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新闻网:中国民乐进金色大厅 成功背后现困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7:20:27
中国民乐进金色大厅 成功背后现困惑

    当如潮的掌声再一次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优美旋律响起的时候,当2月3日人们又一次为“羊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成功在金色大厅举办而祝贺的时候,在维也纳亲身感受这种成功带给中国人自豪感以后,记者也在这里听到了另一个声音:“中国民族音乐如果继续频繁地涌进金色大厅,就会大大损害已经建立起来的中国民乐的形象。”记者在这里对中国民乐涌进金色大厅的热潮进行台前幕后的采访后发现,众多的中国民乐团如果不对进入金色大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那么中国民族音乐走向世界依然是一句空话,而“金色大厅镀金潮”的出现也对中国民族音乐走向海外市场是一个伤害,中国民族音乐进入金色大厅演出也就真正成为了“镀金之旅”。

   赠票使中国民乐“掉价”

    采访中国驻奥地利大使馆文化参赞孙书柱是记者在今年维也纳之行前产生的想法。近几年中国民乐频繁走进金色大厅,当人们翻阅众多报道的时候,会发现“巨大成功”四个字使用率最高,然而,如此众多的民乐团亮相金色大厅,维也纳真正的音乐工作者对此究竟怎么评价,却很少有信息传到国内。于是,了解中国民乐在维也纳的现状则显得十分重要。独家专访孙参赞是2月3日“羊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演出前的上午在中国大使馆进行的,采访中孙参赞向记者道出了他的苦衷。

    “应该说,无论什么乐团到金色大厅演出,对于中国民族音乐的宣传和推广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使奥地利人乃至欧洲人了解了中国民族文化。因为说实话,欧洲人了解中国比中国人了解欧洲相差很多。但是这几年中国民族音乐各种形式的演出过于频繁地在金色大厅登台,使得大量的送票工作成了大使馆的一个沉重的负担,从而也降低了中国大使馆在人们眼中的地位。因为这里的音乐演出已经形成了规范的市场,正常的演出是卖票的,这里有地位的官员以买票听音乐会为荣,大使馆为了一场演出向这里的各个方面送票实际上是很掉价的。第一次送票给朋友,他认为是友好,而第二次送,他就会认为你的演出不值钱,送来送去就倒了自己的牌子。”

    在国外的演出也靠送票?这在金色大厅的历史上也许会算得上“奇迹”了。孙参赞无奈地对记者说:“从2001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某公司的赞助和电视台的安排下1月份在金色大厅演出后,中国民乐团和各种乐团都一窝蜂地跃跃欲试,努力找钱来金色大厅开音乐会,近几年除了吴氏策划举办的每年一度的‘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已经形成品牌而不会送很多的票以外,其他演出大都有几百张送票,每当这个时候,中国大使馆也成了‘送票点’。这种情况以去年最为明显:去年一年就有6个中国乐团进入金色大厅演出,除了香港中乐团每年一度的‘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大使馆送票极为有限外,其他几个乐团都要送出几百张票‘诚恳地邀请’当地的官员来听音乐会,最多的要送900张票。这样的送票量也给被邀请的人造成困惑。以我的一个奥地利朋友为例,他每年都会提前购买‘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的票,但是当他购票后又拿到了中国大使馆的另外一场形式相同的民乐音乐会的请柬的时候,他就糊涂了,不停地问我:‘哪个乐团是正宗的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他在盛情难却的情况下,把买好的票送给别人,而自己来赴‘朋友的约会’,因为他不会在一个月内甚至一年内听这么多的中国民乐和中国乐团。太多的中国民乐进入金色大厅的短期行为本身就不会有太多的购票观众。送票是必然的。不送票就不会有满场的观众,电视画面就不好看,就不会有‘巨大成功’的热烈场面。”

   盲目理解“金色大厅”

    孙参赞认为,国内很多人对维也纳金色大厅地位的认识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他告诉记者:“维也纳金色大厅之所以有名实际上体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它是最古老的音乐大厅之一,是维也纳音乐家协会所在地;其次它是一个音乐博物馆,贝多芬交响曲的手稿收藏在这里,这里也收藏了世界各地的一些名贵乐器;再有,这里每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已成为传统。但是这些与这个音乐厅所有演出团体的演出水准无关。换句话说,在这里演出并不说明演出水准就有多高。但是现在国内有些乐团盲目地认为,在金色大厅演出就说明演出水准有多高,这是完全错误的理解。我认为,这样一窝蜂盲目地进入音乐大厅演出首先是经济上的浪费,每个乐团来到维也纳都要花上一二百万元的经费,而得到的效果只是对国内观众说一句‘巨大成功’,在当地真正的主流音乐市场却无声无息,这完全是自己骗自己。去年和今年来到金色大厅演出的很多乐团都是地区省市艺术学校的学生乐团,他们这么早地到金色大厅来演出,加上宣传上永远都是‘巨大成功’,对这些孩子更是一个心灵上的损害,使得他们的虚荣心膨胀。而一年有这么多的民族乐团来演出,而且将国内演出市场的赠票风带到维也纳正常的演出市场中,对于用正常的演出市场渠道推广民族音乐的演出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对于民族音乐的形象是一个巨大的伤害。因为这里真正的音乐听众认为,不要钱的东西就不是好东西。”

    掌声并不代表“巨大成功”

    那么,中国民族音乐在维也纳的市场上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真正的音乐家对中国民族音乐怎么看?孙参赞说:“如果你赠票邀请他来看,他们对演出本身的说法大都是冠冕堂皇的,所以我们的媒体在采访这些被邀请的官员时,大都是溢美之词,当采访购票进入金色大厅观看演出的观众时,这些观众大都是十分真诚的。当然,每次的演出不管是靠售票还是靠赠票,中国乐团都会获得‘热烈掌声’,只是我要告诉你,这里的演出不管你的水平高低,只要艺术家付出了劳动,每个节目都会获得掌声。所以,靠获得热烈掌声的次数来判断演出水平的高低是不准确的。那么,靠什么来评价演出的好坏呢?应该说是艺术上的分析。香港中乐团在这里举办音乐会时,这里的《标准报》曾经对他们给予了很尖锐的批评,从服装到音乐配器的观念,这是客观的。演出如果在音乐领域得到关注,而且在这里形成了一股热潮,那才叫‘热烈反响’。有些乐团为了自己的‘巨大成功’,演出前执意在这里举办新闻发布会,但是得到的反响却是平平。因为为了一台音乐会演出举办新闻发布会,这是金色大厅从来没有过的,这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而来的当地记者很少,记者们觉得莫名其妙。所以,要杜绝过于盲目地在金色大厅登台的演出,首先要杜绝虚荣心。真正的成功在这里是靠票房来说话,靠真正进入这里规范的主流市场。”

    孙参赞最后告诉记者:“去年我在出席有关外事工作的会议上,曾经就这个问题请有关方面注意,请求在一年中对到金色大厅演出的团体进行一些必要的限制,但是现在还没有起到效果,到金色大厅镀金的一窝蜂现象到现在还没有削减的迹象,有些乐团为了来金色大厅演出,不仅找企业全程赞助,而且还想方设法通过旅行社安排本该由文化部审批的演出。这样下去,我们对中国民族音乐好不容易在维也纳培育起来的市场感到担忧。解决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让演出按照国际惯例的正常市场操作,而不要急功近利。”

    文化旁白

    中国民乐当自强

    六年前的春节应该说是中国民族音乐扬眉吐气的日子,虎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让中国民乐第一次登上了金色大厅的舞台。如今六年过去了,维也纳观众从不认识中国民乐到了解中国民乐,中国民乐也从每年的一场发展到去年的六场演出。六年来,中国民乐频繁走进金色大厅不但让许多民乐团受益,而且也使每个在金色大厅演奏过的乐团都在名誉上和国内演出市场上得到了发展契机,于是,进入金色大厅也就越来越成为众多民乐团在国内市场打翻身仗上新台阶的“必经之路”。如今到金色大厅镀金成了众多乐团和艺术家热衷的事情,仿佛只有金色大厅能够救他们,只有金色大厅才是提升该团名声的“妙方良药”。

    过去,我国艺术家们为进不了金色大厅而发愁,今天他们突然发现,金色大厅不是高不可攀,只要有钱一切都不在话下。于是金色大厅成为提升自己的垫脚石,只是由于它缺少了艺术水准的基础,不可能给一些乐团提升艺术水准的帮助。中国民乐自1998年起开始建立起来的国际市场基础正在一步步被自己从底座拆掉。早就有人为中国民乐打开国际市场而努力,但是人们发现当国际市场真正被打开后,进入金色大厅是那样的容易,进入金色大厅需要的只是规定细致的合同和场租。于是,在众多企业的赞助下,以赠票形式出现在金色大厅的中国民族音乐会越来越多,许多乐团在口口声声要求进入国际主流演出市场的同时,把真正的演出市场撇到了远远的一边。然而,国际演出市场有它的规矩,破坏了规矩就被人瞧不起。靠票房体现艺术价值是西方演出市场永恒的规律,中国民乐如果不遵守国际演出市场的规矩,在不远的将来也会被撇到让人瞧不起的境地。因此,中国民乐要想在国际市场立足,首先要自立自强。

    也许是对中国民族音乐进入国际市场没有信心,也许是为了用“最简洁的方法”去扩大民乐的影响,不仅在维也纳,中国民乐海外演出不售票已经形成了一股“旋风”,这股风从维也纳刮到了希腊,现在又刮到了美国四个城市,如果再刮下去,中国民乐的真正艺术价值将大大降低,中国民乐花了六年时间培育起来的维也纳主流演出市场的基础也将毁于一旦。

    中国民乐要自强,中国民乐能够自强,坚持六年的“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场场爆满,这就是中国民乐自身价值的最好体现。而那些拿着国内企业巨额投资,来到金色大厅镀一层金的做法,无疑是是国际演出市场最掉价的做法。只有通过进入西方规范的主流市场,通过票房体现艺术价值,中国民乐走向世界才有最真实的意义。

    各方评说

    金色大厅,在这里演出不代表什么

    一般的中国民族乐团都以进入金色大厅演出为荣,认为在这里演出就代表了乐团具有高水准。2月3日“羊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获得成功后,记者采访了金色大厅演出部经理克劳斯·克莱恩先生,得到的回答是:“在这里演出并不标志乐团的水准和档次。”

    记者:您觉得中国民乐一年演出多少场能够达到饱和状态?

    克莱恩:这个很难讲,欧洲人喜欢好的音乐和好的演出,只要是好的音乐,演出多少场都不会饱和。

    记者:据您了解,去年中国民乐在金色大厅演出有多少场是售票的,有多少场是送票的?

    克莱恩:我们在这方面把握不了,因为大部分中国民乐的演出商都把票取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是把票都卖了,还是送人了。

    记者:如果一年有四至五个中国民族音乐会在金色大厅演出,您觉得观众会不会接受?

    克莱恩:我觉得不会有任何问题,只是不要集中在一段时间里。如果中国民乐团的质量特别好的话,演多少场都不成问题。

    记者:在金色大厅演出的艺术评价一般如何得出?

    克莱恩:并不是任何一个垃圾乐团都可以在金色大厅进行演出的,但对于中国民族乐团,金色大厅没法评价哪个乐团好,哪个乐团不好,艺术质量没法估计,只要这个乐团是正经的乐团,乐团的服装衣冠整洁,我们都会接受。

    记者:是不是在金色大厅演出就标志着一个乐团的水平?在金色大厅演出是否需要一定的艺术认证?

    克莱恩:金色大厅的演出绝对不会标志一个乐团的水平。由于我们对中国民乐团的水准搞不清楚,所以也不可能进行任何的艺术认证,只要交场租并签了合同就能在这里进行演出,只是不能衣冠不整地进入金色大厅而影响金色大厅的形象。

    记者:您觉得中国民乐在金色大厅演出的市场前景如何?目前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克莱恩:对于中国民族音乐,这里的观众听不懂二胡的演奏谁好谁不好,也不了解演奏中国乐器需要哪些技巧,更不知道中国民乐怎样的演奏才可以称得上大师风范,所以在质量上没有办法评价。但目前一些乐团的演出缺少外包装,演出前的广告宣传和包装都十分缺乏,也没有正常的市场运作。这是不少进入金色大厅演出的中国民乐团最大的问题。

    当地观众

    中国民乐并非多多益善

    自从1998年中国民族音乐第一次进入金色大厅,维也纳开始了解中国民乐。近年来的中国民乐众多的演出热衷于登上金色大厅的舞台,实际上为金色大厅的观众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记者借采访“羊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的同时,采访了几位几年来一直关注中国民乐在维也纳演出市场发展的观众。

    原奥地利劳达航空公司总裁皮特·奎勒先生:中国民族音乐在维也纳这几年确实有很大的发展,有很多人喜欢上了中国民乐。但是,中国民乐要想有更快的发展就要坚持走市场运作,因为这是在维也纳立足的关键。作为中国人的好朋友,我可能会拿赠票礼节性地出席,但以我自己的购票意愿,我只能看一场。一年看四五场实在是太多了。如果你是为了送票而来演出,那么就更不值得,因为德国有句名言:“不要钱的东西就是不值钱的东西。”

    已经坚持四年观看中国民族音乐会的工程师维尔·怀特:中国民族音乐确实是好音乐,但是好音乐也不可能在奥地利经常听,因为这里好的音乐太多了。如果中国民乐因为有经济实力就能每年几次来到维也纳金色大厅,那么维也纳是一个世界音乐的聚集地,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也都像中国民乐那样有经济实力就一年几次来到金色大厅,我们奥地利的音乐在金色大厅演出还能占多少?中国民乐一年来一两次就足矣,关键在于要通过售票进入商业演出的市场,如果总是送票请我们看,没有意义。

    金色大厅演出部前经理亚历山大·戴蒙:其实1998年金色大厅刚刚接受中国民族音乐的时候,中国民乐还没有形成这么强大的实力,后来来了这么多的中国民族乐团,我们不能不对一些演出感到遗憾。不是说中国民族音乐不好,而是中国民乐团来得太多,就有了一些混乱。一些中国民乐团在邀请观众和自身方面并不注意,连香肠、汉堡包和矿泉水都可以带到演奏大厅里吃,电视台的摄像师随时随地在大厅的各个地方拍摄,这样就影响了金色大厅的形象。所以,我们在制度上也做了一些限制。中国民族音乐进入金色大厅虽然是好事,但千万不要太多太随便。金色大厅是古老而有身份的音乐厅,在这里演出音乐应当有一定的水平和素养,观众才会有修养,否则进了金色大厅也不能说明什么。

    旅行社

    盲目到金色大厅镀金是浪费钱财

    记者为了了解中国民族音乐进入金色大厅的过程,在这里采访了从第一年开始就为“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提供“吃住行”帮助的在维也纳环球旅行社工作的华裔奥地利人王勇峰,他诚恳地对记者说:“中国的民族乐团来到维也纳进行艺术展示,总的来讲是好事,在这些乐团演出后,当地华人报纸的反映也是好的。作为旅行社来讲,除了吴氏策划的‘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以外,其他的团组也需要我们帮助,这对我们来讲是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我觉得中国民乐的发展应该从我们的内部想一个问题:把民乐推向国际也好,推向世界也好,要走什么路?”

    王勇峰以他近几年的亲身感受告诉记者:“吴氏策划进行的是规范的市场操作,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每年把中国民乐推向欧洲,我觉得这是正确的路子。但有些乐团就不是这样,为了能在金色大厅亮相,一定要赌一把。如果为了个人或一个团体到金色大厅镀金而花很多钱,我觉得没有这个必要。今年到现在为止,已经有两场中国乐团或中国艺术家的演出,而2月18日还将有一个艺术学校的民乐团来到金色大厅演出。其中前一个演出是国内企业赞助、电视台和当地华人报纸出面组织的演出。许多乐团靠大量的送票来填满观众席,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为国家创造财富,反而浪费国家钱财,是不值得的。在时间安排上,紧凑的音乐会也给人‘窝里斗’的感觉。”

    那么,中国民乐在维也纳的市场到底怎么样,王勇峰认为:“实际上外国观众对中国民乐大都不是很了解,所以观众出于好奇也会来观看。但是如果音乐会以赠票的形式邀请观众,观众对音乐不会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对于中国民乐整体而言,来的乐团再多,当地的观众对中国民乐艺术水准的评价也不会有太多的改变,因为他们并不会对中国民乐了解到能够评价的程度,大都只是喜欢。因此如果乐团想在这里找到自己艺术水平提升的依据,其实很难。我觉得,能够出钱买票的观众才是真正渴望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人,所以我认为,如果有本事还是应该进行商业演出,因为只有商业演出才能体现中国民乐的商业价值和水准。如果为了能在金色大厅露一脸而投入大量钱财,实在是一种浪费。这也是中国民乐进入金色大厅的恶性竞争,其结果是一些联系演出的经纪人赚了大钱,而给国家和企业造成浪费,艺术上更不会有什么提升,这是最为令人心疼的。”

    背景链接

    中国民乐团进军金色大厅备忘录

    1998年春节期间,中央民族乐团首次进入金色大厅演出,并开创了一年一度的“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

    1999年春节期间,中央民族乐团第二次进入金色大厅演出“兔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

    2000年春节期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龙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

    2001年春节期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第二次在金色大厅演出。

    中国上海民族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蛇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

    2002年春节期间,香港中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马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

    红星民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

    东方交响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

    2002年期间,北京金帆中学生民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

    山东艺术学校民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

    中国少年儿童合唱团在金色大厅演出。

    2003年春节期间彭家鹏、中国歌唱家与维也纳民族歌剧院管弦乐队演出音乐会。

    上海民族乐团在金色大厅演出“羊年春节中国民族音乐会”。

    浙江江阴艺术学校天华民乐团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