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看漂技巧图解:生活中的佛法~谁是我的依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23:53

生活中的佛法~谁是我的依靠

有位长者,育有两儿一女,年 老时,因重病,大儿子家中每个人为了糊口已经忙得团团转了,无暇照顾老爸;二儿子家人说,家里孩子尚小,需要照料,若家里有个病患,整天病奄奄、死气沉沉 的,对正在发育中的小孩将有很不好的心里影响,所以拒绝将父亲送到他们家;女儿见状,觉得老爸很可怜,就跟先生商量,接老爸到家中就近予以照顾,不料先生 说:「你是嫁出去的女儿,如同泼出去的水一样,两个儿子都不管了,你还管什么呢?」女儿对先生的反应只能默然以对,最后只好动用私房钱将老父安排送进赡养 院。

有天女儿到赡养院探视父亲,父亲说有天夜里不小心翻身跌落到地上,由于行动不便,只好忍耐躺在地上过夜直到天明;原来一位看护人员照顾好几位病患,晚上也确实累坏了,可能睡得太沉了,也无暇再来料理他们了。

当女儿向人谈及父亲凄惨的晚年生活时,都会情不自禁的潸然泪下,想及时序由农业社 会演变到工商时代,人们生活型态的改变,台湾社会也渐由原来受儒家思想教化,从本来较注重人伦教育的精神生活模式,渐而转向追求科技文明物化的物质生活, 以及受欧风东渐的影响,个人主义的自我中心思想澎湃,所以养儿防老的观念已渐褪化了,由以前「家中有二老如同有二宝」渐演变成「老来是贼,没人要」的现象 普遍存在社会上。所以不少老年人也因年老体弱乏人关心与照料,加上儿女各自忙于自己的生活,也就被送进赡养院之类的地方,因为年老的种种不便,以及不能再 与朝夕相处的家人在一起,导致不少老年人终日郁郁寡欢,最后带着老病抑郁而终,真是令人感伤!

年轻时为了养儿育女、养家活口而忙碌,当儿女各个长大男婚女嫁后,各自各奔前程远走高飞,时光流逝自己也老了,应该如何过着老而不老,心灵上不会有「没有依靠感」的心里障碍,不须在「心里层面上」过着依靠他人的老年生活,倒是每一个人需要深入研究的人生严肃课题啰!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我们社会中,老了觉得心灵没有依靠的事件层出不穷,因而在人生的终点站前,走上不幸路途之例,可是真实存在我们社会上的,现就举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如下面所述供参卓;希望我们都要以他人为前车之鉴,早做心里调适。

有一长者年老时被安顿在五星级的赡养院,这是很风光的高价位老年年金屋,曾经有位 高官的高堂亦曾在此居住过。这位长者想到一生中为了儿女为了家庭打拼,如今儿女长大了,多已离开父母、成家立业,各忙各自的生活,子孙无法承欢膝下,砥触 旧有「子孙满堂,数代同堂」的旧有观念,心里上响往旧式的子孝孙贤,含饴弄孙之乐想法的瓦解,而如今自己渐渐老了,身体行动方面也越来越不能自主,最终自 己的晚年郄被送进去赡养院,似乎有被儿女遗弃的感觉,却……因而心情相当郁结不欢,进了赡养院的房间也懒得打开皮箱整理就绪,一心只想着这一生的付出经 历,到老了又没办法与至爱的亲人朝夕相处,享受天伦之乐,实在越想越觉得这一生过得很不值得,…想着想着…落入不可自拔的悲情中…人们忽然间发现有人从楼 上跳下来了,长者终究不治身亡。

不可否认的「百善孝为先」,我们必须孝顺父母亲,但是如果孩儿因为世俗的谋生,或 者其它种种因素,无法随侍在身旁,甚或如果真有不孝顺的子女,不愿跟年迈父母同住时,要如何安顿身为父母自己的身、心,令自己的心灵恒处于吉祥状态中,尤 其是如何抚慰这个一生中总是喜欢有所依靠的「意识心」呢?我们要试着这样想:『这个生命本来就是不长久也不真实,会去思惟林林总总这些事的「意识心」,也 是不真实的,既然「意识心」是不真实是无常,就要面对这个无常真理,而接受不真实的「意识心」所分别的无常事物。』。

人生无不散的筵席,尽管至亲相聚一堂缘尽必然要离散,人生中迟早必须去思惟这样的道理,这个无常是常态也是很平常的事,而且无常是世间存在的至理,我们一 定要说服自己百分之百的去接受这个事实,但是芸芸众生虽知道「无常」,然而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接受无常呢?只因难得有人能够教我们正确的人生知见,教我们 如何「改变以意识为真的价值观」,因为有一个重要的关卡没有人教授我们,没办法突破,所 以我们一直以来的习气,心里面虽然知道是无常,但是矛盾的是又以无常的意识分别为真实,对于不能圆满我们意识分别的想法,总是在外人想法、做法与我们有所 砥触时,就有不遂己意的胡思乱想而深受着不顺遂的苦,这就是有一个基本原因没有突破──认假为真。那么到底真、假的分际是什么呢?您想确实知道吗?您想厘 清生命的真、假后而来改变您的命运吗?

人生在世所学到的世俗智慧,常常让我们落在「有」、「无」两边,所以大多世人的教 育一致认为「拥有」是幸福,而「失去」是痛苦的,而世人的喜「有」厌「无」,得不到想追求的,或失去了曾经拥有过的东西,有了严重的失落感,所以产生诸多 烦恼;事实上,不停地追求「有」眷属、名声、地位、财富…等等,这是人类教育的自我束缚,终究被「我所」绑着;…所以诸 佛菩萨示现人间,以种种善巧方便教化我们,但是只有曾经为众生付出很多的人,对佛法具足信心的人,是「有福、有缘的人」才能听到「正知见」,并且如实接受 诸 佛菩萨大慈大悲开示,就是说「有」与「无」都不是我们每一个人「真正的家」的真面貌;因为拥有一些什么的,只是家里一时的摆饰而已,该缘尽散坏的时间到 了,这些「所有的摆饰」都要消失掉的;而有一个真实永恒的家向来不受内外在「有」与「无」的干扰,一直以来都是自由自在的远离恐怖、颠倒、梦想,消遥无比 的随缘任运;如果我们能够遇到真善知识而找到这个无所挂碍的「真家」,便会使我们出生般若智慧的无上价值观,这个拥有无量宝藏的「真家」,衪向来像大海一 样能纳百川,有着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的胸怀,而展现出如如不动的随缘应物态度;理解了这般有容乃大、无所不包、犹如一片心海的衪,我们每一个人的真家,是本 然就是如此的。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向来都一直依偎着这片心海而生存,只因我们迷失了,少有人知道衪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究竟永远依止的真正幸福的家!所以长久以来,我们总是不停地向外奔驰,迷己逐物失魂落魄头出头没的找不到依靠。

本文章转贴自:http://www.wretch.cc/blog/studydiaries/34518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