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的微博号是多少:“也”字解意:女阴的崇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4:11:06

也”字解意:女阴的崇拜

2010-03-14 10:55:25|  分类: 古今撷趣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也”字解意:女阴的崇拜

“也”字和用来象形男性生殖器的“且”字相对应,是用来象形女性生殖器的。

  其实男根女阴的崇拜不独中国为然,世界各地都有,便是近在我们身旁的印度,在古代他们所信仰的印度教的一个支派中便以“六芒星”为图腾,此图腾乃是男根和女阴的结合体。男女合二为一,能源循环不绝,大抵是各民族文明一发端便有的觉悟。

  性器官、怀孕、分娩本来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可是原始人把它看得十分神秘。女性生殖器的象征物,最初主要是子宫或肚腹,还有阴部。初民先以陶环、石环等为女阴的象征物,其后则以鱼的形象作为女阴象征,这是因为鱼形特别是双鱼与女阴十分相似,其二则是鱼的繁殖力很强,当然这也和原始初民都经历过漫长的渔猎时期有密切关系。

  关于女阴崇拜,古代的书中有很多记载。发展到后来,居然有了压邪、克敌的新功能,以至于在古代战阵交攻中用之不辍。明朝的小说《封神演义》中描述,两军对阵,一方施用妖法,搞得天昏地暗;另一方则举起“万点梅花帐”以破这妖法。这个“万点梅花帐”是什么东东呢?就是许多处女性交时,处女膜破裂所流的血染就的布帐,因此威力无比。

  据俞炫的《临清纪略》记载: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山东发生了以王伦为首的暴动,攻打到临清城,官兵在城墙上看见王伦队伍中有一个身着黄绫马褂的人,坐在南城对面几百米的地方,看样子像是一个首领,口中念念有词。于是官兵移动许多炮筒,瞄准射击,当时的炮弹被称为铅丸,群轰而下,却都在那个人面前一两尺的地方堕地。城墙上诸位军官正束手无策之时,忽然有老兵把一个妓女带到城墙上,解下她的内衣,并露出阴部对准那个人,再下令放炮。众人看见铅丸依旧堕地,不过忽然跃起,正好打中那人的肚子,一时间兵民欢声雷动。

  到了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在京城久攻洋人使馆区--东交民巷不下,当时主战的徐荫轩相国是个笃信程朱理学、昧于中外大势的糊涂虫,居然相信洋人之所以坚持那么久,是因为洋人让使馆里的妇女赤身裸体围绕在一起,以御枪炮,并戏称之为“阴门阵”,当成一种快事在翰林间宣讲,而且居然还有人相信,也是一大奇闻。这件事情由于清人高树《金銮琐记》的记载,而得以流传,此君还为此赋诗一首:

  学守程朱数十年,正容庄论坐经筵。退朝演说阴门阵,四座生徒亦粲然。

  而另一位进士出身的官员华学澜则曾在其《庚子日记》中说:“本日为拳民荡平西什库之期,摆金网阵,唯洋人有万女旄一具,以女人阴毛编成,在楼上执以指麾,则义和团神皆远避不能附体,是以不能取胜。”由此可见女阴崇拜在中国的影响力。

  今天人们谈起文言文,就会以“之乎者也”代称,可见这几个字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之高。既然谈到女阴崇拜,“之乎者也”的“也”字不妨好好说一说,这个“也”字和用来象形男性生殖器的“且”字相对应,是用来象形女性生殖器的。

  在《说文解字》里头,“也”字归于“人”部:“也,女阴也。”这个字是象形字,从古籀文可以看出,它包含女性生殖器的大小阴唇和阴蒂,实在是象形得不能再象形。清朝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为“许说此字必有所受”,不过心里却很不舒服,写了个批注说:“然是俗说,形意俱乖,知非经训。”另外一位经学大师段玉裁在注《说文》则认定:“本无可疑者,而浅人妄疑之。许在当时必有所受之,不容以少见多怪之心测之也。”

  所以呢,今天提倡国学教育者如果遇见小孩子不肯读书,不妨告知以书中自有颜如玉,细心温卷,也字连篇,则此中乐不足为外人道也。

 

  男女不做爱,阴阳就不协调,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天理了。

  《诗经》上有这样一首诗,叫做《野有死麇》:

  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林有朴,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

  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兮,无使也吠。

  这里稍微翻译一下啊--

  野地上有只死獐子,用白茅草儿来包就。有个女孩儿正当年,那青年人来引诱。林子里有棵死小树,野地上有只死小鹿。用白茅草儿来捆住,有个女孩身体玲珑如美玉。缓缓慢慢地来呀(来日方长之意),不要碰我的围裙呀,不要惹我的狗叫起来(咬你)!

  讲的正是先秦时代男女野合的情形,尤其是最后一句,那是特别特别的情色,即便放到现代,也完全是十八禁了。

  其实这种野合风气,乃是出自政府的支持,《周礼·地官·媒氏》上说:

  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

  这是说到了仲春(也就是二月)这个万物生机蓬勃的月份,要让官员们晓谕所有的男女,在这个时候,彼此相约到野外。相约到野外做什么呢?就是交欢。而且还规定,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却拒绝参加这一活动,就要接受惩罚。怎么惩罚呢?就是强迫人们到还没有成家的家庭去。去了干吗?当然还是行房。

  为什么把日子定在仲春呢?因为春天是播种种子的最佳时节。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基本理论是“天人合一”论,在天人合一的观念里,天与人都是一个宇宙,只有大小之分:由于天圆地方,因此人的头圆而脚方;天上有日月星辰与风雨雷电,所以人有五官与七情六欲;地上有九州岛,所以人有九窍;圆周分为三百六十度,人当然有三百六十根骨骼。

  因此《白虎通义·嫁娶》上理所当然地宣称:“《易》曰:‘天地组,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人承天地施阴阳,故设嫁娶之礼者,重人伦、广继嗣也。”

  男女的性结合正是宇宙二元自然力相互作用的一种表现,人的微观世界的所作所为必将影响到整个宇宙的宏观世界。反过来,天地之变(风雨、雷电、寒暑等)会对男女性交、受孕有很大影响,所以行房也要挑一个好日子,比如大雷雨天的明显就不合适做爱。

  如果说,天人合一是儒家的观念,那么阴阳则是道家的坚持。在道家构建的朴素哲学里,阴阳可以解释一切事物,一切事物可以用阴阳分开,一切事物和谐相处甚至合二为一也是因为阴阳。阴代表女性,也象征寒冷、黑暗、疾病与死亡;阳代表男性,象征温暖、光明、健康与生命。阴阳和谐使万物井然有序,阴阳不谐就会引起疾病与死亡。

  所以呢,男女不做爱,阴阳就不协调,简而言之,就是没有天理了。

  不过天理归天理,人到底有别于动物,追求的是一种建立在爱情基础上的性关系,因此,《诗经》开卷第一篇,说的就是:“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彼此思恋爱慕,便要用一些小手段来表达,同样是在《诗经》里头,又描写了一对男女相约在河畔,男方赠送女方一件小礼物--芍药,这礼物明显是惠而不费,估计就是在野地里采的,却哄得女生大是开心。

  《诗经》最有趣的情诗之一应该是《褰裳》:

  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我思,岂无他人?狂童之狂也,且!

  翻译成现代文,意思就是--你如果好意来相亲,那撩衣便可渡溱!你如果并不诚心,难道就再无他人?你这厮别太骄傲了!

  在最后,这个所愿不遂的怨望女子,撂下一句很拽的狠话--鸟(且)。

  可见以对方生殖器打嘴仗,由来已久,不独今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