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主攻耽美文:京沪高铁如何不让人捏把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2:05



     从最初的五年工期到实际两年7个月完成铺轨,京沪高铁再改高铁建设速度记录——这个时间,在国外建设高铁时,还不足留给路基自然沉降。按照时速380公里的设计要求,京沪高铁线路建成百年内,沉降要控制在5毫米以内,时间跨度是100年内。如果超出这个限度,轻者会舒适度降低,重者可能会出现列车脱轨等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应对社会各界对高沪高铁质量的担忧,有关方面公开回应,高铁工期不断缩短,采用了新工艺确保质量。(6月7日《京华时报》)

      但是看完整篇报道,我的担忧却无法完全解除。比如,为了赶工期,通过“桑拿”制墩之类临时发明的办法提高墩身环境温度,加快混凝土水化反应速度,从而提高其强度,通过这一方法,墩身具备架梁条件的时间从4周缩短为1周。再如为了防止地基沉降,就对该路段“加载预压”,“相当于‘在路基上站上几个胖子,将它压实’。采取这一措施后,监测结果显示该路段已趋于稳定。”此外,“铁路正式运营后,路基可能还会沉降,这叫‘工后沉降’。京沪高铁的轨道板和钢轨之间,有三层东西:塑料垫片、弹性垫板、钢垫板。如果路基下沉了,钢轨是不能变的,可以改变的是这三个部分。比如目前的钢垫板一般是10毫米厚,可以换成20毫米厚的。在京沪高铁联调联试试验阶段,调整的是塑料垫片的厚度。这是预防沉降的方案。这并不是万能的。李克贤说,目前通过钢垫板等允许的最大调整厚度是1厘米,几十年内,最大调整厚度可能是5厘米。因此,工程质量必须不能出现超出这一范围的问题。”
      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质量体系,稍有环节疏忽或遗漏,后果可能就是“不堪承受之重”。尽管京沪高铁制定了严格的沉降监测制度,线路建好后,多达数百处的监测点也要随时报告监测数据,尽管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表示,京沪高铁主要通过人工压实来应对,“安全上不是问题,至少最近不是问题”,“只要监测好了,将来也不是问题”。
      但是再科学的设计,再严密的监控,最终都是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人来实施完成。还记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在网上流传甚广的平井宪夫万字长文《你不知道的日本核电业》,里面并没有任何大道理,全部都是细节。管理学和哲学都告诉我们,魔鬼就在细节中,一个个貌似强大的固若金汤的核电设施,在它们的内部,从施工到维护到废除,暗藏着无数“不可控”的细节,其中,一个小小的细节疏忽或失误,就有可能造成致命的危机。
      当然,京沪高铁至少不像核电一样一旦启动就让人退避三舍,但是,“要害在细节中”却是一个共同的永恒的命题。如今,高铁已经建成,要保证运营安全,最要紧的并非加强监控一类,而是通过降低速度提高安全系数,在运营、调整到了足够安全的程度,再逐渐提高速度。也许,这也正是不久前铁道部门宣布降低高铁速度和票价的根本原因吧?只不过这个原因,轻易“不与外人言”罢了。但是,作为公众,这却是起码的知情权啊!(作者为信孚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