风阳上扰所致。
  若目眩头晕渐起,动则加剧,劳则既发,兼见神疲气短,心悸失眠,面白无华等症,为气血亏虚,多因思虑过度,伤及心脾,或久病气血耗伤,脑失所养而成。
  眩晕且头重,兼见胸脘满闷,恶呕或时吐痰涎,脉滑者,属痰浊中阻。常因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聚湿生痰,痰浊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所致。
  若目眩头晕,兼见耳鸣如蝉,健忘,腰膝酸软,精神萎靡者,属肾精不足。多因先天不足,或老年肾亏,或因房劳太过,肾精亏耗,脑髓空虚所致。
  若目眩头晕,头痛,健忘失眠,唇舌紫黯,舌有瘀点或瘀斑者,属瘀血阻络。多因跌仆外伤,瘀血内阻,气血不得正常输布,脑失所养而成。
  3.目昏:既指患者视物不清,昏暗不明。
  目昏多见于久病虚证,如气、血、精等亏虚,以致目失所养而成。
  目昏,视物易疲劳,兼见食少腹胀,乏力身倦,面色萎黄等症,为脾虚气弱。多因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或思虑伤脾、脾失健运,气血生代不足所致。
  若目昏,且见两目干涩,兼有面白无华,爪甲不荣,肢麻,头晕梦多者,为肝血不足。多因久病血亏,或失血过多,肝血不足,目失所养而成。此外,若患者每到黄昏时则视力明显减退,称为雀盲,亦属肝虚之病。
  若目昏,兼见腰膝酸软,耳鸣如蝉,健忘,发落,齿摇等症,为肾精不足。常因久病伤肾或房劳太过,肾精亏虚所致。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20:00  九、问小儿
  儿科古称哑科,因为小儿不会诉说病情,或叙述不清,进行问诊不仅困难,而且不一定准确,因此儿科的问诊有其独特之处,既通过向亲属询问,以搜集病情资料。
  小儿问诊的基本内容与成人相似,但因小儿在生理病理上有自已的特点:在生理上,既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谓稚阴稚阳,又是生机蓬勃,发育迅速,所谓纯阳之体;在病理上则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易虚易实,易危易安的特点。故对小儿疾病的诊断必须准确;治疗必须及时,问诊时,应结合生理病理特点,有重点地进行询问。
  (一) 问年龄
  许多儿科疾病往往与年龄有密切关系。如脐风、胎黄、脐疮等,多见于一周内初生儿,鹅口疮、脐突、夜啼等,以乳婴儿为多;麻疹多发生于6个月以上、5岁以下的幼儿,水痘、百日咳则在幼童期为多见,故详细询问患儿的年龄,对诊断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问出生前后的情况
  系指母亲在孕育期、产育期及患儿婴幼儿期(28天至3周岁)的情况,如母亲妊娠、产育期的营养健康状况,是否早产、难产,采用什么方法喂养,患儿坐、爬、立、走、出牙,学语和囟门闭合的迟早等,询问上述情况,可以了解小儿的先天情况和后天营养,发育状况。因为新生儿(出生后至28天)的疾病多与先天因素和分娩情况有关,婴幼儿发育迟缓则与后天喂养不当,营养不良关系较为密切。
  (三)问预防接种、传染病史和传染病接触史
  小儿6个月至5周岁之间,先天免疫力已消失,而后天免疫力尚未形成,且接触感染的机会较多,易患水痘、麻疹等儿科传染病,故应详细询问预防接种情况,是否患过某种传染病,有无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史,了解上述情况对疾病的诊断和签别诊断有重要意义。如小儿曾经患过麻疹,已获得终身免疫力,虽有与该病患儿密切接触史或相似症状,亦可不必考虑麻疹;如未曾患过麻诊或未作麻疹疫苗预防注射,近期又与该病患儿密切接触者,则易患此病。
  (四)问易致小儿患病的原因
  伤食、受惊、着凉是小儿致病的常见原因,均与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关系密切,因小儿脾胃脆弱,运化功能尚未健全,而生长发育对水谷精气的需求,却甚为迫切加之幼儿饮食无节制,易于伤食,而产生积滞、呕吐、泄泻等证,故《育婴家秘》说小儿“脾常不足”;小儿神气怯弱,易受惊吓,脏腑娇嫩,感受病邪,邪易深入枭张,易致高热惊风、抽搐、惊叫等症,故《丹溪心法》指出小儿“肝常有余”;小儿卫外机能未固,抗病力较差,每易感受外邪,以致发生感冒、咳嗽、肺炎喘嗽等病症。所以抓住小儿患病的原因进行询问,对小儿多发病的迅速诊断,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切 诊 在基础学中有简略介绍。(作为古老的中医诊断方法,很是复杂,且需要专人指导,笔者没有认真学习和实践,作为爱好者,望、闻、问三章就足以了解中医理论的基本知识,故此省略。 )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22:00  经络学简介

  《黄帝内经》指出:“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中医的经络,也就是针灸学,针灸是研究如何运用针刺和艾灸等方法防治疾病的一门科学。针灸疗法具有疗效显著、适应推广、操作简便、经济安全等优点,几千年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中国针灸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远古人就采用砭石刺激皮肤来治疗疾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又出现骨针、竹针、陶针等。在金属冶炼和金属工具使用以后,人们又陆续使用了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等。目前人们已经普遍使用不锈钢针。
  灸法是在火的发现与使用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古人发现烘火取暖环节或解除身体某部位的寒性疼痛,继而学会用兽皮或者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渐发展为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这就是最原始的灸法。以后,人们通过反复实践优选出艾叶作为灸法的材料。
  针灸学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有目的地使用针灸疗法治病。1973年在长沙市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记载的经脉的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即反映出早期经脉理论的古朴。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皇帝内经》,全面论述了经络、腧穴理论和针法、灸法知识,这标志着针灸理论已趋成熟。
  东汉至三国时期,针灸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著名医家华佗运用针灸治病时,取穴少而精、善治急性病证,著有《枕中灸刺经》(已佚);同时期医家张仲景在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也多次论及刺灸、烧针、温针等治法及其误治的处理。并在辩证施治中注意针药结合。
  晋代医家 黄甫谧,汇集《素问》、《针经》(即《灵枢经》)、《明堂孔穴治要》的有关内容,去其重复,撰成《针灸甲乙经》。该书共12卷,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并依据头、面、腹、背、手、足等部位记述腧穴,并且在《内经》160个腧穴的基础上发展为349个,确定了腧穴的位置、名称、主治、操作,介绍了针灸守法、宜忌和常见病的治疗。这就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具有巨大影响。
  唐代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时期,针灸学也有很大发展。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记载了许多针灸治疗的经验,最早提出了阿是穴的取法和应用,并绘制了3幅彩色针灸挂图(已佚),此后王焘又绘成12幅彩色挂图,并在其所撰《外台秘要》中,全面介绍了灸法,为推广灸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唐代设“太医署”,掌医学教育,那时针已成为独立的一科,并配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和针生等专职人员。
  宋代重视医学教育,设置太医局、太医院,并规定了针灸生测验课目,这些措施对针灸学术发展和规范化方面也起了促进作用。著名医家王惟一铸铜人,刻图经于石、厘正腧穴的位置及其所属经脉。增补了主治病证。于公元1026年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镇就图经》;次年设计铸造了两座铜人模型。这是古代精密的医学教学模型,也是教育史上形象教学的重要发现。
  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滑寿考订了经络循行及其与腧穴的联系,著成《十四经发挥》,将任督二脉与十二正经相提并论,成为十四经,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针灸名医何若愚、窦汉卿等推崇子午流注针法,论述了针灸取穴、配伍与时间的密切联系,是最早的时间生物医学。
  至明代,针灸学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果,涌现出许多针灸名家和针灸专著,如徐凤的《针灸大成》,以家传《针灸玄机密要》为基础,汇集了历代针灸著作,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而著,是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直到现在仍是学习针灸学的主要参考著作。
  清代针灸学也有一定的发展,如国家组织编纂的专著,《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以及个人著作,如李学川的《针灸逢源》,陈惠畴的《静脉图考》等针灸著作,在灸法中,此期以太乙神针大行于世,以灸代针,在临证中发挥了不同凡响的作用。但在清代以后清朝统治者竟以“针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为由,废除了太医院的针灸科,针灸学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但针灸疗法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仍在民间广泛流传应用。
  针灸很早以前就传到国外,并在许多国家得到推广应用,约在公元6世纪,针灸学传入朝鲜,《针灸甲乙经》等书被作为教材,公元562年,我国吴人知聪携带《明堂图》、《针灸甲乙经》到日本。公元17世纪末叶,针灸又传到欧洲。本世纪50年代以来,针灸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有不少国家派医师来中国学习针灸技术。特别是1971年中国公布了针刺麻醉的成果以后,在国外医学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出现了学习研究针灸、针麻的热潮。1975年以后,中国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先后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举办国际针灸培训班,为许多国家培训了针灸人才。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正在使用和研究针灸,并取得了显著成就。1987年世界真迹学会联合会成立以来。中国针灸学术界进一步加强了同各国针灸学术组织的联系与交流,这必将为发展国际针灸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有关针灸学的穴位图表、作用,有兴趣者可以去购买《针灸学》,这里仅仅介绍一下针灸学的发展历史。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6 14:23:00  我所讲的是我偶然得知中医知识,边学习,边应用,总结起来,经络方法、热疗方法等,不失为养生的一种良好的方法。而在对部分单味中药和一些中成药的运用和实践中,感受到它的作用小、时间长,认为只能用于辅助作用。
  中医作为华人遗产,如果去学习、去吸收,就说明我们得到了这个遗产,否则这个遗产我们就没有得到。
  据报道东南亚的华人、日本人、韩国人都将中医视为珍宝,继承和发扬很好,有报道说,东南亚华人消费鹿茸、人参。韩国足球运动员要喝人参汤,普通国民有在夏日的某一天专门吃人参炖鸡作为传统节日。
  我个人十多年的健康历程,还真的不知道从何说起!
  所说健康的收获,也只是自身健康的感觉,能够拿出科学依据的也不多,仅有从2006年6月15日的职工体检和2008年6月6日的职工体检结果对照来看,或多或少的能够说明一些问题。
  2008年8月,单位上组织职工体检,我在察看结果时,发现我的血糖值是5.96,自我感觉高了。随后拿来了2006年8月份职工体检的结果,发现在2006年8月份的体检报告上的血糖值是9.81;这个情况把我吓了一跳,这个数字,是在我从1994年开始接触中以后进行调理多年以后的结果。若是在94年进行体检,情况还不知道会怎么样!真是让我感到恐慌。这也说明,血糖值高,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让他逆转的。
  两次体检报告对照:
  2006年体检报告上的异常表现还有:轻度脂肪肝、前列腺钙化灶、心电图表述:T波异常,侧壁心肌缺血;血糖偏高、甘油三脂偏——2.40。建议:动态观察一个月后复查心电图、限食高脂、高胆固醇、高糖食物、忌酒;
  2008年的体检报告上的心电图正常;异常表现:轻度脂肪肝;建议:合理膳食、低脂
  饮食、脂肪肝不需处理.
  这样看,许多问题逐步消失。特别是察看了心电图,原来的异常完全消失。甘油三脂,08年报告是2.31。趋于正常值:0~2.3 )
  这两次的检查结果,足以说明我的 “修炼”还真的能够起到作用。
  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7 12:49:00  酗酒人是寒重 ,人体很大的危害, 是寒热,寒为阳虚,热为阴虚,一般阳虚阴虚相伴,但重点看是寒为先还是热为先,嗜酒人一般体内发冷,酒能提供热量,但不提供营养, 偶然小酒,能活血化瘀,起到健康保健作用,但是天天中午、晚上喝,日积月累就是问题了,这样会形成依赖。 很多嗜酒人很少吃食物,体内无法吸收到营养而肌体消瘦,对身体损害很大。
  要想改变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长时间的调理身体,我前面已经有所介绍。 需要仔细研读,找到几种适合自己地方法。作者:收获健康 回复日期:2009-2-7 15:14:00  前列腺应该是现代医学的概念,前列腺肥大也是使用现代科学仪器检查的结果。中医是肾与膀胱,尿频尿急中医谓之淋症——系“肾虚而膀胱热也”。年轻人多半由频繁手淫导致肾虚,阴虚生热,下注膀胱。现代医学的“炎”,中医谓“热”、热极化 “火”。现代医学对消“炎”非常有效,可是对尿频尿急没有什么办法。中医服用成药《桂附地黄丸》半年以上可有明显的效果。对老年性“前列腺肥大”的治疗效果非药物所能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