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套筒连接技术交底:[转载]为了读与写不再盲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50:12

[转载]为了读与写不再盲目

(2010-04-27 10:04:53)转载原文 标签:

转载

分类: 精品收藏 这篇文章非常好,转载并收藏了,谢谢!原文地址:为了读与写不再盲目作者:谭延桐

                                             ——答广西大学附中朝晖文学社原社长李迪斐问
    李迪斐:作为一名阅读者,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态,持着怎样的态度,带着怎样的目的去欣赏文学作品呢?
    谭延桐:静雅的心态。审视的态度。静雅,是为了倾听文字的簧片所发出的细微的独特的声响,呼吸油墨的神秘花所散发出的浓郁的幽深的芬芳。审视,是因为书里的观点或思想不见得全对,有时候会出现以偏盖全的错误,有时候会留下破绽百出的遗憾,甚至有时候还会与真理完全背道而驰……因为任何一个生命个体都是有或大或小的局限的,任何一个写作者都是带有或多或少的盲点的,对笔下的人和事等等很难做到照顾周全的。人毕竟不是神,无论多了不起的人。也只有做到了审视,才能进一步做到发现,并重估一切价值。我们太需要重估一切价值的能力和勇气了,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众声喧哗的年代。读书,是不能目的性太强的,当然最好是没有目的性。如果只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去读书,比如拿个什么文凭,比如借此改变自己的命运……那就俗了。本来,书是让人不俗的。目的性太强了,即使拿到了什么文凭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依然摆脱不了俗相和俗气,这就是很多拿到了博士文凭的人却依然欠缺人文修养的重要原因之所在。说到底,书是一种固本固源、修身养性的东西。它可以转化为文化的核武器和精神的原子弹,从而炸开一个局面,但它毕竟不是核武器或原子弹。照耀,沐浴,浸润,感染,擢升,才是所有好书的共有品性。
    李迪斐:什么样的作品可以被称作经典?阅读经典对我们来说究竟具有怎样的意义?
    谭延桐:具有相当的质地、含量、价值、思想力、精神力、艺术力和生命力的作品才可以被称作经典作品。经典作品无一不带有自己的饱满的灵魂和鲜明的个性,也就是说,它本身就是自足的,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就像一座高山和摩天大厦那样自足、独立和不可替代。经典给人以广度、高度、深度、厚度、硬度、浓度和亮度。正是这些“度”,最终形成了一个人的生命风度、心灵向度和思想精度等等。
    李迪斐:阅读与写作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联系?
    谭延桐:阅读开阔了视野,增强了认知,熔铸了理念,点燃了热情,竖起了自信……这时候再写作,就会有更多的参照物了,做到了心中有数了。要不,就会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始终不知道自己的位置究竟在哪里,甚至找不准自己的写作方向,始终处于盲目乐观和盲目生产的状态。盲从写作和盲目写作,是最最要不得的。
    李迪斐:我们应该如何通过阅读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应该是怎样的?
    谭延桐:阅读,首要的问题是选择,尽量去选择人类最精华的读物。若是取消了“选择”这样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很可能就会遇到什么就读什么,或者跟在别人后面瞎跑跑得很累最终还跑丢了自己。这便是风靡日久的“盲人瞎马现象”。选择,离不开审慎,一定要审慎。人这一生才三万多天,在世的时间实在是很有限,浪费不起。选择一座高山然后越过了这座高山,和选择一个土丘然后爬上了这个土丘,带来的感觉和思悟肯定是大不相同的。选择,静读,思索,正是这三大要素带来了知识结构的悄然改变。如果仅是停留在阅读上,从来就不问青红皂白,是构建不了牢不可破的知识结构的。也只有选择和思索这两个强有力的辅佐,在起着智慧的引领和果敢的匡正。有的人有知识却没有知识力,就是因为犯糊涂无情地推开了这两个卓越的辅佐的善意,最终落了个在自己的脑袋里给别人跑马,而且跑的是瞎马,谈起来的时候满口是“别人”却就是没有“自己”。“自己”跑哪儿去了,他们穷其一生都不可能会弄明白。过去文史哲不分家,文学家也是史学家和哲学家,现在从文的就只懂文学了,甚至连文学也一知半解了,这便是知识结构没有真正得到解决的病灶所引起的。任何学科的划分都是人为的,但实际上,所有学科之间都是有着不可分割的秘密联系的,不能割断了这个联系。一旦割断了,即使专业知识掌握得再好,也难免会沦为一个知识的贫困户和弱小者。构建非凡的知识结构,除了专业知识的摄取之外,必须拥有非专业知识的救济或补贴,要不,所谓的专业就会青黄不接,精神就会瘦弱不堪,生命就会黯淡无光,成了一个口吃者、木讷者和愚钝者,而不是鲜活者、奔放者和勇敢者。我们渴望的,却是集鲜活、奔放和勇敢于一体的大智大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