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子菩提 上色:相晓冬:《智本论》第二篇 精神生产方式的构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21:47:10
《智本论》第二篇 精神生产方式的构成
  
    第一章 精神生产力
  
    生产活动就是劳动本身,它是人类运用体力和脑力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这种改造和认识的对象既包括自然界,又包括人类社会以及自身的思维。
  
    生产力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它包括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对象。
  
    根据劳动对象与生产工具的不同属性,生产力表现为物质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对应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
  
    物质生产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是人类自觉地有意识的运用体力劳动及其工具直接作用于物质资料并生产出相应物质产品的活动。
  
    精神生产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人类社会即自身思维的活动,是人类运用脑力劳动及其工具作用于精神资料并生产出相应精神产品的活动。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辩证统一性在于,物质生产的发展推动着精神生产的扩大,精神生产又反过来为物质生产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物质生产离不开精神生产的理论指导;而精神生产也离不开物质生产的物质支持;物质生产为精神生产创造物质基础,而精神生产又在物质生产中展示精神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即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其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分配方式。
  
    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社会关系是物质生产关系,它与物质生产力相互统一构成物质生产方式;在精神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关系即精神生产关系,它与精神生产力相互统一,构成精神生产方式。而精神生产方式与物质生产方式又相互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第二章 精神生产力的要素
  
    一、精神生产者——全世界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脑力劳动者
  
    继体力劳动在被机器大工业解放之后,人类又创造出电脑用以解放自身的脑力劳动;在机械的繁琐的程序化的脑力劳动被电脑软件解放之后,人类劳动却暂时找不到用武之地了,他们长期习惯了以就业的形式获得工资这种劳动报酬,但却从没有想到,脑力劳动所释放出来的智慧能够象核武器爆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那样,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财富。
  
    人类的脑力劳动长期以来一直从属、服从并服务于物质生产,被土地、工厂和资本等这些物质的力量所支配,而独立的自由的精神生产只是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诗人等少数知识分子的事业,绝大部分劳动人民沦为物质生产的工人、农民、小生产者以及小生意人等各种不同身份的从业者,他们的劳动都是以物质的生产和交换为目的,成为这种生产和交换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以至于他们的精神意识也都围绕着这种物质生产进行,围绕着那点可怜巴巴的利益而运转。
  
    生产力的发展、教育的普及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进步,使得这些物质生产的从业者日益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知识劳动者的增加,由于物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些知识分子一部分重新被物质生所吸纳,成为管理人员、营销人员、技术人员等脑力劳动者,另一部分投身于策划咨询、媒体出版、电影电视等以脑力劳动为主导的精神文化产业之中。
  
    于是,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生产部门,并且在这两大部门之中,脑力劳动者都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纯粹的劳动力形式的工人的数量也在物质生产中遭到自动化机器的排斥而日益减少。这说明,人类劳动已经从体力劳动发展为脑力劳动,而遍布各个部门的知识分子已经成为人类劳动的中坚力量。
  
    尽管如此,整个社会的精神生产仍然没有取得普遍独立于物质生产的形式,大部分知识分子的脑力劳动仍然沿用着传统工人的分配方式,即以工资这种劳动力价格的形式实现劳动的价值。原因在于,脑力劳动的精神产品难以独立的进行价值实现,而不得不像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的命运那样,把自己的脑力劳动卖给资本,以雇佣劳动的形式获得工资,并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精神胜利法调整自己的心态,使得自我满足程度与工资的高低起伏相适应,为了工资的上涨和职位的晋升,他们就像封建社会朝廷的官员们在皇权面前争宠一样,纷纷在资本面前争宠,相互倾轧并且尔虞我诈。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脑力劳动者沦为知识工人,沦为雇佣资本的奴隶。每天早上晚间的下班高峰时期,那一辆辆装满上班族的地铁列车和公共汽车就是押送这种脑力劳动者的交通工具,而那种叫做CBD的写字楼就是资本囚禁和关押人类脑力劳动的碉堡。这些劳动者们不得不以自愿的形式每天往返于家庭和单位之间,按照八小时工作日的国际惯例出卖自己的劳动时间,以换取维持个人、家庭等各种各样的消费资料。与曾经的工人阶级相比,这些脑力劳动者们的生活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所以,来自他们父母长辈们的谆谆教导则是,好好上班工作,攒钱买房,日子就会一天天好下去。处于新世纪之初的我们,就是这样一个叫做知识分子的群体,我们满足了父辈的期望,而自己的心中却又升腾起对未来更高的期望,于是,挣脱社会现实的牢笼,不再满足于父辈们曾经为我们设计如今只令他们自己感到满足的家庭的安乐窝,这是每一代人各自不同的历史使命,人类历史的车轮也就在这种“一代更比一代狂”的不满中滚向前方。
  
    直到这些脑力劳动者们发现了另外一条道路——不用接受资本的雇佣,不用出卖劳动时间,只要坐在电脑前思考创作,或者自己拿点资本创业开公司也同样可以实现自身的劳动价值——人类劳动的自我解放也就开始了,只是停留在特殊的偶然的自发状态,还没有上升到普遍的必然的自觉状态。现在已经有不少的脑力劳动者得到了解放,除了娱乐明星、名家大腕等依靠各自不同天赋的脑力劳动而出名的名人之外,还有一批象张朝阳那样借助于资本力量而成功的创业青年,以及象唐骏、李开复那样从为资本打工到摆脱资本而独立创业的职业经理人。在一个资本之间的竞争此起彼伏以至于人人都可以掌握资本的时代,劳动的境地确实具备了多重选择,而与传统工业时代时不得不就业的状态大相径庭。
  
    但要变身为成功的创业者,则需要劳动者自身具备一定的素质,至少得具有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而不能是一个“只会低头拉车,不会抬头看路”的劳动力,也就是说,即使是创业,也需要创业者是脑力劳动者。这些创业者必须用自己的脑力劳动组织管理并经营资本、技术、人才、资源等生产要素,以实现创业项目的发展,最终创业成功。
  
    除了如开公司这种形式的创业之外,脑力劳动者还有一种新的选择形式,那就是独立的进行精神生产,并通过市场手段实现精神产品的价值。比如写书创作,一旦出版发行并被市场认可,则可以让作者名利双收,使之可以持续性地进行其他创作,如此,精神生产则可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
  
    这种精神生产曾经是少数知识分子的专利,但随着知识分子数量的增加,以及市场经济与信息社会所创造出来的社会条件日益可以让精神生产顺利实现价值,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投身其中,与此相应,作为精神生产部门重要支柱的文化产业也就跟着发展起来了。人类的脑力劳动在几千年“寒窗夜雨,枯灯残卷”的漫长煎熬和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黎明——21世纪之初的人类社会即将迎来一个以自由创造为特征的新的脑力劳动时代,那就是伟大的智慧文明。
  
    我们的人类先祖曾经运用智慧将采摘业发展成自觉的种植业,从而开启农业文明的大门;而手工业又借助于机器将人类送入工业文明时代;如今,以策划业、文化产业等为代表的精神生产已经在互联网这一伟大的生产工具的帮助下实现规模化和群体化,从而让人类迎来一个崭新的智慧文明时代。
  
    伴随着阶级剥削和压迫,地主和农民成为了农业文明的生产力代表者,而资本家和工人也一度成为工业文明的生产力代表者,而如今,在脑力劳动成为生产方式主导这一新的历史条件下,知识分子将抖落掉所有的异己力量,只身自由地成为智慧经济这一新的伟大生产力的代表者——他们正纷纷从束缚自己的蛹中破壳而出,正在兴奋地振动羽翼,那双小小的翅膀,将最终形成席卷全球的壮观风暴。
  
    二、生产工具——以人脑为主,以电脑和互联网为辅
  
    1、电脑对脑力劳动的解放
  
    电脑或计算机的发明过程我们无需细讲,几乎所有的计算机课程都已经做到了详尽的叙述。我在这里也只是从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历史的审视。
  
    电脑是人脑创造出来用以解放自己脑力劳动的工具,起初,电脑只是被用于进行复杂的计算,直到后来科学家们发明了二进制,并用这种方式丰富了计算机语言,并将其与人类语言进行转换,从而使得电脑摆脱了单纯的计算工具,而成为信息储存和加工的工具,显示器就是这种工具的人机界面,而计算机语言与人类信息的转化是通过电脑的系统程序自动完成了,这样人脑对电脑的使用就可以摆脱计算机语言的限制,就像现在我打的每个字都对应着某个计算机数据,而我根本不需要知道这个数据,我只要按照汉语拼音书写就可以在电脑上呈现和储存。
  
    不仅如此,在电脑成为人类信息储存和加工处理的工具之后,人类开始日益重视到电脑的自动化对人脑的解放作用,他们企图让人脑彻底悠闲起来,而将更多的工作交给电脑,于是,各种不同领域的软件程序得到了广泛的开发和应有。财务软件、管理软件等所有属于程序化和机械化的脑力劳动都可以借助于电脑软件这种玩意儿来进行,人类的脑力劳动存在哪些领域,哪些领域便会被创造出相应的软件以便让人脑更方便的利用电脑完成相应的工作事项,不但如此,即使在物质生产领域,电脑也通过工业自动化的形式被广泛运用,很多传统的工业生产车间,只要一开动按钮便会自动运行起来,而工人们只能帮着这种自动化的生产线打打下手,人类劳动的解放便取得了悠闲自得的这种被替代的方式。这些曾经四处忙碌的劳动者们在难得的悠闲之后突然恐慌起来——电脑都代替我们了,我们还有什么用处呢?于是,一种电脑将要代替人消灭人的思潮应运而起,以至于反映在某些号称大片的电影中。
  
    但这些人脑们没有发现,电脑对人的代替正是人类脑力劳动解放的一个必经之路。诚然,无论是计算、存储还是按照设计的程序处理数据以完成既定的工作事项,电脑都比人脑更为精确和快速,但电脑始终不过是人脑创造出来的脑力劳动的工具而已,它在某些方面无论怎样超过人脑,都无法代替人脑的创造性劳动,因为电脑只会计算,它从来也永远不会拥有自觉的意识活动,因而它们永远不会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电脑代替人,正是逼着人类不得不选择并从事只有人脑独有的创造性劳动。
  
    但电脑和软件只能是人脑的外部辅助工具,它们只会按照人预设的程序进行计算,无法也永远不能代替人脑独有的意识活动,永远不能代替人脑自身的思考,因而永远不能脱离人去认识和改变世界,即使那些通过互联网而流窜作案的电脑病毒也不是自生的,而是人为制造并在其传播过程中所遭遇的反病毒力量斗争的结果。正如人体病毒的变异是其与免疫能力斗争的结果一样。
  
    别以为你打开某个下棋软件的时候是在跟电脑下棋,那不过是一个甚至一群象棋大师的棋艺通过棋谱的形式物化到这个游戏软件上而已。你每走一步棋,这个软件都会以计算的形式在其储存的信息库里选择和优化对付你的招法,看似你在和电脑下棋,而实则是你在跟一个软件化了的棋手在博弈,只不过,它的信息库中汇集了很多棋手的棋谱和路数而已。
  
    电脑对人脑的解放作用催生了软件产业,软件产业在各个领域的延伸和升级从更广的范围内和更大的程度上解放着人类的脑力劳动,但由于大部分人脑在因为被解放而变得悠闲之后找不到出路了,而为了满足这些人脑精神空虚的需要,游戏软件也跟着发展起来了,伴随着游戏者的大量出现而产生的巨大人气,游戏软件的生产制造者们也在此基础上创造出相应的盈利模式,从而成为资本赚钱的新领地。
  
    对人类劳动的历史进行了哲学的审视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人类劳动的发展一直在遵循着一条自我解放的道路,先用机器解放体力劳动,再用电脑及软件程序解放脑力劳动,直到将人脑独有的不可以被任何东西所替代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这种创造性劳动交还给人脑本身。
  
    但现在的问题是,电脑的发展进步程度远远超过了人脑的发展,以至于面对整个世界,被解放出来的人脑却一脸茫然无所适从了,于是,那些趴在电脑前沉迷于聊天、玩游戏的人脑们纷纷陷入了空虚和无聊之中,他们没有把电脑看成帮助人类脑力劳动从事精神生产的辅助工具,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满足某种精神需要的消费资料来对待了。这哪里是人脑在支配电脑,而是电脑在支配人脑,电脑要真正成为人脑的工具,需要人脑发达起来,驾驭和支配起电脑,从事起脑力劳动的生产,而不发达的人脑只能沦为发达的电脑的奴隶。
  
    人类对电脑的认识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是人类哲学思维方式的落后造成的,我们很多人的意识活动都在围绕着直观的有形的物质打转,却从来或很少将意识也视为物质。而只有将意识视为物质,才能理解电脑软件的工具属性,才能认识到人类意识的独有性和不可代替性,才能认识到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活动永远属于人脑本身,才会将人脑置于脑力劳动的主体地位,而将电脑至于从属地位。
  
    是的,电脑是人类创造出来用以解放自身脑力劳动的工具,各种领域发明应用的软件产品则是人类精神产品的物化,它们按照人的意志通过电脑的运行从而代替了人类自身那些机械化程序化的具体脑力劳动,从而将人脑解放出来。
  
    这种解放将通过客观的力量逼迫人脑不得不从事那些无法被代替的工作,诸如思考和策划,艺术、文学或哲学的创作、电视电影等文化产品的生产,而这些才是人类自由的脑力劳动,也是人类展示自身智慧的用武之地。
  
    脑力劳动的本质是自由的思考和创造,是实现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和改造,是人类实现物质和精神双重自由的唯一出路,而反观我们的人脑,大都被电脑信息和网络游戏所吞噬,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脑已经变成电脑的奴隶,这是人脑自身的异化。
  
    2、互联网造成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
  
    互联网是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创造了网站这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型媒体,这种媒体摆脱了传统媒体的物质载体和传播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网页这种电子介质而突破地理空间的限制实现广泛传播。这种传播造成了人类信息的共享和认识的互动,而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不仅是信息传播的工具,同时还是信息储存的伟大工具,如果没有人为的原因,所有被传播过的信息都可以被它储存起来并以查询搜索的方式随时实现传播,而这,不正是人类共有共享的巨大信息宝库么?
  
    伴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传统媒体的网络化、书籍媒介的电子化以及图片视频类信息网站的出现,伟大的互联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并覆盖人类社会,每个人都将自己的认识以发帖、跟帖、博客等不同的信息组合形式反映到互联网上,并以传播的形式与他人分享,每个人都成为了认识世界的主体,因而也可以成为改变世界的主体,有了无数个电脑背后的人脑作为结点,整个日益被网络所覆盖的世界也就日益变成人脑的世界,而人脑也必然成为世界的人脑。
  
    而站在生产方式的高度上审视互联网,我们才发现这种技术工具的伟大历史作用,大家看,它在将电脑连接起来的同时,也必然地造成了人脑的连接,从而将个体的孤立的分散的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活动变成了有机相连的整体的互动的活动,它造成了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
  
    但脑力劳动要实现自觉地分工和协作却取决于人脑本身,取决于这些人脑能否相互之间无私地提供和分享自己的认识,取决于这些个体的人脑有没有能力吸取他人的认识成果——即取决于这一群个体的人脑能否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群体的人脑。
  
    网络从来不是什么虚拟世界,而是全人类共同的精神世界,因为在每一个电脑的背后,都有一个人脑的存在,所有的信息都是人脑意识活动的产物。互联网,这一造成全世界劳动人民普遍交往的伟大工具,让人类的精神活动具备了穿疆破土超越时空的伟大力量,借助于这个工具,人类不仅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从事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从事史无前例的无边界的个性的自由的创造性的精神生产,而且这种生产方式所造成的全人类在思想精神上的大联合必将把整个世界变成人民的世界。
  
    3、系统辩证法成为智慧的思维机器
  
    系统论与辩证法的结合产生出系统辩证法——一分为二与合二为一的辩证统一,系统论思想能够将事物复杂化,而辩证法的引入又开辟了使其简单化的途径,一言以蔽之,这种思维方法让人类的认识能力实现了复杂与简单的辩证统一,系统辩证法将终结所有的繁琐哲学,使得哲学走出哲学家的书架而转向为人民群众认识和改变世界的社会实践服务,并成为智慧文明时代的思维方式,成为智慧生产的思维机器和生产工具,系统辩证法的推广普及是智慧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分析人类至今所有的智慧成果,无不发现辩证法的神圣魔力,而考察人类所有的理性思维方法,无不是在自觉或不自觉的遵循着辨证法则。而辩证法,正是往圣先哲们呕心沥血栽种滋养的哲学之树所结出的最后果实。
  
    现在乃至今后,哲学在成为民众思想武器的同时,民众也成为哲学的物质武器。人民在学习和掌握辩证法的同时,辩证法也掌握起人民——整个世界是一个辨证的世界,而人在认识世界改变世界的过程中,也被世界改变为辨证的人。
  
    由于精神生产方式的要求,人类社会未来的教育也将进行革命性的转变,那就是变传统的灌输知识为启迪思维,有了电脑、互联网和搜索引擎,人脑不应该再以记忆和储存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开动起思维机器,自觉进行精神的生产。因此,我们不要以无知为耻,也不要以有知为荣,任何有知都有无知,而任何无知都是有知。认识到自己无知,才是最大的知识。
  
    与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整个人类社会也将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而终生的自觉的学习也成为每个人从事脑力劳动的必然前提和内在过程,人类的脑力劳动将从传统的对知识的占有和注解彻底转向对问题的思考、转向自由的创造、转向精神的生产、转向对世界的改造,尽管这些也得以占有和掌握一定的知识为前提,正如任何一个脑力劳动者都必须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前提下才能思考一样。
  
    而要成为一个合格甚至高级的脑力劳动者,则必须象电脑装入系统程序一样,给自己的人脑装上思维程序,而这种思维程序,正是系统辩证法,吃健脑药是不管用的,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存在什么让人脑智慧的医学药品。因为人类智慧从来都是哲学而非医学问题,所以,辩证法的思维教育更要从娃娃抓起。
  
    三、生产资料——知识和信息宝库成为新的不能被独占的生产资料
  
    系统辩证法将唯心与唯物统一于唯物,则智慧也成了一种物,一种由人脑生产出来的精神产品,它可以是创意、点子、专利;也可以是诗词、文章和乐曲,还可以是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毫无疑问,这些产品都蕴藏着价值,它们都是脑力劳动即人脑理性思维的产物,显然,人脑的思维活动正是这种产品的生产机器。
  
    但这种脑力劳动的生产还需要原料,那就是输入人脑的信息,每个人脑的思维活动必须要伴随着外部信息的输入和存储才能进行,这些信息可以是文字、声音和图像,可以来自报刊、书籍、网络、广播、电视节目和其他人脑,还可以来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这一宇宙的无字之书,只要人脑要理性思考,必须需要信息的输入,这种信息输入在本质上就是间接认识和直接认识。
  
    审视信息这种生产资料可以发现它不同于任何物质资料的一个伟大特性,那就是它无论怎样被使用,只要能够被记载传播下来,就永远不可毁灭,而且只要它被新的脑力劳动所使用并进行生产加工,就会越来越丰富。遍观整个世界可以发现,人类所有的精神宝库不仅成为全人类脑力劳动的生产资料,而且,这种生产方式所产生的精神产品也最终反过来丰富着这个巨大的精神宝库,成为这个精神宝库的组成部分。
  
    信息输入人脑,通过脑力劳动而产生精神产品,而这些精神产品又是可以输入给其他人脑的信息,可以成为其他人脑进行脑力劳动的生产资料,进而可以被生产出新的精神产品。
  
    在这样的生产方式中,每个人既独立地进行着个性化的精神生产,同时,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都成为他人再生产的原料;每个人都必须在吸收他人生产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独创的脑力劳动进行新的再生产。
  
    四、劳动对象——自然、宇宙以及人类社会都是脑力劳动的对象,即思考的对象、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在所有的物质生产中,劳动对象都是有形的物质的存在,因而人类必须借助于物质的力量作用于这些物质的劳动对象。要从事农业生产,必须借助于种植、养护和收割的各种工具作用于土地、种植物,才能收获各种农产品;而要从事工业生产,也必须借助于运输工具、机器设备、生产线等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才能生产出最终的工业产品。
  
    而对于精神生产而言,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因为精神生产的车间是人脑本身,对于劳动对象的作用力也已经从物质的力量转变为意识的力量,变成人脑的思维力量,而劳动对象则首先表现为脑力劳动所赖以需要并进行加工处理的原材料,即输入人脑的各种信息。
  
    而所有的信息都是人类传播着的意识,因而都是对包括人类意识在内的物质世界的反映,而人脑的思维活动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也就必然成为人类意识对客观世界的作用,因此,精神生产的劳动对象就是包括人脑本身的所有客观存在。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把劳动对象当成信息,而把大脑当成信息处理的机器,真正的脑力劳动不会将自己的意识仅仅停留在文字语言等遣词造句的层面上,而是穿透信息的迷雾深入事物的本质,深入到客观世界自身,从而发现未知世界,产生新的精神体验,生产出更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因此,脑力劳动真正的对象不是那些我们在报刊、书籍、电视以及其他人脑等渠道获取的各种形式的信息,而是这些信息所反映的客观世界。
  
    五、劳动产品——各种认识、反映并能改变世界的精神产品
  
    脑力劳动生产的精神产品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一类表现为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的文化产品如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以及艺术产品等形式;一类表现为认识和改变世界的智慧产品如新思想、新理论、新发现和新发明以及各种创意策划等。
  
    运用劳动价值论审视这些精神产品可以发现,它们都蕴含着复杂的人类劳动,具有价值;又能够以不同的程度满足不同的人群的需要,具有使用价值。
  
    就其使用价值而言,由于精神产品的不可毁灭性,及其可以被无限的复制和传播的特性,其使用价值是无限的,在空间上,只要它传播到哪里,就可以被哪里的人使用;在时间上,它不仅可以被当世使用,还可以被后世使用;而在信息形式上,它还可以实现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组合转化,从而使得同样的精神产品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的产品表现形式。
  
    而就精神产品蕴含的复杂脑力劳动所形成价值而言,都有其内在的质与量,这个质与量无法也无需从精神产品内部得到衡量,恰恰相反,因为精神产品天生具有的可以被无限复制和传播的属性,我们可以从外部找到其衡量评价的标准。一般而言,越是优质的精神产品,越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议并产生广泛而持久的传播力,而反过来,关注度、持久性和影响力则成为衡量这种精神产品的一种外在的客观标准。当然,也有一些优质的精神产品难以一时产生足够的影响,但大浪淘沙,有价值的精神产品早晚都会在人类的精神天空中绽放光芒,而这,取决于社会对精神产品的选择、淘洗和传播,这些活动可以是自发的,也可以是自觉的。
  
    一个精神产品究竟蕴含着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多少价值量?这个问题首先可以从产品自身的比较中发现差别,苏东坡的一首诗词当然没有他的全集所蕴含的价值量高,而我们也没有必要非得搞清楚苏东坡写一首词耗费了多少脑细胞度过了多少不眠夜捻断了多少根胡子,即使搞清楚了他的劳动量也不等于其产品的价值量。
  
    我们只需要知道,苏东坡用在诗词领域所产生的脑力劳动价值量使得他成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就可以了,而这种叫做名声的品牌价值就是他用在写诗作词上的脑力劳动所最终为他创造的价值,尽管这种仍然存在的品牌价值已经不能由他享用,却也成为后人的使用价值,以至于东坡肘子肉成为一道名菜,而与之相关的旅游景点也被用来吸引并满足游客的精神需要。如果东坡居士生活在市场经济时代,作为一个名牌产品的东坡肘子肉自然也应该以肖像权、著作权、工艺配方等知识产权的形式构成他的一项财产性收入。
  
    从理论上说,精神产品无限的使用价值及其为脑力劳动者所创造出来的品牌价值,在以名和利的形式满足了劳动者个人的需要之后,还可以被更多的人们去无限地开发和使用,从而成为整个社会共同的财富。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精神产品天生具有的个人化与社会化的两重性,即任何一个精神产品,都是个性化脑力劳动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共同的财富。所谓个人化,是指这个精神产品经过了个性化的脑力劳动的作用、处理和加工,因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打上了劳动者个人的烙印,而建立在这种关系上的相应权利也被赋予了劳动者个人,诸如著作权、署名权、改编权等等。
  
    而所谓社会化,则是指任何精神产品都在一定时间和特定的范围内对脑力劳动者个人的权益进行保护之后,通过传播实现社会化,构成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从而可以在更广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被社会所使用。
  
    可见,在这样的精神生产方式中,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实现了高度的统一,任何一个精神产品既是为社会而生产,同时也是为生产者自己而生产,这种生产方式将社会价值的实现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前提和条件,因为只有得到社会的认可才可以实现劳动者个人的价值,精神生产必须为满足社会需要即社会责任为第一目标,否则就无法实现生产者的个人价值,这是对资本主义时代的物质生产中利润至上观念的一次辨证否定。
六、精神生产方式的社会条件
  
    只要有精神活动,就有精神生产。人类的精神生产自古就有,但在漫长的历史中,由于大部分劳动人民被囚禁在物质生产中,囚禁在土地、矿山和厂房里,从而丧失了学习和受教育的机会,加上信息传播工具的缺乏,以及人为造成的信息和知识的垄断,精神生产成为剥削阶级和少数人的专利,这是人类遭受自然和社会双重压迫的必然结果,但即使这些少数人的精神生产,也在漫长的历史中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无比丰富的精神文明。
  
    资本主义将物质生产在空间和地理上推向全球的同时,也将人类文明在时间和历史上推向后工业化时代,与这种伟大的历史推动相伴随的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蔓延和发展,市场经济在全球把一切生产要素席卷入自身的交换范围之内,它用分工和交换的市场规则支配起整个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将它们一并纳入一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因而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的大网之中,并将这一大网覆盖整个世界。
  
    直到人类的脑力劳动及其生产的智慧也被它席卷进来,并以分工和交换的形式成为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这一历史现象的一大标志就是在中国出现的策划业,当然,在全球各地,精神生产都以各自不同的形式独立成为产业,在西方世界有媒体出版、管理咨询、市场调查以及广告策划等诸多精神文化产业。
  
    而我之所以选择策划业作为标志,乃是因为策划业是人类精神生产的最后一环,媒体出版是文化信息产业、管理咨询可以算得上知识产业、而广告策划尽管也不乏智慧,但仍被纳入到服务业领域。直到策划业的出现,才使得创造性思考这种最高级的脑力劳动以智慧产业的形式独立成业,至此,整个人类的脑力劳动都被纳入社会分工的体系之中,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生产可以从劳动性质的角度被一分为二为两大部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
  
    而也只有站在人类劳动发展的历史高度上我们才能发现策划业的伟大历史作用,那就是策划业的出现代表着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社会分工——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这是智慧文明赖以站立的基石,就像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并借助机器发展到大工业时代而构成了整个工业文明的基石一样。从此,所有的脑力劳动都可以独立形成产业,而与之相应,脑力劳动所生产出来的各种精神产品也就可以同其他行业进行市场交换了。
  
    而这种市场交换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也无不是资本主义所创造的。自从资本主义借助于工业革命进入机器大工业时代以来,资本日益尝到了应用科学技术的甜头,于是,它们开始日益把技术的开发研究上升到自觉的地位,资本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和支持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科学的研究和运用达到了日新月异的自由发展阶段,并在这种发展中诞生了电脑及其相关的自动化技术,这些技术又被普遍运用到物质生产中去。与此相应,大量的体力劳动者被机器及自动化的流水线排挤出物质生产。而高等教育的普及发展,又生产出大量素质相对较高具有各种专业知识的脑力劳动者,其中一部分,再被吸纳到物质生产之中。
  
    谁都可以看到的事实是,整个人类社会在一百多年间的历史发展中,在劳动方式上产生的最大变化,就是曾经的体力劳动逐渐向脑力劳动转移过渡,大量体力劳动者被现代化自动化的的机器设备排斥出物质生产,而相应地,脑力劳动者的数量得到了急剧扩大,人类劳动正从繁琐沉重饱受奴役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而进入脑力劳动的时代,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日益转变为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知识群众,由于具有了一定的文化素质,拥有了大量的闲暇时间,加上报刊、电视以及互联网等媒体的日益普及,这些知识群众既可以成为精神产品的生产者,也构成了精神产品的消费者。而生产者与消费者,不正是精神生产方式的供需双方么?
  
    生产与消费、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在精神生产方式的面前实现了统一,人类知识文化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具备了生产和消费精神产品的能力与需要,而人类劳动的日益解放使得他们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从事各种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生产者和消费者同时构成了精神生产方式的生产条件和市场需求。
  
    不仅如此,在精神生产时代,物质生产还要长期存在并发展下去,正如工业的到来同样需要农业的发展一样,精神生产不能脱离物质生产而存在,它建立在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并反过来指导物质生产的进行。而在物质生产内部、物质生产与市场需求之间、物质生产与社会环境之间长期存在的矛盾,仍然需要科研开发、营销策划、管理咨询等精神生产的指导和服务,这构成了精神生产的另一大市场需求,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广告公关公司、管理咨询公司、营销策划公司以及文化传播公司等精神生产部门都在以服务于物质生产为业。
  
    人类的精神生产终于开始象春雨滋润大地一样,开始反过来支配起物质生产来了,这种相互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的关系是通过市场的供需机制来调节的,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之后,人类劳动终于以策划业的出现为分水岭,一分为二为物质生产部门和精神生产部门,脑力劳动终于可以独立为业了,就像旧时的工匠将自己的手工制品通过市场交换变成货币而不必非要种地一样。而在市场规则的支配下,人类的精神生产终于取得了与物质生产相平等的市场交换地位,市场机制则可以调节起这两大部门的关系来了。
  
    七、精神生产的社会分工
  
    在不知不觉中,社会分工早已延伸至整个人类的精神生产,并使得精神生产的分工无处不在并且日益细化。
  
    首先,按照脑力劳动的对象进行划分,可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又包括数理化生物等具体科学;社会科学也包括文史哲经济等;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都不断涌现。面对整个人类的愈来愈宽广的认识领域,个人的脑力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单薄了,尽管,我们的脑细胞能够储藏无限知识,但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应用,只学不用,那不是白学了吗?
  
    各门具体科学不可能每个人都要学习,所以,就必须分工,这种分工最明显的一种表现就是大学里的专业设置,但这种分工存在很多问题:它是从专业和学科出发去对人进行分工,而人则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人的兴趣、爱好和理想也是经常发生变化转移的,再说,高中毕业的学生对于自己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分工不合理,延误人才的发展。现在很多人已经开始抛弃自己的专业,并根据自己的实践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理想不断地向新的领域学习了。而这,就是对那种传统的不合理分工的否定。
  
    这就是另外的一种分工形式,就是劳动者对自身的分工,运用一种流行的营销词汇叫定位,脑力劳动者的自我定位也是一种分工,这种分工主要取决于劳动者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理想。现实生活中,人们大都在这样调节自己,以便和社会相适应。这在本质上是社会对个人的安排,表现为人的自我设计,是人主动自觉地按照社会需要结合个人条件的自我策划。与那种从学科和专业出发的分工相比,这种分工是从人本身出发,尊重人,有助于人的个性自由得到发展,使人容易成功。
  
    考察这两种分工方式的渊源,我们可以发现,单纯从学科专业出发的分工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而从人本身出发的分工则带有市场经济的色彩。前者把人当成了客体,用分门别类的知识去灌输人,而后者则是把人当成主体,使人去驾驭开采分门别类的知识。前者是“要人学”,后者是“人要学”,二者比较,后者带有明显的社会进步性,这应该是每个人针对社会进行自我设计的方向。
  
    物质生产领域里的社会分工有着两种表现,一种是在整个宏观的社会范围内分布于各企业、各行业之间的分工,它使得整个社会的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处于一种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大网”之中,这构成了整个市场经济的物质基础。另外一种分工形式就是存在于微观企业等市场主体内部的小范围的具体的分工和协作,它是使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生产销售活动实现有机协调的基础,这是企业提高自身生产效率的内部条件。
  
    同物质生产领域里的社会分工一样,精神生产领域的分工也有同样两种表现形式。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的分工已经存在和发展着,各个媒体、策划咨询公司、学术团体、科研院所和无数单个的脑力劳动者遍布于整个精神生产部门,主要表现在行业和职业之间。他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构成了整个社会精神生产的基础。这种分工存在于宏观的精神生产领域,是社会自然运动发展的结果,在这里,个人处于被这种社会规律支配的地位。
  
    但是,对于微观范围内存在的脑力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和协作,却没有得到发展,或者说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人本身有问题,准确地说,是人脑有问题。互联网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横空出世了,但人们对它的认识还是很肤浅的,互联网出现后,由于人们对此新生事物带来的社会历史意义还不是相当清晰,所以,对它的运作也就没有找到适当的模式,如今,网络经济已经开始破灭,这就是明证。互联网把分散的电脑连接起来的同时,也就把电脑背后的人脑连接起来了,分散的孤立的个体的脑力劳动也就变为群体的互动的整体的脑力劳动了。原来那种个体的人脑的认识活动转变为一种群体的活动,而这,不正是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吗?
  
    但是不要以为有了互联网,我们人脑就可以进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了,互联网只是为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技术条件,但能不能进行还最终取决于人脑本身。现在的问题是,人们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模式了。互联网只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一群人脑能不能进行分工和协作还最终取决于我们的人脑本身。没有这种工具时,人脑的分工和协作也在不自觉的进行。如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奠基工作就是这两个人脑共同完成的,他们俩是脑力劳动分工和协作的杰出代表。两个人脑密切配合相互沟通、共同思考、互相启发,有计划地进行分工和协作,这是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的简单形式。
  
    一般情况下,人脑之间要进行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是有困难的,那需要人们学会批判,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从文字信息和各种表现形式的知识层面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上去,人们的思维能够穿透各种事物表层的信息而把握住事物运动的本质。不要大脑里储藏知识,而是装有对各种事物最本质的认识,装有对各种客观物质事物本质运动的“意识反映模块”,然后,按照它们的客观联系在主观的意识领域里进行“组装”,实现主观认识和客观认识的一致,从而,把握事物的运动规律。
  
    学会批判,也就把日常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接受信息的过程变为一种开采过程。而批判就是唯物辩证法的运用形式,所以要求每个人都学习和掌握唯物辩证法也就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被历史地提出来了。
  
    长期以来,知识分子大都“文人相轻”,就是因为不会批判,他不能从别人的认识里找到有价值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认识,也不能发现没有价值的反面就是有价值,因此,对待别人就陷入一个怪圈里去了,“要么把人捧上天,要么把人贬下地”,或者迷信专家、崇拜权威,或者自以为是,盲目自信。却不知道,在客观世界面前,人脑都是平等的。实践出真知,对于每个人都是如此。
  
    每个人都是世界的认识者和改造者,如果,人们都能够把别人的认识拿过来丰富自己的认识,那么,整个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必将产生一个飞跃,整个人类的大脑群互相联系、互相沟通,形成整个社会的意识世界,人们在这个世界里互相分享认识成果,思考问题、寻找解决各种问题的方法,并组织起来再回到社会生活中去能动的改造世界,这比我们个人单独的实践要有效得多。而互联网的伟大意义正在这里,互联网把全人类的人脑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意识世界,这个意识世界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反映,而单个的人脑就是这个意识世界内部彼此联系的结点,它既接受别人的意识,又向别人传播自己的意识,它既消费别人的脑力劳动成果,又生产自己的脑力劳动成果供别人消费。所以,在生产的角度看来,别人的思想和见解正是自己生产的原料,每个人的意识领域都成为一个宝藏,学会批判,才能够开采。
  
    知识分子们要联合起来进行真正的脑力劳动的规模生产,就必须改造自己,不要动辄就从感觉和情绪出发,对别人的见解进行否定和攻击,也不要以资格和资历的旧观念看待别人,而是带着一种真正认识事物的心态,批判地对待别人和自己,既要怀疑,又要相信,怀疑着相信,相信着怀疑,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再把各种认识和具体的实践相结合,就能够得出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要有自我否定的精神,能够发现自己的错误,并承认别人的正确,目的不应该为了维护自己,而是把握真理。“要想改造世界,必先改造自己”,每个人都应如此。
  
    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在本质上是组织群体脑力劳动,把各个人脑对事物的认识进行分析综合,从而达到准确无误的认识事物,现在要解决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牵扯到很多的知识领域,单个人的知识是有限的,认识能力也有限,但如果能够在解决相应的问题的时候,把该问题所涉及到的相关领域的专家组织在一起,共同思考,就比较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而组织这些群体的脑力劳动就需要那些“通才”了。这种通才不是指对每一领域都有精深的了解,而是指那些能够纵观事物全局,把握事物各局部各学科之间的关系的人,他对具体的知识未必一定了解,但他必须清楚这一知识在事物的整体的发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在怎样的程度上和怎样的方式上影响事物的全局,他可以不知道具体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但必须知道谁能解决,找谁解决。这就是“外行指导内行”。
  
    有一种观点认为“隔行如隔山,外行不能指导内行”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对于行内的问题,当然需要内行来解决;而对于行外的问题或行与行之间的问题,只靠内行就解决不了,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才能解决,这个时候,解决问题的人就必须来自行外。要知道除了隔行如隔山,却还有“隔行不隔理”。
  
    这个社会需要大量的“通才”,但通才不是全才,也没有全才,所谓通就是能够善于把握事物内部运动机理,把握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全局上把握事物的人。这种通才其实就是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辩证法的人,因为,辩证法就是要求人们用发展的、联系的、全局的眼光来审视事物。“万事万物都相通”“隔行不隔理”,这个相通的地方和这个理就是辩证法,辩证法无处不在,缺乏的只是发现它的眼睛或者真正掌握辩证法的大脑。
  
    现代社会,精神生产领域的社会分工正在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各学科各领域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客观事物呈现出一种错综复杂的状态,“牵一发而动全身”,要解决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就需要大量的精通辩证法并有一定相关具体科学知识的“通才”,脑力劳动的分工和协作必须由这样的人来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