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咆哮6.4兵种:134师功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53:29
炽烈激情铸军勋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等功臣曹卫民 [作者:王河东 来源:http://www.hxonl.com
更新时间:2006-12-5 文章录入:hnmrw1    电影里邱少云、黄继光、董存瑞等英雄形象深入人心,人们也许不知道,湘乡有一位与他们一样光彩照人的英雄。他,从小就有一个愿望,立志当兵打仗,保家卫国。

    他,两度投笔从戎,在部队多次受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他,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等功臣、模范文化教员、算术速成教学法的发明者曹卫民。英雄虽已离去,追忆他的人生轨迹,激情燃烧的岁月仿佛就在眼前,英雄的爱国热情依然回荡在世人的心间。

    “把名字改了,就是铁下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决心”,曹卫民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他两度投笔从戎,夫妻双双应征,把美好青春奉献在军营。

    1923年,曹卫民出生在山枣镇白沙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较好的家庭条件让他顺利地读完了小学、初中和高中。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农村,能读这么多书的人算是少有的了。曹卫民出生的时候,父母希望他长大后走上好的仕途,故取名赐钦。在学校接受了新思想熏陶的曹卫民,感悟了一个道理:有国才有家,有国才有民,当兵打仗、保家卫国是每个爱国青年的神圣追求。曹卫民读初中时,瞒着父母把自己的名字改了。他告诉孩提时的邻居,把名字改掉,就是要铁下保卫国家、保卫人民的决心。后来,曹卫民的父母知道他改名字的事,不仅没有反对,而且非常赞成和支持他的作法。曹卫民高中毕业后,到云南昆明原中央机器厂当上了乙等实习员,从事化学分析工作。1943年9月,曹卫民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电讯专修科学习。当时,全国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1944年4月,日军为了挽救危局,打通“大陆交通线”以援救侵入南洋的孤军,发动了著名的“豫湘桂”战役。此时的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至12月,豫、湘、桂、粤等省的大部分地方被沦陷。隆隆的炮声传到了西南联大,“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激情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爱国青年。正在西南联大攻读的曹卫民早已燃烧着满腔激情。1945年2月,曹卫民毅然投笔从戎,参加了青年军,编入207师,一个星期后正式编入轻汽14团。随后派往印度学汽车驾驶,同年7月调回昆明。抗战胜利后,曹卫民深感救国仅*激情是不够的,于是便退伍回校继续深造,在西南联大电讯专科毕业后又考入该校理学院化学系学习,全面增长知识。在校期间,他满怀爱国卫民的壮志,积极参加“要民主,要自由”的学生运动,不料被学校勒令退学。退学回到家乡后,曹卫民曾在原东山初级中学第五高级职业学校、湘乡县立中学等校任教,是一位颇受师生欢迎的数理教员。1949年8月,湘乡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45军文工团来湘乡招募兵员,曹卫民听了征兵的动员报告后,再次激发了应征参军的热情,便与妻子曾蕴华双双报名参军,在他夫妻俩的动员和带领下,许多学生也一同应征参军。曹卫民入伍后,先后在45军134师工作队和政治部工作团当学员,不久随部队挺进大西南。1950年8月至1952年4月,在134师速成学校任文化教员,1952年在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任文化教员,1953年8月调中南军区师范学校任教员,1955年6月调南京解放军干部文化师范学校任教,1958年调南京炮兵学院任教,1959年改任学院政治教育部助理员。1950年加入共青团,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讲台就像战场,教书好比打仗,虽然不能在战场杀敌立功,一定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当个出色的文化教员。”曹卫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曹卫民第二次参军不久,全军正加紧开展文化教育运动,全面建设正规化、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这为曹卫民提供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的广阔舞台。曹卫民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地领悟了爱国卫民的内涵,他暗暗地告诉自己,讲台就像战场,教书好比打仗,虽然不能在战场上杀敌立功,一定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当个出色的文化教员。曹卫民把满腔的爱国热情化作工作动力,全部倾注在加速部队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上,为实现“工农干部知识化”奉献自己的一切。他根据部队成年人的特点,运用算术教学规律,积极探索、勤奋钻研,终于创造了“算术速成教学法”。曹卫民发明的“算术速成教学法”具有五大特点,正确发挥“口诀”的作用,在熟练“加法九九”与“乘法九九”的基础上,提高和加快学员计算的精确性和计算速度,深入了解和运用学员已有的算术知识、理解能力和心算能力,来弄通算理算法;从实际出发,系统组织教材,学会掌握重点,根据教材本身的科学系统,学员理解接受能力,将有密切关系的属于同一算理算法的合并教学,在一系列的难点中掌握中心难点,重点突破,全面研究教材的前后关系,把有些难点作适当分散,采取讲、练结合的办法,力求成绩的巩固;在教学中尽量利用学员所熟悉的事物和已有的经验把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并运用实物、图片、模型等辅助教具进行观察、实验以启发学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曹卫民发明的“算术速成教学法”,是他事业上取得的重大成就。1951年10月,曹卫民在340部队文化队,以64课时教完了原规定要400课时的中南算术课本一、二册,缩短教学时间336课时,比原规定的教学时间少了82%;340部队对曹卫民的教学经验作了专题总结。1952年5月15日全军权威性刊物《八一杂志》第13期全文刊登了总结材料,1952年3月19日中南军区政治部主任陶铸同志在给总政治部关于文化教育的报告中,推荐了曹卫民发明的算术速成教学法,总政治部为此向全军发出通报,并派专人帮助进行研究,整理出完整系统的材料。1952年6月总政治部《关于部队文化教育情况给军委的报告》中指出:“继祁建华创造‘速成识字法’后,中南军区又出现曹卫民算术速成教学法的成功范例。”1952年7月,总政治部召开部队文化教育座谈会,研究了曹卫民的发明创造,以总结他的经验为基础,进一步汇集了全军已有的算术速成教学经验,制订了《部队小学算术速成教学实施方案》(草案),并于1952年8月25日发出通知颁发各部队执行。《八一杂志》于1952年的第18期全文刊登了“通知”与“实施方案”,并发表了《认真贯彻部队小学算术速成教学实施方案》的专论,封面整版印有曹卫民进行算术速成教学的大幅照片。1952年9月中南军区党委会,政治部在给毛主席、总政治部的报告中指出,曹卫民的算术速成教学法“对于整个部队掀起文化学习运动起着推进作用”,“新教学法的出现与广泛地被采用,对于克服困难,促进速成,稳定情绪,提高信心,起了重大作用”。曹卫民在从事部队文化教育工作期间,成绩卓著,多次立功受奖,1952年4月因发明算术速成教学法,被134师和中南军区通令嘉奖,1952年中南军区在“五四”青年节授予他一等奖状及“青年模范教员”称号,并经军委总政治部批准,立大功一次,授予“模范文化教员”称号,1952年7月荣立特等功。

面对崇高荣誉,曹卫民却说:“我对祖国对人民的贡献很小,而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荣誉却是这样的大,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直到最后的一次跳动为止,我要将我的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

    1952年9月30日晚,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的国宴上,曹卫民作为一位年青的解放军代表出席了国宴,并频频举杯向毛主席敬酒。10月1日,他在建国三周年国庆大典的观礼台上与中央首长同台就座。不久,周恩来总理宴请蒙古泽登巴尔总理率领的政府代表团,曹卫民又应邀作陪。此时的曹卫民,内心充满无比的激动和幸福,他在给妻子曾蕴华的信中这样写道:“我对祖国对人民的贡献很少,而党和人民给予我的荣誉却是这样的大。我时刻在想,只要我的心还在跳动,直到最后的一次跳动为止,我要将我的全部精力贡献给祖国。”曹卫民面对崇高的荣誉,没有骄傲,而是更加勤奋的工作,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为了完善算术教学速成法,曹卫民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每次讲课,都要到学员中去走访、去了解学员的基本情况,使讲课更形象更生动。一个学员在笔记中写道:“当我们遇到困难,正想着曹教员时,曹教员就会出现在我们的身边。”有的学员说:“曹教员上课,听起来怎么也不疲倦,就像给吸住了一样。”由于曹卫民讲课深受学员们的欢迎,1952年10月至11月,他受总政治部的派遣到东北军区推广算术教学速成法,先后在军区机关安东(今丹东)、长春等地作报告9场,听课学员7000余人次,所到之处都受到热烈欢迎。

    曹卫民一心扑在军营的教学上,他心里想的只有两个字,就是奉献,家庭和个人的事从不计较。妻子曾蕴华与曹卫民双双参军后,夫妻俩就一直分居两地,曹卫民也从不向组织提出要照顾的要求,直到1956年,为了更好地让曹卫民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才由组织出面将妻子曾蕴华调到南京,让夫妻团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妻子的工作问题一直未能解决。曹卫民总是说服妻子,安排工作组织上也有困难,我们可以暂时克服,不要给组织添麻烦,不要去打扰领导。曹卫民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患病期间也一直坚持工作。1959年被诊断为重症肝炎,经多家医院治疗无效,不幸于1960年3月7日逝世,英年37岁。逝世后,总参炮兵部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经炮兵学院提议,学院所在地张家口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他为革命烈士。曹卫民在短暂的生命中,用高昂的革命激情书写了人生辉煌的一页,他的英名永远载入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史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