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蛙奖评委:[转载]【转载】伍德斯托克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42:11
原文地址:【转载】伍德斯托克记忆作者:元味

才看到有些日子前的何勇的访问文字,关于“梦想”。何勇说,40岁的他的最大梦想是去参加8月份伍德斯托克40周年纪念演唱会。隔日便看到东早满满的纪念。但愿报道里说的,因没有赞助而取消的纪念演唱会不是何勇的向往的那场。与其说是纪念一段往事,不如说是一场梦幻的祭奠,毫无功利状态下的,由音乐这种接近人的本真的艺术方式,释放出惊人的精神力量。犹在当下的你我世间,这份感动与伤怀,转眼间已痛不可触。

 

伍德斯托克上的“花童”们

 

乌托邦,就这三天三夜
 
  孙孟晋
  
  上个世纪60年代文化的集体性名词并不少:嬉皮士、五月风暴、新浪潮、新左派运动、马丁•路德•金……但像伍德斯托克这样的史诗般的聚会,一直被拿来凭吊的,或者用作更广阔的幻想的,则独一无二。
  在40年前的纽约郊外发生的那一幕无法复制,更无法回潮,它像一场年轻梦想家的运动,在身体和内心突然走近的一瞬间,将音乐的盛宴转换成了一次对爱与和平的朝圣。1969年8月15日至17日,40万年轻人享受了一场关于乌托邦理想的最后洗礼。
  翻开任何一本美国当代编年史,都会把嬉皮士的口号——“不要作战,只要做爱”当作某个章节的标题,而伍德斯托克则是它的巨大的废墟,被越战的残骸和一代人的梦魇祭奠着。也许,我们对于称得上伟大的偶发事件,都会充满画匠一般的笨拙。然而,凡是在理想主义的外衣下滥觞的激情,几乎都是被动的,甚至有一种情不自禁的集体自我毁灭的冲动。
  现在再看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会发现太多的巧合与难以置信,这构成了20世纪青年文化运动的华丽乐章,它的每一段自我牺牲的细节都被后来超现实的梦想供起,犹如人生的初恋即使扎紧着被遗弃,也会在野地里开花结果。
  经历过伍德斯托克的人们,无论是如今的中产阶级,还是潦倒的文化人,都会将那三天三夜的体验当作人生的一道门槛——在黑暗与光明之间的解放。上个世纪60年代的最后几年,“花童”(嬉皮士的代名词)的纯洁与无政府主义状态是呈正比的,身体释放和心灵慰藉也是呈正比的,他们对现实逃脱的无力和自发的狂欢欲求更是呈正比的。或者说,那个岁月本来要面临的是一场西方反主流文化高歌猛进的挽歌,却因为有了那场超越了音乐范围的聚会而更显悲壮与无极限。
  从感受挫败感到感受惊心动魄的大震荡,从濒临灾难的绝望到纯真内心被彻底宣泄的大写意,史诗就是这样诞生的。它仿佛是用身体堆积起来的一场非宗教的祭祀,它也宛如进入另一个时代之前的最后一次讴歌。似乎那一代人的感性部分都在那三天得到了完美蒸发。
  在今天看来,是四个无名小辈在一片牧场上随意绘制了一张拥挤的地图,然后是如蚁般的人流涌来,谁也没想到他们聚在一起所达到的空前数量,谁也没有考虑过他们是去撕破美国国旗还是随着音乐飘荡。他们把消极的一面和积极的一面都融于一身,在魔鬼的烟雾中超度,在泥泞的自由中清醒。他们本来是以弃儿的身份逃避,他们本来被自己的价值判断迷惑,他们其实根本不知道明天的真理和原则,他们追逐着摇滚与民谣偶像的光环,这是一场告别的聚会。
  伍德斯托克下了一场及时雨,这场雨的贡献是让几乎所有人都以非常态的方式接近了大地:他们在泥地里翻滚,他们在河水里洗净内心深处的肮脏。当太阳对这个时代的最后生命礼赞视如无睹的时候,他们想到了自己拯救自己。在往后整整40年的音乐盛会里,类似伍德斯托克的音响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接近于伍德斯托克精神气质的,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自发的激情汇成了大河,流淌到时代麻木的神经,它的冲击力是难以想象的。我们也真的难以区分,草地上躺满了几十万人,和刀锋上站着一只小鸟,这之间有什么本质区别。无助和敞开,在轰鸣的工业文明里都蒙上了令人怜爱的追光,我们纪念它是因为他们让牧歌一样的友爱出现在一个最最幻灭的时候。
  有的歌手依然抗议,如里奇•海文斯;有的音乐家本身就是致幻极品,如来自东方的拉维•香卡;有的人是来道别的,如詹妮斯•乔普林;有的乐队是不砸东西不罢休的,如谁人乐队(The Who);而有的人是为肃穆的天空弹奏出浑浊之音的,如吉米•亨德里克斯……有时候,你会觉得他们只是一场音乐盛会的伴奏者,他们如何精彩已经不重要,那里曾经发生了一场把童话述说了七遍以上的神话。
  历史就是这样,规模影响了本质,状态影响了魔力。曾有人说伍德斯托克是混乱和闹剧的代名词,但诋毁它的意义,就等于在诋毁一次非功利的集体合唱。至少在那样的赤裸着身体和灵魂的三天三夜,极少有犯罪发生。事实证明,反战情绪进入低谷引发了以致幻物质为生,摇滚反主流文化的存在又引发了某种生命的躁动,而突如其来的高潮没有事先的约定,也没有夹在文化变更期的准备,它就是从High到High的诗情大发作,享受彼此成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的人生哲学。
  伍德斯托克的高潮来得很快,随后就是另一个世界的到来。你可以把梦想扔向一片名叫伍德斯托克的天空,但它再也没有回应,它无意中成了人类历史的某个篇章。这个篇章终究被隔绝,也终究被描述过度,但逐渐地有了一条戒律,诋毁伍德斯托克的几乎绝迹。
  因为没有人愿意诋毁童话,以及或多或少掀起的波澜。
[重返1969]据说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
2009-8-13 1:51:09

 

  40年前,这个世界发生过什么?
  

    理查德•尼克松在任美国总统;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走出阿波罗11号的登月舱,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美国深陷越战的泥沼,反战示威游行遍布全国;约翰•列侬为反越战写了歌曲《给和平一个机会》,与妻子小野洋子发起“卧床运动”……还有一个音乐史甚至人类史上的奇迹:45万人涌向位于美国纽约州的苏利文县的马克思•雅思格牧场,参加为期三天,以“和平与音乐的三天”(THREE DAYS OF PEACE AND MUSIC)为宣传口号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
东方早报记者 程晓筠
 
  珍妮斯•乔普林
  她在音乐节上演唱了《As Good As You've Been To This World》等成名作,一年之后,她因注射海洛因过量而突然死亡。
 
  吉米•亨德里克斯
  1969年原本是吉米•亨德里克斯事业最不成功的一年,他的经理人被解雇,乐队遭解散,被毒品贩子控制。然而,他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最后一天的压轴演出,令他的事业起死回生。一年之后,他因过最服用安眠药剧烈呕吐室息而死。
 
  只有一次,音乐拯救了世界,
  那就是伍德斯托克。
  ——莫里斯•迪克斯坦(《伊甸园之门》)
  1969年,音乐节策划人迈克尔•朗格、富商之子约翰•罗伯茨、幻想成为肥皂剧作家的约尔•罗斯曼与唱片公司职员阿蒂•科恩菲尔德,四位25岁至27岁的青年因为机缘巧合聚在一起,决定在距曼哈顿100公里的一个名为伍德斯托克的小镇举办一个音乐节,里奇•海文斯、珍妮斯•乔普林、吉米•亨德里克斯、琼•贝茨、鲍勃•迪伦、杰弗逊飞机、感恩而死、谁人等等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摇滚艺人都在他们的邀请名单上。然而,因为当地政府和居民的反对,音乐节几近流产,好在附近苏利文县的牛奶制造商马克思•雅思格愿意以75000美元出借自己的牧场,音乐节仍以“伍德斯托克”为名。音乐节总共花费了270万美元(约合当今1600万美元),其中请乐队的花费仅18万美元,出场费最高的是拿了3.2万美元的“吉他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最终,除了鲍勃•迪伦等少数受邀的音乐人未露面,32组有名无名的乐队或歌手在8月15日至17日3天里(实际演出到18日早上应该算是4天),与台下45万热血沸腾的年轻人共同狂欢,然后,人们带着伍德斯托克在他们身上烙下的印记各奔前程。
  历史学家巴特•费尔徳曼在评论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时说道:“人们在这里经历的是一个一生中绝对只有一次的事件,它成分复杂,无法复制,如同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那是属于音乐的最好的时代,也是属于和平的最坏的时代。伍德斯托克是有史以来,也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摇滚音乐节。它揭示了摇滚乐蕴藏的巨大能量,在大众中的号召力也无可限量,45万人亲临伍德斯托克现场就是最好的证明。同时,伍德斯托克也证明摇滚乐是诞生平民英雄的最好舞台,诚如参与演出的梅兰妮回忆:“站到那个舞台上之前,我是个默默无闻的人,但当我下来之后,我成了一个名人。第二天,他们就邀请我上电视专栏去讨论这次活动的社会意义。我成了音乐节女王。”
  伍德斯托克也开了大型摇滚音乐节的先河。一组又一组有名或无名的音乐人在短短几天中连番登台献艺,音乐节成了摇滚乐人的聚会和歌迷的节日,更重要的是,音乐节作为一个事件具有改变人们价值取向的能力。时至今日,英国的格拉斯顿伯里、美国的波纳若,乃至中国的迷笛等各种摇滚音乐节仍然承袭着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形式,但其背后的推手多是金钱的博弈,其精神内核与伍德斯托克已大相径庭。前《滚石》专栏作家戴维•道尔顿曾说:“这一切就像是一场奇特的幻想,如今的人们再也不可能抱着改变世界的幻想去参加音乐节了。”
  虽然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只有短短的3天,但它对美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很难用时间去衡量。当时,尼克松刚成为美国总统,越战已进入第十个年头,这边尼克松所倡导的逐步从越南撤军的政策还未能深入贯彻,那边美国国内民众的反战呼声却愈发强烈,然而由于政府在媒体上鼓吹“精忠报国”,仍有不少的青年报名入伍,奔赴前线。但是在以和平为主题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现场,“要做爱,不要作战”的反战口号无处不在。或许亲临现场的45万青年中的大部分人只是冲着音乐本身前去,出生于二战之后“婴儿潮”的他们原本习惯于享受父辈积累的财富与强大的美国的庇护,然而,偶像的号召力也罢,环境的感染力也罢,经过3天的洗礼之后,可以说他们被彻底改造为“反战主义者”,可想而知,越南战场上因此减少了几多牺牲于人类可笑杀戮的亡灵。有人曾将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影响力与法国“五月风暴”相比,但别忘了,“五月风暴”有街垒,有冲突,有被捕,有流血,而伍德斯托克中多的是歌声、花环、泪水与欢笑。
  昔日台下的观众们,如今已步入老年,曾经叛逆的他们在离开伍德斯托克的日子里,有些人继续叛逆,依旧走在反战的最前沿;大部分人则成为温文尔雅的中产阶级。而昔日台上的英雄们,有的已经随着那个时代一同逝去,也有的已经远离舞台,但伍德斯托克的光环永远不会从他们身上消失,而他们给予伍德斯托克的光彩也永远不会黯淡。

 

这些细节伟大渺小值得记忆


 
2
 
4
 
19
 
17
 
11
 
3
 
20
 
18
  ◆1 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举办地并非伍德斯托克,而是纽约州乡下的小镇卑赛(Bethel)。
   ◆2 歌手梅兰妮•萨福卡没能拿到演出通行证,为了进入后台,她不得不向保安清唱了她的歌曲《美丽的人们》以证明她是演出艺人。
   ◆3 乌云来袭,现场观众曾集体高唱“不要下雨”,但暴雨还是降下。民谣女歌手琼•贝兹就在雷雨最猛烈时演唱了那首著名的歌曲《我们能战胜一切》。
   ◆4 雷电交加时,主办方曾警告演出艺人要停止演出,以免被闪电击中。Ten Years After乐队成员阿尔文•李却坚持上台,他对观众说:“哦,好啦,如果我在伍德斯托克上被雷劈,那我们的唱片一定卖得火。”
   ◆5 吉米•亨德里克斯演唱《The Star-Spangled Banner》的4分钟被誉为“1960年最伟大的瞬间”,可伍德斯托克的参与者中只有小部分目睹了这一瞬间。因为压轴出场的他一直等到周一上午9点才登台,那时,很多歌迷已经上路回家了。
   ◆6 演出节目单上原定有32支乐队会在音乐节上演出,但“铁蝴蝶”乐队却因为没等到来接他们的直升机而被困在机场。但真相是,这是主办方的故意安排,他们怕乐队的重金属曲风会引发暴力事件。
   ◆7 杰夫•贝克的乐队(当时成员包括英国摇滚老将罗德•斯图尔特和现“滚石”成员罗尼•伍德)原定要在伍德斯托克演出,但几位成员在音乐节举办前夜突然闹翻,乐队宣告解散。
  ◆8 “披头士”灵魂人物约翰•列侬接洽过主办方,表示有兴趣参加音乐节,但当时他身在加拿大,而美国政府拒绝给他发签证。
  ◆9 音乐节结束后,现场被丢弃的T恤和牛仔裤布料连起来有100万码长。
  ◆10 音乐节海报上被认为象征和平的白鸽其实是美国当地一种小鸟,学名猫鹊。
  ◆11 尽管音乐节举办的初衷是为了邀请鲍勃•迪伦来演出,但最终只有当时与迪伦长期合作的乐队The Band在音乐节上演出,迪伦则因为孩子恰好在那个周末生病住院而没能出现。
  ◆12 三天里有8位孕妇流产,但也有很多婴儿在牧场上降生,有一位母亲在被直升飞机送往医院途中产子,还有一位是在去医院的车上。 Lovin' Spoonful乐队主唱约翰•塞巴斯蒂安曾在舞台上说:“有个妈妈刚生了孩子,这孩子注定是个激进分子。”
  ◆13 主办方在向有关单位申报音乐节时将参与人数报作5万人,但实际提前售票18.6万张,预计接待20万人,但实际有超过40万人参加。还有100万人因为交通问题不得不半道回家。
  ◆14 参加音乐节的10人中有9人在现场抽了大麻,33人因贩毒被拘捕。医院接到797例与吸毒过量有关的病人。
  ◆15 音乐节上共有两例死亡事件,一名男子吸食海洛因过量,还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孩睡在睡袋中时被收垃圾的拖拉机意外碾过。
  ◆16 后来美国人几度意图再现伍德斯托克盛况,分别是1979年、1989年、1994年和不堪回首的1999年。最后一场因为暴乱事件而被中途喊停。
  ◆17 当时美国最著名的迷幻摇滚乐队杰弗逊飞机的出场费是12000美元,而这支乐队此前的出场费一般是5000美元到6000美元。
  ◆18 远道而来的英国“谁人”乐队演唱的歌曲达24首之多,是3天中演出曲目最多的乐队。
  ◆19 迈克尔•朗格无疑是伍德斯托克四位主创人员的核心。早在1968年,他就策划了当时规模最大的迈阿密流行音乐节。在今年伍德斯托克40周年纪念之际,迈克尔•朗格原本打算在今年的8月份举行一场免费的纪念演唱会,但终因无人赞助而取消。
  ◆20 正是对摇滚乐并不热衷的牛奶制造商马克思•雅思格同意提供自己的牧场才使得濒临流产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顺利举行。这个精明的商人同时也是一言九鼎的人,一旦得到他的认可,即便居民有反对的声音,他也没有反悔。
  ◆21  棉被恋人照片的作者是摄影师伯克•乌泽尔,当年他谢绝了《新闻周刊》请他做特派记者报道音乐节的邀约。“我是为了去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才去伍德斯托克的。当然,全程我都保持清醒。”他说,就在他的同行都聚集在舞台前等待捕捉吉米•亨德里克斯、詹妮斯•乔普林的画面时,他却另辟蹊径,“我远离舞台,在人群中走来走去,因为我相信,最有意思的事情都不会发生在在舞台上。”
  ◆22  民谣女歌手琼尼•米切尔写了一首与音乐节同名的歌曲《伍德斯托克》,歌词中唱到“我们是星尘/我们金光闪闪”。当时她的男朋友是Crosby, Stills and Nash乐队中的格雷厄姆•纳什,她听了纳什对音乐节的描述后写下了这首歌。可惜她未能亲历伍德斯托克。当时她听从经纪人的安排去录制一个电视节目,之后,她通过电视看到伍德斯托克开幕时,遗憾加感动让她立时泪流满面。


[重返1969]如果这个世界轮到他们来执掌,一切会怎样?
2009-8-13 1:47:03

东方早报记者张悦
  

20岁的尼克和波比
 
暴雨把伍德斯托克变成了泥塘
 
毒品交易比食品交易频繁
 
  有句笑话几乎在现代英语中成为俗语——如果你记得伍德斯托克上发生了什么,那你当时肯定不在现场!
  40年前的夏天那属于爱与和平的三天,直到今天都在美国文化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关于这三天为什么如此重要,解答因人而异,但是从事件参与者视角看出去,有一点显而易见——那三天什么可怕的事都没发生。
  “40万人挤在一小块地方看一场演唱会,人们居然没有互殴互捅,这事儿可真少见。”与“杰斐逊飞机”乐队同台演唱的女歌手格蕾丝•斯利克说。
  “没有谋杀,没有强奸,没有抢劫,没有枪击事件。我想,这在整个人类的文明史上,都是一个奇迹。”大卫•克罗斯比(以Crosby, Stills and Nash乐队成员身份参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说。
  要真正认识伍德斯托克,我们必须首先承认,那是一场糟糕得难以置信的音乐节。在交通极其不便利的牧场上举行,没有足够的卫生设施,没有足够的一切设施。40万年轻人蜂拥而至,堵车的长龙延绵数英里。天公亦不作美,就算数万人齐声祷告,大雨还是将牧场变成泥潭。数量有限的厕所门前永远排成长龙,人群中臭气熏天。“我这辈子从没那么臭过。”一位当时在现场的女歌迷说。尽管如此,大伙儿仍不亦乐乎。印度音乐人拉维•香卡说:“天上飘着小雨,很冷,但是台下站在泥泞中的歌迷都很开心。当然,他们都抽‘High’了。我想起了印度的水牛,在泥塘里打滚。”
  伍德斯托克的不可复制性,不仅因为在场的那40万人没有制造出犯罪事件,还因为人们在最糟糕的条件下仍互助互爱,分享食物(也分享毒品),没有推搡,没有争抢。所有人都回忆说,那群人非常有礼貌。1969年,没有手机,没有笔记本电脑,只有数量有限的几部公用电话。参加音乐节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与现实世界失去了联系。整个美国,仿佛只剩下听广播跟踪音乐节现场有多少吸毒过量事件并为孩子操心、祈祷的家长。
  音乐节主办人迈克•朗格曾总结说,那三天,是对美国“婴儿潮”那一代的集体考验,“考验我们是否真的相信彼此,是否真的对我们想要努力创建的新世界抱有坚定的信念。如果这个世界轮到我们来执掌,一切会怎样?”
  那群年轻人和音乐节的组织者们经受住了考验。为了安抚那些不愿在17日深夜离去的歌迷,音乐节最后一天的演出一直拖到18日上午才结束。食物供给不足,周边的乡村就捐献出了食物,用直升机送过去,人人都吃上了免费的麦片。“在我的记忆中,那是40万人一起享用的床上早餐。”当时身在现场的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维维•格雷维流着泪说道。
  可惜,“花童”们的美梦只定格在那三天。4个月后,1969年12月,一场类似的音乐节在加利福尼亚举行,结果却成了一场充满毒品和流血事件的悲剧。直到今天,每年夏天世界各地还有不计其数的大规模音乐节上演。在美国,科契拉音乐节和博纳鲁音乐节这样不缺大牌的音乐节都有精心安排的演出时间表,进行全方位的包装,但即使是1994年那场希望勾起人们对伍德斯托克回忆的纪念演唱会请到了Crosby, Stills and Nash,那些音乐节始终像是可以随时花钱买来的商业体验。
  伍德斯托克的与众不同在于,整整一代人通过他们三天里的实际行动证明,他们的梦想并非空想。尽管美梦稍纵即逝,但即使40年过去了,那种感动仍在。

 
60岁的尼克和波比依然相爱
 
尼克和波比这样的情侣随处可见
 
等待演出开始的人群
 
成为伍德斯托克象征的恋人
  在关于伍德斯托克的海量的图片资料中,一张照片没有人会忘记。一对年轻的恋人在一条棉被的包裹中互相依偎——爱、关怀、互相保护和扶持,所有伍德斯托克的精神几乎都在这张照片中得以体现。1970年出版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专辑封面就选择了这张照片。
  40年过去了,照片上的恋人依然相爱。在伍德斯托克举办两年之后结为夫妇的尼克•埃科莱恩和波比•埃科莱恩今年正好60岁。尼克在纽约州奥兰治郡房产部门工作,波比在一家小学当驻校护士。他们的家安在距离伍德斯托克原址不到1小时车程的地方,那也是他们生长的地方。参加伍德斯托克时,他们俩才认识3个月。
  他们两个都不记得被拍过这样一张照片。“我们没有故意拗造型。”尼克说,“在有关伍德斯托克的音乐专辑封面上看到这张照片时,我们也很惊讶。先是看到了我们的棉被,接着,嘿,那不就是我们?”当年才20岁的波比对此很不以为然,“照片拍摄时音乐节都结束了,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这张照片红了之后,我不得不向老妈坦白,我偷偷去了音乐节。”
  198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20周年庆时,这对恋人才知道他们的这张照片的重要意义。那时,全世界的媒体都在找他们。不过,回忆当年,他们脑中只有画面,几乎没有音乐,因为他们的位置离舞台太远了,几乎什么也听不见。“我记得下雨,记得‘厕所荒’,还有空气中的体臭味。”波比说。
  为什么这张照片意义非凡?尼克有他的解读。“它象征着爱与和平,这正是伍德斯托克的意义。”他说,“这是对那一代人的一次诚实的记录。我们回头看那张照片,看到的并不是波比和我,而是我们那整整一代人。”


[重返1969]伍德斯托克的自由及其代价
2009-8-13 1:46:43

  袁越
  
  40年前的8月15日,超过40万美国年轻人聚集在纽约州乡下农场里,听一个名叫里奇•海文斯的黑人民歌手唱:自由,自由,自由,自由,自由,自由……
  这就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开场白,被收录于由斯科塞斯担任副导演的纪录片《伍德斯托克》中。这几声“自由”可是有代价的。音乐节事先定下的开场乐队是一支名为“甜水”的摇滚乐队,可是演出开始那天,原本计划吸引10万名观众的音乐节却招来了40万人,还另有100万人正在赶往农场的路上。“甜水”乐队连人带乐器都被堵在外面进不来,组织者只好让海文斯上台充数。没想到他一上台就下不来了,被迫返场7次,连唱3个小时,把所有曲目都唱完了。最后一次返场时他只能借用一首老民歌的调子,即兴演唱了那首后来被称为《自由》的歌曲。
  海文斯的救场为组织者争取到了宝贵时间,让他们联系上美国军方,雇佣了几架军用直升机把被堵在外面的乐队运了进来。那部纪录片没有拍到的一个镜头是:就在接替海文斯上台的摇滚乐手乔•迈克唐纳在舞台上大唱反战歌曲时,一群美军直升机呼啸着从空中掠过,为50万名观众送来了精神食粮。
  为直升机买单的人名叫约翰•罗伯茨,他是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投资人,是个标准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开牙膏厂的,为他设立了一个委托基金,规定在他年满21岁时可以领取25万美元,25岁时可领取100万,30岁时还有100万,35岁时再有100万!罗伯茨虽然有钱,但对音乐节什么的一窍不通。音乐节真正的组织者名叫迈克尔•朗格,是个长发披肩的嬉皮士。他之所以出头组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并不是出于公益目的,而是想挣笔钱在伍德斯托克开一家录音棚。
  演出开始前一个月,主办方就已经卖出了7万张预售票,这让罗伯茨和朗格非常开心。他们没有料到的是,演出开始前3天就有大约3万人从美国各地赶到了这里,而组织者还没来得及把栅栏门和售票亭修好呢。为了不出乱子,组织者只好宣布音乐节免费,光是这一项就损失了至少500万美元。
  根据事后组委会公开的账目显示,音乐节一共支出340万美元,而收入只有130万美元,亏了200万。最后还是罗伯茨的父亲用牙膏厂赚来的钱替儿子填补了亏空,才算没有迫使他申请破产保护。
    唯一从中赚到钱的是华纳唱片公司,他们花100万美元买下了音乐节的录像权和唱片权,纪录片《伍德斯托克》及原声唱片光是在出版后的头一个10年里就为华纳挣了5000万美元!
    这笔钱倒也挣得光明磊落,因为不管音乐节背后的故事多么见不得阳光,这个纪录片还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影像资料,并让历史学家们用音乐节的名字命名了整整一代人,把他们光辉的一面永远地留在了人类历史上。


[重返1969]献给没有亲历嬉皮运动的乐迷
2009-8-13 1:45:53

 

伍德斯托克40周年纪念DVD、CD
  没机会参与40年前那场盛会不要紧,因为即使是亲历者也未必比你知道的更多——感谢音像制品、纪念音乐会、书籍和博物馆。
  杨盈盈
  
 伍德斯托克博物馆展品
 
  今年的唱片销售有过三个高潮:2月魔堂公司成立50周年,精选辑大卖;6月迈克尔•杰克逊去世当日,全球唱片销量突然飙升700倍;8月伍德斯托克音乐节40周年,华纳连出DVD和CD两套纪念辑,再一次让乐迷慷慨解囊。在唱片零售业几近崩盘的21世纪,这些可算是奇迹。
  DVD套装盒以别致的土黄色流苏纸包装,盒中DVD分为两种,一种是三张装的普通高清碟,另一种是两张装的蓝光碟,除重新剪辑、制作以前出版过的影像资料外,还额外收录琼•贝兹、约翰尼•温特、“加热罐”乐队、乔•考克、“杰斐逊飞机”乐队、桑塔纳、“谁人”乐队等在1969年现场的演出。这些曲目以前从未在任何公开发行的影像资料中出现过,尤其是“感恩而死”的《黑星》(Dark Star)一曲,可谓惊天地之作,现场无数的歌迷就是在这首曲子中“高”到了极点。《黑星》以前没被收录的原因是轮到“感恩而死”表演时音箱突然出现了故障。拜高科技所赐,当时含混的现场录音现在终于得以修复、合成。
  CD纪念合辑名为《伍德斯托克40年:重返雅斯格的牧场》。这套碟共6张,按演出顺序收录音乐节上的77首歌曲,包括38个以前未曝光的片段。碟中亦悉数收录报幕、暴雨和歌迷狂欢的声音,可算是迄今为止最详实的伍德斯托克现场音乐资料。
  回头细想,究竟什么样的人还会热衷于伍德斯托克?不会是当年的嬉皮士,他们早已成了祖父母,安享晚年,忘记嬉皮为何物。也不会是年轻的摇滚乐迷,他们连琼•贝兹是谁都不知道。最怀念伍德斯托克的应该是错过了嬉皮运动的成年一代,他们希望音乐真能带来和平与爱。
 
  CD
  《伍德斯托克原声音乐》
  (1970年热卖专辑重新混音版)
  《伍德斯托克体验》(10CD套装)
  《伍德斯托克40年:重返雅斯格的牧场》(6CD套装)   
  书籍
  《伍德斯托克之路》
  由音乐节主办人迈克尔•朗格撰写,回忆当年将和平、爱与音乐之梦变成现实的始末。
  《重返花园:伍德斯托克的故事》
  电台DJ皮特•佛纳泰尔撰写,书中采访了罗杰•道尔特里、琼•贝兹等。
  电影
  《制造伍德斯托克》
  李安导演的新片,从美国同性恋作家兼设计师埃利奥特•提伯的视角讲述他参与创办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经过。该片于今年的戛纳电影节上首映,将于8月26日起在美国公映。
  网络
  Woodstock.com
  以伍德斯托克音乐节为主题的社交网站。网友可在网上分享关于那年夏天的回忆。   
  展览
  伍德斯托克博物馆
  伍德斯托克纪念博物馆于2008年6月2日在伍德斯托克音乐节场地原址开幕。隶属于Bethel Woods的这个纪念博物馆展出了包括演唱会的珍贵画面、真情时刻、历史纪实、轶事典故等多媒体视听展,以及上世纪60年代盛行的反战思潮、嬉皮精神,和流行时尚等种种文化聚焦。
  伍德斯托克40周年摄影展
  摄影师伯克•乌泽尔(即棉被情侣照的作者)拍摄了大量有关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照片。他的作品最大特色就是只关注来参加音乐节的普通人,传达出了音乐节的人文主题。他的摄影展正在纽约举行。
 
  最怀念伍德斯托克的应该是现在三四十岁的中年乐迷,正因为没有亲历嬉皮运动,所以他们希望音乐真能带来和平与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