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少女第五章捞船:校友回忆:五十年代的校园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3:53:58
校友回忆:五十年代的校园生活 发布日期:2003-4-3 9:15:44   阅读数:1442

    2002年9月哈工大校友总会领导赴长春问候了吉林省校友会的老校友。与50年代在校学习的郝水、刘玉文、郭英林、苏德田、唐云梯、李蕴博、刘淼等部分老校友欢聚一堂,在一派浓郁的同窗情、母校情的亲情中,校友们对母校的关心深表谢意,对母校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尤感振奋。

    午餐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师大郝水教授,吉林省环保局原局长唐云梯及其夫人李蕴博,吉林工大刘玉文教授,吉林省机电研究设计院原院长苏德田等回忆起50年代母校那种“群贤毕至”的盛况和在母校的学习与生活,无不怀着深深的怀念之情。老校友们衷心祝愿母校在创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的进程中,再铸新的辉煌。

    五十年代的校园生活 /  凤岗 刘淼

      初冬的哈尔滨已是寒气袭人。然而,同学聚会的这一天,却是阳光明媚、温暖如春。
  2002年10月27日,在海内外校友工作研讨会召开之际,我们给水55级的7名同学在母校相会了。毕业42年,平常虽有见面之时,但这么多同班同学欢聚在一起,这还是第一次。
  首先来的是何钟怡,他是我们班年龄较小的一位。他曾任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哈佛大学客座研究员,是我国流体力学领域知名的教授。在任院长期间,他带领全校教职工,艰苦奋斗,开拓改革,兴建新校区(现今的哈工大二区),把哈建工的发展建设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为以后哈建大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他虽已年过花甲,但依然精神抖擞,才思敏捷,学识过人;说起话来还是那样口若悬河,言之有的,让人百听不厌。

      紧接着来的是丁正同、陈凤岗、孟庆海、郭玉茹,他们与吉林来的刘淼、唐云梯紧紧握手,问长问短。擅长摄影的唐云梯抓住这激动人心的场面,留下了一个个令人难忘的镜头。
  同学相聚有说不完的话,但更多的还是回忆同学青少年时代。
  1955年秋,来自全国20几个省市和港澳地区的40多名同学,汇聚到"工程师的摇篮"、全国6所重点院校之一的哈工大给水55班。记得当时全班约有60名左右同学(其中近20名是52级后的一些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与55级一同上课),哈尔滨的同学仅有2 人,其他同学都操着各自的方言。很多同学来哈尔滨前没见过火车、电车,更没见过这么多的苏联侨民。
  入学之初,清晨6时我们就从被称为"八工地"的学生宿舍奔向土木楼上课。上课铃响之前,刘鄂夫老师已把数学定理和公式写在303大教室的黑板上了。刘老师的板书几乎是一幅书法作品,令人叫绝。教物理的欧发老师夜里常来小教室答疑,使同学们学习上遇到的难题随时得到解决。教电工学的李家训老师讲课前每每先提问,同学们不免有些紧张,他那纯正的四川方言,至今让我们难忘。俄语课是苏侨女老师教,她在中国生活了几十年,竟听不懂也不会说一句汉语,但她那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动的教学方法却能使我们听懂并理解。教化学的常老师讲课铿锵悦耳,条理分明,听说她近年身体欠佳,盼她早日康复。还有李圭白、王宝贞、张自杰、董辅详、马中汉、顾迪民、吴尚信、刘馨远、廖文贵、谢培青等老师都曾教过我们。他们中有的已成为工程院院士,绝大部分都是博士生导师。作为受过他们教诲的我们,为老师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五十年代的哈工大,大部分教材采用苏联原版书,苏联专家达50多位,连作息时间也采用苏联模式,上午上课6学时,下午是体育课、自习课或自由活动。每天用餐是早午吃干饭,四菜一汤,晚餐则是稀饭或面条。那时学生用餐全部免费,学杂费、讲义费也全免,看病吃药也不花钱,对生活较困难的学生还发放棉衣棉裤。今天看来,当时学生的生活真是无忧无虑。不过,学习是非常紧张的。考试采用"5分制",所有课程一律用口试。考试时,老师在教室坐着,学生从一大堆试题中任抽一张后到一边准备半小时,即可到任何一位教师前应试。回答完试题,老师还要加试一两题,并当场给出成绩。在学习上老师一向抓得很紧。"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教风和学风从那时起就开始树立。
  学习虽然很紧张,但文体活动却很活跃。学校每年召开运动会。为了让全体学生体育达标,体育老师半夜里还陪着同学们在操场练习。同学们还根据自己的特长参加各种文艺团体。每到周未,土木楼的体育馆和礼堂就热闹起来,文艺演出、舞会、花一角钱看两部电影,一周的学习疲劳就消除得一干二净。
  大炼钢铁时,我们把拣来的废铁送入自建的土高炉,不分昼夜地守在炉前,可炼出来的铁却似铁渣;自己设计施工建在马家沟河上的小水电站竟然发出了电;在工厂实习时,我们把拣来的材料制造出了一台很好的电焊机;何钟怡在三年级时参加了长江水利枢纽工程的两个科研项目,发表了两篇论文,在当时引为佳话……有好多事现在想起来是多么的幼稚,但当时我们又是多么认真地去做啊!
  那时的我们对政治满腔的热情,除了认真上政治课,听形势报告,还积极参与肃反反右、拨白旗以及与自然灾害斗争等政治活动。对国家领导人等来校,我们更是热情高涨,自发地组织起来欢迎。记得我们曾在走廊夹道欢迎邓小平、李富春以及钱学森、华罗庚等,那种激动的心情和热烈的气氛至今不忘。
  三年级结束时,我们班有10名同学被抽出攻读河川水利工程新专业。1960年毕业后,有10多名同学留校任教,他们都成了教授、研究员,何钟怡至今还担任着博士生导师的工作。分配到其他省市的同学,也都业有所成,如国家环保局副局长王扬祖等,他们为祖国的建设和改革开放后的社会发展进步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没有不散的宴席。夜深了,那叙不完的衷情、忆不尽的往事,只好留在下次相会再说了。大家举杯,道一声"珍重",相约母校85周年校庆再相聚,相约毕业50周年再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