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针编织花样集锦图片:[科举废止百年]科举废止前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20:04

 

  晚清武童以武术为晋身之阶,从武秀才、武举人,可一直考到武进士。1901年8月,清政府下诏改革科举,废止武科

终 结

  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1300年整的历程结束了。

前 传

  此前,有力保科举与力废科举的艰苦论争,也有清政府在维持中央集权和抗外族保疆域之间抉择的隐痛。

    力废者的逻辑是:抗外敌,救中国,必须建立新式教育,教授实用知识。科举障阻新式教育,也障阻中国图存。

    力保者的逻辑是:他们并非不知晓科举弊病———八股取士,导致政府实用人才匮乏。然而若贸然废止科举而无精妙制度顶替上来,儒家思想渐被搁置,朝廷抡才力弱,精英阶层远离中央控制,也会危及政权和国家。

    随着激烈反对废除科举的徐桐、刚毅、赵舒翘相继死于非命,清政府高层权力极大倾斜向力主废除科举的官员:荣禄、刘坤一、袁世凯、张之洞等人。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等实权官员递呈《请废科举折》称:“危迫情形,更甚曩日,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以分其砥砺实修之志。”所谓“危迫情形”,指两次鸦片战争战败,甲午之战中国战败,1900年庚子事变,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离北京,1904年日本在日俄战争中胜出之后,趁机入侵中国东北,国事危亡。

    无论力保者还是力废者,其最终目的都是:保安政府,救国图存。所以受废保争论影响最大的,并非论争双方,而是清朝政权本身。纽约市立大学东亚系教授李弘祺说:“中国社会阶层是一个闭合金字塔结构,皇帝、贵族、官员和平民分别铺就金字塔的每一层砖,儒家思想成为砖块之间的黏合剂。若无外力入侵,这个体系相对和谐、稳定。”若废止科举,教授实用知识将挤压儒家思想走向考试边缘。“黏合剂”干涸之后,砖块之间会否滑脱?若“黏合剂”被固守不放,能否抵挡西方国家坚船利炮?清朝政府身处二难境地,万难抉择。

    抉择犹疑之中,首当其冲者是慈禧太后,1898年10月9日、11月1日,慈禧太后发布谕令,中止维新变法中对于科举制度的改革。

    仅仅2年之后,庚子事变发生,为挽救清朝政府,1901年8月29日,慈禧太后发布意旨决然相反的谕令:“(我朝科举)行之二百余年,流弊日深,士子但视为弋取科名之具,剿袭庸滥,于经史大意无所发明,宜讲求实学,挽回旧习。”最高统治者的一声“讲求实学”,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革科举的运动似乎已然无法停止,4年之后,科举废止。然而在这之前,是一场横亘历史的改革与保守的论争。

    历朝历次论争最多不过废而再立,不如清朝末年来得激烈、彻底。

    清初,康熙皇帝已意识到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空疏无用,实于政事无涉”,并于1663年废止八股文考试。1665年,礼部侍郎黄机说:“先用经书,使阐发圣言微旨,以观心术。不用经书为文,人将置圣贤之学于不讲,请复。”康熙于是在1668年恢复八股文考试。

    1738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乾隆皇帝说:“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况积弊日深,侥幸日众。应将考试条款改移更张,别思所以遴拔真才实学之道。”

    乾隆组织讨论之后,发现没人能提出替代科举之方,这次提议暂且结束。

    等到鸦片战争到来,炮弹逼迫着要改革。李鸿章提出建议:设立洋学局,教授格致、测算、舆图、火轮机器、兵法、炮法、化学、电器等科目,若学生学有所成,则和科举出身获得同等地位。战争的失败让人们渴求军事等实用技术的同时,向科举制度伸出了矛头。

    李弘祺对此不禁有所感慨:“科举制度是因时代而失败的制度,并不是因为其本身而失败的制度。”

  线装本《大题文府》是已知古籍中字体最小、版面密度最高的私刻本,专供考生作弊使用

后 传

  1905年科举终结,6年后,清王朝终结。

       对于清政府,“保留科举”和“废止科举”两套逻辑,也许最终都预示同样的结局———保留科举,军事人才匮乏,只能丢失国土,沦陷首都,并且遭到力废科举的高官大员权力体系的孤立分离;废止科举,儒家思想建立的金字塔体系悄悄瓦解,西方思想入侵之后,政权也是难逃危亡。

       “科举制度存在了1300年,必然有原因。”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在9月2日“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谁都知道不可能倡议恢复科举,但是我们要以古鉴今。”

       “金字塔”的砖块在滑落。科举一经废止,儒家思想不能统治社会之心。大量新式学校建立,各种‘新思想’如同雨点般击打在中国社会结构之上。1905年8月,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倡议“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1905年8000多人留学国外,西方的民主思想和价值观念通过种种方式传播到国内。生于1896年的实藤惠秀教授对近代中日文化交流颇有造诣,他曾说,留日学生的“另一种大事业是经营杂志,其中虽亦有少数是纯学术的,一般而言都是介绍启蒙思想和宣传革命的杂志”。

        康熙昔日的疑虑,在清末成为现实:废止八股文,儒学独尊地位遭损,恐异端思想滋生,扰乱社稷。“科举要考察的是,你的思想和我们儒家的思想一样吗?你去学佛教不行,道教也不行,非得学儒家。”普林斯顿大学历史教授艾尔曼说,“科举考试灌输的儒学思想具备了宗教统一信仰的功能。”

        这个信仰能否让“金字塔”稳定?云南师范大学教授张宝昆认为,1300年的科举考试,渐渐成了一个塑造人和教化民众的政治过程,渐渐形成了一种抽象的考试价值观念和特定的考试文化。久而久之,它就会成为避免政治冲突的“政治平衡器”。另外,长期以来,自然而然地在社会成员的普遍模仿行为中达到了一致遵循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的目标,这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团结,对这种政治团结,一旦上升为一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就保证了社会的安定。

        “废科举使清朝政府和精英阶层之间的纽带突然崩断了”。美国圣心大学历史系教授柯任达说。

        科举废止之前,李鸿章、曾国藩等位居清朝政府高官要职,分享着清朝政府的权力,是清朝政权的一个部分,是科举制度这个纽带将中央政权和这些地方精英阶层合并到一起。“中央政权和地方精英阶层站在权力分界线的同一侧,利益一致。”柯仁达说。

    但是1905年之后,引入的西方现代教育制度似乎无法发挥如同科举一般的政治作用了。

余 波

  各种声音对科举废止的评价不一。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道:“废止科举划时代的意义超过了辛亥革命,其意义不亚于1861年沙俄政府的废奴和1868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废藩。”美国学者威尔。杜兰特说:“当这个制度以及由这个制度而带起的整个文化,被无情的进化和历史破坏推翻时,这实在是最大的不幸。”

    钱穆在《中国历史上之考试制度》中说道:“清末人却一意想变法,把此制度也连根拔去。民国以来,政府用人,便全无标准,人事奔竞,派系倾轧,结党营私,偏枯偏荣,种种病象,指不胜屈。”

    孙中山在民国建立后,曾于《五权宪法》等演说中赞扬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的以选拔真才的最古最好的制度。”孙中山还指出:“自世卿贵族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

    100年后,当今学者仍然借鉴科考公平精神,反思当代考试招生制度。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潘懋元认为:“近20年来,由于自学考试制度的建立、公务员考试的开展,尤其是高考制度的改革,都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学者们从不同角度探讨科举制度的价值及其兴废原因、科举考试的管理方法,尤其是防范作弊的方法,力图从中获得一些可资借鉴的信息。”

    柯任达在他的研究中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改革者废除了科举制度,他们让国家和公民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西方教育制度根本就不适合当时的中国,当时的中国人根本就不接受这套。现代教育体系需要大量的经费,税收落到县里农民头上,他们的钱办起来的学校却远离他们的家,远在县城、省城或者一些贸易中心城市。农民此时哪里还有钱让孩子跑那么远上学?那个时候中国人口90%都是农民,科举被废除了,新式教育他们也享受不了。”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奇生在论文《民国时期乡村权利结构的演变》中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约有90%的绅士居于乡间。由于他们耕读在农村,关心的事务也是农村,包括意识形态教化、精英分子的养成都以农村为中心。这因1905年科举制度的取消而改观。新知识分子的生活场所和活动空间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农村青年知识分子向城市单向流动,农村智力资源大量流失和衰竭,农村文化生态不断失衡与蜕化,乡村社会失去重心,其自治性和自主性亦不复存在。在这种背景下,乡村权势被土豪劣绅和无赖恶霸乘机僭取和窃夺。这是中国乡村社会千年来所未有之大变局。“

    “为维持基层统治秩序,抽取乡村人力和财税资源,国民党仍不得不借重和仰仗土豪劣绅势力,以对乡村社会进行控制。国民党政权愈深入,土豪劣绅僭取国家权力的机会愈多,队伍愈庞大,农民所受的压迫愈强烈。国民党惟有听任他们恣意分掠地方社会的权力和资源,以至于出现县政府对之‘防不胜防,撤不胜撤’的无法收拾的严重失序状态。农民赋税负担日益苛重,政府权威失坠,社会动荡混乱。正是这种恶性膨胀的无组织力量,最终吞噬了国民党基层政权的基础。“

    1300年沉积的负重,清政府希望在一举卸下,后世又需多少时间来消化它的影响?

科举史迹

隋朝开始

  公元587年,隋文帝开创科举制度,实行了300多年的九品中正制废止。

    整个隋朝,科举考试举行了四到五次,及第人数为12人。12位及第者中,有后来成为初唐名相的房玄龄,也有成为初唐名将的侯君集。

唐朝发展

  唐朝,科举考试规章日益完善。唐朝开设了众多科举考试项目: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明算(算学科)。此外,还有道举(玄学科)、一史(考《史记》,三史(考《史记》和前、后《汉书》)。“唐朝科举除经外还注重实用,不像后来各朝专攻经书,越来越脱离实际。”

    举荐还是考生及第的重要一环。

宋朝完善

  公元975年到1065年,宋王朝为科举考试制定了严格的考试制度和规格。其中,最为显见的是如何防止考生及考官作弊的规则。

    ●变惟一主考官为多位主考官,各位主考官相互监督,这样,主考官的权力得到限制。

    ●锁院制度:考官受命之日,同时进入贡院,关闭院门,在整个考试期间与外界断绝来往。

    ●糊名:考试完毕之后,考生填写姓名、籍贯等个人信息的试卷部分被密封,以防止考官徇私。

    ●誊录:为防止考官通过考生字体徇私,考试试卷将在宦官的监督、誊录官指挥之下由数百名书吏誊录成副本,然后副本交由考官批改。

    ●别头试:应试者与考官有亲戚关系时,考官必须回避,另派考官设场屋考试。

    公元1065年,科举考试定为每三年一次。

  科举也刺激了“衍生经济”,图为上海的卖考篮人。“考篮”是供考生使用的文房四宝、食物及日用品套装

明朝鼎盛

  明代通过制订更为细致规则和制度,将科举制度的系统性发展到极至。最为突出的制度是明确规定考试等级。

    ●童试:考生无论年龄大小,未有功名之前,必须参加童试,童试通过之后,称为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乡试:每三年,八月份,在省城举行一次,也叫“大比”。乡试中试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的举人称为“解元”。

    ●会试:会试在乡试之后的第二年春天于京城举行,会试中试者称为“贡士”,“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殿试:科举最高级别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及格者称为“进士”,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二甲和三甲。“一甲”取三人,由第一到第三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和三甲分别取若干名。

清朝终结

  ●1663年康熙废止八股文。

    ●1668年,康熙恢复八股文。

    ●1901年,慈禧太后发布谕令,称科举弊病与日俱增,现宜改行实学。

    ●1905年9月2日,科举制度废止。(录入 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