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曼光电:论GDP崇拜的隐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0:44:22

GDP崇拜的隐忧      

                                                                                     ——以清朝和日本为例                                                                                                                 段超/文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它是指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在本国领土上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现今它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常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

GDP崇拜”这一个词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而逐渐被让人认知。它表现为国家或地区片面的追求GDP绝对值的增长,忽略其他因素,如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环境成本,社会分配,单位GDP能耗等方面,从而形成了GDP惟上的病态经济发展思想。即使在社会发展不断强调低碳环保的当今,还是有人故守GDP至上的窠臼。不久前,有9省区在“十二五”规划中计划实现GDP总量较“十一五翻番。虽然我们能够理解省区求经济发展的急切,但是即使目标实现,那会不会超出资源、环境的承载量呢?出现这一系列问题有其深层次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短短的30年间里,中国的GDP总量先后超过了意大利、法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跃居世界第二位。这使得政府过分看重经济总量的增长,把GDP增长作为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从而导致对GDP的追逐朝畸形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个人更是忽略道德伦理规范,急功近利于对利益的追求,呈现出众多的社会问题。

而就在去年的816日,日本政府公布一季度产出为1.28万亿美元,略低于中国的1.33亿美元,第二季度经济增长为0.4%,低于预期。这证明中国经济将会全年超过日本,意味着中国超过日本成为紧随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同时,专家预测中国最早将在2030年超越美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一。这更是让国人兴奋不已,中国强大了,逐渐有人虚荣心开始膨胀,用外国媒体的话讲就是“中国傲慢了”就连“在国际事务的态度也变得强硬了”。但是,仔细想想中国强大吗?为什么仅用经济总量去判断呢,要是看人均GDP,还不到韩国的一半。

国家强大了,无疑是件好事,怕就怕未强先大。谁会去想灭亡了一百年的大清帝国当时经济总量世界第一。据统计,1800年大清GDP占全世界GDP总量的33%,整个欧洲占28%,美国仅占0.8%,即使在1840年前后,整个在世界上还是一个经济繁荣的国家,GDP总量(25%)仅次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远远超过德、法、俄等国。1900年,中国GDP总量仅占全世界的6.2%,欧洲占62%,美国占23.6%.

短短的一百年,为何让“江山”易主,荣华不在?面对着大清帝国由盛到衰直至瓦解的事实,有人会想期间它受到了英法等西方列强的侵略。那你不是自诩为“物阜民丰,地大物博”俄天朝上国,为何会被那些看不起眼的番邦异类侵略呢?这不禁让我们生省。中国现在未富先傲,贪慕虚荣的心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抑制终受其害,寻思细想,现在的中国和清朝有几分趋同。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官场上,吏制腐败,贪污贿赂成风,结党营私。现在官场大案要案层出不穷,动辄省部级领导干部落马。一个人失势,后面都牵连着巨额的经或济利益链。

经济方面,清朝土地兼并严重,小农经济遭受到冲击,人民水平低下。现在的经济条件有所改善,但仍不容乐观。虽然经济总量大,但人均水平仍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同时,土地兼并有了新的表现,建筑基础设施的建设,圈地严重,官商勾结,哄抬地价,高价售地,哄抬房价。

思想文化方面,清朝通过文化专制尚有程朱理学,而现今社会缺乏共同的信仰,缺乏群众广泛认同的社会主流文化。

清朝鼎盛时期,人口近4亿,现在中国也面临这类似的问题:人口基数大,人口剧增带来的矛盾冲突的加剧,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体系不完善,造成社会风气败坏,失业人口众多,社会面临的内外环境复杂。

经济发展的背后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清朝人口增加,土地兼并,土地缺乏带来大肆垦荒,圩田,围湖造田,毁林开荒。现在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

对外交往方面,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藐视四夷,笑傲寰宇,而当今的中国,诸多国家级工程、盛会都会倾全国之力追求空前绝后。无论是三峡,还是北京奥运会,抑或是上海世博会还有广州亚运会。无论是规模,还是巨大的耗资都是世界上少有国家可以比拟的。自己宣称的是友好和和平,但让世界感受到的是威胁和恐惧。

这一系列问题都是我们当前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直面的问题。经济巨大发展背后,给我们的不仅是喜悦,更多的应该是危机和忧虑。

基于对经济增长问题问题的应对,我们再来看一个例证—日本。日本这个昔日叱咤风云的国家,现在黯淡了很多。日本1970年占世界比重的6.2%。到了1987年,它的人均GDP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一直到1994年,日本迎来了经济总量的历史最高峰,占世界比重的17.67%。但是好景不长,此后的日本开始了漫长的停滞和衰退期,占世界的比重呈逐年降低趋势。到2007年,已经降至8%左右。虽然2008年凭借着日元贬值升至8.09%,但是已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了,仍避免不了继续下滑的趋势,直至2010年被这个超过。

随着经济存量基数的增加,增长速度相应下降,这可以说是必然的规律,但长时间出现经济低迷的现象,实属异常。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在于房产泡沫的破灭,房产商还贷能力下降,银行的死账呆账增多,信贷系统受挫。

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世界游资疯狂涌入之后迅速抽离,再加上对外投资决策的失误,导致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因素增加。

三、改革不力,政党频繁更迭,经济政策不连续。

四、日美《广场协定》以后,日元升值,国外市场受到冲击,出口受阻。

同时,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外竞争压力加剧。

 正处于经济上升阶段的中国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处理不当有可能重蹈日本的覆辙。首先,经济结构不合理,房地产市场膨胀发展。其次,金融市场不稳定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再次,经济发展的进一步深入,发展阻力和不利因素日益增多,改革面临的困难加大。

至此,如何去解决以上的问题呢?

一、调控楼市,限制炒房,严格执行房产控制政策,提高首付比例,严格的控制第二套房贷政策。

二、稳定金融市场,冷静的对待以美国为首的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而施加的压力,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科学的进行涉外投资,提高风险意识。

三、在维护社会稳定的前提下,深化各项改革,采取渐进式的改革,努力开拓国内市场,进行产业升级,减小经济发展的阻力。

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成熟的民族,是包容和沉着的民族。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人在图谋不轨,不知有多少人或蠢蠢欲动,我们要拨开迷雾看轻事物。

面对着卷帙浩繁的史料,让我们不禁感叹道,即使GDP总量在世界上数一数二,但经济发展形势并不容乐观,因为矛盾冲突、危机长时间的存在,我们应沉着冷静的对待。