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散热器: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3:35:49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金寨县仙花实验学校   朱文余

 

摘 要    思想品德课教学应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感,对教师的亲切感,对学习的轻松感和成功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思想品德课教学     培养     学习兴趣

 

“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列夫·托尔斯泰语)强烈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驱动力,会像磁铁一样紧紧地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学习。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那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认为:

一、    要让学生对知识有需求感

兴趣源于需要。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就应该想尽办法,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需求感,有了这种需求感,就会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作为县教研室初中政治兼职教研员,我参与一些思想品德课教学研讨活动,来自教学一线的专家和教学能手,在这方面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

1、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所学知识的重要性。每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知识,作为教师应结合学科知识特点和现实生活的实际,向学生讲明学习该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明白,通过该知识的学习,可以在潜移默化中丰富视野,提高能力,增长才干。学生只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注入学习的动力,收获学习的快乐。

2、教师要利用学科知识自身吸引力去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社会生活纷繁复杂,有许多令人关注的现象和问题与我们所学的思想品德学科知识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紧紧抓住这一特点,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巧设悬念,因势利导,就可使学生产生疑问、探究的心理,从而激起学生的强烈学习需求。

二、要让学生对教师有亲敬感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亲可敬,态度和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促行,可使学生得到关爱,感到温暖,从而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反之,如果教师态度冷漠,知识浅薄,既不可亲,又不可敬,学生必然会心灰意冷,大失所望,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既可亲,又可敬。

1、教师要做到可亲。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教师在上课时要精神饱满,充满激情,面带微笑,自然亲切,切不可冷若冰霜,板着面孔。教师要热爱、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爱人者,人爱之;尊人者,人尊之。”(魏书生语)教师的语言要对学生充满鼓励和希望,循循善诱,耐心说教,切忌态度粗暴,动辄打骂,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特别注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要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在课堂上民主平等,要让学生感到可亲,有话敢说,有疑敢问。允许和鼓励学生和教师争论、探讨问题,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在彼此的交流、沟通、争论中会产生强烈的思想共鸣,从而形成一种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在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从“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转变过程中更加积极、主动,充分激发其兴趣,树立其信心。

2、教师要做到可敬。教师上课,教学基本功必须扎实,要用自身的高素质去吸引打动学生。教师的仪表、口才、学识、语言艺术和板书等,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重大影响。前些年笔者曾有幸参加了在寿县一中举行的六安市思想政治课优质课教学大奖赛,并一举荣获市级一等奖。今年四月,通过层层选拔,笔者以全县第一名的身份又一次参加了在寿县三中举行的2010年六安市中学思想(品德)政治课优质课教学大赛,并再次取得佳绩。当我载誉归来,走进课堂时,全班同学向我投来了敬佩的目光和长时间的掌声。正因如此,学生们对我所授思想品德课的学习更加专注,更加投入了,学习效果也更明显了。事实证明,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渊博的学识,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和崇高的师德修养,会换来学生的赞誉,赢来学生的敬佩,带来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    要让学生有学习的轻松感

轻松学习,快乐学习,其乐无穷。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如果教师不顾学生接受能力,不讲求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一味地贪多求快,那么,学生就必然会感到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弦绷得太紧,从而对学习产生惧怕心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使学生在学习上有轻松感。

1、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密度和难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组织教学,切不可随意加大教学份量,讲得太多、太滥,也不能不顾学生认知水平,讲一些过深、过难的东西,更不能为赶进度,给学生开快车。教师教学要讲求节奏,有张有弛,内容安排要难易适度,教学过程要快慢结合,缓急有致。只有课堂教学的进度、密度和难度适中,学生才能便于整体把握,利于消化吸收,否则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无所适从,从而失去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2、教师要注意转换教学角色,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通过角色互换,可以打破传统的师生之间主配角关系,建立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而在于指导学生“学”;不在于满足学生“学会”,而在于引导学生“会学”,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快乐。

3、教师要注意变换教学方式,不断刺激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和自身特点,做到讲解与讨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动脑与动手结合,不断变换教学方式。或朗读法,以优美的语言感动学生;或表演法,以生动的情节打动学生;或漫画法,以直观的图形晓喻学生等等。教师要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脍炙人口的诗歌,饶有情趣的民谣,幽默省人的漫画等教学资料洽当地融入到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体验、新感觉。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因教师教学方式的常变常新而倍感新鲜,这样无形中刺激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究和接纳。

四、    要让学生有学习的成功感

兴趣有赖于成功,成功激发更大的兴趣。在学习上,当学生通过艰苦努力,克服种种困难,突破道道难关,获取了某些知识后,心理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成功喜悦,越学越有劲,越学也有味,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反之,如果学生上课听不懂,提问不会答,作业不会做,测试成绩差,学习过程完全在失败的阴影中度过,那么就必然会对学习丧失信心,失去兴趣。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让学生尝到学习成功的甜头。

1、要让学生学得好,教师必须教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的教是学生的学的重要外部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科特点,学生特点,尊重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正确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启迪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智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因素,使课堂教学达到感人、育人的目的。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无法突破的困难时,教师要耐心帮助学生逢山开道,遇水架桥,使他们从“山重水复”的无路境地,走向“柳暗花明”的成功境界,从而使学习兴趣倍增。进而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长知识,学本领,增才干。

2、教师要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体验成功。思想品德课的提问是一门艺术,恰到好处且有针对性地设疑问难,有助于学生开动脑筋,领悟教材内容,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能力、兴趣、认知水平等方面参差不齐,因此,同一个问题,有的同学能轻松自如地答出,而有的同学则无处下牙。如果教师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盲目提问,部分学生就会“打哑炮”,从而挫伤了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提问时,教师应做到有的放矢,因人施问, 让学生各显其能,各尽其才。这样的提问才会收到良好效果,学生才会更容易产生学习的成功感。

3、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赞扬为主的教育原则。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善待学生,让学生在情感中接受教育,在关爱中大胆尝试,在鼓励中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多给学生一份表扬和鼓励,就会使学生多一份自尊和信心,从而激起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和渴求。教师对学生适度的赞赏和表扬,能让胆怯者生出勇气,寡言者产生冲动,善思者迸射出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