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颜色的讲究:业内曝房地产信托紧缩真相:银监会要弄死一批开发商《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52:00

业内曝房地产信托紧缩真相:银监会要弄死一批开发商

2011年07月18日 07:15
来源:财新网-新世纪 作者:符燕艳王晓庆

 

早在2010年2月,银监会也已出手控制。比如明确发文规定,其优先和劣后受益权配比比例不得高于3︰1。因资金杠杆率降低,一些“结构化”信托产品除购买股权外,还受让项目公司债权。2010年12月,银监会明文要求对以受让债权等方式变相提供贷款的情况,要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甄别。

监管机构和信托公司这种“猫和老鼠”的游戏背后,是监管要求和行业现实的巨大错位。对于地产信托产品,银监会要求明确是“真贷款”或“真股权”。但对于信托公司,恰恰两面都“真”不起来。

若真贷款,房地产开发项目必须满足“四证”(即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齐全、开发商或其控股股东具备二级资质、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国家最低要求等条件。同时信托资金也不得发放土地储备贷款。前述地产股权投资机构高管坦言,“开发商做信托项目,往往是四证不齐、自有资金不够30%的情况。”因为如果四证齐全、自有资金满足条件,“开发商就直接找银行贷款了”。

若真股权,则必须做到同股同权。但上述投资机构高管指出,“开发商不可能舍得让信托投资人分享股权带来的收益,因为他只是临时缺钱借一笔钱罢了。”一名大型信托公司高管亦承认,虽然行业里主要是股权信托为主,但“实质上就是贷款,所以被停掉”。

对此,一名开发商的财务总监也坦言,地产信托产品要做到真正意义的同股同权不现实。如若同股同权,开发商更倾向找战略投资者,否则,与信托“一旦意见不一样,会导致项目瘫痪”。此外,普通投资者往往不愿买一个看不见的权益,而宁愿选择这种“假股权、真贷款”。

“地产信托历史上,如果按照银监会的标准来做,开发商都不太可能做信托产品。”这名财务总监明确指出。在这种情况下,银监会的监管思路就是提高资本约束,以及尽可能要求控股。

拐点信号

但监管与时下的房地产调控结合或将逼出地产信托业务的拐点。

“地产信托的拐点将出现在未来某个时候监管部门开始对‘假股权、真融资’和债权融资真正一视同仁。”诺亚财富的一份报告曾指出。

由于监管部门窗口指导的随意性,信托公司早已习以为常,并应对有方。“从来都是模模糊糊。这更像是一种消息市,而不是政策市。”上述投资机构高管说,因此,信托公司在每次“喊停”后,往往暂停三五个月,稍后又悄悄做一单试试。“以前发行信托只是向当地银监局备案即可,而信托公司与当地银监局毕竟好沟通。”

不过,这一次究竟何时能重启原来业务,信托公司心里也没底。就在此时,平安信托的一份“真股权”的房地产信托面世,无疑是一种清晰的信号。

6月28日,平安信托推出“平安财富·安城1号房地产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据平安信托的客户经理说法,“这是一款真正的股权投资。”他说,“谈了很久,开发商才同意。”

这个项目的开发商是绿城[简介 最新动态],融资规模约8.6亿元,客户年化收益率高达25%。“25%的收益率只是我们平安信托的保守估计。”这名客户经理说,“这是位于温州的豪宅楼盘,楼板价10796元/平方米,加上建安成本,总成本约17000元/平方米。而绿城对售价的估计是,高层4万元/平方米,别墅是7万元/平方米。总投资回报至少在1倍以上。”

据了解,绿城已支付地价30多亿元,置换25%的股权。这种合作,虽然绿城必须让出股权收益,但好处显而易见。“半年下来,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就可以四证齐全。资金运用效率非常高,绿城这30亿元,可以撬动100亿元的项目,可以滚动拿地开发。”

“亏钱的买卖,开发商不会做。”这名客户经理说,“两三年后,如限购取消,房价反弹会很恐怖。即使房价下跌20%,也在我们预留空间内。”

从“假股权”到“真股权”的出现,正符合一名大型信托公司高管的想象,“现在开发商就是在博弈,在等,只有扛不下去,他们才会愿意接受这种真股权的形式。”

随着生存空间的被压缩,除了真正的股权融资外,信托业也开始摸索房地产基金模式。“我们现在在和信托公司谈基金的合作方式,我们来当合伙人,发行基金。这种合作,信托公司就是提供大客户的资源,收取财务顾问费即可。”上述投资机构高管说。

这种转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指出, 投资人投资信托可免除个人所得税,但如果投资基金就要交,“如此,融资成本要上升2.5%”。不过,这当在开发商承受范围之内。宝龙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资本管理中心总经理尤晓笛告诉财新《新世纪》记者,开发商也在关注新的信托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