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发烧友珍珠进化:三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3:10:27

三议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贾 陆 英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处理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是重要而紧迫的时代课题。这包括两个方面:其一,儒学经过自我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态,在公民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其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相融合,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孔子学说与毛泽东思想产生于不同时代,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必然联系。抹煞二者的本质区别是不对的,因此要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否认二者的必然联系也是错误的,因此要继承其民主性精华。“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毛泽东所持的基本态度。这在《毛选》中有大量论述可查。对待传统既要反对复古主义,又要反对虚无主义。要依托历史,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今天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更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精华的挖掘、梳理、借鉴和吸收,并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牵强附会”、或“马克思主义孔子化”吗?否!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契合点,决不是什么字面上、表面态度上的某些相似之处,而是思想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也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可以借鉴、继承、发展之处。二者的融合,也决不是什么生硬“苟合”,而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对儒学精华的吸收、转换和提升。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把孔子强加于毛泽东思想”吗?否!正是毛泽东提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他的著作、文稿中引用孔子的话最多。试问,有谁能强加得了这位伟人?我们应当按照历史的本来面貌去研究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与封建意识形态混合”吗?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开放的科学,从来没有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而总是在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中丰富、发展自己。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晶,吸取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题中应有之义。正如毛泽东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向封建意识形态倒退”吗?否!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固然有时代局限,但绝不是只有专制主义,只能批判和拒绝。同时也有民主性精华,必须珍视和弘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借鉴西方文明成果,创造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发展、创新、前进,绝非倒退。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吗?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其内在逻辑联系,它之所以能在中国生根开花结果,一是中国革命的需要,二是它与传统文化精华的契合。只有融合,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大众化,更有利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乡愿乱德”吗?否!借“尊崇孔夫子”之名行贬损毛泽东之实的极少数人应当知道,孔子乃是“圣之时者”,并非顽固不化之人。我们的祖先早在《周易》中就提出了“与时偕行”的重要思想。孔子学说历经2500多年,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面貌。在当代中国,儒学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经过自我变革,才能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获得新生的契机,拥有光明的未来,在公民伦理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其独特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是所谓“儒家化”吗?否!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汲取了儒、墨、道、法、兵等各家的学术精华。儒学的复兴不会是一花独放,一枝独秀,而将是多元中的一元。先秦诸子之学、以及后来形成的儒、释、道共生互补的学术各有优长,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今天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摒弃门户之见,倡导兼容并包,吸取百家优长,汇集八方精义,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